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恢復期血漿療法以及疫情對醫藥行業的影響

1. 恢復期血漿療法顯現一定成效,需要關注治療風險和限制因素 2019 年 12 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了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隨著疫 情的蔓延,我國其他地區及境外也相繼發現了此類病例。目前報告的病例多數有武漢居住 史或旅行史,在個別地區已發現無武漢旅行史病例。現已將該病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 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2020 年 1 月 30 日,WTO 國際衛生條例應急委員會宣佈該暴發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 生事件外部標誌(PHEIC)”。2020 年 2 月 11 日,WTO 將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疾病命名為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簡稱 COVID-19)。

「醫藥」恢復期血漿療法以及疫情對醫藥行業的影響

1.1. 中和性抗體是抗體發揮抗病毒效應的主要力量 冠狀病毒(CoV)是一大類引起疾病的病毒,其範圍從普通感冒到更嚴重的疾病,例如中 東呼吸綜合徵(MERS-CoV)和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徵(SARS-CoV)。冠狀病毒亞科在基 因型和血清學上分為四個屬,即α、β、ɣ和δ冠狀病毒。β-冠狀病毒可進一步分為四個 病毒譜系,即 A-D 譜系。有近 30 種公認的 CoV 感染人類、哺乳動物、家禽和其他動物。人類 CoV 感染是由α-和β-CoV 引起的。

CoV 結構中,遺傳物質 RNA 基因組由核衣殼(N 蛋白)包裹,處於包膜(磷脂雙層)中, 包膜貫穿分佈著兩種不同類型的刺突蛋白:在所有 CoV 中都可以找到的 S 蛋白,以及某些 CoV 中存在的 HE 蛋白。病毒包膜的 S 蛋白之間還分佈著膜蛋白(M 蛋白)和包膜蛋白(E 蛋白)。

下圖::CoV 病毒粒子的結構

「醫藥」恢復期血漿療法以及疫情對醫藥行業的影響

除了上圖中維持病毒結構的蛋白質外,病毒的 RNA 還可以指導合成其它病毒蛋白,這些其 他的蛋白質一般存在於被感染的細胞內,並不參與形成病毒結構。對於人體來說,所有的 病毒蛋白質都是異己的蛋白質,都有可能產生專門針對某一種蛋白質的抗體。因此,新型 冠狀病毒感染人群,個體體內可以產生多種抗體,針對不同的病毒的蛋白。

抗體是一種蛋白質分子,呈現樹杈樣 Y 字型結構。按照功能,每個抗體可以分為“樹杈” 部分的可變區和“樹幹”部分的恆定區。可變區用來識別和結合抗原(通常是異己的蛋白 質),恆定區基本相同。

下圖:抗體結構示意圖

「醫藥」恢復期血漿療法以及疫情對醫藥行業的影響

CoV 顆粒的致病機理是通過表面 S 蛋白與肺部上皮細胞表面的一種蛋白質(血管緊張素轉 化酶 2,ACE2)結合,之後 ACE2 發生形狀結構的變化,導致病毒進入細胞內。針對 S 蛋 白的抗體,就是所謂的中和性抗體。中和性抗體通過阻止病毒入侵細胞,而發揮保護作用, 是抗體發揮抗病毒效應的主要力量。和冠狀病毒表面的 M 蛋白以及 E 蛋白結合的抗體稱為 非中和性抗體,和蛋白結合之後可能不影響病毒進入細胞。但是如果這種結合影響到 S 蛋 白的構象,使得 S 蛋白與 ACE2 不能很好結合,則可以妨礙病毒進入細胞(這種情況的可 能性偏低)。

下圖:ACE-2 是負責介導 SARS-CoV 感染的宿主細胞受體

「醫藥」恢復期血漿療法以及疫情對醫藥行業的影響

非中和性抗體與病毒結合後可以介導免疫細胞吞噬、清除病毒

非中和性抗體與病毒表面的相應蛋白結合後,即便不影響 S 蛋白介導病毒進入肺上皮細胞, 但是卻可以介導機體免疫細胞對病毒顆粒的吞噬。這是由於吞噬細胞表面有特定的蛋白質 (稱為 Fc 受體),能夠識別抗體的樹幹部分,即恆定區。非中和性抗體通過其可變區與病 毒結合,通過其恆定區與吞噬細胞結合,從而大大促進了吞噬細胞對病毒顆粒的吞噬,吞 噬細胞吞噬病毒後將其在細胞內分解清除。

