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折损了11员大将,最主要失去了什么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向诸葛亮托孤以后,蜀汉这个大机器便开始诸葛亮开始主导运转。从这以后的十一年里,诸葛亮作为蜀汉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发起了五次北伐,在这其中损失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十一名大将。

蜀汉的“五虎上将”时代结束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折损了11员大将,最主要失去了什么

公元229年,七十多岁的赵云去世,他的去世意味着,蜀汉的“五虎上将”时代彻底结束,蜀汉老一辈的力量消失殆尽。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川中刀王”阳群战死,作为蜀汉新一代中能够和赵云不相上下的力量,遗憾陨落。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人也都在接下来的几次北伐中战死。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折损了11员大将,最主要失去了什么

诸葛亮之所以北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看到曹魏继续得以发展。曹魏占据人口最集中、产量最集中的北方之地,而蜀汉只有巴蜀这种险要之地,粮食与人口都不够。如果往下拖,蜀汉与曹魏之间的差距,势必拉大,他想趁着两者实力相当,发起北伐。但他的这种迫切心理,被敌方看清了。五次北伐,对方全是被动应战,靠着消耗战,守而不攻。在这期间,蜀汉损失的这些将领,全都是年轻一代的精英将领,在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军中青黄不接。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折损了11员大将,最主要失去了什么

才导致后来出现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来讽刺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军中如此,尽管《三国演义》以魏延踢到诸葛亮的七星灯这个情节,作为诸葛亮死去的缘由。但我们肯定的是,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其实相对蜀汉整个国家来说是很突然的。在他死之前,曹真已死,司马懿被他打得差点全军覆没,最后一次北伐反而比之前取得更大的胜利。但是他临死前,只来得及安排五个人去接手他的工作,甚至连详细交接都没有。况且在他死后,蜀汉并没有选择扩大胜利的优势,反而是匆匆退兵,送他尸体回去。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折损了11员大将,最主要失去了什么

十多年的努力一朝白费不说,接下来的时间反而变成了臣子之间互相争权的时间,他钦定的继任者姜维、蒋琬等人根本没有他的掌控能力。正因为他作为蜀汉的“相父”,兢兢业业做事,大事小事一手抓,才导致蜀汉后期军中人才凋零,官员互相掣肘。这也许正是一个忠臣的悲哀,一手将蜀汉送上巅峰,又一手将它的希望带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