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 護好“菜籃子” 濱海新區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貨足價穩


疫情期間 護好“菜籃子” 濱海新區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貨足價穩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確保蔬菜、肉蛋奶、糧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是切實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的重要方面。連日來,新區商務部門及批發市場、商超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穩價工作,為市民創造安全、健康的購物環境。據統計,目前新區每天儲備蔬菜在400噸以上,肉類120噸以上。


渠道暢通 生活必需品供應足


每天清晨,在天津金元寶濱海農產品交易市場內,都是一片繁忙景象。從2月1日(正月初八)起,這裡全面恢復正常交易。市場內所有員工、商戶及顧客均需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後進場。


“金元寶農產品交易市場是新區蔬菜肉類供銷主渠道,連日來,這裡也充分加強這些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儲備。市場內商戶貨源主要來自三個地方,天津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周邊河北山東以及內蒙古等地,這次疫情對上述區域農產品生產基地影響不大,同時在運輸方面,蔬菜類都能走‘綠色通道’,在物流上也是比較暢通的。所以這段時間來,即便是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七,市場儲備還是比較充足的。”新區商促局生活服務業室負責人王寶宏介紹,目前這裡每天蔬菜批發量在150噸左右,而批發交易完成後,市場內還有將近300噸的蔬菜儲備,除了白菜、土豆、洋蔥等儲備菜以外,也有許多葉菜類儲備,全力為市民的“菜籃子”保駕護航。


而在華潤萬家、人人樂、永旺等各大超市,也在日常正常備貨基礎上,啟動應急機制,第一時間通過組織各方渠道,實時與供應商對接。採購人員積極奔赴蔬菜源頭基地,組織來自北京新發地、山東、河北等地的蔬菜,保障市民的需求。


“除了金元寶、各大超市充足備貨外,以防市場出現供應不足的情況,我們也與區農委建立了工作機制,聯繫區內農業生產企業,做好蔬菜產銷對接工作。比如浩龍蔬菜種植基地,重點種植白菜、芹菜、蘿蔔等蔬菜,一旦市場出現供應不足的情況,基地的蔬菜可以作為應急貨源,投放超市、菜市場。”王寶宏說,“同時我們也做好了區域協同保供應工作,推動唐山、滄州兩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企業向新區供貨。”


記者也瞭解到,近期新區商促局也組織商超企業採購來自新區精準扶貧地區的土豆、洋蔥等蔬菜,如土豆以1.58元/斤價格銷售,為有機、無公害產品。


加強監測 市場價格基本平穩


除了保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充足,它們的價格也備受關注。菜價會不會漲幅較大?肉類近期價格趨勢如何?……市民對這些問題格外重視。


近段時期來,家住大港的王瑋每天早晨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大港晨輝菜市場詢問當日蔬菜零售價格。看到成堆的大白菜、胡蘿蔔、大蔥,還有源源不斷而來的大貨車,她的心裡就會非常踏實。像王瑋一樣從事這項工作的新區網格員,還有40多名,連日來他們絲毫沒有停歇,每天一大早都要到新區批發市場、超市、菜市場實地瞭解菜價,然後將數據彙報給指揮部群眾生活供給保障組。


“每天我主要收集來自頻開裡、晨輝等8家菜市場及華潤福州道店等4家超市的生活必需品數據,計算當天的平均價格、浮動情況,這項任務看似機械枯燥,但是當前普通市民最為關心的事情。一是一、二是二,是啥價就得報啥價,缺貨就是缺貨。只有第一關把好了,才能做好政府決策的好幫手。”保障組工作人員隋雅男向記者介紹。


據瞭解,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區加強對糧油、肉蛋奶、蔬菜、家禽等重要民生商品市場價格的重點監測,密切關注價格走勢,確保穩價保供,保障人民群眾日常生活。


“疫情期間非常時刻,百姓對生活用品儲備、價格會非常關注。只有貨源充足、價格‘晴雨表’反映得真實迅速,咱老百姓的餐桌才更豐足。我們將全力當好百姓生活必需品保障的‘哨兵’!”新區商務和投促局局長紀澤民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