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當年在上海灘能走紅,原來有這麼一幫人在幫助

上海市檔案館藏有梅蘭芳1935年旅蘇期間寄回國內的一封親筆信函,是寫給上海著名銀行家、金城銀行總經理周作民的。該信字跡工整、文句清雅,篇幅雖不長,卻簡明扼要地記錄了梅蘭芳1935年赴蘇演出的情形。這次演出在蘇聯掀起了“中國京劇熱”,在梅蘭芳藝術生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梅蘭芳當年在上海灘能走紅,原來有這麼一幫人在幫助

據記載,梅蘭芳是從上海吳淞口出發的,原計劃在莫斯科演出5場、在列寧格勒演出3場,可戲票不到一星期即銷售一空,只能一再增加演出場次。按此信中梅蘭芳的說法,他共在莫斯科演出6場,在列寧格勒演出8場,臨行前又在莫斯科國家大劇院進行告別演出。

梅蘭芳之所以寫信給周作民,是因為他在訪蘇的準備過程中得到了周作民的大力幫助。

事實上,梅蘭芳身邊有一大幫子金融界的朋友,包括馮耿光、史量才、張公權、錢新之、陳光甫等。電影《梅蘭芳》中有一位馮六爺,即是馮耿光的原型。馮耿光是金融界“不倒翁”,曾擔任中國銀行總裁、新華銀行董事長、中國農工銀行董事長。據說梅蘭芳每當遇到經濟問題,他都能出手相助,毫不含糊。上世紀30年代後,馮耿光常住愚園路,梅蘭芳經常去馮家,馮府就成為梅黨在上海的聚集地。

銀行家們對梅蘭芳的關懷不僅限於經濟上的資助,還在藝術創作上為其出謀劃策。梅蘭芳《牢獄鴛鴦》這出戏,便是中國銀行總文書、人稱“吳二爺”的吳震修從前人筆記中找出來、由齊如山執筆、經梅黨諸人精心打磨上演後大受好評的。另一部梅蘭芳久演不衰的戲《霸王別姬》,在劇本的創作過程中,同樣傾注了吳震修大量的心血。這部戲先是由齊如山執筆,初稿完成後,場次很多,要兩天才能演完。吳震修認為戲份太長,可壓縮到一天。但齊如山不樂意,兩人為此發生爭執。吳震修乾脆將本子帶回家,親自操刀,將本子改得人人叫好,齊如山十分歎服,兩人又重歸於好。(文 李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