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東線有多恐怖?

海寶海寶


二戰東線戰場主要是指蘇德戰場,二戰歐洲戰場的大戰八成都是在這裡進行。

蘇德戰爭是人類歷史上傷亡最大、最血腥、野蠻、最慘烈的戰爭,沒有之一。

1941年6月,德國開始實施巴巴羅薩計劃,對蘇聯發動了閃電攻勢,歷時四年的蘇德戰爭正式拉開帷幕。

由於蘇聯沒有防備,也由於蘇聯的大清洗除掉了大部分高級將領,蘇軍戰鬥力明顯不如德軍,但蘇聯依舊是歐洲唯一能跟德國死磕的國家。

希特勒志在必得,斯大林拼死抵抗,雙方都是不惜血本要決一死戰。

在蘇聯國土上,蘇德開始了殊死搏鬥,兩國先後投入2000多萬士兵、50000多架戰機、30000多輛戰車、100000多門火炮、先後進行了數十場重大戰役,近3000萬人死傷。

因此說,蘇德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極其慘烈的大戰, 在每場戰爭中雙方動輒都會投入數以百萬計的兵力,彼此傷亡基本都在百萬以上,戰況的血腥難以想象。

這場戰爭中,官方給出的數字是德軍傷亡數字是395萬,蘇軍傷亡人數是509萬,這還不包括蘇聯民眾傷亡。據統計,蘇聯經過這次戰爭人口減少七分之一,約為1700萬左右。

索姆河戰役和凡爾登戰役是一戰中最慘烈的戰役,被公認為一戰的絞肉機戰役。

可是跟蘇德戰場相比,它們就小巫見大巫了,因為蘇德戰爭每一場戰役都堪稱是絞肉機戰役。

我們不說斯大林格勒戰役,不說基輔會戰、也不說莫斯科保衛戰,因為這些戰役大家都熟悉,我們來說說另一個戰役,相對來說不那麼知名的戰役——第聶伯河戰役。

這場戰役發生在1943年,蘇軍為了收復河對岸的頓巴斯、烏克蘭和庫爾斯克,投入了263萬兵力,德軍投入兵力是124萬,加上雙方後勤人員,總人數在600萬以上,戰線全長1400公里。

戰役持續時間4個月,戰役以蘇聯的勝利而告終,雙亡扔下近300萬具屍體。

可以說,從蘇德戰爭爆發到結束的四年1400多天中,不分晝夜都有人死亡,都在流血,血流成河;每分鐘都會有人倒下,屍體堆積如山。

有人粗略算了一下,斯大林格勒會戰中,每一名士兵到了戰場上,存活時間不超過24小時,軍官存活時間不超過72小時。

我們再舉一個不那麼知名的戰役——熱勒夫戰役,從一個側面能說明東線戰場的殘酷。

勒熱夫是蘇聯境內的一座默默無聞的小城,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很快佔領了這個小城。

由於這個地方位於德軍防線的北部,他們在集結了重兵防守。

蘇聯軍方覺得只有突破這道防線,才能爭取戰場主動、因此決定消滅這裡的德國守軍。

1942年,勒熱夫戰役正式打響了,蘇軍軍隊志在必得,集中了幾十個師的兵力發起猛攻。

德軍裝備精良,苦心經營幾個月,防線非常牢固,可以說固若金湯。

蘇軍的前鋒部隊壓上後,德軍輕機槍、重機槍、迫擊炮形成一道火力網,向蘇軍襲來,蘇軍潮水衝上去,很快山崩一樣倒下。

這場戰役是異常慘烈無法用文字形容,我們可以通過一篇蘇軍非戰鬥人員的日記片段來讓大家瞭解一下。

他是一位炊事班的班長,他在日記中寫到:

1942年3月1日,晴。戰友們開始進攻了,很多人我都不認識,因為不知道“走”了多少人,又補充了多少人。

他們剛上戰場,大家開始忙碌做飯了,雖然沒有肉,沒有什麼菜,但我們想讓士兵們吃上一頓熱乎乎的飯菜。

可是飯菜做好了,等不到人。

涼了又熱,熱了又涼。

從日出等到了日落。

直到夜幕降臨,滿天星星,卻一直沒有他們的消息。

突然,一位傳令兵來了,大家全站起來了,

傳令兵哽咽著說:不用等他們了,他們永遠回不來了。

事後得知,當時負責防守該地區的德軍將軍名叫莫德爾,此人被稱為“歐洲防守大師”。

莫德爾在熱勒夫一帶地區構建了牢固的防線,稱為鋼鐵長城,馬奇諾第二。

為了打破這道防線,蘇軍出動了上百萬軍隊,對這裡進行了無數次大規模的進攻,但都被德軍擊退。

據統計,蘇聯在這道防線留下了62萬具屍體,傷員無法統計。在有的人看來,這是個冰冷的數字,可他們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都是父親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爸爸,每一個人的倒下都是一個家庭的破碎。

