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什麼能駕馭很多比自己厲害的人?

細談砸評


這個問題可以理解成:劉邦到底有哪些高明之處?如果劉邦不厲害他的那些部下也不會心甘情願的追隨。

  • 先從漢初三傑說起吧,蕭何之所以跟隨劉邦,只不過是想在大亂之前保存性命而已,他看中的是劉邦與生俱來的寬厚仁義,能給人帶來一種具有信任感的親和力;張良能夠追隨劉邦,只不過是在走投無路之時想利用自己平生所學的兵法推翻暴秦的統治罷了,他看中的是劉邦虛懷若谷的胸襟,是對劉邦發自內心的欣賞之情;韓信能夠投奔劉邦,是想讓自己的軍事才能得以施展,他看中劉邦的是他那種用人不疑又待人真誠的真性情。反之,劉邦能夠使部下人盡其才,充分發揮眾人之長,而又從不勉強別人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正所謂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這樣的人格魅力是眾人樂意追隨的一大因素。
  • 接著說後來投降他的那些諸侯王們,比如黥布、彭越等。這些人看中的就是一個“利”字,有利可圖才是他們真正的意圖。正如王陵說的那樣,劉邦是可以“與天下人同利”的,也就是說劉邦在“舍與得”中看的明白,分析的透徹。而不是像項羽那樣“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與人功,得志而不與人利”的自私自利的吝嗇者。
  • 最後再說劉邦何以能駕馭天下之人心。相對於秦朝的殘暴,劉邦在進入咸陽後立刻約法三章,一下子讓深惡秦法痛恨秦法的人們去掉了心靈上的枷鎖,很快就贏得並籠絡了民心。相對於項羽殘殺的二十多萬秦軍,和他對反叛者的無情殺戮,這些種種就註定了項羽已經站在了民眾的對立面上。更重要的是在公元前205年,也就是劉邦完全佔據關中之後特意發佈了一條重要舉措“廢除秦的社稷,改立漢的社稷”,社稷一詞在古代可是代表國家的意思,這條措施的意義是重大的,其寓意是不言而喻的。反觀項羽則是棄咸陽、歸故鄉,相比之下項羽的格局就太片面狹隘了。這種情況下項羽還怎樣籠聚民心?而劉邦還開放了帝王園林允許百姓耕種等等。

《太平御覽》:觀高祖之取天下也……或以威服,或以德致,或以義成,或以權斷……

劉邦能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取得帝尊之位,莫不過是“威、德、義、權”,他首先用這四個字駕馭了天下人,然後則取得了天下。

所以要能真正學會如何做人、如何用人,就像劉邦那樣,想要有一番作為的人們何愁不能成功!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漢高祖劉邦平民出身,文不能書,武不能戰,“智不比張良、勇不如韓信、才不敵蕭何”,連項羽這樣一代霸王都沒能爭得過他,不得不說,劉邦的厲害之處還是讓人欽佩。但是,畢竟他的出身不高,能夠接觸到的也不是特別有本事有背景的人,他又是靠著什麼,能夠吸引那麼多人跟隨他,甚至有一部分還是從項羽的陣營跑過來的。

劉邦到底有什麼樣的人格魅力呢?

劉邦集團中的人物,大抵有兩類。

一是其嫡系—豐沛功臣集團,如蕭何、曹參、周勃、灌嬰、樊噲等。

二是逐漸從對手吸收到的優秀人才,如張良、陳平、韓信、英布、彭越等。

這類人又分為三類,一類是因為“士為知己者死”而對劉邦效忠的張良、陳平等人;第二類是既對劉邦的知遇之恩心懷感激,又有投機心理的韓信等人;第三類是完全是投機分子的英布、彭越之流。劉邦能夠讓自己的小夥伴—豐沛功臣集團對自己效忠,是因為他敢於承擔政治風險,敢為他人所不敢為之事,這是他最初起兵時能成為領袖的根本原因。從此以後,蕭曹等人與其確立了牢固的君臣關係,之後自然終身追隨。

一、能夠分享,出手大方。

劉邦平定天下之後,有一次在洛陽南宮召集群臣,置酒相樂,並閒聊起能夠奪取天下的原因。他問大家,我為什麼能得到天下?項羽為什麼會失去天下?高起、王陵二人就說了一段話,其中有一句是這樣說的:“陛下派人攻城掠地,得了地,便封賞給有功之臣,說明陛下能與天下同利。”所謂與天下同利,即是與手下人同利,得地封地,得金銀當然更會分金銀,跟著他出力即有封賞,所以人人歸心,以死相效,這天下還會不是他劉邦的?