因此,抗體發揮作用的途徑分為兩類:中和性抗體與病毒 S 蛋白結合,阻止病毒進入細胞;非中和性抗體與病毒其他兩種蛋白結合,介導免疫細胞吞噬、清除病毒。

病毒感染後期巨噬細胞過度激活,產生促炎因子,形成炎症風暴

新型冠狀病毒對肺部細胞的損傷,一般不會直接導致病人的死亡,導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 因是巨噬細胞等非特異性的免疫細胞過度激活,釋放出大量促炎因子,典型如白細胞介素 -1、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等,形成所謂的細胞因子風暴,學名為細胞因子釋放綜 合徵(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RS)。CRS 的病理損傷主要表現在受到促炎因子抑制,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表面不再表達或者大大降低細胞間連接蛋白的數量,使得細胞間的縫隙 變大,毛細血管內的血液從增大的縫隙間流出,填充肺泡,產生炎症風暴。病毒感染巨噬 細胞,能夠迅速激活巨噬細胞,誘導巨噬細胞釋放促炎因子,但當病毒在巨噬細胞內大量 繁殖時,巨噬細胞的激活就格外強烈,能夠釋放超量的促炎因子,引發細胞因子風暴。

炎症風暴產生後,非中和性抗體有可能加重病情 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階段,巨噬細胞各方面功能完好,吞噬抗體介導的病毒,更多的是在溶 酶體中將其水解,即便有部分病毒逃逸至胞漿,巨噬細胞啟動的干擾素信號通路,也能夠 有效抑制病毒的複製和擴增。在病毒感染的中後期,巨噬細胞不僅感受病毒的信號,而且 感受各種細胞因子的信號,巨噬細胞的功能出現變化,病毒一方面逃逸至胞漿,一方面大 量擴增,而大量擴增的病毒數量,反過來迫使巨噬細胞被強烈激活,進而釋放超量的促炎 因子,造成對肺組織的損傷。因此,針對病毒表面蛋白,中和性抗體總是發揮保護作用, 但是非中和性抗體在早期階段發揮抗病毒作用,但在中後期產生炎症風暴後可能導致肺部 免疫損傷。

恢復期血漿在《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作為重型、危重型病例 的治療措施

2020 年 2 月 5 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 五版)》,其中對於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措施新增“可採用恢復性血漿治療”。截至 2 月 15 日,在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等多家醫院共對 11 位重症患者 進行了治療,治療後臨床症狀明顯改善,各項檢測指標全面向好,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

恢復期血漿治療在 SARS、H5N1 感染等病毒性疾病患者中顯現一定療效

SARS-CoV、H5N1、H1N1 感染等:John Mair-Jenkins 等人的系統的回顧和探索性 Meta 分析,以評估恢復期血漿、血清或超免疫免疫球蛋白在治療病毒性病因的嚴重急性呼吸道 感染(SARI)中的臨床有效性。事後 Meta 分析評估了 8 項比較研究彙總數據:SARS-CoV 感染(2 個研究),流感 A(H1N1)pdm09 感染(2 個研究),禽流感 A1(H5N1)感染(1 個研究),和西班牙流感 A(H1N1)感染(3 個研究)。

John 等人分析,恢復期血漿可能在降低病毒性病因 SARI 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毒載量方面具 有臨床意義。對所有病毒病因的事後彙總 Meta 分析顯示,在接受了恢復期血漿或血清治 療的患者中,死亡率的降低具有統計學意義,降低了 75%。作者統計沒有發現因治療引起 的嚴重不良事件或併發症的證據,也沒有證據表明減少了重症監護資源的使用和住院時間 的減少。

埃博拉病毒病:在幾個非洲國家爆發埃博拉病毒病(EVD)之後,世界衛生組織(WHO) 優先評估了恢復期血漿的對 EVD 患者的治療效果。Griensven 等人研究表明,在確診為 EVD 的 84 例患者中,進行血漿療法後,沒有觀察到與恢復期血漿輸血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 該過程對供體和患者均可接受。在校正後的分析中,恢復血漿組的死亡風險略低於對照組, 但差異不顯著。涉及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研究顯示,供體血漿中 EBOV 中和抗體的水平對 於這種干預的有效性可能很重要,但是,無法確定輸血前供體血漿中的中和抗體水平,這 可能是影響血漿療法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恢復期血漿療法在 COVID-19 有應用潛力,但需要關注應用的限制

1. 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群採集的恢復期血漿中,除了含有中和性抗體外,還含有針對 其他病毒蛋白的抗體。不同捐贈者血液中的抗體水平存在很大差異,對中和性抗體 的滴度(含量)標準化有待進一步研究。

