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期間,農村人獨特的“戰疫”方式,讓城裡人羨慕不已

在農村,也只有在進村路口處設置的路卡,和村裡重複播的放疫情防治常識裡,能感受到預防疫情的緊張氣氛,然而走進村裡,農村人並不像城裡人那樣把自己封閉在狹小的空間裡,除了和鄰居之間不聚集之外,從表面上看,此次疫情並沒有對農村人帶來多大影響。

特別期間,農村人獨特的“戰疫”方式,讓城裡人羨慕不已


村裡的李大哥,此時正在接水,準備去田間為小麥噴農藥,據他介紹,去年冬天屬於暖冬,加上開春後氣溫回升較快,田間的小麥都旺長了,反正這段時間不能外出打工,乾脆趁這個機會,我把家裡能做的活兒全都做了,一是鍛鍊鍛鍊身體,消化消化肚子裡的食物,二是一旦疫情結束,再次背上行囊踏上打工之路,也好給媳婦減輕些負擔。

特別期間,農村人獨特的“戰疫”方式,讓城裡人羨慕不已


每天早上起床,他都要先把屋裡和庭院打掃一番,再用84消毒液噴上一遍,這才放心去做別的事情,不過,這個時候也沒有太多農活,每天除了吃飯睡覺收拾家務,就是搬個凳子坐在大門口曬太陽,實在無聊,就帶著家人去田野裡挖野菜,農村地廣人稀,鄰里之間彼此瞭解,所以,即便是疫情嚴重,只要不出村,基本上看不到有戴口罩的村民。

不知道為什麼,今年的天空特別藍,空氣裡像是被過濾了一番似的,感覺好多年都沒有如此暢快地呼吸過了,一大早,李大哥夫婦便忙活著淘小麥,也就是把存著的小麥用清水清洗一下,曬乾後拿到鎮子上,用打面機打成麵粉。

特別期間,農村人獨特的“戰疫”方式,讓城裡人羨慕不已


雖然如今農村人流行花錢買麵粉或者用小麥換麵粉吃,但李大哥家依然堅持自己淘麥子,自己加工麵粉,他說這樣做的饅頭味道依然純正,而且不用擔心添加劑的危害,有時候傳統的東西,就需要保留,步伐走太快了節奏容易亂,這樣不好。

在淘好的小麥旁邊,還晾曬著一小片紅薯幹,當地農村人稱之為紅片子,就是將剛收穫的新鮮紅薯,在田間用工具切成薄片,曬乾後存放,留著冬天磨成麵粉做窩窩頭吃,或用剪刀剪碎了,煮稀飯喝也是一道農家美味。

特別期間,農村人獨特的“戰疫”方式,讓城裡人羨慕不已


小時候,由於紅薯產量高,又不在公糧範圍內,因此,農民把小麥玉米等主糧上繳後,紅薯就成了農村人維持生活的“主糧”,所以,那時候的農村人,家家戶戶都會曬紅薯幹,吃不完就拉到城裡的酒精廠換錢。

兒時曾經的“主糧”,如今卻變成了農家特產,不單農村人自己喜愛吃,近年來還受到城裡人的推崇,諸如能找回童年味道記憶、營養豐富、有益健康之類的理由。

特別期間,農村人獨特的“戰疫”方式,讓城裡人羨慕不已


貌似農家的,都是充滿回憶的,都是綠色健康的,除了農產品以及家禽之外,就連農村的嶄新樓房,也都成為城裡人羨慕的對象,如今的城裡人,就像當初農村人羨慕城裡人那樣羨慕農村人,以至於很多人表示,今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到農村蓋幾間房子,種點菜養幾隻雞,從此擇一地終老,該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呀。

特別期間,農村人獨特的“戰疫”方式,讓城裡人羨慕不已


李大哥還說,如果農村人兜裡有足夠多的鈔票,自己也會羨慕自己的,包括眼前這可以大口大口呼吸的純淨空氣,真到疫情結束後,還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勇氣踏上通往他鄉的行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