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之后的中国汽车市场是不是国产车的天下?

XGM0913


十年之后,国产车应该能成主力。我国的体制适合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高铁、大飞机、航空发动机、人造太阳,这些都在赶或已超世界先进水平。而从彩电、冰箱、空调这些家用电器的发展路径也可以看出,只要中国人看准的事,最后都在一路追赶后成功逆袭。但是,国产车弯道超车的赛道可以不在燃油汽车,而在新能源汽车,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比已经在全球占到重要位置,随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启用,将引发更大的鲶鱼效应,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将再次提速。


雅森集团谢宇


10年之后会不会是国产车的天下?这个问题之前也经常被讨论,每当有很多人问xx年后国产车会崛起的问题时,我总感觉过于乐观了,但愿会吧,不过我还是认为,短期内中国汽车市场国产车能称霸几乎不可能。


先说目前的状况吧,大概从2015年开始,国产车在市场表现开始有起色,看2015年前的中国汽车报显示,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曾经历连续三年的下滑,特别是2014年只剩下38.46%,2015年后开始看到起色,当然2016年-2018年也是中国汽车产销量最火爆的几年。


不过,细心的朋友一定发现,自主汽车品牌中,销量最高的仍是SUV车型,在家轿领域,无论是10万级的低端车还是再高一级别的高端车,合资车的地位仍是无法动摇的,主流的的品牌还是大众、两田、日产等,可以说国内的轿车,在可靠性、经济性、动力、保值率等重要的参数上,目前没有一款拿的出手的,中高端更是惨烈,而SUV白热化的今天,后来自主产品能有什么样的表现还是未知的。

如今的一线自主品牌,仅有长安、长城、吉利、比亚迪、奇瑞这5家算得上主力企业,专利技术、研发能力都不断提升,剩余的并不好过,多数车企仍停留在逆向研发的阶段,甚至有的品牌不知廉耻的一味抄袭、借鉴其他品牌,毫无技术可言,产品更谈不上可靠性。



不夸张的说,一些国产品牌甚至在边缘化徘徊,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受宏观调控、汽车市场下行等因素影响,我国大部分车企销量和业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如果自主品牌仅剩下5家,上面提到的这几家毋庸置疑是保留的,但是仅仅这5家品牌与更有优势的合资抗衡,您觉得能不能称霸中国市场?


Ease清风


10年之后基本是国产汽车的天下,再长一点时间绝对是国产车的天下。

家电再好的印证,当时的家电无论国企、民企、合资百花齐放,政策没有过多限制,相反合资还有超国民待遇。经历不到20年时间,内地的现在,家电的市场到处都是国产。在国外,海信,海尔,TCL等攻城掠地,今天的TCL家电已是世界第二。

国产汽车一样重演国产家电的历史。如果民营车企和合资车企同一起跑线,即使合资车企有超国民待遇,对国产车企无惧,要的是同一个平台,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早已是国产汽车的天下,当年吉利,奇瑞等车企为拿汽车出生纸,个中艰辛无以言状,只能曲线开厂。过去就过去吧,现在的吉利不是蒸蒸日上。

技术中国,中国技术,不缺!缺的是国民信任!燃油发动机发展百多年,任何技术改变离不开物理知识,物理知识对中国来说是小菜一碟,现在的网黑只是秋虫的衰叫,春天还远吗?!

信任!信心!中国极大的需要。


逐梦1988


国产车的发展路线和轨迹与国产手机完全一致,不久的将来势必会出现国产车主导国内汽车市场的状态,但是汽车相比手机研发和创新难度大,所以时间会长一些,国产车目前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占领了很多主导权,国产车未来发展分为几步

第一步:稳定品质
国产车目前处于稳住品质的状态,已经由早期的故障率高改为了可靠性和稳定性高,已经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并且认可度非常高,哈弗H6,比亚迪唐和吉利博越等车型稳居同级别首位

第二步:提升车型品质
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非常看重性价比,国产车目前性价比非常高,主要体现在价格水平低,配置突出,车型尺寸大,目前需要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提升品质,稳住性价比

第三步:占领市场

国产车型与国产手机相同,目前国产手机已经占领了国内主导权,并且在向国外发展,消费者心态也都转变,不久的将来汽车消费者也会转变心理,以国产车为主导

总结:国产汽车发展的非常快,车型尺寸大,配置高,价格水平低,可靠性不错,性价比非常高,完全符合消费者选车心理


色彩车圈


中国市场十年后,会不会是国产车的天下

我认为十年的时间虽然不足以让国产车在中国汽车市场叱咤风云,但是十年的时间也足以让国产车真正的和合资车打成平手,甚至在某些领域还略胜一筹。

例如比亚迪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人物,在技术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优势,来来更有可能是新能源的天下,到那个时候比亚迪会变得更大强大,相信也会有更好的产品。

