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攻堅戰|汶上白石鎮夏村:綠色發展實現村美民富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汝濤)位於汶上縣白石鎮曇山腳下的夏村,曾經是省定貧困村。近年來,村黨支部樹立生態發展理念,依託山地資源,大力發展農、林、旅遊等多種產業,不僅摘掉貧困村的帽子,還實現了村美民富。

汶上縣白石鎮夏村黨支部書記吳進軍:“這一片是我們村裡的特色種植牛蒡,有200多畝,每畝地的純收益達到6000多元。我們村集體以土地入股,加上原來種植的果樹,百合,這樣一年就有15萬元的收益。”

如今的景象以前是夏村老百姓根本無法想象的。幾年前的夏村,集體窮、人心散,村集體不僅沒有收入,還負債60多萬元。

汶上縣白石鎮夏村村民謝新仿:“俺村裡原來就是個窮山溝子,老百姓也沒什麼好的致富門路。年齡大點的都是在地裡種點糧食,小青年都出去了。”

為了徹底改變這一狀況,村黨支部通過外出考察學習,明確了綠色發展、靠山富山、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的思路,提出“村南花香、村內飯香、村北果香、茶園茶香”的發展佈局。

汶上縣白石鎮夏村黨支部書記吳進軍:“我們大膽地把這個發展方向提出來。之後你還得千方百計地去實施,敢幹、還得實幹。”

夏村發展的難點在山上,出路也在山上。為了盤活用好集體山地資源,村黨支部以集體土地入股,與鑫曇農業合作社共同發展特色農業種植,先後種植百合、牛蒡200多畝,果樹4000多棵。同時將剩餘的集體土地對外承包,用於生態茶園建設。

汶上縣白石鎮夏村黨支部委員夏英軍:“靠著這個特色種植產業,不光還清了外債,村集體也有了固定的收入,合作社的社員們的腰包鼓了。”

合作經營、特色種植既盤活了山地資源,也培植了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而荒山披綠以後,則變成了挖不完的“金山”。 圍繞這座“金山”,夏村著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積極爭取旅遊扶貧資金100萬元,建設上山道路、精品民宿,打造“生態茶莊”、“曇山氧吧”、“果木認領”、“有機蔬菜美食節”等鄉村旅遊景點和特色旅遊產品。同時開發百合花茶、食用百合等產品,通過電商銷售,每年增加集體收入10萬多元。

汶上縣白石鎮夏村黨支部委員夏祥連:“2017年以來,我們村先後接待遊客4萬餘人次,帶動群眾增收50多萬元,解決了30多名貧困群眾就業問題,幫助全村26戶精準扶貧戶實現脫貧。”

如今,夏村不僅摘掉了省定貧困村的帽子,每年還實現村集體收入50多萬元,相繼被評為山東省森林村居、全市旅遊扶貧示範村等榮譽稱號。(《濟寧新聞聯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