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他們實際農忙時候並不多,那他們應該怎樣安排時間提高年收入?

菜刀砍螞蟻


農民種地不落錢,只有老人和學生在家,有條件打臨時工,沒條件接送學生或閒聊。


韓文密


現在農村人,實際農忙的時間不太多,利用閒餘時間出門打工,來增加一些收入。

我就是一農村人,平時農村農牤,也就是夏季收麥,秋季收水稻。兩個季節也就一個月左右。所以大多數時間找工作賺點錢。

現在機械作業比較多,平時田間管理請別人照顧,開人家一點費用,化除和施肥也請人家幫忙,這樣的開支也不是太大,總比自己專門在家要划算得多。大部分時間在單位做工,這樣下來年收入比較多點。

現在的農村,田地種植,在家不需要太多時間,閒餘的時候找點事做做,貼補貼補家用,畢竟收入多點是好事。


名列前茅307


雖然現在全面實行機械化,實際農忙時間不算多。哪麼要看你種多少地,如果你種上六七十畝或百畝並不哪麼輕鬆,也許有人說請人做,你不管做什麼事都請人你還能掙錢嗎!現在工價每天最少也要120塊錢一天,多的比如拋秧或打藥200塊都很難請到人。前年我種6畝水稻當時我沒空有事,請人打藥200一天還請不到人,後來我兒子打電話叫他朋友在縣勞務市場請人,他說打藥最少要230一天結果沒法還是請他去打藥。如果種二十幾畝可實很輕鬆,還可以在縣城找另工做,當然這很理解!因為現在都是機器操作,在外打工掙點錢很正常。


專長古玩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農忙時間很短,怎麼提高年收入呢?分析這個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現在農作物耕作,收穫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所以農忙時間從收到種3天內完成,其實還可以更短,比如收割小麥,家裡的地塊如果在一塊,幾畝小麥,1-2個小時就完成了,如果土地溼度可以,第二天就能播種玉米。

第二,農忙時間短了,大部分農民在農忙過後會選擇進城務工,農村沒有什麼企業,工廠,所以只能選擇外出,這是農民增加年收入的必選之路。

第三,一部分農民會在農村做些小買賣,走村串巷的一些小生意,比如收廢品,收雞鴨鵝狗,收頭髮。

第四,搞農村養殖,基本每個村都有搞養殖的,養雞,養鴨,養鵝,養牛,這是最普遍的。還有一些搞特色養殖的,比如養鹿。這也是提高年收入的方法。

農村的發展機會還是很多的,現在返鄉創業的人也在逐漸增多。





執筆寫春鞦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他們實際農忙的時候並不多,那他們應該怎樣合理安排時間提高年收入。個人建議闡述如下:

一、按北方農村忙有兩個時間段,第一《忙種》收小麥種玉米。第二《秋收季節》這兩個時間段,最忙的,就好比給時間賽跑,尤其是忙種時節,因為要儘快把玉米播種,[這裡要提醒,為什麼搶時間,因為玉米是按天數計算成熟期的,按季節早種玉米有較好的收成]所以才忙的不可開交,秋收季節就沒有那麼的忙了,因為小麥的生長週期長所以才有閒暇時間。

二、提高年收入,現在農村,年輕人在閒暇時間,都外出打工為主,有鉗工,焊工,鋼筋工,裝修工。還有個體經營者,比如說:在農村集市買水果糖茶的經營者,賣衣服被褥的小商販,等都可以提高收入,而且還能促進國民經濟發展。

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有自己打拼掙錢的本能,只要你不懶惰,就可以有非常可觀的收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謝謝。





魯西北波波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農忙時間很短,怎麼提高年收入呢?分析這個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現在農作物耕作,收穫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所以農忙時間從收到種3天內完成,其實還可以更短,比如收割小麥,家裡的地塊如果在一塊,幾畝小麥,1-2個小時就完成了,如果土地溼度可以,第二天就能播種玉米。

