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 濟寧在行動|汶上縣義橋鎮線上線下兩手幫 春耕備耕提速度

戰疫 濟寧在行動|汶上縣義橋鎮線上線下兩手幫 春耕備耕提速度

大眾網·海報新聞汶上2月20日訊(通訊員 宋同 劉中山 記者 李芳芳)“進人結瓜期後,需水量增加,要因長勢、天氣等因素調整澆水間隔期,黃瓜生長前期7到10天澆一次水,中期間隔5到7天澆一次水,後期間隔3到5天澆一次水,澆水以晴天上午澆水為好。”通過微信視頻,濟寧市農科院駐義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付貴林正與汶上縣義橋鎮馬莊西村大棚承包戶劉正偉在線指導黃瓜種植技術。

馬莊西村共有20個大棚,劉正偉在本村承包了6個大棚,現種植黃瓜,一個大棚黃瓜年產可達10萬餘斤。劉正偉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他所需的肥料、草墊、地膜等農用物資均已儲備。防控期間,這些農業專家還能堅持為他們進行現場技術指導、科學生產,幫助他們農戶增收。通過微信、電話、等就可以聯繫到農業專家,既方便又快捷。

战疫 济宁在行动|汶上县义桥镇线上线下两手帮 春耕备耕提速度

汶上縣義橋鎮政府組織“土專家”和農業辦、水利站人員共計16人,到一線指導春耕生產,引導各村有序採購化肥、農藥、地膜等農資,組織群眾分開錯峰澆地施肥。汶上縣義橋鎮農業辦公室主任吳則華對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說:“我們在村裡除了指導村民進行春灌和防治病蟲害,也會給他們提供點消毒液,監督大家幹完農活後及時對農機具進行消毒,確保春耕防疫兩不誤。”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瞭解到,在開展疫情工作的同時,汶上縣義橋鎮抓住春季農作物最佳的生長時機,通過線上線下兩手抓,積極引導村民開展農田耕作。利用濟寧市農科院駐義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提供的雲平臺,組織溫室大棚種植戶及時和農科院專家溝通。同時按照種植作物的不同,建立微信指導群,在群內發放測土配方施肥、高效農田節水、農業技術規程和操作要點等科技資料30餘條,對農民提出的問題對症下藥,幫助解決技術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