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曾說連《詩經》中的句子都不如自己寫得好,只有《道德經》還有的一比,真是那樣嗎?

田獲三狐


詩經中風,雅,頌。風就是當時百姓的順口溜。雅是士大夫的作品,頌是祭祀,祭拜用語!沒什麼價值!而且很多是通假字,意思與當下也完全不同!


提筆安天下立馬定乾坤


應該說,王朔先生的文字功夫在當代文壇很了得!但與《詩經》和《道德經》語言沒有可比性。

《詩經》開中國現實主義詩歌的風格,而每一首詩,都是那個時代人的思想情感的表達與抒發,記錄著那一個時代的人生產生活,才使我們對先民有具體的瞭解。《詩經》語言的地位和承載,後世是沒法與之相比的。

《道德經》的語言不同於一般詩、文的特點,《道德經》五千言是老子修煉經驗的總結,文字所包含的信息能量,古今中外沒有一部“經”能比,因為《道德經》是老子親自留下的,當然,一般的文學作品更不能相提並論了!

《道德經》語言裡的奧秘,只有“以身證道”才能體驗得到,王朔先生如果真想了解其中語言的真諦,恐怕得下一番苦功了。


竇樹山


提問者應該是指的2007年王朔因吸毒嫖娼被抓出獄後的一段話。當時王朔的確說過詩經裡的有些章句都不如自己的語言優美。

《詩經》成書與距今大約四千年左右,孔子整理傳承為五經之一,句詞優美,寓意深刻,實為中華民族文化之瑰寶,在華夏文明中佔有重要一席。

王朔說這個話是他自己的個人認為!他一直以敢說著名,剛剛從吸毒嫖娼的陰影中出來可能也有點後遺症,他某些章句可能也有人認為比詩經高。但這些事需要蓋棺才能論定的,兩千六百年後才能證實他說的話是否確切,所以現在姑且聽之,同時我們也要原諒一個人在病中的胡言亂語,這也是一種慈悲吧。


不東先生


蘇軾還說過自己的修行是“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呢,結果佛印兩個字——“放屁”,蘇軾還不是“一屁過江來”?文人墨客,偶爾小小狂妄一下,經常的事,沒什麼大驚小怪。無非是暴露一下自己的淺薄,讓人愈發瞭解他罷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不必當真。心理學裡有個規則:“越是自大的人,越是沒什麼底蘊,因為怕人說他不行。”你瞧那些炫富的,有幾個是真正的億萬富翁?炫才華的,也一樣。你明白就行了。娛樂而已,真的不必當真。





杜豆豆萬卷好書讀書會


閃著舌頭了,誰都有這樣的時侯,估計過後想起這話,自己也趕緊捂上嘴,臉轉向窗,看有沒有被人聽了去。其才尚可,其人呵呵了。

通常,拿自己去比古文經典,連涉嫌狂妄自大都不是,直接等於蠢貨。

你今天懂了勾股定理,元素週期表就和那些發現者一樣偉大了?!

這等屁事不必當真,他自己也難說是當真的。叫我說就是嘴張的太大,閃了舌頭了。

還是前面一條友說的觀點對,學習不全是拿來,知識是要更新創造的。凡追求知識熱愛文化的人都應把自己視為創造者,併為之努力。

其實,知識文化從來都是大眾的,是群體智慧的結晶。多麼偉大的個人都是一分子而已,哪有神話自己的道理?!

搞笑而已!


秋歌988


我認為王朔此言對他來講是真誠的,以他個人的欣賞力以及文采寫點美妙的句子理應不是問題,他是有一定高度的!就像李敖批金庸,站在李敖角度看金庸就是不過如此,不說俯視了,在平視的狀態裡一個看一個人就是容易發現不足,而一般讀者看金庸基本都是仰視的,限於自身的水平到不了平視的階段。詩經裡有些詩句很質樸,甚至大概一看覺得有些凌亂,看上去東一句西一句的感覺,但有些看起來天上一句,地上一句,水裡一句,遠方一句,似乎都不挨著的句子勾勒出的畫面卻非常真實而美好,有點高山流水的意味,很自然,這是很難刻意達到的效果!要王朔寫這樣的,他應該也寫不了,這就不僅僅是文采了,是一份自然而然的感情流露,感情到不了的地方,想筆下生輝難啊!





溫樹哥vlog


你們看沒看過王朔的書在這亂噴一通,首先我們得知道什麼是好的文學作品,《詩經》?《道德經》?什麼是好的文筆? 道德經說的是啥?是人和自然的關係,是個人的感悟,附會上文學的意義,大概就是漢語的文學雛形。有賦有比有興,文字生動,接地氣,言簡意賅,但文學是要發展的,從發展的角度來講,詩經只能算是啟蒙,後來又走了駢文詩詞散文小說戲曲。他們都在一步一步拓展著文學的能力,讓漢語的表現力越來越生動活潑,傳神,我覺得王朔的語言是足夠精闢傳神足夠生動的,他的文字表現能力確實在詩經之上,你看詩經,都是平鋪直敘的故事,比興也生硬,不夠自然。

不要拿經典說事,經典流傳的因素有很多,你不可能拿《齊民要術》來指導現代農業吧,但你說齊民要術不是經典嗎?但它能比現代一本《家畜飼養大全》更有科學依據嗎?但一千年後人們還是會記得《齊民要術》,所以說經典不見得水平高,只是因為流傳下來了所以你覺得古人牛逼而已。

那肯定有人抬槓說《道德經》道理幽深,豈是一個作家能大放厥詞超越的。明確一下,哲學我不懂,不要把哲學思想混淆成文學作品,思想是內容,文學是用語言去闡述內容,懂了內容,慧能都把佛理能講出來,但文學是曹植在洛水見到神仙。不要混淆了概念。