讓我們詛咒戰爭,祈禱和平。


小約翰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看看槍王卡拉什尼科夫的遭遇就知道了。

卡拉什尼科夫當時是一個T34的坦克車長,坐車在坦克戰中被一炮擊中。

他被戰友拖出坦克,人已經昏死過去,直到1天后才甦醒。

他的左肩膀和整個左臂被炮彈碎片炸中,胸部也被整傷,頭部嚴重腦震盪,受傷非常嚴重。後來卡拉什尼科夫的左臂留下終身殘疾,幾乎不能有效轉動,只能勉強畫畫圖紙。

他被抬到一個掩體裡,當時蘇軍正在潰敗,2天后軍醫才趕來。

好在卡拉什尼科夫的傷情不致命,所以能夠挺得住,但一些重傷員早就因沒有救治而死亡。

醫生認為卡拉什尼科夫傷勢太重,必須去醫院治療。但當時部隊已經被德軍包圍,蘇軍作戰部隊自顧不暇,不能掩護傷員。

無奈之下,他們安排了一輛卡車和司機,由這個醫生帶著一個護士押送,將包括卡拉什尼科夫在內12個傷員送到醫院。

這需要突破德軍封鎖線,蘇軍期望於他們是傷員和醫護人員,能夠被德軍放過去。

然而,汽車剛剛走了一天,就出事了。

當時他們進入了一個沒有人煙的小村子,醫生下令停止前進,司機、卡拉什尼科夫和一個肩部燒傷的中尉3個人去附近偵查一下。

他們3個人,是唯一能夠自己行走的。3個人只有1支手槍和1發子彈!

結果他們剛剛離開沒多久,突然聽到村裡有衝鋒槍掃射的聲音,德國人來了。

他們無法和德軍作戰,只能躲在路邊等待德國人離開。

等到卡拉什尼科夫他們回到村子的時候,醫生和護士已經被德軍俘虜抓走,10個不能行走的傷員都被衝鋒槍掃射擊斃。有幾個傷員雖還沒死,但也只是死前的掙扎而已。

卡拉什尼科夫多年後回憶: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幕!

隨後,他們3個人只得步行撤退。然而,除了司機以外,卡拉什尼科夫和那個中尉都是重傷員。他們行動緩慢,卡拉什尼科夫經常因為肩部巨疼失去意識暈倒在地,那個燒傷的中尉也好不了多少。好在司機是個棒小夥子,一個人拖著兩個傷員,就這樣走了1天1夜。

但到了第二天,司機也累的半死,3個人沒有藥物,沒有食物,眼見都要是在曠野中。

萬幸的是,他們突然遇到一個年老的農夫。這個農夫告訴他們,距離這裡14公里就是他居住的村子,那裡有醫生,但是德軍團部就在附近,不時回來檢查。

老農和司機一個拽著一個傷員,就這樣把他們拖到了村口。

這個醫生冒著巨大的危險,收留了他們,幫助他們治療了傷口,還讓他們養了幾天傷。因為卡拉什尼科夫他們受傷太嚴重,在這樣消耗體力就會死。

要知道,如果德國人發現醫生這麼做,後者就會被絞死。

當卡拉什尼科夫和中尉不需要人攙扶就可以行走時,他們立即離開,不想讓醫生惹上麻煩,況且留在這裡也太危險。

他們帶著醫生提供的食物,走了1個星期。期間因為喝了沼澤地的髒水,他們眼中腹瀉,肚疼難忍。

但這樣不能停下,只能堅持前進。

最終3個人遇到了蘇軍,卻被當做叛徒或者間諜被捕。因為他們剛剛從德國人那裡過來!

不過,很快他們就被認為是清白的,司機回到軍隊繼續開車,卡拉什尼科夫和中尉被送到野戰醫院。

在野戰醫院中,軍醫聽說他徒步走了7天,驚呆了:我從沒看到受傷這麼嚴重,還能自己走這麼遠的!