二、不怕失敗,沒死再來。

劉邦打過許多勝仗,也打過很多敗仗,但他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無論敗到何種程度,他都不氣餒、不放棄。比如,彭城之戰,他帶領56萬大軍攻打項羽,被項羽3萬輕騎兵給幹了,最後丟盔棄甲,全軍覆沒,他多年積累起來的一些家當,幾乎喪失殆盡。但他一點也不灰心,甚至逃跑的路上,他還有心思收了個美人戚姬,後來又白手起家,重新再來,竟然最後把項羽給滅了。跟著這樣從不放棄的人,就如同跟隨了希望,所以跟隨者越來越多。

三、用人廣泛,知人善任。

關於用人,劉邦是中國歷史上最會用人的老闆,他的手下,有貴族,有遊士,有平民,有官差,有布販,甚至有狗屠、強盜、車伕,形形色色,什麼人都有,他收來就用,一用就靈,所以他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別人也心甘情願,死心塌地。

四、沒有牽掛,當舍就舍。

我覺得劉邦的這個特質,是與其他成功者有點差異的。他只有自己的目標,為了目標,什麼都可以捨棄,什麼道德人倫,什麼父慈子孝,這些與打天下、坐江山發生衝突時,當舍就舍,當棄就棄,他在親情上從不婆婆媽媽,沒有什麼東西比目標更重要。項羽要烹他父親劉太公,劉邦說,烹吧,記得分我一杯羹。孩子們在戰爭中逃跑,坐在他車上,他怕被抓到,順手就把自己的親生兒女推下車,絲毫也不猶豫。對目標這樣堅定、這樣能割捨的人,無論多大的事情,都有希望成功。所以,跟隨的人自然就多。

縱觀劉邦的人才管理,大致有六方面的特點:

  • 用人不疑

做一個領導最忌諱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見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這個,明天猜忌那個。劉邦他就有這個魄力,他一旦決定用某某人,絕不懷疑,放手使用。

  • 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首在於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之先在於知己,其次在知彼。劉邦非常清楚地知道,一個領導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如何調動部下的積極性,他用韓信帶兵,張良出謀,蕭何保後,一切工作都安排得有條不紊,由此他就成為這個集團的核心。

  • 不拘一格

劉邦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他把貴族張良、遊士陳平、縣吏蕭何、狗屠樊噲、商販灌嬰、車伕婁敬、強盜彭越等各色各樣的人組合起來,使其各就其位,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歷史證明,他的用人策略是十分英明的。

  • 不計前嫌

劉邦的隊伍裡面,有很多人原來曾經是在項羽手下當差的,因為在項羽的部隊裡面待不下去跑過來投奔劉邦,劉邦敞開大門,不計前嫌,一視同仁表示歡迎。如韓信、陳平,韓信原來是項羽手下的人,因為在項羽手下不能發揮作用,來投奔劉邦。其實,一個領導者如果老是小肚雞腸、計較甚多,能招募來好的人才嗎?恐怕連帳下之人也會離他而去。

  • 坦誠相待

坦誠相待,不僅僅是反映一個人的素質問題,更是為人處事的一條原則。對於人才,他們不僅需要應得的酬勞,而更需要尊重和信任。劉邦之所以能夠得到張良、韓信等人的幫助,就是由於劉邦信任對方,尊重對方,得到了對方同樣的回報,同樣的信任和尊重,以致於才盡心盡力地幫他出謀劃策。這也是我們非常值得借鑑的經驗。

  • 論功行賞

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時也應該獎勵,因為獎勵是對一個人才的貢獻是實實在在的肯定。劉邦奪取天下以後,根據各個人的不同功績,對功臣論功行賞,不但封賞了蕭和、張良、韓信、彭越等一批人,還封賞了他最不喜歡的人——雍齒。

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就漢室大業,與他善用人才有很大的關係。


次等文案


說到劉邦很多人都會拿他跟項羽比,無論是論武藝、論領兵、還是論出身劉邦都不如項羽,不僅如此劉邦甚至還有點吊兒郎當,但正是這樣一個人卻在楚漢爭霸中取得了勝利,他手下更是人才濟濟。其中第一名將韓信也是從項羽那裡投奔過去的,劉邦為何能駕馭這麼多比自己有厲害的人物?

【小湮的觀點】劉邦能稱王絕對不是偶然,也不是幸運。他能取得勝利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對人才的使用。而劉邦之所以能駕馭比他厲害的人是因為他有野心,但卻能壓住野心循循漸進,他懂得用人之術,善納諫言且能審時度勢。

一、情商高,有野心卻不露鋒芒

劉邦是農村出身,早年一直沒工作,且從來不愛幹農活 整日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到四十歲都沒結婚,家人也看不出他有什麼大志向。但劉邦喜歡四處交友,當時縣衙裡的蕭何、曹參都是他的好友,以至於後來做了沛縣的泗水亭長。亭長其實是個非常小的官。縣下面是鄉,鄉下面才是亭。可見亭長基本是沒什麼實權。

