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话,孩子不听,心理专家:没有权威,养不好孩子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和孩子说话,人家根本不听。有语言表达能力的,你说东,他说西,道理一套一套的,总之就是不听你的。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就一直哭闹,哭得你心烦意乱,都要耳鸣了。

但是,有一些父母,人家一开口,无论大事小事,孩子就愿意听,哪怕有点小情绪,但孩子还是会照做。

为什么?

因为建立了权威

先别觉得“权威”这个词听起来很不人性化,没有感情似的,但说真的,如果父母能够在亲子关系中建立起权威,那真的无论对父母自己还是孩子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妈妈说话,孩子不听,心理专家:没有权威,养不好孩子

有一次在快餐店,看见两个妈妈分别带着自己孩子来吃汉堡薯条,两个人展现了完全不同的管教风格:

案例A:

A妈妈让A先去洗手,A不去,直接抓起鸡翅就放进嘴里。A妈妈无可奈何,只好从包里摸出湿纸巾,替A擦手。过了一会儿,A吃得差不多了,明显坐不住了。妈妈叫他别乱跑,等等她,A不听,在走道上跑来跑去,A妈妈不得不匆匆吃完食物,带A离开。

案例B:

一旁的B妈妈,相比之下,可以说气定神闲。先说洗手,妈妈一给指方向,B就自己过去洗了手,回来妈妈说小孩子不能喝可乐,虽然看B的眼神很想喝,但还是乖乖听话,自己安慰自己“我长大了就可以喝了”。唯一的冲突发生在B想吃冰淇淋,妈妈说不能吃时,B很有情绪。

这个时候B妈妈没有发火,态度依然比较温和,她说冰淇淋确实不能吃,但可以回家的时候在楼下买个小蛋糕。让B考虑一下,是什么都不吃,还是选择吃蛋糕。

妈妈说完,B的情绪还是不好,但也没有特别吵,过了一会儿,B说,“还是蛋糕吧”。这个时候,B的情绪已经好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A妈妈是被孩子牵着走的,她说的话就像一阵风,从孩子耳朵边飘过,孩子没听见,一切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而B妈妈不是,孩子是在跟随她的脚步

妈妈说话,孩子不听,心理专家:没有权威,养不好孩子

心理学上,按照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控制程度,以及父母对孩子感受的关注程度,把父母分成了4类:

高控制+高关注=权威型父母

上文中的B妈妈比较接近权威型父母,这种父母的特点,是对孩子有明确的要求,奖惩分明。说好按照约定,咱就要按照约定的来,比如看动画片前和孩子约定好了,看2集动画片,那看完2集动画片,孩子就该关上电视。他们不会在孩子哭闹要求再看1集时妥协。

而在冲突发生的过程中,权威型父母的态度是偏向于接纳和温和的,就像B妈妈一样,她会关注到孩子心里的不高兴,在不破坏约定的情况下,提出一些能够改善孩子情绪的建议,我们接下来可以买一个蛋糕,我们接下来可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等。

这样的好处是,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具有权威,父母说话是说到做到的,同时也带着情感的温度。这种教育之下,孩子具有明显的幸福感和高自尊,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较好。

低控制+高关注=溺爱型父母

上文中的A妈妈比较接近溺爱型父母,这种父母的特点是愿意肯定孩子,但不太会对孩子进行行为管教,倾向于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即使孩子还不具有这种能力。比如,A妈妈让A吃东西前洗手,A拒绝,A妈妈就妥协了。

这个类型的父母,通常会下意识地允许孩子贪玩、看电视。比如,说好看2集动画片,但看完后孩子依然哭闹,要求再看1集,他们通常会同意。

这样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不具有权威的,他们说话,孩子基本不会听,孩子更愿意按照自己想的来,因为他知道即便有分歧,自己闹一会儿,父母就会妥协。但我们都知道,孩子年龄小,根本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判断一件事的眼界,如果所有事情都按孩子的意愿来,很难说是尊重,还是偷懒。

溺爱型的爸爸妈妈很容易养出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孩子很少为别人考虑,还具有攻击性,一言不合就哭闹甚至攻击人。

妈妈说话,孩子不听,心理专家:没有权威,养不好孩子

高控制+低关注=专制型父母

这种父母会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他们会严格管教孩子的行为,但与权威型父母不同的是,他们不大会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在情感上会让孩子感到冷漠。

这种教育模式下,如果约定好看2集动画片,孩子几乎不可能主动要求再看1集。因为孩子知道开口的结果很可能不仅看不到动画片,还要被惩罚。

低控制+低关注=忽视型父母

这种类型的父母很容易对孩子产生厌烦,不愿意搭理孩子,很少愿意亲自完成亲子之间的活动,更愿意花钱请别人来帮忙。这种父母一般不太会和孩子约定一天看多少集动画片,孩子想怎么看怎么看,不要影响自己,少惹麻烦就好。

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容易变成熊孩子,自控力比较差,也容易内心封闭,自卑。

你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种父母?你身边哪一种父母最多,欢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