哈佛的suv一直保持销量冠军榜,生产的汽车性价比比较高,而且欧美国家也有着很高的销量。哈佛董事长更是说过,不把哈佛suv做到世界第一不会做轿车。

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吸取了更多的经验,2019年有很多车型也是不错的,例如,缤越,星越,越来越有影响力的产品问事。

合资品牌有着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而我们中国品牌,才算是刚刚起步,其实就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大家要包容他们,给他们时间,相信国产品牌会做的更好。谢谢大家 。





非诚勿扰9


估计不会的,就目前来看没有那么乐观,国内没有拿的出手的发动机,也没有闻名于世的变速箱,更没有出色的底盘调教大师,很多技术还是在模仿日本与德国,国内的汽车技术储备还不够,真的落后太远了,不管从燃油车领域还是从未来的电车领域,好像都看不到太多光芒,像最近出名的吉利,算是国内的汽车明星了吧,但他好像也没有拿得出手的黑科技,没有自己轰动世界的技术,收购倒是可以,看得出,吉利老总想用钱买技术,因为靠自己来研发,实在太难太难了,往往你还没研发出来,可能世界就已经淘汰了,现在的汽车更新技术是日新月异,像丰田,本田的发动机一直都在更新,丰田的发动可以做到燃油效率百分之40了,本田1.5T可以到达194马力,又经济,又耐用,想想谁会愿意买国产的,你能研发出燃油效率百分之45,又耐用的发动机吗?又说说未来的电车领域吧,国内的比亚迪是老大,但还是被特斯拉按地上摩擦,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轰动世界,车子可以29万起步了,说过几年还可以便宜几万,只能说比亚迪以后的日子真没那么好过,如果硬要说有可能,我相信是会在电车领域还有希望,加油吧,比亚迪,小鹏汽车!!!



贺军


这个问题互联网上生活中讨论都很广泛,说明国人心中也是有份期待的!

如果从目前的趋势、技术、口碑、品牌等方面比较,不错,国产车还有一段距离。但有没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呢?

谈起中国科技崛起,这两年华为的表现可以说让国民非常的自豪!如果时间向前推个十几年,又有几个人知道苹果、华为手机的?那时候手机界的霸主还是诺基亚,摩托罗拉吧。华为苹果的崛起,也就是几年的事。今天我就从这一方面分析一下十年后汽车界有出现华为的可能吗。

首先以诺基亚等为例,为什么会迅速没落?

1、死守塞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塞班是诺基亚没落的主要原因。塞班由于其固有的缺陷,无法满足用户对更好的用户体验的追求。而诺基亚却又舍不得放弃塞班这个亲生儿子,更不愿意把操作系统的市场拱手让给安卓和ios,所以,诺基亚对塞班的死守是其没落的一大原因。

2、苹果的崛起。苹果提供了强悍的用户体验,并且其饥饿营销的策略和高端市场的定位使其在中国迅速崛起。

3、硬件方面的不思进取。众所周知,诺基亚的运存那不是一般的低,稍微多开几个程序手机就卡的不行。硬件方面的缺陷和落后也加速了诺基亚帝国的迅速崩溃

最主要的说白了,就是错过了手机智能化大潮!

那一个企业又是在什么时候实现“弯道超车”的呢?答案就是,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专利助力企业弯道超车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企业的壮大通常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专利作为技术的载体与工具,是定义科技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企业永葆活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要在行业内弯道超车领先竞争对手甚至领航行业,数量众多的专利及专业的专利布局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企业,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华为就是用专利布局成为了行业领先企业。

华为目前公开的专利数量多达10W+,基数不仅代表技术多,更意味着华为在专利上的布局的完善,其中5G技术是华为近年来致力研究的方向。

2009年起,华为就开始研发5G相关技术,并布局相应的专利。据德国专利分析公司IPlytics 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3月底,在5G通信的标准必要专利申请数量中,中国占比最高达到了34%,而华为是所有的企业中申请数量最高的,达到了15.05%。

虽然在世界通信领域,华为并不能说是完全成了“弯道超车”,但通过对技术的钻研和优秀的专利布局,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高通的距离,缓解了高通在通信领域的垄断形势。