劉邦的野心最開始是在陳勝吳廣起義後,沛縣因為屬於楚國舊地難以獨善其身,於是沛縣縣長也開始響應 並開始召回所有不在家鄉的流亡之人,而劉邦正是這些人中的一個,他因為犯了法正在被通緝。當時蕭何覺得沛令乃是秦吏,起義明顯號召力不夠,於是就推薦了劉邦來幹。

《史記》:沛令恐,欲以沛應涉。掾、主吏蕭何、曹參乃曰:“君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聽。願君召諸亡在外者,可得數百人,因劫眾,眾不敢不聽。”

劉邦雖然平日吊兒郎當,但在江湖上也結交了不少朋友,還是有一定號召力的。他召集了一幫人殺到沛縣,號召沛縣百姓起義並殺了沛縣縣長。既然已經起義了,就涉及到誰當起義首領的問題了。其實蕭何在當時的官職相當於副縣長是比劉邦大的,但劉邦之所以做了首領是因為他有兩個優勢:

  • 第一,槍打出頭鳥,其實當這個首領也是有危險的,但劉邦本就是被通緝的身份,所以也就不怕了。

  • 第二,劉邦雖然官職低,但號召力卻很強,而且他是這次起義的主力。

《史記》:眾莫敢為,乃立季為沛公。

在當時,項羽也響應了陳勝的起義,勢力非常大,但由於陳勝在途中犧牲了,起義軍沒有了首領。於是項羽便自己把控實際大權,自立楚家皇室的嫡傳子弟做了楚懷王。此時也有一些勢力的劉邦並沒有與項羽爭,劉邦非常懂得審時度勢。他不僅沒有爭而且還假意拜倒在項羽的腳下。然後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

從劉邦起義和不與項羽爭鋒兩點中便可以看出劉邦既有雄心、能收攬人心,又懂得審時度勢避其鋒芒,這也是劉邦之所以能走到最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寬仁、大度,懂得用人之道

說劉邦寬仁很多人有異議,因為劉邦在後期確實殺了很多功臣。但劉邦在成為帝王之前確實很寬仁,尤其是對人才。

  • 對張良,劉邦看似舉止放蕩,但他對張良卻從未有過不尊敬,在與張良深入交談更是對張良相見恨晚,劉邦學習和接受能力極強,所以在張良表達完自己的謀略時劉邦表示非常認可。“良木擇林而棲,忠臣擇主而事”,張良因此投奔劉邦與之共謀大事,而劉邦也給予了張良極大的信任。

  • 對酈食其,劉邦雖然討厭儒生甚至侮辱儒生,但當酈食其給他出謀劃策時,他卻能立馬改變態度,並聽取了酈食其的意見派其遊說齊國。

  • 對韓信,韓信本事項羽的屬下,在與劉邦交談後,劉邦能從最初的不信任到立刻委以重任。反觀項羽傲慢自大,這樣一個有才的將領在他身邊卻發揮不出任何價值。

  • 對陳平,陳平開始也是在項羽門下,後來投奔劉邦,而且陳平名聲有汙,但劉邦更看重他的才能。劉邦在小事兒上不拘小節,大事上卻從不含糊。

如果要拿放大鏡看一個人,那麼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瑕的。劉邦雖然有各種小毛病,但他卻是個顧全大局、不拘小節的人。對有才能的人總能表現出寬仁、大度的風範,這就是劉邦的光輝所在,也是他能聚攏人心的原因。

三、善於採納別人的意見,懂得籠絡人心

有時候在最開始佔得先機的人往往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而那種開始看來平平無奇 但一直低調積蓄力量的人卻能笑到最後,所謂厚積薄發是劉邦最真實的寫照了。

也正是因為項羽一直以來的都佔得先機,讓他一度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了,根本不需要像韓信、範曾這樣的人出謀劃策也能勝利。而劉邦跟項羽在人才使用上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善於採納別人的意見。

其一,在劉邦進入關中,自稱“關中王”後。面對富麗堂皇的宮殿不自覺留戀起來,想到自己終於也有了這麼一天,便準備就此住下,好好享受一番。但樊噲意識到如今天下還未定,於是勸解劉邦莫不能忘了秦朝的前車之鑑。劉邦開始根本聽不進去,但後來張良親自勸解後,劉邦便立刻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便及時止損率軍退到了灞上。

其二,劉邦在定都時選擇長安竟是一位士卒的意見,此人叫做婁敬,婁敬本事齊國的戍卒,在漢朝統一之後,正被髮往隴西 途經咸陽時求見了劉邦,跟劉邦講解了關中的重要性,並建議劉邦定都關中。張良聽了也表示:關中是“天府之國,金城千里”進可攻、退可守。於是劉邦便選擇定都長安。

