守牢“第一關” 護好一城人

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對外重要交通卡口是阻擊疫情的第一道關口。自省市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我區交通管控組全體人員根據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的部署要求,紛紛主動請纓,迅速行動起來,全力值守阻擊疫情“第一關”。

攔停車輛、測量體溫、登記信息……在淮安西高速路出入口,區交通運輸、交警、衛生防疫部門的工作人員頂著寒風,對進入我區的車輛進行仔細嚴格的檢查登記。

從1月25日開始,區交警大隊全員返崗,迅速行動,配合交通運輸和衛生防疫部門設置檢查點4處,並根據車流量合理排班,堅持24小時全天候執勤。路面值守沒遮沒擋,一陣風鑽進褲腿,寒意頓時傳遍全身,負責攔停車輛的九中隊副中隊長張吉祥每天都冒著嚴寒,積極配合醫生對車內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一旦發現感冒發燒者,立即送往留驗點。當被問及感不感到辛苦時,張吉祥笑著回答:“我是一名警察,守護百姓安全是我的責任,不覺得辛苦。”

“體溫36.6℃,正常;體溫36.5℃,正常……”在淮安火車站的進站口,來自王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譚振和耐心地為每位進站乘客測量體溫。“火車站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關口,馬虎不得。”只要在測量體溫時發現一丁點兒異常情況,老譚就會請乘客在旁等一等,多測幾次。據周邊同事介紹,參與值班是老譚主動要求的。“我是老同志,又是共產黨員,當然要帶好頭,作好表率。” 老譚摸著胸前的黨徽,目光堅定地說道。從1月23日至今,60歲的老譚一直堅守在自己“爭取”來的防疫崗位上。

針對淮安火車站來往人數多、人流密集的情況,區交通運輸局火車站車站辦工作人員除了負責督促車站做好日常的通風消毒工作外,還要配合醫護人員對旅客進行體溫監測。“火車出站時也要對到站旅客一一進行體溫測量,醫護人員人手不夠時,我們就上。”工作人員漆素芹告訴記者,淮安火車站全天共有22班次列車,他們大多時候根本沒空好好吃口飯,每天只能用泡麵和火腿腸簡單對付一下。根據排班,漆素芹每天下午2點即可下班休息,但她總會多留一個多小時,直到把2點40分到站的乘客全部測量完再走。“雖然我還不是黨員,但是黨培養了我,關鍵時候我肯定要上。”

“戰‘疫’當前,我請戰!”一聲聲發自內心的申請擲地有聲、動人心絃:淮陰分局交警大隊五中隊中隊長徐迎清帶領中隊全體人員在343國道疫情防控點累計協助檢查車輛9000餘輛,檢查人員2.4萬餘人;被同事們親切地稱呼為三哥的高永喜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退役軍人,他將抗擊疫情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成了戰“疫”一線的“拼命三郎”;已經快退休的老同志陳沖當仁不讓,從凌晨到深夜,從不脫崗;不僅主動申請到火車站值守,還承擔對涉湖(北)涉(武)漢居家醫學觀察人員入戶監測的朱成芳,在戰“疫”一線展現巾幗力量……他們逆行而上,奮勇向前,戰鬥在高速路出入口、汽車站、火車站、國道等疫情防控最前線,和全區人民一道,成為打贏這場阻擊戰中最給力的戰友。


融媒體記者:蔣佳佳 趙雅文 孫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