然而,卡拉什尼科夫並沒有逃脫恐懼。在醫院時,他無數次在噩夢中進行,似乎回到了傷員中間,自己身上也全是彈孔還流著血。幾乎每天,卡拉什尼科夫都在噩夢中驚醒,無法繼續入睡。

看看,東線可怕不可怕!


薩沙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二戰時期的東線,也就是蘇德戰場,是整個二戰中盟軍與軸心國軍隊兵力投入最多,人員傷亡最多的戰場。

軍人傷亡佔了二戰的絕大多數

二戰期間,全世界各參展國家中,軍人死亡人數為1800多萬人,蘇聯接近900萬人,而德國在蘇德戰場上死亡近500萬人,也就是說,蘇德戰場上,雙方只是軍人死亡總數就接近了1400萬人,佔了二戰期間全世界軍人傷亡數量的絕大多數。

最大規模戰役的頻發地區

二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戰役基本都爆發於蘇德戰場。

基輔會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圍殲戰,該次戰役蘇聯投入兵力85萬人,德國投入兵力50萬人,到9月中旬,德軍實現了對基輔的合圍後,開始逐步殲滅守衛的蘇軍,最終結果是蘇聯傷亡近20萬人,被俘65萬多人,德軍傷亡3萬多人。

莫斯科戰役,德軍先後投入兵力達190萬人,蘇聯投入兵力125萬人,雙方一場戰役就投入超過了300萬軍人。此戰德軍一路攻到了莫斯科,甚至到了能看到紅場的地方。但由於天氣原因,突降暴雪,德軍裝備大部分都不能用了,導致進攻被遲緩下來,蘇軍乘機發動反擊,導致德軍潰退。

此戰德軍傷亡50多萬人,蘇軍傷亡85萬多人,雙方一戰傷亡達到了130多萬人。

列寧格勒戰役,此戰德軍採取了圍而不攻的策略,圍困了列寧格勒近三年。期間列寧格勒多次斷糧,導致了大規模的饑荒。

據統計在德軍圍困列寧格勒期間,列寧格勒的市民由於得不到糧食,餓死了60多萬人。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此戰德軍動員了200萬人參戰,蘇聯動員了300萬人參戰。

德軍在1942年7月份就攻入了斯大林格勒市區,從而開始了漫長的,近半年的街頭巷戰。雙方在每一個街道、每一棟房屋、每一個房間都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如果你看過兵臨城下,一定會為其開始的場面所震撼。主角跟著大部隊先是渡河去往斯大林格勒,在過河的途中,德軍的飛機不斷地轟炸,一旦炸中了船隻,船上的士兵就基本全部被炸死。即便如此,還是有大批的船隻渡過了伏爾加河。

上岸後,他們馬上就投入了戰鬥,很多人都沒有分到槍支就上了前線去衝鋒。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有後面的督戰隊在督戰,一旦有人臨陣逃跑就會被督戰隊槍斃。然而面對全副武裝的德軍,這些人衝上去基本都是送死的,在德軍猛烈的火力下,衝上去的這群人很快就全部戰死。

主角也是躺在死人堆裡才躲過了一劫。

可見斯大林格勒在進行到最激烈的時候,戰況是有多麼地慘烈。

到了1943年1月份,蘇軍展開反攻,困守在斯大林格勒的德軍第六集團軍投降,戰役才宣告結束。此戰德軍傷亡達到了150萬人,蘇軍傷亡達到了200萬人。一戰下來,雙方投入兵力達到了500萬人,傷亡350萬人,是二戰規模最大,也是傷亡最大的戰役。

在1943年德國在斯大林格勒戰敗後,蘇軍開始了反攻,但是反攻過程中露出了破綻,被德軍打了一場哈爾科夫反擊戰,這一戰蘇軍傷亡45萬多人,德軍傷亡1萬多人。

之後德軍在1943年夏季開展了庫爾斯克戰役,在庫爾斯克地區展開了進攻,此戰德軍投入兵力91萬人,蘇軍投入兵力190多萬人,雙方共投入兵力達200萬人,這次戰役最終以德軍進攻失敗而結束,此戰中德軍損失50多萬人,蘇軍損失80多萬人,雙方損失達到了130多萬人。

1944年開始,蘇聯有計劃地展開了十次突擊,從年初到年底的一系列進攻行動中,消滅了160萬德軍,將德軍趕出了蘇聯領土,蘇聯進攻的鋒芒直至德國本土。

到了1945年最後的柏林戰役,蘇聯投入了260多萬人,德軍也投入了近百萬軍隊守衛柏林。經過20多天的激戰,最終以蘇軍傷亡30多萬人,德軍傷亡40多萬人,德軍戰敗而告終,至此蘇德戰爭畫上了句號。