其三,劉邦因為是馬上得的天下,再加上自己的出身問題,導致他一直都很鄙視儒生。他認為《詩》、《書》這些都沒用。但當陸賈反問:“馬上得到天下,能馬上治天下嗎?”時,劉邦立刻又覺得有道理,並命陸賈著書論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資借鑑。

善於採納別人意見是一個帝王非常重要的品質,縱觀歷史 項羽因在鴻門宴正不採納範曾的意見而錯失天下;袁紹因在官渡之戰中不採納許攸的意見而大敗曹操;宋高宗因不採納岳飛的意見北伐而錯失了得到天下的良機;而再看那些善納諫言的皇帝如:劉邦、李世民、朱元璋卻總能走到最後。

劉邦正是因為具備這一品質,所以才能在項羽這樣看似比他強大好幾倍的敵人面前仍然能笑到最後!


歷史湮滅的足跡


劉邦的神助手主要有三個:張良、蕭何、韓信,這三人都是天才級別的人物,劉邦能駕馭他們,這足以說明劉邦絕不是等閒之輩,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劉邦比這些人還要厲害,那麼他主要厲害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劉邦善於團結部下,捨得放權,領導力十足。劉邦非常清楚地知道,一個領導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他讓每一位部下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韓信帶兵,張良出謀,蕭何保後,一切安排都是有條不紊。

其次,劉邦用人不疑,信任屬下,特別注重論功行賞。對於人才,劉邦給予了最大的尊重和信任,之所以能夠得到張良、韓信等人的幫助,就是由於劉邦信任對方,尊重對方,同時也應該獎勵,因為獎勵是最實在的肯定。奪取天下以後,劉邦對功臣論功行賞,不但封賞了蕭和、張良、韓信、彭越等一批人,還封賞了他最不喜歡的人雍齒。

最後。劉邦不計前嫌,唯才是用。他的隊伍裡面,有很多人原來曾經是項羽的手下,後來又投奔劉邦,劉邦敞開大門,一律表示歡迎。如韓信、陳平,韓信原來是項羽手下的人,因為在項羽手下不能發揮作用,來投奔劉邦。

總之,劉邦能夠輕而易舉的駕馭這些厲害的人,那麼足可以說明劉邦在某些方面更加的厲害。


斜槓小石


劉邦為什麼能夠駕馭這麼多比自已歷害的人?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分析有以下幾種理由:

第一點劉邦身上有強烈的吸引人的人格魅力。

先講一則小故事,劉邦和張良在一同投奔景駒的路上相逢,兩個人彼此交談,一見如故,於是張良放棄投奔景駒的念頭,轉頭投入了劉邦的陣營。張良作為漢朝三傑,也是滿腹經倫,胸懷大志,當初在亂世投奔,也希望找一個好老闆,以便展示自已的才華,但他與劉邦初次相遇就成為至交,你不得不承認,劉邦身上確實有迷人的人格魅力,這種魅力吸引著甘願投之門下,為之犧牲和奉獻一切,張良就是貢獻了自已所有才能,最後功成身退了。

劉邦年青時候喜歡遊手好閒,被人慣以無賴之閒,但他以布衣之身提三尺之劍,取得天下建立大漢的祖業,他身上還是具備很多吸引的人格魅力,與人為善,心胸開闊,為人大度,行俠仗義,勇於承擔責任等等優秀的品質,吸引更多人聚集他周圍。

第二點劉邦善用人才,恩威並用,寬猛相濟。

再講一則小故事,季布和丁公都是項羽手下的將領,季布幾次都把劉邦打敗了,而丁公追擊過劉邦但又最後放了他。劉邦做了皇帝后,把季布抓了起來,隨後又把季布放了,並封他為郎中,因為劉邦知道自己做天下需要這樣忠臣來輔佐。丁公和季布是親戚,他說季布給過劉邦難堪都做官了,我有恩於劉邦應該給我更好待遇,而他做夢沒有想到是,劉邦把丁公抓起來並對大家說:丁公做項羽將領時不忠,就是他這種人使項王失去了天下。劉邦把丁公殺了,並且在軍中示眾,警示大家要做忠臣,不要當丁公。

劉邦這一招絕對拍案叫絕,恩威並用,讓人心生敬畏,死心塌地效忠漢朝。作為漢朝最大老闆要管理好一個國家,要做出令出必行,指揮若定,必須保持一定的威嚴,沒有令下屬感到畏懼的威懾力,是難以盡職盡責的,僅靠一張慈相的面孔,美麗動聽的言辭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唯有恩猛並用,寬猛相濟才是上策,而劉邦掌握的恰到好處,沒有打人沒有罵人,就教育了朝中每一位大臣,難到你不敬佩!

