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了,冬藏的時機到了,此時防癌養生養好「腎」、護好「陽」

今年11月8日是“立冬”節氣,立冬標誌著冬季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立冬不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更有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了,冬藏的時機到了,此時防癌養生養好「腎」、護好「陽」

有詩云:

倉圓谷滿辣椒紅,阡陌金秋入尾聲。

夜半夢遊迎暖日,雞鳴起舞送寒星。

庭前樹蕩乾坤影,陋室吟哦歲月風。

筆染臘梅含苞美,感懷萬物競輸贏。

在我國民間有立冬補冬之習俗,每逢這天,人們要以不同的方式進補,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可以抵禦嚴寒的侵襲、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因此,立冬養生當講“藏”。陽氣閉藏後,人體新陳代謝就相應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變化。

立冬了,冬藏的時機到了,此時防癌養生養好「腎」、護好「陽」

冬季時節,腎臟機能正常,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會導致疾病發生,特別是對於癌症患者而言,養腎抗癌防癌非常重要。因此,立冬養生抗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養腎防寒,護陽抗癌”。

調養情緒,天然抗癌

大家都知道不良情緒是癌症的活化劑,除了重視保持精神上的安靜以外,在神藏於內時還要學會及時調攝不良情緒。當處於緊張、激動、焦慮、抑鬱等狀態時,應儘快恢復心理平靜。同時,在冬季還要防止季節性情感失調症的發生。

所謂季節性情感失調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發生情緒抑鬱、懶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現象,並且年復一年地出現。這種現象多見於青年,尤其是女性。預防的方法是多曬太陽以延長光照時間,這是調養情緒的天然療法。

立冬了,冬藏的時機到了,此時防癌養生養好「腎」、護好「陽」

飲食調養,養腎防寒

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鵝肉、鴨肉、蘿蔔、核桃、栗子、白薯等食物。同時,遵循“少食鹹,多食苦”的原則,這是因為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當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食物,以助心陽。

冬季飲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易使脾胃之陽氣受損。

立冬養生抗癌第一方--北芪蟲草湯

【組成】北芪 30 克,老鴨一隻,冬蟲夏草3克。

【製作】鴨宰殺後去內臟,放入北芪、冬蟲夏草於鴨內用竹籤縫合,加水適量燉至鴨熟爛,加鹽調味,去竹籤及藥渣,飲湯或佐膳。

【功效】補中益氣,滋陰生血,扶正抗癌。

立冬了,冬藏的時機到了,此時防癌養生養好「腎」、護好「陽」

切記“養藏”,護陽抗癌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中的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太陽賜予自然界光明和溫暖,失去它萬物則無法生存。同樣,人體如果沒有陽氣,也會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黃帝內經》裡指出:“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後為益(尤其對於老人而言)。

冬季起居養生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穿衣要講“衣服氣候”。指衣服裡層與皮膚間的溫度應始終保持在32℃~33℃,這種理想的“衣服氣候”,可緩衝外界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立冬了,冬藏的時機到了,此時防癌養生養好「腎」、護好「陽」

其次,要注重雙腳的保暖。由於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少且慢,因此腳的皮溫最低。中醫認為,足部受寒,勢必影響內臟,可引致腹瀉、月經不調、陽痿、腰腿痛等病症。

其三,冬季定時開窗換氣有利於身體健康。

其四,矇頭睡覺不可取。冬天矇頭睡覺極宜造成缺氧而致胸悶氣短。

其五,夜間忌憋尿。由於冬夜較長,長時間憋尿會使有毒物質積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適當鍛鍊,強身養陽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事實證明,冬季多參與室外活動,使身體受到適當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臟跳動加快,呼吸加深,體內新陳代謝加強,身體產生的熱量增加,有益健康。

立冬了,冬藏的時機到了,此時防癌養生養好「腎」、護好「陽」

立冬滋補好膏方

冬天是一個最佳的進補的階段,也是一年中能量最需要補充的階段,所以用膏方能夠補充春夏秋的消耗,使能量達到一個平衡。人體的生理功能跟自然四季的變化相吻合,中醫強調天人相應,也具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

立冬了,冬藏的時機到了,此時防癌養生養好「腎」、護好「陽」

膏方的處方比湯藥的處方更大,照顧得更全面,更能夠體現中醫的寒熱溫涼、四氣五味、升降沉浮,人體的氣機變化的規律。更多的是模擬了人體的功能變化、人與自然之間的協調,體現了天人相應的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