所以我覺得王朔說的也不無道理。


暮影拾光


聖經也好詩經也罷它們的真實價值是歷史積累,在在文化傳播中歷史洪流中他們勝在足夠的時間積累一個符合豢養人一個符合文化歷史,如果真正要說什麼最偉大一部道家周易一部兵家孫子兵法。你不如說現代人比古代人差距,越活越回去,越活越落後,中國最喜歡講上下五千年!愚昧得連美國幾百年歷史發展都不如,喜歡造神,喜歡鼓吹!其實都是黃袍加身,欲冠堂皇。

站在現在的角度,所有的古人都不如你聰明。比如他們肯定不會刷卡,肯定不會開車。 驗證這個問題很簡單,詩經流傳幾千年,而且一直會流傳下去。王朔……呵呵,不用等千年,也不用等百年,即便是現在,王朔是誰? 有個成語叫蜀犬吠日,描寫的甚是生動。金庸和李敖是同時代的人,王朔是現代人,和兩千年前的文學作品根本不可能同日而語,說大話我也會,我可以說我是現代詩現代文學寫的最牛B的人。就算王朔覺得自己很牛B,但是也不能這樣說,因為他所有的文學養分都是從哪裡來的??他自己最清楚。

詩經是幾千年前老祖宗留下的,那時候的人類文明剛起步沒多久,我不知道有什麼好比較的,就跟一個發明汽車的人去說我發明的汽車比古代的馬車厲害多了,這有什麼可自豪的呢?人格的魅力直接打零分。詩經創作年代屬於中國語言文學發端階段,幼稚質樸很正常。饒是如此,還是有不少佳作。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王朔的文章和金庸李敖比也懶得去分析誰高誰低,王朔要說他比金庸會寫,雖然我不愛看王朔,我也懶得反駁,但是王朔認為他的文章比詩經楚辭優美我就只能說他的格局和侷限性真的理解不了啥是經典,千年以後沒幾個會看王朔的東西,但兩千年前的詩經再過兩千年還是經典。如果王朔說的是詩經中的一部分的話,那麼確實如此。比如碩鼠碩鼠,比如豈曰無衣,與之同袍,其實都是大白話。但是要說全部的話他就太自大了。比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比如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其實蠻經典的。另外《詩經》能流傳幾千年是因為人家確實經典,王朔的作品能流傳多久,還得等時間去檢驗。自古都是文人相輕,其實不稀罕。總之把一句詩送王朔吧: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文學的發展也是有跡可循的,文學的早期是沒有現代文學這樣豐厚的理論支持的,我們可以說古人的聰明而智慧,但是隨著科學的進步社會生產的發展,文學能力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繁榮交互的愈加頻繁而越來越靈活強大的,我們奉為圭皋,但它的流傳紀念意義是遠大於它的文學價值的。古人不是神,這個世界的複雜不是先人預見和制定的。現代文學對於文字的凝練早已經不那麼嚴謹。比如作詩,推敲的典故。嚴謹細緻。在白話文中已經不再被重視。時代的產物留給能經歷千錘百煉的歷史吧。當代人評論當代人。除了功利和顯擺。還剩啥了?

王朔的小說和文章是那種嬉笑怒罵型的,看了直接爽,路遙的是那種歌頌加苦難型的,邊看邊流眼淚。我還是更喜歡白鹿原那種把人物放在時代裡,努力讓他們活得真實,可以看完就忘,也可以給人更多的思考。可以罵不過王朔,李敖,因為他們是天生的語言王者,如果你罵他,他只是笑笑不語。有容乃大,王朔終究不是文學圈裡頂級的存在。

當你博覽群書,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跟千年前的古人叫板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也都“不過如此”,但是你別忘了,你博覽的群書正是他們寫的。要單論句子是沒有意義的,我高中的時候,也覺得四大名著除紅樓夢之外,都不過如此,徐志摩的詩歌餘秋雨的散文,有些句子我也想改改。一樓的兄弟說的對,自古以來文人相輕,很多人心裡都會有這種“不過如此”的感覺。但是能這麼狂妄的吹出來的,也就王朔。王朔看不起的人很多,看不起王朔的人恐怕也不少。不管做哪行哪業,不能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只要你夠優秀,群眾會把你的名字記在歷史上。但是像王朔這種時代氛圍的產物,想像《詩經》一樣流傳千年,恐怕是痴人說夢。

總覺著王朔的行文風格是站在老舍先生的肩膀上揮舞著北京市井文化的大旗。老舍先生是收斂的,表面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氣勢恢弘;王朔是撒開了的,裡裡外外就透著那股子野勁兒,能掖著的也絕不藏著,跺地指天扯著嗓子破口大罵,且不遺餘力。


歷史深度揭秘


我不知道王朔是不是真的說過這樣的話,如果真說過,我只能哈哈哈了。《詩經》的自然率真和文字之純美毋庸贅言,王朔放狂言的初衷其實就是碰瓷,是造勢的噱頭。他心知肚明這一比必然又是軒然大波,人們必會卷著袖子上場爭鬥一番,而得利的是誰?不言而喻。年輕時也曾昏天黑地的讀過王朔文集,被一半火一半海的淹燒了個夠,那時我就說王朔是在玩文學,王朔有才也毋庸置疑,但他的文字讀一遍足矣,讀過就忘。還用我多說嗎?



筱筱霓裳


王朔貶低魯迅,攻擊金庸,又數落《詩經》……他真是成了‘’攪屎棍‘’,不知天高地厚,厚顏無恥,膽大妄為,利令智昏,狂犬吠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