第三點劉邦公正豁達,用人沒有門戶之見,沒有門弟之分,正確建議虛心吸納。

再來一則故事,婁敬是一介平民,他從山東趕來見劉邦,他分析了目前天下形勢,建議劉邦定都關中,因為秦地固守險要,這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張良也同意此建議,因為關中: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攻守自如。劉邦採納了建議,很快遷都關中長安。

從這一件事可以看出劉邦此人高超之處,一個皇帝聽從一個老百姓的意見,這得有多大的胸襟。一個人想要幹一番事業,是離不開朋友幫忙的,一個好漢三個幫,劉邦還找來了漢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創立了大漢朝。一個人要想成功,和諧的人際關係是成功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有人總以為有本事,有見識,有閱歷就能成功,其實不然,人的成功很大因素來自於人際關係。

第四點劉邦有高超的用人、馭人的領導能力。

大漢建立,在慶功宴會上,劉邦總結自已勝利的原因: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撫慰百姓供應糧草,我不如蕭何;論領兵百萬馳騁沙場,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可是,我做到了知人善用,發揮他們的才幹,這才是我取得勝利的真正原因。至於項羽,他只有一個范增可用,但對他還心生猜忌。

這一段話說得很精彩,也很坦蕩,道出劉邦取得天下的原因,以及他高超用人、知人的領導才能,作為一個領導指揮全局,知人善任,人盡其用,各盡其職,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係,你就是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劉邦高超的用人之術,正是他傑出政治的表現。

總而言之,正是劉邦能夠駕馭這麼多歷害的人,他才有足夠能力建立了大漢王朝,為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毛主席曾經說過“劉邦是一個大政治家”,而政治家的首要能力就是將自己人搞的多多的,將敵人搞的少少的,這一點劉邦的確不簡單,他在自己的生變籠絡了一幫人,這幫人最後幫他打下江山。

劉邦為什麼能籠絡這麼多人在身邊呢?首先就是劉邦能聽得進別人的意見。張良一直是韓王的人,在留遇到劉邦之後,給劉邦講解兵法,劉邦全部能聽懂,且能聽的進去,所以張良就次就跟著劉邦了。相比之下相遇就是剛愎自用,韓信曾經說過他在項羽帳下的情況,項羽是“言不聽、計不從”,兩者一對比,自然跟著劉邦的人就多些。

其次劉邦豁達,劉邦不喜歡讀書人,曾經騎在周昌身上,和周昌開玩笑,然後問周昌他是一個怎麼樣的君主,周昌說他是和夏桀商紂一樣的人。這在古代就是對帝王島侮辱,但是劉邦哈哈大笑就走了,後面就沒提過這方面的事。

劉邦還比較豪爽,跟著劉邦的都不擔心劉邦不會給他們富貴,尤其是他從沛縣帶過來的那一批人。劉邦對跟著自己的人都是封賞比較多,韓信作為大將軍,最後封齊王、盧館也也被封王,張良是自擇齊地三萬戶,還有帶出來的那一批將軍,都有封侯,這一點讓那個跟著他的人知道劉邦不會虧待自己。

最主要的事劉邦能看人,知道哪些人這麼用,是他將將的特殊能力,這一點在他對後世的安排可謂體現咋淋漓盡致。

劉邦不愧於一個大政治家的身份,他是中國歷史在的重要節點的領導者。漢初的“三傑”都是大才,但是他們都願意被劉邦帶領,可見劉邦獨特的魅力。


帝國烽火


簡單來說,劉邦自己就是個厲害的人,他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用人。

漢六年,劉邦在洛陽南宮大宴群臣,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他自己總結的就是會用人: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可劉邦到底怎麼會用人?張良、蕭何、韓信這樣的人傑為何甘為驅使?

第一,劉邦本人就很有能力

由於影視劇等的影響,很容易讓我們對劉邦產生誤解,以為他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無賴,正好碰上亂世才當了皇帝,事實並非如此,劉邦本人無論是文還是武,都是有足夠水平的。

《史記·留侯世家》:景駒自立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從之,道遇沛公。沛公將數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屬焉。沛公拜良為廄將。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

這是劉邦與張良的第一次見面,這時候劉邦遭遇部下雍齒的叛變,丟了豐縣還奪不回來,劉邦想向景駒借兵收拾叛徒,他就在留城見到了張良。

很明顯,此時的劉邦是一個失敗者,連部下都管不好,人馬也才幾千,完全沒有半點成大事的氣象。可當張良跟他談起苦學十餘年的《太公兵法》時,劉邦是一聽就懂,一學就會,還喜歡活學活用。

幾次三番下來,張良給出的判斷是“沛公殆天授也”,天生的,學不來啊。

劉邦的天賦的確是不錯的,但他也不是全靠天賦,他年輕時候是受過系統教育的。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

盧綰跟劉邦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兩人從小關係就很好,一起上學是很正常的。劉邦的四弟劉交曾跟荀子的弟子浮丘伯學習《詩經》,劉邦跟發小鑽研《尚書》也在情理之中。