第二,農忙時間短了,大部分農民在農忙過後會選擇進城務工,農村沒有什麼企業,工廠,所以只能選擇外出,這是農民增加年收入的必選之路。

第三,一部分農民會在農村做些小買賣,走村串巷的一些小生意,比如收廢品,收雞鴨鵝狗,收頭髮。

第四,搞農村養殖,基本每個村都有搞養殖的,養雞,養鴨,養鵝,養牛,這是最普遍的。還有一些搞特色養殖的,比如養鹿。這也是提高年收入的方法。

農村的發展機會還是很多的,現在返鄉創業的人也在逐漸增多。





農村生活啊火


其實我們農村人也有自己的打算,一年的時間都安排好了,開春時節把春季該種的經濟作物都種上,小麥是頭年種的。家裡安排誰出去打長工那就去好了,留在家裡的那個操勞著地裡活和家裡人的吃喝拉撒,有點空閒還要幹勞務掙點零花錢。如果是單純種玉米和小麥,那就忙兩季麥收和秋收,在外掙到的錢會更多些。要想地裡種經濟作物,在家裡的時間就長了,出去打工的時間就會少了。


農村趙家妞


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他們實際農忙時候並不多,那他們應該怎樣安排時間提高年收入?
現在的農民,不象過去的農民那樣,一年四季面向黃土背朝天土裡刨食幹農活。現在的機械化程度高了,夏收夏種,三、五天的時間就完成了。收秋種麥,大多是用機械化操作,十來天的時間就幹完了。現在的農民象候鳥一樣,農忙時回家務農,忙完農活,又外出打工走了。有的去外地搞建築,有的進城做臨時工,有的去做生意,真是各盡其才。相比較來說,現在的農民很自由,可根據自已的情況,合理的安排自已的時間。農活打工兩不誤,每年的收入也很可觀,大部分家庭不但蓋了新房,有的還買了小汽車。農村真是個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ade324d6a6e47228918917141180905\

代代書香


農田管理到位了後,有空閒時間可也到附近有小企業工廠打點工,貼補下家用,然後也可也到近距離市去打點零工,有能力也可做點小買賣,有手藝的做點手藝活,也可去幫承包田大戶做點零工,總而言之,讓自己怎樣為家多收入點,這樣充實了生活,也讓家能寬裕點,做人沒有不勞而獲的!


用戶6982969164314美


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他們實際農忙時候還是多的,閒時也有,怎樣去安排時間提高年收入,題主可能對農村農民瞭解不夠,瞭解不夠深入。

農忙時也不是像題主講的時候並不長,並不多。像種植棉花,從4月份打營養缽育苗,到移栽大田,期間淋肥、打藥(其中包括治蟲除草)、除草、整枝打芽等,雖不忙,少不了培管,哪一項缺失,影響產量,甚至失收。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採收棉花時,那可忙咯,可以說不分日夜,從8月份撿頭花開始,直到11份,白天採摘棉朵,晚上把棉朵裡的花剝出來,通霄達旦的幹,剝出來的棉花白天出曬,真的叫個忙叫個累。後期,邊撿棉花邊把油菜種下去,不務農時,每個農作物都有他的季節性。

水稻相對棉花投工少點,也不能馬虎,浸種、整秧田、下種、育秧、整大田、插秧、管水、打藥(其中包括治蟲除草)、收割、曬乾、風車篩選、入倉或出售。

生活在農村人都知道,農作物也不是種單一品種,根據季節,錯過各個作物農時,合理利用時間,達到各種作物均獲好收成。玉米也是其中生長期較短的農作物,在水稻棉花之前把玉米移栽下去,培管時就可以錯開搞了。還有其它雜糧,利用偏坡地,餘邊荒塔各自種些,出售或改善生活。

真正在農村種田的農民,在作物生長期是沒有時間外出打工的,只有進入11份,各種農作物收穫後,剩下油菜小麥大宗作物培管,家裡有剩餘勞力的,可以抽一個出去打短工,搞點副業。就算有了時間,一時也難找著掙錢的事,況且農村閒時沒有那麼多副業做,有錢掙的事農民也是求爹拜奶找去做。男人沒有副業門路準備過冬的柴火,培管越冬作物,婦女處理家務,清洗晾曬衣被。

要講真正提高農民收入,只有提高農副產品價格,或是加大糧食補貼力度,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在農民能承受起的範圍之內,只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也不是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這其中包括很多因素,低收入群體吃飯問題,工廠工人工資問題,也包括農民工進廠打工工資。

不可能都外出打工,田地要人種,國家出臺一些優惠政策,鼓勵一部分人到農村投資辦廠,進行粗加工,農民在近就業,提高收入,工有打的,田也種起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