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懂孩子說“不會”,比催“快點”更有用

“快點起床,快點穿衣服”

“快點洗臉刷牙”

“快點吃飯”

“快點背書包”

“快點寫作業”

“快點!快點!”

從早上開始到晚上睡覺前,家長們起碼會說10句以上“快點”。

日本有機構做過調查,高達80%的父母在小學階段,平均每天對孩子的催“快點”超過20次。


我也是這樣一位媽媽,從幼兒園開始,到一年級,每天都在催豆兒“快點”。結果是越催越慢,越慢越催。有一天晚上,我習慣性催7歲的豆兒快點洗澡,她突然轉過頭對我認真地說:“媽媽,你不要再催了,越催越慢!”

生氣之餘,開始反省,我催促的目的是幹什麼呢?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於是,我開始系統地學習運用親子時間管理,三個月時間下來,“快點”減少了,吼叫聲也減少了,豆兒說媽媽變溫柔了。


聽懂孩子說“不會”,比催“快點”更有用


“媽媽,我不會”


有一天,豆兒和朋友諾諾一起玩跳跳球,諾諾左右腳都能一次跳幾十下了,可豆兒跳得滿頭大汗球都不能順利地轉起來,好不容易轉起來了,跳兩下後,球卻從腳上飛出去了。豆兒挫敗地跟我說:“媽媽,我也想學,可我不會。”


發展心理學揭示,即便是同一年齡段的孩子,心理和生理上的發育也不會完全一樣。就象嬰兒時期的孩子,俗話說“三翻六坐八爬”,有些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就能做到相應的動作,有些孩子要早一些,而有些孩子要更晚一些。

豆兒屬於那種肢體動作發展遲緩的孩子,別人都能單腳跳了,她雙腳起跳都很笨拙。

有些孩子寫字很好,可豆兒連握筆的動作都不太協調,寫一會兒就很吃力,做作業自然就快不起來。


碰到這種情況,只能邊“等待”邊刻意地反覆練習。急也沒用,催促只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大人和孩子都處於一種焦躁的狀態。


買了跳跳球后,我會找一些跳跳球的視頻給她看,讓她模仿和體會。可是因為老是跳不好,慢慢她就沒什麼熱情玩了。我們偶爾一起跳跳,跳不好也沒關係,不想跳了就換別的項目玩。大概半年後,有一天,她好像醍醐灌頂般,突然就找到感覺了,左右腳都跳得很好很連貫了。然後,就越跳越好了。


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刻意地反覆練習是提高孩子自信和速度的不二法門。


聽懂孩子說“不會”,比催“快點”更有用


“媽媽,我不行”


由於在上小學前,對豆兒手部的小肌肉的訓練做得不夠多,導致豆兒握筆的姿勢不是很好,而且,寫幾個字就覺得累。就算會寫的字,在田字格的擺放位置和筆順,依然有問題,不是衝出了田字格,就是隻佔了半個格子。糾正多幾次就不想寫了。


有一次,豆兒拿著本子跟我說:“媽媽,寫字太難了,我不行。”

於是,我在那些不是很好看的字中挑筆畫寫得好的出來表揚,如果湊巧結構擺得好,還算工整,就誇張地說:“哇,這個好像印刷的一樣耶,寫得太棒了。”

豆兒的心情頓時變好,滿臉笑容地說:“真的啊?”

“當然是真的啦。不過,我們來看看,這個字為什麼變得小矮人了呢?再看看,這個字有什麼問題呢?”

豆兒就會自已找出沒寫好的地方,雖然改正後,也未必很好。但至少學會了觀察。


還有一次,豆兒看到新的生字【青】,不敢下筆,打電話給我說:“媽媽,這個字我沒學過,我真的不會寫。”

我耐心地說先觀察字的結構,每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後再看筆順。觀察好了,就可以寫啦。

豆兒還是說:“媽媽,我真的不行。”

“相信媽媽,你一定行的!你觀察得那麼仔細,一定可以做到的。”

等我回到家裡,豆兒熱烈地說:“媽媽,我真的做到了耶。你看,我寫得好吧。”


畏難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家長的鼓勵和肯定,是孩子進步的動力。


聽懂孩子說“不會”,比催“快點”更有用


“媽媽,我不知道”


“快點”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尤其是低齡兒童,並沒有建立起時間觀念。

豆兒洗臉刷牙半小時還搞不定,東摸西摸,或者玩水都能玩上半天,一叫她:“你知道玩了多久嗎?”

“不知道!”


於是,我在浴室放置了10分鐘的沙漏,只要在沙子漏完之前完成洗漱或沖涼,都能獎勵一個故事。剩餘的時間長,就可以讀長的故事,剩餘的時間短,就只能讀短的故事。


以前寫作業是一口氣輔導完,一兩個小時沒得休息,大人孩子都覺得累,體驗很差。自從導入番茄鍾+青蛙池作業法後,豆兒的作業效率一下提高了。

簡單地說,就是讓孩子決定哪個作業先做,哪個作業後做,讓Ta自己排序。然後,每25分鐘休息5分鐘,兩個25分鐘後休息10分鐘。


另外,將孩子起床後要做的事,入睡前要做的事,都用清單的形式列出來,具體到每個步驟,做完後自己貼上小紅花,在規定時間裡完成,每週會有小小的獎勵。


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做什麼,將時間觀念慢慢植入腦海中,自然就不需要提醒“快點”,只需要說“還有幾分鐘”。孩子對時間的感知也越來越好。


“快點”是個謊言,在心理學上,催促本身是一種焦慮的體現。而這種焦慮,又會經過大人傳遞給孩子,形成惡性循環。

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所說的:“教育是一個慢活、細活,是生命潛移默化的過程,所謂潤物細無聲,教育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細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潛,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注與規範”。

和孩子一起,再過一次童年,慢慢陪著Ta長大。

畢竟,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接受這個事實,比急吼吼的拔苗助長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