可以說,蘇德戰爭是二戰中投入最大,其戰役規模也多是二戰中規模最大的戰役,戰況極為慘烈。在激烈的時候雙方經常是整連、整團、整師地戰死,蘇聯在這場戰爭中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人員傷亡,但是卻牽制和消滅了絕大多數的德軍,為二戰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老威觀史


應該是人類已知歷史上最大的修羅地獄了。

我們可以通過對比方法看二戰東線蘇德戰場的恐怖。

抗日戰爭我們再熟悉不過,無數的影視作品為我們講述了那場戰爭的慘烈。

抗日戰爭中我們死亡人數為1800萬左右,而蘇聯二戰中死亡人數為2700萬左右。

古代經常有動輒百萬大軍的說法,其實都是壯聲勢之用。

比如曹操帶了十幾萬軍隊南下赤壁,收攏數萬降兵加上幾十萬輔兵民夫就號稱百萬大軍。

再比如南北朝淝水之戰苻堅雖然是實打實的八十萬人南下,但是那都是北方各個部族的軍隊,甚至不能都算職業軍隊,還離心離德,只是匯合了北方各族的青壯。

而蘇德戰爭雙方都投入了超過1000萬的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

德國人在“巴巴羅薩”計劃第一波次進攻中就動用了超過550萬軍事人員。

蘇聯在最後一戰結果納粹後,軍隊人數達到了1200萬。

職業軍人幾十萬幾十萬的送掉,被冠以精銳之名的一支支部隊不過是這場血腥棋盤上的消耗品。

蘇聯女人在工廠裡製造軍械,女人在戰場上扛槍衝鋒的也不少,雙方把戰俘和勞改營裡的罪犯排上戰場,再送老年兵和少年兵進這個血肉磨盤。

死了一代人的戰爭?nono,這是死了一個時代的戰爭。

從北極到黑海,從莫斯科到柏林,意識形態帶著最多的火炮和坦克飛機在發生最激烈的碰撞,僅僅斯大林格勒的血戰就讓這個城市的評論海拔下降了十幾米。

唯有這場戰爭,部隊消耗速度比起玩星際爭霸這樣的RTS遊戲更加迅速。

可以說在核武器出現之前,這已經是人類能進行的最大規模的重兵集團廝殺,也因為核武器的出現,這樣級別的常規武器戰爭基本不會再出現。


歷史區的旅法師


在東線戰場上,蘇聯把20多歲的小夥子拼掉60%。。。

科技的發展,讓殺人的效率明顯提高了。人海戰術和集團衝鋒,在機槍面前就是送死。再配合上總計上千萬噸的彈藥消耗,使得一場戰鬥殺死幾十萬人成為可能。

其中,最慘的是1923年出生的蘇聯小夥子,在戰後的存活率不到20%。而且,這些活著的人裡面,還有很多是傷殘的。

整個蘇德戰爭,蘇聯共計死亡約2960萬人(傷亡總數為6000萬人)。二戰百萬規模的戰役中,參戰人數排名前十中的9個(除了諾曼底登陸),蘇聯都是主角。

從1941年6月22日算起,到1945年5月8日結束,1418個日夜裡,蘇聯每天都要死2萬餘人犧牲。半個月的死亡人數,就趕上了一次“南京大屠殺”!在現在的俄羅斯的很多城市,還是能不斷挖出二戰時遺留的遺體。

只看軍隊死亡人數,蘇聯共計犧牲866.4萬(含死亡的俘虜)人,平均每天犧牲6110人!我軍一個標準滿編團的兵力在3000人左右。蘇軍每天都要犧牲2個團!兩天打光1個標準師!

