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澤新能:收購迷局竟成高盛瘋狂減持的噩耗,讓自身陷進融資泥潭

嘉澤新能成立2010年,於2015年8月改製為股份制公司,之後一直從事集中式風力、光伏發電的開發和運營。2017年7月20日,公司順利登陸上交所上市。


嘉澤新能:收購迷局竟成高盛瘋狂減持的噩耗,讓自身陷進融資泥潭


高盛亞洲在嘉澤新能IPO前已經取得並持有了公司2.72億份股票,佔據了持股比例的14.08%。然而,公司作為持股5%以上非第一大股東,在解禁不久之際便開啟了瘋狂減持的操作模式。究竟是什麼回事?


嘉澤新能:收購迷局竟成高盛瘋狂減持的噩耗,讓自身陷進融資泥潭


現在,我們把時針要回撥到嘉澤新能剛上市的時候。


2017年10月,公司上市剛不久兩個月就已經為收購中盛光電重大資產事項做了準備,並對外宣佈籌劃重大事項停牌事項。12月,公司正式發佈公告表示初步擬定購買中盛光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


中盛光電主要從事國內外光伏發電項目的開發、轉讓和EPC總承包業務。該公司在業務發展過程中積累著豐富的光伏電站開發經驗。2017年,中盛光電就分別在PVP365和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中國能源報評選評入“2017中國光伏電站投資企業20強”以及“2017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由於中盛光電在行業內具備較強的知名度和競爭力,按照預期的軌道,如果收購成功之後,嘉澤新能將可以因其補齊光伏短板,更加做大做強光伏發電的業務。因此,自收購公告及相關議案以來,嘉澤新能一直在為成功推進重大資產重組而不斷努力。


然而,在收購過程,一場買賣合同的糾紛案卻把公司前期所佈局的戰略給死亡擱淺了。


據瞭解,中盛光電的控股股東為泰通工業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是王興華,但是王興華對第三方崑山邁致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有債務。


2018年8月,嘉澤新能被作為第三人,收到了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寄來的應訴通知書、民事起訴狀及管轄權異議申請書等。原來,崑山邁致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對於王興華享有債權。然而,王興華私自和泰通工業有限公司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協議約定將王興華持有的中盛光電15300萬股以零對價的方式轉讓給泰通工業有限公司,而泰通工業有限公司正在準備再將從王興華處以零元獲得的中盛光電15300萬股擬出售給第三人嘉澤新能。崑山邁致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認為,王興華作為債務人以零對價的方式轉讓股份,已經嚴重損害了作為債權人原告的利益,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其轉讓行為應屬於無效,並申請法院依法撤銷被王興華和泰通工業有限公司簽署的《股份轉讓協議》。


嘉澤新能:收購迷局竟成高盛瘋狂減持的噩耗,讓自身陷進融資泥潭


就這樣,中盛光電的股權由於被凍結而導致遲遲不能完成資產重組的工作。相關的重組事項也被斷斷續續地拖了將近大半年時間,最終迫不得已嘉澤新能只能放棄此次收購行動。


雖然嘉澤新能已經官宣了中止收購,但收購失敗帶來的結果苦不堪言。因為在這次收購失敗之際,高盛亞洲開啟瞭解禁減持計劃的轟炸模式。


高盛剛在股票鎖定期屆滿之日,就開始對持有嘉澤新能的股票著手了第一波減持。2018年8月10日,高盛亞洲擬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按市場價格計劃減持數量不超過3866萬股(2%),並於2019年2月27日減持實施完畢。接著,又在3月1日起延續第二波減持,減持數量不超過7732萬股(4%),且截至9月18日才減持完畢。9月21日,高盛亞洲再次開啟第三波減持,減持數量不超過3866萬股(2%)。在這個階段,高盛亞洲又已經累計減持了1933萬股。


目前,高盛亞洲持股比例已經從14.08%將至8.47%,但仍還有1.75億份股票尚未開始進行減持。如此看來,其減持的路途可謂“任重而道遠”。


收購失敗疊加高盛亞洲的瘋狂減持不出意外地會使得嘉澤新能股價遭受巨大打擊。果不其然,自從2018年9月宣佈中止收購和高盛亞洲宣佈減持計劃後,股價就開啟直線跳水,在短短一個月時間之內便跌破了4元。2019年2月17日,嘉澤新能股價只有3.35元,但市值已經縮水了200多億。有誰能想到,在2017年剛上市之際,公司的股價曾一度飆到13元,如今卻要為自己當年的收購迷局進行買單。


嘉澤新能:收購迷局竟成高盛瘋狂減持的噩耗,讓自身陷進融資泥潭


然而,嘉澤新能在收購迷局留下的隱患遠不止導致高盛亞洲瘋狂進行瘋狂減持那麼簡單,它還把自身的籌資現金流拖入了困境。


如果說在2018年,嘉澤新能還可以靠著不錯的主營業務收益來補充資金,那麼進入2019年後,受光伏“5.31”新政影響,隨著其主營業務遇冷,此前因為收購迷局失敗而導致融資困難的問題,也在被無限放大。


2017年,嘉澤新能通過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9.74億元,而2018年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7.111億元,同比下降了172.99%。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公司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也已經達到了-5.27億元。


嘉澤新能:收購迷局竟成高盛瘋狂減持的噩耗,讓自身陷進融資泥潭


在這段時間,嘉澤新能不得不只能依靠政府工業企業的融資租賃補貼資金,或者對金融機構嘗試取得授信額度,同時以質押股權的方式去解決當前融資問題的燃眉之急。2020年2月8日嘉澤新能公佈最新公告表示,金元榮泰及其一致行動人的股權質押數已經佔其總持股數的67.40%,而實控人陳波的股權質押率更是高達97.21%。


由此可見,收購併不一定是充滿鮮花和掌聲,可能也有泥淖和荊棘。其實,這本來就是一場高風險的資本豪賭。正如嘉澤新能這次收購迷局那樣,信息的不對稱之時使得其飽受合同糾紛導致了收購失敗,最終還產生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並影響了公司的整個經營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