就算美国可以禁用华为的5G设备,但也绕不开华为的5G专利,也需要支付专利费,毕竟华为的5G专利数量太多了,占据着非常有利的地位。不论怎么说这对华为、对国家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可见,有技术有实力才是真的牛,尤其在专利方面有了主动权,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国内重点开发新能源,这是个突破口,特斯拉以前谁知道是干啥的?SuV也是个突破口,国内车企已经占有一席之地,这在十年前也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大力投资研发,提升科技储备,募揽人才,提升专利保护意识,完善专利布局,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品牌创建,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品牌力,最终实现企业的弯道超车,十年后做到行业领先也不是没有可能。


小城中那点事儿


我认为不会 根据目前汽车市场的形式 10年后会多品牌共存 但总品牌数量会有所减少 一些新品牌和技术更新慢的老品牌会被淘汰出局 也有一些经营不好的品牌被收购

技术方面国产会通过自自主研发.和外国品牌合资或收购外国一线品牌等方式追平 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并在部分方面超越 因为在巨大中国市场竞争激烈的压力下 要想不被淘汰 就必须加快车型换代的速度 这就催生了新技术的发展 为了发展新技术 各车企就会投入更多资金研发 这就让国内技术研发的环境变好 让更多的人才来到这行 巨大的市场催生更多的新技术 使中国市场成为各种新车型的首发市场

价格方面自主品牌为了提升自己品牌的价值 就会把高端产品的价格会上扬到和二线豪华品牌差不多 因为通过收购合资等手段使外国品牌的溢价能力减弱 自主品牌的溢价能力加强 为了生存 外国品牌的低端产品会会和自主品牌的低端产品价格重叠 开始刺刀见红的价格战 这也降低了外国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溢价能力

质量方面10年后国产和进口不在会有质量差 只有一分钱一分货的硬道理 因为生产技术的发展 自主品牌的先进加工机械 科学管理能力 优秀人才工人将不在比外国品牌差 所以质量也就一样了


木东说车


没有中国人捧场 大众在世界上是二流车企 只能算小厂,销量被 韩系 与铃木吊打,所以大众把赌注全押在中国了!既然中国人是大众的衣食父母 你大众为啥把最差的车卖给爹娘呢?所以大众车没有永续经营的理念 ,骗一天算一天,走不长久的!这车企最终会被淘汰!


心奥小木梅子


现在中国的汽车品牌发展越来越好,可能也有很多人在心里或者是在跟别人讨论时会这么想,那么再过个几年,可能是十几年之后,中国的汽车品牌是否有可能抢占整个国内市场呢?个人认为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当中国汽车品牌在发展的同时,其他车系的品牌同样也在齐头并进甚至发展的速度不会比国产汽车品牌来的差。当下的自主品牌在发展更快的同时,其实它缺乏的是主要的核心技术,很多技术是被垄断在合资品牌甚至是豪华品牌手里的,这种品牌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所以,即便是在给中国汽车品牌10年的发展时间,可能说它会发展的更好,但是想要垄断整个国内市场是不太现实的。

国内的自主汽车品牌,崛起的时间也不过就短短的5~8年左右,在2012年以前,绝大多数消费者基本上是不会考虑自主汽车品牌的车型,只有少部分可能在购车预算方面严重不足的群体才会考虑选购自主汽车品牌。根据有关方面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15年自主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曾经经历过连续三年的严重下滑,市场占有率严重不足。不过随着各方面的政策,稍微倾斜以及自主汽车品牌在自主创新和研发方面,越来越多的投入更多的资金,开始慢慢有了起色。

不过我们回过头来看,即便说现在的自主汽车品牌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上升期,但实际上他们的发展水平是严重不均衡的,像吉利长城比亚迪哈佛奇瑞等等这些一二线品牌,在销量带动了自身的利润的同时,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的研发中去,但也有像其他的三四线品牌,基本上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持续推出那些让人看都看不上的车型,恶性循环之下,车企更是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现在绝大多数自主品牌畅销车型基本上都是以SUV车型为主,基本上很难看到轿车的身影,无论是10万以上的级别还是10万以下的车型,消费者的主要选择对象仍然是以合资品牌为主。且不论像大众本田,丰田这样主流的合资品牌,即便是像三四线的马自达,雪佛兰等品牌市场认可度都远远会比自主品牌来得高得多。特别是在竞争非常激烈的a级车和b级车这两块领域,消费者基本上很少会去考虑自主品牌车型,由此可见,自主汽车品牌除了在SUV领域方面着重发力之外,在轿车领域的缺失可能会成为其对后发展严重的短板和对自身向上突围的桎梏。

综上所述,现在就急于下断言说,10年之后中国的汽车市场会成为国产车的天下,没有任何的依据,像我前面所说的,合资品牌也一样在齐头并进的发展,甚至发展的趋势远比自主品牌来得更快更强,那么自主品牌想要在10年之后,站稳中国市场的脚跟,还是需要对自己更狠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