不僅普通步兵犧牲大,裝甲坦克兵傷亡率也很高。蘇聯的坦克兵平均每三個月,就要全部補充新兵。因為超高的傷亡率,蘇聯把坦克兵的年齡提高到65歲,會開拖拉機的優先錄取。

再看德軍,在東線出動上千萬兵力,共計被蘇軍打死約380萬人(還有450萬人被俘虜)。也就是說,德軍平均每天2680人,大概相當於國軍的一個團。不過,德國平民傷亡不大。所以,戰後人口恢復的比較快。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主要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蘇聯元帥謝爾蓋·費多羅維奇·阿赫羅梅耶夫的自述

當時的阿赫羅梅耶夫參與了列寧格勒保衛戰,在整整18個月的時間內,即便外面是零下50度的低溫,他也沒有進入過屋子裡面,每天都在捱餓挨凍。阿赫羅梅耶夫的32名中學同學,最後只有他和一個同學活了下來,其他人都在二戰中死去了。

第二個例子是經典電影《辛德勒名單》中的一個片段

當時辛德勒的會計被納粹士兵抓到了送往集中營的火車上,辛德勒找到了納粹軍官,讓他們找出會計,將他放了。但是納粹軍官根本不把辛德勒放在眼裡,聲稱自己沒辦法幫忙。但是當辛德勒記下了他們的名字,並說會把他們調到東線戰場的時候,納粹軍官卻慌了,連忙帶人去找辛德勒的會計,最後救下了他。我們從德國士兵對於東線戰場的恐懼,也能知道東線戰場有多恐怖了。

比如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打了六個多月,雙方傷亡超過了200多萬人,戰爭激烈到一個團進入戰場,三天就打光了。當進入巷戰階段的時候,雙方的近身搏鬥更加殘酷,為了一個火車站就反覆奪了13回,是真正意義上的寸土必爭。德軍即便是佔領了客廳,也還要在廚房進行戰鬥,雖然這是句玩笑話,但也體現了當時戰爭的激烈程度。

如果從整個二戰東線戰場來看,蘇聯死亡的總人數是2700萬左右,他們手拉手站成一排,能夠繞地球赤道一圈,如果按照傷亡人數來計算,能繞地球赤道兩圈半。蘇德戰場持續了四年時間,期間蘇聯每5秒鐘就會有一個人死去,整整一代人被打光。而德國的傷亡同樣也不低,也超過了一千萬人。我一直懷疑,真的有士兵能從基輔戰役活到柏林戰役結束麼?

其實除了東線戰場之外,其他戰場也非常殘酷,戰爭哪有不死人的?所以現在這樣和平的時代真的很珍貴,希望永遠都不會有戰爭爆發吧!


呵筆尋史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蘇德戰場到底有多恐怖?德軍有80%以上兵力損失在東線戰場,蘇聯方面至少有2700萬人傷亡,女人都扛槍上戰場,可見當時蘇德戰爭是有多麼的慘烈。可以用人間地獄來形容一點都毫不為過,起初德軍閃擊蘇聯,認為很快就能結束戰鬥,也就是在冬天以前能拿下蘇聯,可是低估了蘇聯人的抵抗意志,強大的蘇聯人給德國給予重擊,隨後,由於德國軍部的戰略錯失導致誤判,蘇聯迎來了冬天而德軍卻沒有過冬的裝備,而且當時的冬天不是一般的冷。導致凍死凍傷就多達20萬人,德軍士兵凍瘡、凍死、瘧疾、瘟疫傳染數不勝數。


(凍死的軍人)

而且蘇德戰爭是完全不顧國際法的毫無底線可言,強姦、屠殺、虐殺數不勝數,德軍高素質的軍紀蕩然無存。而蘇聯對於德國發動戰爭更是十分仇恨,對戰俘,無論是雙方都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戰俘當時最好的解脫就是槍斃,能死的痛快點。免得受一些皮肉之苦。況且在戰爭後期東線德軍成建制的向西線盟軍投降,絕對不向蘇軍投降,可見東線是多麼的恐怖。
(在蘇聯領土突進的德國裝甲部隊)

而且在東線各大戰役或者是普通情況時,餓死病死隨處可見,醫療水平根本來不及救治這麼多人,因為是在是太多了,只能眼睜睜的看他們死去,隨後由於戰爭後期德軍的失敗,蘇軍的反攻,德軍開始採用“焦土政策”也叫“三光政策”對蘇聯居民實施了慘無人道的滅絕屠殺。也因如此,德軍攻陷柏林的時候也毫無手軟,對德國女人進行瘋狂報復。當時蘇軍最出名的口頭語就是“為了孤兒寡母,為了母親的眼淚,報仇!”可見當時東線可以用地獄來形容。


(蘇軍調戲德國婦女結果可想而知)


鵬正


二戰歐洲戰場的東線簡直是人間地獄,由於蘇德雙方的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意識的不同,再加上歷史上不斷堆積的仇恨,雙方的憤怒值如同雪球一般越滾越大。蘇軍吊死兩名德軍俘虜,德軍就會反過來燒死三名蘇軍戰俘加以回敬。隨著雙方戰時的不斷髮酵,這種仇恨最終發展成民族之間的仇視。