別看劉邦平時不事生產、好酒及色,經常跟狐朋酒友出去鬼混,從他年輕時跑到大梁跟張耳融洽相處幾個月來看,他的學識風度都是完全夠用的,也正是因此,他才能贏得張良的好感,將其收為己用。

而在武方面,劉邦有膽色,這從他發跡前的傳奇故事——斬白蛇可以看出來,這個故事別管他扯不扯,至少喝醉了的劉邦一刀砍死別人害怕的大蛇(一般的蛇估計常人並不會太害怕),這相當於縮略版的武松打虎,說不定施耐庵的靈感就是從這裡來的呢。

此外,劉邦本人是指揮過很多戰役的,經常吃敗仗不假,可敗給的都是同一人:項羽。這種級別的對手,整個天下也沒幾個人敢說穩贏,劉邦屢戰屢敗都算正常。

一旦對手不是項羽這個級別的,劉邦就成了戰神了,剿滅異姓諸侯王的時候,滅韓信和彭越都是玩的陰招,因為正面剛不過,可滅臧荼、韓王信這些人都是親征解決,劉邦也有足夠的資本宣稱自己是馬上取天下。

第二,劉邦有自知之明

會用人取得天下這點是劉邦自己總結出來的,說明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為何會擊敗項羽,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他承認沒有這些人的幫助,自己是搞不過項羽的,這一點,他曾主動承認過。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謝,因問王曰:“今東向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漢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賀曰:“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

這是劉邦跟韓信的第一次見面,劉邦文韓信有什麼能教自己的(面試官上線),韓信反問道,你覺得你跟項羽誰強?

這世界上最難的事有很多,承認自己比對手差恐怕是一個,尤其是在優秀的人身上。劉邦沉默了好久,才如實回答,這也展現了他的過人之處,不用假話迷惑自己,這一點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第三,劉邦很會裝

有個詞叫恃才傲物,有能力的人一般都比較高傲,就算是找老闆,也只是四十五度低頭,而不願彎腰,對待這種人,需要打壓消磨他的傲氣,也需要重視滿足他的虛榮。

劉邦是學過《尚書》的,他弟弟劉交學的是《詩經》,儒家那一套周禮什麼的他肯定都知道,可《史記》中劉邦待人接物都有前後反差,開始是傲慢,後面就變成了禮遇。

比如初見酈食其時。酈食其是驕傲的,在求見劉邦之前,他觀察過途經家鄉的數十個將領,結論是全都是廢物,到劉邦經過時,他託關係得到了劉邦的召見。

見面時,劉邦正在洗腳,這樣的動作是很不禮貌的,酈食其也不生氣,也作出了不禮貌的舉動:長揖不拜,並刺激劉邦,問他是幫諸侯滅秦還是幫秦滅諸侯。

劉邦氣得大罵酈食其是“豎儒”,又表示我當然是要滅秦,酈食其順勢提出自己的觀點:既然要滅秦,你就不能對長者(酈食其比劉邦大)無禮!

劉邦於是整理了衣裳,用高規格的禮儀接待了酈食其,給酈食其一種被重視的感覺,讓酈食其自我感覺良好。

這就類似於某些商家先漲價再降價的行為一樣,如果只看最近,很容易以為你得了實惠,其實往前看,其實你虧了,只不過買家虧的是錢,酈食其虧的是滿足感。

這種方法劉邦用了很多次,比如接見英布的時候,他也是在洗腳,英布大怒,可回到住處一看,帳御飲食從官都跟劉邦一樣,這是高規格待遇啊,英布轉怒為喜。

當然,也有失敗的時候,比如周昌,劉邦一手摟著戚夫人接見的他,周昌大怒,轉身就走,劉邦一看不妙,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趕緊追了上去。如果劉邦不重視周昌的話,根本不會追上去。

第四,劉邦會顛倒主次

很多事情,明明是劉邦自己想做的,卻總會人覺得是為了別人而做,他本人也很強調這一點。

比如當亭長時押送徭役,一路上都有人逃跑,劉邦自己猜測,真到了目的地也就剩他一個人了,為了及時止損,他決定放了這些人,並說“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你們這一走,我也要跑了)

這個局面跟陳勝吳廣面對的還要複雜,陳勝吳廣想的是如何欺騙一幫順民跟他們造反,用迷信就可以,而劉邦想的是如何讓這幫桀驁不馴的人以為受到他的恩惠,所以他選擇放人,還感慨了一句。

這樣一來,大家就會以為中劉邦是為他們好,有些人直接就留在了劉邦身邊,跟著他到山裡混了。

又比如蕭何舉薦韓信之時,劉邦明明對蕭何追回來的這個人起了興趣,但他的說法是“吾為公以為將”。是看著蕭何的面子上才任用韓信,而不是因為自己有興趣。

對韓信也是一樣的,到楚漢之爭末期時,項羽派武涉勸韓信反叛、蒯通勸韓信自立,韓信都拒絕了,理由就是“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第五,蘿蔔加大棒