2. 血漿成分複雜,除需要的抗體外,還存在其他成分,有可能引起過敏的發生。雖 然血漿會經過嚴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檢測、病毒滅活、抗病毒活性檢測等,還是 有諸如 HIV、瘧疾等窗口期病原體的傳播風險,以及若干尚存不確定性的問題。

3. 使用時間的限制:血漿中含有中和性抗體和非中和性抗體,在炎症風暴發生之後, 非中和性抗體的注入可能會導致肺部免疫損傷。因此對重症患者使用恢復期血漿時,要在炎症風暴發生之前使用。

4. 血漿來源的限制:獻漿者年齡限制為 18-55 歲,身體條件允許可放寬到 60 歲,捐獻量根據獻漿者身體條件在 200-400mL 之間,文獻中以往血漿治療經驗中接受獻漿的患者需要的漿量在 500-600mL 之間。截至 2020 年 2 月 15 日 24 時,全國共有確診病例 57416 例(重症病例 11272 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 9419 例,湖北省累計治癒出院病例 5623 例(武漢 2915 例),與龐大的患者數量相比,血漿來源有限,但隨著治癒患者的增加,血漿來源問題有望解決。目前已經有中國生物、華蘭生物等公司嘗試採用恢復期血漿療法制備用於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從 1 月 20 日開始,中國生物在武漢地區實施了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採集。2 月 8日,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為指南,首期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 3 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漿治療,目前連同後續醫院治療的危重病人超過了10 人。臨床反映,患者接受治療 12 至 24 小時後,實驗室檢測主要炎症指標明顯下降,淋巴細胞比例上升,血氧飽和度、病毒載量等重點指標全面向好,臨床體徵和症狀明顯好轉。2 月 15 日,華蘭生物聯合新鄉市中心血站對兩名自願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康復者進行了血漿採集,採集後經病毒滅活,並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規定,進行血液病毒類項目、抗新冠狀病毒抗體及其它相關質量檢測,所有項目檢測合格併成功製備出用於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後,將用於危重症病人的臨床治療。恢復期血漿治療在以往有限的經驗中顯示出了較好的療效,但是後續還需要解決來源、安全和標準化的問題,我們期待後續更多對新冠肺炎有效的療法和藥物的研究成果出現。

疫情下逐步關注階段性受影響但中長期持續景氣領域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下,整體來看,疫情對醫藥諸多子行業形成正向影響;此外,部分領域 即便短期受疫情所影響但其本質上為需求後置,中長期趨勢依然向好。站在當前時點,我 們建議逐步關注階段性受影響但中長期持續景氣的領域,本週重點關注流通、疫苗、醫療 服務等。

醫藥商業——“藥店+流通”產業鏈價值提升 我們認為在疫情中醫藥商業板塊(藥店+流通)的有相對的正向影響。

(1)連鎖藥店:作為居民的終端消費渠道,受疫情影響,防疫類相關產品的(口罩、溫 度計、醫用酒精、藥品)的銷售有較為明顯的增幅,雖然在人力成本等方面可能會有所提 升,但我們判斷整體銷售額的增長能抵消一部分成本,一季度預計帶來 5%-10%的業績增量 彈性。另一方面,我們認為連鎖藥店具備長邏輯,在本次疫情中更加顯示了其作為終端市 場應對突發公衛事件的重要力量,我們認為有利行業在整個醫藥產業鏈價值的提升。

2)醫藥流通:疫情的爆發導致醫療機構對防護用品以及相關的藥品、檢測試劑的需求 度提升,流通企業屬於中間渠道環節,發揮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疫情對業績具有正向 影響,另一方面,疫情醫療機構部分科室的需求有所降低,但我們判斷整體的出貨量依舊 受到正向影響,尤其是與第三重點相關的醫藥流通企業受益將最為明顯。

疫苗——部分疫苗接種有所延後,中長期意識提高利於疫苗接種率提升受疫情影響,目前疾控對於疫苗接種精力有所降低,部分疫苗的接種預計有所延後,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疫苗將迎來集中補種,從全年角度看,影響較小。同時,此次疫情對於居民的健康意識的提升,對疫苗的認知度有望大幅提升,從中長期看有利於非規劃疫苗疫苗接種率的持續提升。我們看好我國疫苗的增長空間