以二戰東線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舉例來說,就可以知道二戰時的東線究竟有多慘烈。

為什麼要單獨把斯大林格勒拿出來舉例,因為它是東線中最具代表性的戰役之一。這是一場如同絞肉機般的戰役,不管你投入多少的兵力它總能吃光他,如同一個無底洞一般的存在。

在這場持續了近200天的戰爭中,雙方一共投入了200多萬的兵力。平均下來每三天就要吃掉一個師的兵力,在這樣高強度的作戰中,士兵想要得到休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每小時都有四百人死亡,士兵們的平均倖存時長一般為24小時,一旦閉上眼睛休息,恐怕就會和地上的屍體一樣就此裹上白綿綿的雪花長眠於此。至於前線的指揮官,能撐過七天的,就算是走運了。


德軍本來計劃在寒冬到來之前拿下斯大林格勒,奈何蘇軍的意志實在是太過堅強。硬生生地將德軍拖入了消耗戰之中,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在雪地上畫出一個又一個的詭異符號。因為天氣的原因,德軍的裝甲部隊基本都屬於趴窩狀態,只能依靠士兵來換取戰術上的勝利。

在戰爭中殘存的士兵根本毫無生機,他們目睹了一個個戰友的不斷死去,也厭惡了戰爭的殘酷。他們躲在掩體的後面,用發呆來打發這無聊的時光,他們大部分都是面黃肌瘦的狀態,渾身散發著一股惡臭。雖然士兵們的伙食總是面臨供應不上來的窘境,可是死去的屍體卻便宜了大大小小的老鼠,他們穿梭在每一具死屍身邊。


士兵們除了面對飢餓之外,還要面對嚴寒的天氣,不少士兵因為缺少保暖的衣物都在寒冬中失去了作戰能力,因為後方壓根沒想到斯大林格勒這麼難啃所以準備的過冬物品並不多,等到雙方進入膠著狀態的時候,德軍的後勤卻因為種種原因抵達不了前線。這也就直接導致不少士兵患上凍瘡,甚至雪地歡死症,戰鬥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

斯大林格勒戰役最慘烈的莫過於巷戰,因為德軍的裝甲部隊受阻,巷戰成了蘇軍阻抗德軍最佳的戰場。


在斷壁殘垣的狹小戰場中,德軍和蘇軍通常只有一牆之隔,雙方甚至可以聽見彼此的呼吸聲。軍隊中流傳出一句玩笑話:我已經佔領了廚房,可是客廳還在敵軍手上。正是受制於地形的限制,巷戰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面對德軍兇猛的攻勢,蘇軍雖然缺乏優秀的武器,卻並沒有選擇退縮,而是憑藉著頑強的戰鬥意志堅守陣地,使德軍每前進一步都得付出巨大的犧牲。他們如同草根一樣紮根在每一個巷子的牆上,任憑德軍再兇猛的攻勢也別想把他們一口氣連根拔起。德軍的閃電戰就這樣在巷戰中宣告破產。

在蘇德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斯大林格勒的工廠也沒有休息,他們夜以繼日的生產,很多工人都是揹著槍生產,害怕下一個瞬間德國人就破門而入。坦克往往一下流水線就被開出去,連噴漆和瞄準鏡都顧不上安裝。



除卻軍工廠是雙方的必爭之處外,火車站也同樣如此,他們在此爭搶了13回,每一次都是一方狼狽地丟下一堆屍體匆忙退場告終。而漫長的爭搶之後的就是持久的防守和爭奪,這樣的事情還發生在馬馬耶夫高地上,作為全城的最高點,軍事意義想必不用多說。即使這場戰爭已經過去多年,這座被火炮削矮了半個山頭的高地還是寸草不生,似乎在悄悄訴說著當年的戰爭的殘酷。

到了戰爭後期,雙方的士兵都進入了疲軟期。

他們在依靠肌肉記憶和本能在戰鬥,他們時刻都在保持著高度緊張,他們不敢熟睡,不敢抽菸,不敢發出一丁點響聲。他們害怕敵人會在夜晚給他們偷偷快遞過來一個炸藥包,會害怕在黑夜中被遠方的狙擊手點名。夜間是雙方悄無聲息較量的最佳場所,在這場噬血之夜中唯有保持清醒才是最好的選擇。