這一點是馭人之術的核心,只有好處當然是不行的,關鍵時刻得來點教訓,韓信就經常被搞,軍隊指揮權被劉邦奪過多次,蕭何也一樣,劉邦在外征戰時,蕭何留守關中輸送物資,劉邦沒事派人來問情況,蕭何立馬把子侄送上前線,充當人質。

對韓信的敲打就更入人心了,韓信作為一介統帥,軍隊就是他的命根子,軍隊是他縱橫天下的資本,可劉邦輕易就能奪取軍隊。

《史記·高祖本紀》:“漢王跳,獨與滕公共車出成皋玉門,北渡河,馳宿脩武。自稱使者,晨馳入張耳、韓信壁,而奪之軍。”

當韓信、張耳還以為劉邦被困在滎陽中出不來時,劉邦假扮使者進了軍營,等到兩人一覺醒來,軍隊換了主人!

這也是韓信在齊地沒有造反的一個原因,天知道劉邦會不會突然出現在他的身邊,再一次奪去他的指揮權,事實上,在垓下之戰後,劉邦又一次這麼做了,韓信毫無招架之力。


平沙趣說歷史


因為劉邦是一位傑出的領袖,天生擅長與人打交道,識人用人,具備合格領導者所需要具備的絕大多數要件。


首先,劉邦對人才很大方,放手任用,不加干涉,只要你有本事,我就任你發揮,要錢要官都給,非常大手筆。 最好的例子是韓信,蕭何推薦了劉邦就給大將軍之位,從無名小卒一躍而成為三軍統帥,這氣度也只有劉邦能有。 換位思考一下,你要是個人才,遇到個對你用人不疑的領導,要錢給錢要地位給地位,就算他脾氣不好愛罵人,也願意跟著他混。因為你追求的他都給你了呀。


其次是不貪功,不裝大尾巴狼。蕭何、曹參、張良都批評過劉邦,或是說出很傷領導面子的話。 比如韓信就說劉邦的統帥能力遠不如自己,但就是能將將,也就是控制將軍。 這話要是對項羽說,項羽分分鐘會把你給砍了。


但劉邦就不會,他很實在甚至實際,他的目標就是奪取天下,其他的都可以捨棄,甚至老婆孩子親爹親孃,你要是能把事給我辦了,你隨便罵我都行。而且事辦成了,要官要錢我都給你,沒問題。


劉邦的最大優點在於自知之明,他從來都能清楚明白自己到底要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只要自己搞不掂的事,統統放手讓別人幹,而不會瞎指揮,這一點讓他節省了大量人力資源的浪費。


再次是仁德,我懷疑劉備就是學的這手。約法三章的典故大家都知道,劉邦對百姓仁愛秋毫無犯是出了名的,盡最大可能團結群眾,體恤民力。 這一點哪怕是到了他一統天下即位天子了,也還是沒變,主張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蕭何主建宮殿,規模大了點還被他罵了。 項羽太殘暴,所到之處幾乎都要屠城,實在太失人心。 從這點上說,劉邦是很清楚人民群眾力量的領導者,並因此勝利。


最後就是悟性,劉邦沒受過教育不讀書識字,但不是不懂文化,相反,劉邦是個天賦極高的人。 張良、韓信,蕭何這些人在彙報工作建言獻策的時候,都承認劉邦的天賦很高,很多事一點就透,而且馬上會去行動,反應能力超群。 要知道,很多話,張良、韓信這種人在項羽面前是說不通的,他就是沒gai到那個點你也沒轍,但這在劉邦那從來都不是問題,人才們自然可以知無不言,盡最大可能發揮自己的長才。


綜上,劉邦其實是一個很棒的領導,能駕馭那麼多厲害的人也不奇怪了。


大蔥侃侃侃


韓信曾說劉邦擅於“將將”,這並不僅是一句恭維的話。劉邦在初期時,身邊就有了蕭何、曹參、樊噲;等事業進一步發展,謀士有張良、陳平,武將也有韓信、周勃、彭越、英布、灌嬰等人,可謂人才濟濟。

如果論謀略、帶兵打仗等能力,也許劉邦是不如他的這些下屬;但若論號召力、影響力,這些人都不及劉邦,所以此問題有一些片面。但也不妨礙我們來討論劉邦是如何能駕馭這些人才的。

一、天生的氣質

生活中不乏這樣一些人,當他們一出現,或者一開口就會吸引你的目光,劉邦就是這樣一種人。他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風骨不凡,蕭何就是見他談吐與眾不同,認為他能成大事,才對他另眼相待。不僅蕭何,連呂公都因為劉邦的氣質,而認定他非等閒之輩,並將掌上明珠嫁與劉邦。

