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疫情之後)中國房產和金融會有什麼走勢?

快傳訊息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相信3月份就可以結束。一季度經濟受到劇烈衝擊是毋庸置疑的,但宏觀層面中央也加大了調控力度,2020年的宏觀層面肯定是寬鬆的,以及受疫情影響消費受到極大抑制,接下來出臺刺激政策是大概率事件,各地方政府部門也會出臺利好房地產市場的政策。所以疫情之後整個房地產市場將迎來解禁,而金融市場將成為未來牛市的起點。


勳爵財經


下一輪股市走向——————

經歷了連續十幾個交易日的上漲之後,滬深股市即將面臨調整。參考2003年非典後行情的演變走勢及本次疫情對國內經濟未來的影響,[展商視點]認為,本輪股市的調整將持續一個較長時間和過程,其表現形式不會再是此次受疫情影響下的迅速下挫,而極有可能表現為緩慢的盤整、陰跌。

[展商視點]認為,下一輪股市的表現將與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行情和此次“疫情行情”不同,即不再是“深強滬弱”,而極有可能表現為“滬強深弱”。所謂“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

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經過兩輪的上升,已表現為相當程度的超買,尤其是創業板指數在此次”疫情行情”中又從1769點攀升至2171點,算上第一輪漲幅,整體升幅已近翻番,其中許多個股都呈現翻倍行情,極個別股票甚至在短短十個月內連續上漲了十倍。

而反觀滬指,則一直不溫不火。第一輪從2857點起步,上衝至3127點後止步,未能突破前期3288點的高位;本輪上漲從2685點起步,也僅僅表現為收復“跳空缺口”而已(瞬間突破過3000點)。而深市的成指和創業板指均創下新高。

其實,滬市中也有許多與深市和創業板中大幅上漲的股票質地相近的股票,有些品種甚至比深市和創業板的股票基本面、效益都要好,但卻未錄得應有漲幅。而去年新開板的“科創板”在近兩輪炒作中也未能得到應有的關照和“呵護”,這顯然與管理層的期望也不盡相同。

[展商視點]以為,下一輪股市調整後,滬指將率先發力。其中較有可能引領上漲的股票大致有以下幾類:

一是去今兩輪深指和創業板大幅上漲的同類型股票。如半導體、5G、電子製造類等。

二是低價調整到位的具有增長能力和增長預期的股票。一般以5元以下個股為宜,公開市盈率不高於30,每股盈利在0.15元以上,流通市值在50億左右為佳。該類股票對於機構而言具有相當的價格想象空間,又因其良好的基本面和既有業績,極具市場號召力,一旦被“喚醒”,將會贏得市場的全面追捧。

三是關注大消費板塊,尤其是畜牧養殖加工行業類股票。因疫情影響,年內我國的CPI仍不可避免高位運行,其中禽肉類養殖加工企業的業績將大幅受益。

但是大農業股倒不一定相同。因中美達成階段性貿易協議,中國將加大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量,這會大大平抑國內農產品的價格,包括食用油價格。但是受進口的規模、速度和國民飲食習慣的影響,在禽肉類的需求方面將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展商視點]認為,雖然未來股市表現為“滬強深弱”格局,但不表示深市和創業板就沒有機會。下一輪,對深市和創業板股票的發掘,應重點關注去今兩輪上漲中被“冷落”的優質股票。所謂“在新的油田找油,可以用老辦法;在老的油田找油,必須用新辦法”。未來滬市就是“新油田”,可以用去今兩輪深市選股的思路進行選股;而深市和創業板則成了“老油田”,就必須調整選股思路。

[展商視點]認為,在去今兩輪上漲中已經相當“瘋狂”的半導體類股票,其未來的調整將持續相當長一個時期,一些股票不排除要經過兩三年時間才能調整到位的可能。小型機構尤其是散戶股民,強烈不建議再介入該類股票乃至基金,否則就是主動買套。

下一輪,深市及創業板重點關注的板塊應放在大消費和大健康類股票上,尤其是大消費類股票。該類股票在去年下半年的上漲中表現不俗,但在“疫情行情”中則大多表現為調整。[展商視點]認為,該類股票在下一輪調整到位後,將會取代此前的半導體類股票,煥發勃勃生機。

當前,滬深股市均已到達風險階段,強烈建議廣大散戶股民保持清醒,把目光放到下一輪行情的到來。


展商視點


中國房產目前已經超過兩倍於中國人的數量,未來兩年內將依舊是國家的調控期,房價肯定不會再漲,但也不會大幅下跌,最多降幅25%。但兩年之後,房產稅的逐步推出,將給房產江湖投出一顆重磅炸彈,不過地產商們不會有事,血流成河的一定是囤積房產的那些人。而金融行業,歷來都是哪裡有商機就往哪裡鑽,因為它們是在賺時間的錢。房地產是不可能了,製造業其實是最大的機會。畢竟供給側改革的成功,才是推動中國真正騰飛的重要砝碼。



2班教室


我認為房地產在疫情過後會出現小幅反彈,金融會走慢牛行情


財經墨客


房地產應該會平穩度過,不在大漲大跌,股票市場長期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