戰爭自然會帶來大量的傷殘人員,而蘇軍駐守斯大林格勒的第六十四集團軍卻只有一個衛生連,她們由一百個醫生、護士組成。她們很多都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都是被臨時安排過來進行救助。她們也是第一次面對戰爭的殘酷,面對各種各樣的傷員,她們有的甚至連紗布怎麼纏都不知道。隨著傷員的不斷增多,醫院的藥品也隨之告罄。有的病人得不到救助就只能死在病床上。

那麼德軍呢?他們在這場戰爭之中並沒有比蘇軍好到哪裡?因為受傷人數居多,沒有足夠的軍醫去一個個醫治,有的受傷嚴重的就只能躺在地上哀嚎,叫喚著隊友給他一槍,而這樣的情景在戰場的每個地方都在不斷髮生。


那麼在這場戰役中的普通群眾的命運又是如何呢?他們被戰爭蹂躪的不成樣子,原本住在斯大林格勒地區的80萬居民在戰爭之後只剩下7500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為了抵禦德軍,他們會強行拉平民入伍,有的時候面對緊急情況他們還會拉入婦女,而這些被強行拉入的平民還不能臨陣脫逃,否則就會面臨臨時軍事法庭的裁決。


平民們不僅要躲避蘇軍的強徵入伍,還要躲避德軍的偵察。為此他們選擇了陰暗的地下道來作為自己的棲息場所,殊不知這些地方又都是德軍的休息場所和廚房所在地,這樣平民又被德軍所利用,他們被生活所迫,往往一塊麵包和一瓶水就會被德軍所收買,他們充當著德軍戰場上的走狗,幫助搬運屍體、搜索物資。而戰上的蘇軍看見本國平民為德軍賣力也會毫不猶豫地扣動手中的板機,心裡暗罵一聲,該死的走狗!

戰爭中,又有誰是真正無辜的呢?


歷來現實


重鎮哈爾科夫的第四次易手,是德軍在東線崩潰的開始,標誌著在主要作戰方向上,蘇聯紅軍正式轉入大規模反攻作戰。1943年8月22日,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曼施坦因下令放棄哈爾科夫,同時致電在東普魯士的小鬍子最高統帥,要麼能給他增加六個裝甲師,要麼允許全線後撤:“在這種情況下,我要求自主行事權”。

(馬肯森將軍)

在狼穴那邊的希特勒看來,電文最後五個字最為刺眼,任何一名將軍要求自主行事權幾乎跟叛變沒什麼區別的,是他最敏感最忌諱的名詞,所以他親自打電話給曼施坦因:“不要採取任何行動,我親自過來”。

希特勒始終反對棄守哈爾科夫,更多是出自政治上的考量,他曾經在電文中懇請曼施坦因:“這座城市的失陷將造成嚴重的政治影響,我的陸軍元帥先生,土耳其人的立場取決於這座城市的狀況,還有保加利亞人的態度,如果放棄哈爾科夫,我們就會在安卡拉(土首都)和索非亞(保首都)大失臉面”,然而曼施坦因則完全從軍事角度考慮問題:我寧願失去一座城市,而不是一個集團軍。



兩人在文尼察相見,為了說服希特勒,曼施坦因特別邀請了幾位前線的軍長和師長參加會議,其目的是讓小鬍子真正瞭解東線的恐怖和德軍的窘境。陸軍元帥首先列舉數字說明困難:南方集團軍群在前面兩個月的戰鬥中,共損失兵員133000人,但是隻得到了33000人的補充,缺口是整整10萬人。

曼施坦因繼續彙報說,在兩個主力集團軍中,霍利特的第6集團軍在前一階段損失23830人,僅得到補充兵員3312名,部隊缺額至少20000人。而第馬肯森的第1裝甲集團軍損失27291人,僅得到補充兵6174名,部隊缺額超過21000人。



其中重建的第6集團軍(斯大林格勒戰役曾遭全殲)遭受到更加恐怖的損失,步兵上將霍立特親自向希特勒彙報:我的第29軍還剩下8706名官兵,面對著69000名俄國人;第17軍還有9174人,當面的俄國人有49500人;第4軍還有13143人,面對著18000名敵人,算是情況最好的。

霍利特直言不諱:“整個集團軍的兵力只有31133人(差不多是一個滿編軍的兵力),卻要抵擋165000名俄國人,第1裝甲集團軍和第8集團軍的情況差不多同樣如此,我的元首,在敵人強大的壓力下,憑藉現有兵力是無法守住頓涅茨地區,就在昨天,俄國將軍托爾布欣投入了165輛坦克發動進攻,而我手裡只有7輛坦克和38輛突擊炮”。



