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懂孩子说“不会”,比催“快点”更有用

“快点起床,快点穿衣服”

“快点洗脸刷牙”

“快点吃饭”

“快点背书包”

“快点写作业”

“快点!快点!”

从早上开始到晚上睡觉前,家长们起码会说10句以上“快点”。

日本有机构做过调查,高达80%的父母在小学阶段,平均每天对孩子的催“快点”超过20次。


我也是这样一位妈妈,从幼儿园开始,到一年级,每天都在催豆儿“快点”。结果是越催越慢,越慢越催。有一天晚上,我习惯性催7岁的豆儿快点洗澡,她突然转过头对我认真地说:“妈妈,你不要再催了,越催越慢!”

生气之余,开始反省,我催促的目的是干什么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于是,我开始系统地学习运用亲子时间管理,三个月时间下来,“快点”减少了,吼叫声也减少了,豆儿说妈妈变温柔了。


听懂孩子说“不会”,比催“快点”更有用


“妈妈,我不会”


有一天,豆儿和朋友诺诺一起玩跳跳球,诺诺左右脚都能一次跳几十下了,可豆儿跳得满头大汗球都不能顺利地转起来,好不容易转起来了,跳两下后,球却从脚上飞出去了。豆儿挫败地跟我说:“妈妈,我也想学,可我不会。”


发展心理学揭示,即便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和生理上的发育也不会完全一样。就象婴儿时期的孩子,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有些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就能做到相应的动作,有些孩子要早一些,而有些孩子要更晚一些。

豆儿属于那种肢体动作发展迟缓的孩子,别人都能单脚跳了,她双脚起跳都很笨拙。

有些孩子写字很好,可豆儿连握笔的动作都不太协调,写一会儿就很吃力,做作业自然就快不起来。


碰到这种情况,只能边“等待”边刻意地反复练习。急也没用,催促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大人和孩子都处于一种焦躁的状态。


买了跳跳球后,我会找一些跳跳球的视频给她看,让她模仿和体会。可是因为老是跳不好,慢慢她就没什么热情玩了。我们偶尔一起跳跳,跳不好也没关系,不想跳了就换别的项目玩。大概半年后,有一天,她好像醍醐灌顶般,突然就找到感觉了,左右脚都跳得很好很连贯了。然后,就越跳越好了。


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刻意地反复练习是提高孩子自信和速度的不二法门。


听懂孩子说“不会”,比催“快点”更有用


“妈妈,我不行”


由于在上小学前,对豆儿手部的小肌肉的训练做得不够多,导致豆儿握笔的姿势不是很好,而且,写几个字就觉得累。就算会写的字,在田字格的摆放位置和笔顺,依然有问题,不是冲出了田字格,就是只占了半个格子。纠正多几次就不想写了。


有一次,豆儿拿着本子跟我说:“妈妈,写字太难了,我不行。”

于是,我在那些不是很好看的字中挑笔画写得好的出来表扬,如果凑巧结构摆得好,还算工整,就夸张地说:“哇,这个好像印刷的一样耶,写得太棒了。”

豆儿的心情顿时变好,满脸笑容地说:“真的啊?”

“当然是真的啦。不过,我们来看看,这个字为什么变得小矮人了呢?再看看,这个字有什么问题呢?”

豆儿就会自已找出没写好的地方,虽然改正后,也未必很好。但至少学会了观察。


还有一次,豆儿看到新的生字【青】,不敢下笔,打电话给我说:“妈妈,这个字我没学过,我真的不会写。”

我耐心地说先观察字的结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再看笔顺。观察好了,就可以写啦。

豆儿还是说:“妈妈,我真的不行。”

“相信妈妈,你一定行的!你观察得那么仔细,一定可以做到的。”

等我回到家里,豆儿热烈地说:“妈妈,我真的做到了耶。你看,我写得好吧。”


畏难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家长的鼓励和肯定,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听懂孩子说“不会”,比催“快点”更有用


“妈妈,我不知道”


“快点”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尤其是低龄儿童,并没有建立起时间观念。

豆儿洗脸刷牙半小时还搞不定,东摸西摸,或者玩水都能玩上半天,一叫她:“你知道玩了多久吗?”

“不知道!”


于是,我在浴室放置了10分钟的沙漏,只要在沙子漏完之前完成洗漱或冲凉,都能奖励一个故事。剩余的时间长,就可以读长的故事,剩余的时间短,就只能读短的故事。


以前写作业是一口气辅导完,一两个小时没得休息,大人孩子都觉得累,体验很差。自从导入番茄钟+青蛙池作业法后,豆儿的作业效率一下提高了。

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决定哪个作业先做,哪个作业后做,让Ta自己排序。然后,每25分钟休息5分钟,两个25分钟后休息10分钟。


另外,将孩子起床后要做的事,入睡前要做的事,都用清单的形式列出来,具体到每个步骤,做完后自己贴上小红花,在规定时间里完成,每周会有小小的奖励。


让孩子明白什么时候做什么,将时间观念慢慢植入脑海中,自然就不需要提醒“快点”,只需要说“还有几分钟”。孩子对时间的感知也越来越好。


“快点”是个谎言,在心理学上,催促本身是一种焦虑的体现。而这种焦虑,又会经过大人传递给孩子,形成恶性循环。

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所说的:“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和孩子一起,再过一次童年,慢慢陪着Ta长大。

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接受这个事实,比急吼吼的拔苗助长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