在當時秦朝的嚴苛統治下,人人都是一副謹小慎微的樣子,但劉邦不同,他可以在身無分文的時候,謊報“賀錢一萬”,謊言被揭穿也依然泰然自若,這種行事讓他顯得鶴立雞群。以一般人的品格而言,這種行為就是厚顏無恥;可偏偏在劉邦身上,就是一種卓爾不群,這是一種天生的氣質帶來的,也可以稱之為影響力。

正是因為這樣一些氣質,讓他在還沒成事時便彙集了一批人,比如蕭何、樊噲、曹參,這些就是劉邦的種子成員,有了種子,團隊進一步發展壯大,才有實力吸引到更多優秀的人。再加上劉邦為人有義氣,擅於爭取人心,更擅於政治作秀,於是逐漸有良才加入。

二、卓越的領導能力

能吸引人才,足可以見劉邦的號召力,但是,如果沒有相應的領導能力,團隊便如一盤散沙。劉邦作為一名出色的領導,很明白身邊人的特質,比如蕭何擅於安頓後方,張良擅於出謀劃策,韓信擅於調兵遣將。如果沒有劉邦的知人善任,那麼良才會長期處於不合適的位置,最終導致無法發揮自身的優勢而選擇離開。

其次,劉邦擅於權術。陳平離開項羽投靠劉邦,很多人認為是劉邦寬容或者用人不疑的表現。但是,從後期劉邦對待功臣的態度可知,劉邦並不是一個完全豁達的人,他的高明之處就在於,雖然內心已經翻江倒海,但表面仍能不動聲色。在招攬英布的時候,劉邦故意先折辱英布,又賜予英布豪華的居所,最終使英布臣服,這一點也可見劉邦擅於謀劃人心,也是權術的另一重體現。

此外,還有劉邦用人不拘一格、能夠賞罰分明等特質也為他駕馭人才起了重要作用。

最後,還想說明一點。很多人疑惑劉邦為什麼在沛縣時就能得到那麼多人才,比如蕭何等。其實,這些人並非一開始都是人才,只是在跟隨劉邦的過程中,逐步參與的事情變多,能力得到鍛鍊,才逐步發展成人才的。之後,劉邦的團隊中,每個人都在升級,變得優秀,才逐步有了更優秀的人加入,而作為其中領導者的劉邦,也一步步精進,才有了未來更多的可能。

這很像一個創業團隊,有一個實力還不那麼強的主心骨,周圍也都是些小角色,但在一次次戰鬥中,大家都不斷進步,最終小角色成為一個個的精英,主心骨成長為了行業大佬。天生的某些特質,加上長期不斷的摸索,加上比一般人更加的操心,才是終極的秘訣或法寶吧。


喵喵趣見


看了很多評論,把劉邦是一頓好誇啊。客觀的說,還是毛主席說的“決策對頭,用人得當”,可為什麼劉邦能用那些比他利害的人呢?就要從六韜中說的大象無形,大工不工了。劉邦這個人看上去什麼都不是,好像對任何人都不存在威脅性,連他的對手項羽都對他懷有幾分不忍下手之心。可他老丈人怎麼就偏偏就看上了這麼個“不著調”的女婿?一個字,膽。康熙給乾隆的一句話,“大丈夫若無膽就像國無明君”。劉邦不服老子管,整天遊手好閒。不聽聖人言,什麼雞零狗碎的事他都敢幹。敢打破階層,和什麼人都能混到一起。前提是除了無賴就是有膽。古時候不是有句話叫做“肝膽相照”嗎?大臣的忠肝,就是為有義膽的伯樂君王服務的。劉邦恰恰還有一個心胸,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和劉邦在一起,所有人的特色都是鮮明的,唯獨就是看不到劉邦自己的長處,甚至和任何人相比,他都是一無是處。就連樊噲都能把他罵得狗血淋頭。試問一個無限展示自己的平臺,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任正非說,“我其實什麼都不行,全是他們幹出來的”。這裡劉邦也是一樣的,我什麼都如人,我怎麼就得到了江山?一句話,就是決策對頭了。劉邦反抗強秦,是眾人的願望。劉邦幹掉項羽,也是眾人的希望。所有人單打獨鬥都不是強秦和項羽的對手,又不能融合到一起,偏偏劉邦能把所有人的能力聚集起來,讓所有人有了展示的平臺,這就是用人得當。就像今天的華為,老任也不是什麼高科技人才,為什麼就能領先世界,推行5G技術?無非就是用人得當。所以,決策者的大我無我,敢於挑戰和拼搏,不是什麼人都有的!再就是嚴格的管理,和賞罰分明的制度,才能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有說多了(個人觀點[呲牙][祈禱][祈禱][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