希特勒並不全然像宣傳那樣是個瘋子,前線將領的情況彙報也是能聽明白的,他只能喃喃自語:“我去哪找援兵”?曼施坦因趁熱打鐵,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你要麼給我援兵,要麼批准我撤軍,最終希特勒答應從中央集團軍群調來幾個師增援,條件是不許進一步後撤。

然而文尼察會議剛剛結束,蘇軍就在中央集團軍群的方向上發起猛烈進攻,克魯格元帥的第2和第4集團軍遭受沉重打擊,戰線被蘇軍突破若干地域,他親自飛回狼穴說明,中央集團軍群非但抽不出來哪怕一個師的部隊,還應該增加預備隊以維持陣線。結果就是,曼施坦因空歡喜一場,不得不單方面命令撤退。

(戈林)

與此同時,蘇聯紅軍卻在新解放的地區大肆徵召男人入伍,斯大林的口號是:“消滅南方集團軍群,這是勝利的關鍵”,於是所有能夠拿槍的人都被動員起來,只需要訓練他們如何裝子彈如何射擊就可以了,短短三週內,西南方面軍就徵召了80000人入伍。

比如第13集團軍在解放區域內要求所有16到60歲的男人必須參軍,短時間就擴軍30000人,部隊兵員的充足性遠超德軍。



為了防止這種危險性的增加,德國人終於開始實施更加恐怖的“焦土政策”,1943年9月7日,帝國元帥戈林簽發命令:各集團軍司令在撤退時必須帶走一切食物和原材料,帶走所有工業和製造設備,包括牛羊豬馬在內的全部東西,更重要的是,要驅趕所有平民遷移到第聶伯河以西的德軍控制區域內。顯然,潛臺詞就是,拒不隨軍遷走的百姓會立即遭到槍殺。

所以情形就是,曼施坦因的部隊撤經之處,所有的村莊都將空空如也,而為了延緩蘇軍推進,整個第聶伯河以東15到20公里的區域內將必須成為“不毛之地”,炸燬或者燒燬每一間房屋,摧毀一切帶不走的東西,從而使蘇軍找不到地方休息、沒有吃的和喝的,沒有遮風避雨的房屋,這就是法西斯德軍在東線最恐怖政策的由來。

(德軍在東線實施焦土政策)


度度狼gg


東線戰場是整個二戰中最慘烈的一個戰場,從德國閃擊蘇聯開始,一直到蘇聯軍隊攻佔柏林,東線戰場的正面作戰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在持續四年的作戰中,德國軍隊和蘇聯軍隊都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兩國的正規軍死亡人數均達到數百萬人。我們來看一下二戰時期各個國家的軍隊陣亡人數,就會發現蘇德戰場確實是二戰最慘烈的一個戰場。

二戰中日本軍隊的陣亡人數為200萬人左右,美國軍隊的陣亡人數只有不到40萬人,英國軍隊的陣亡人數也只有60萬人左右。德國共有大約700萬人死於戰爭,其中軍人陣亡了450萬人左右。蘇聯共有6000萬人傷亡,其中有2600多萬人死於戰爭,軍隊和游擊隊的陣亡人數不低於800萬人。我國在抗戰中共有3500多萬人傷亡,死亡人數超過1000萬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平民。

除去蘇聯在蘇芬戰爭和對日作戰的損失,再除去德國對英美法三國作戰的損失。在整個東線戰場上,蘇聯和德國陣亡的士兵仍然能超過1200萬人,超過了其他國家陣亡士兵數量的總和。二戰中規模最大的會戰,二戰中規模最大的殲滅戰,全都發生在蘇德戰場上。在基輔戰役中,數十萬參戰軍隊傷亡,60多萬蘇聯軍隊被俘虜。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接近200萬參戰軍隊傷亡,陣亡人數超過60萬人。“傷亡”往往包括被俘虜和受傷的人,比“陣亡”人數要高出來數倍)

即使到了德國投降前夕,蘇聯大軍包圍柏林的時候,東線戰場仍然打的十分慘烈。柏林戰役蘇聯軍隊陣亡8萬人,受傷人數超過27萬,德國守衛柏林的軍隊幾乎被全殲。從這些戰役的數據不難發現,東線戰場打的確實非常的慘烈,正是因為蘇聯在東線不怕犧牲,才抵擋住了德軍的攻勢,為二戰的勝利立下了大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