1、 從我國目前疫苗的消費品種結構和全球十大疫苗品種看,我們大品種還有很大的增長 空間。未來我國疫苗行業將以品種取勝,擁有潛力品種的企業有望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2、 未來監管趨嚴,質量標準進一步提升,行業整合將是重要的發展趨勢,國企和骨幹型 民企有望在競爭中勝出,優勢將進一步凸顯。建議關注:康泰生物、智飛生物、沃森生物 等。

血製品——靜丙需求量提升提振血製品板塊

相比於 2003 年的 SARS,本次疫情中對於靜丙對重症患者的治療作用認知大大提升,使用 靜丙治療已經進入地方診療方案之中。考慮到重症病人的治療需求、醫護人員的預防需求 以及醫院的戰略儲備需求,靜丙需求大大提升。根據權威醫學期刊 The Lancet 文章“武漢 99 例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的分析總結”,27%的患者接受了靜注人免 疫球蛋白治療,98%的患者出現血清白蛋白降低。對於新冠感染人群,出現血清白蛋白下 降時需要注射人血白蛋白,並且對於重症肺炎患者,常出現併發症如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DIC),需要注射纖原治療。因此除靜丙外,其他治療性血製品如白蛋白、纖原在本次疫 情中的需求也較大。根據我們的測算,以北京協和醫院診療建議方案(V2.0)中“重症患者依據病情可酌情早 期使用 IVIG 0.25g/kg/d,療程 3-5 天”為參考,假設病人體重 60kg,療程 3~5 天,重症 病人數量取截至 2020 年 2 月 9 日 24 時的 6484 例,則單看重症患者對於靜丙的需求量可 達 291780~486300g,換算為 2.5g 標準規格需要 11.67~19.45 萬瓶。

根據中檢院數據,2019 年 Q1 批簽發 233.6 萬件,考慮到目前血製品庫存量較低,血製品的生產量和銷售量相對平衡,因此新冠疫情下全國重症患者對於靜丙的治療需求所帶來的2020 年 Q1 靜丙的銷售量彈性約(11.67~19.45)/233.6*100%=5%~8%。除了重症患者對於靜丙的治療需求外,還有上述提到的醫護人員對靜丙的預防需求以及醫院的戰略性儲備需求,這兩部分需求難以估算。

醫療服務——具備長期投資價值,關注反彈機會

受疫情影響,可選消費的醫療服務我們認為 Q1 季度大概率會有影響,但是這種需求只是 被延後,並不會消失,因此我們認為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相關的醫療服務在下半年或會 有集中需求釋放,全年業績指引不變;另一方面,醫療服務受益我國人口紅利以及消費健 康意識的升級,具備十年以上的長期增長空間,短期的一次性事件影響,拉長來看影響較 小,是具備長期價值的賽道,建議逐步佈局板塊回調帶來的投資機會。

創新藥——短期影響有限,長期向好趨勢不變

創新藥:A 股上市公司中與疫情相關的創新藥標的相對較少,短期來看,疫情可能帶來的 兩點潛在影響:

(1) 對部分產品的終端銷售有些許影響,但腫瘤等強剛需藥品影響較為有 限;

(2)部分新藥的臨床試驗可能短期會受疫情影響。

創新藥產業鏈——短期負面影響不大,中長期看好行業持續高景氣度創新藥產業鏈:在疫情下,我們判斷負面影響總體不大,受復工延遲影響部門訂單交接可 能存在延遲,但創新產業鏈公司業務彈性大,可以通過合理排產的調整和產能的調動降低 負面的影響,我們從中長期角度看好行業的持續高景氣度。

中藥 OTC——補庫存力度加大

疫情下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識提升,尤其是對感冒發燒、清熱解毒類的中藥 OTC 需求加大, 推動渠道去庫存,企業補庫存力度加大。從長期來看,企業需要從產品終端出發,通過渠 道開拓和終端推廣,實現產品的持續增長。從當前整個 OTC 的景氣度和企業持續的渠道布 局角度,我們建議在 OTC 領域持續重點關注品牌中藥和受疫情推動,核心產品銷售有望大 幅提升的標的等。建議投資者繼續重點關注具備提價能力的品牌 OTC 藥品,2019 年板塊 表現相對一般,2020 年有望迎來更好的發展態勢。

醫療器械——階段性需求明顯提升 我們認為,此次疫情給相關體外診斷、設備、耗材等相關公司帶來較為明顯的需求,對相 應公司的產品需求。

風險提示:市場震盪風險,研發進展不及預期,個別公司外延整合不及預期, 個別公司業績不達預期、生產經營質量規範性風險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