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會化作最亮的一道光!”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用生命書寫初心

疫情當前,他臨危受命,3天時間改造504張床位收治病患,全然不顧自己已“感冒”一週的身體;

生死之間,他惦念他人,讓妻子堅守醫護崗位,並再三拒絕同事冒著傳染風險為他插管搶救;

責任如山,他克艱奮進,保障全院千餘醫護人員低感染,始終戰鬥在武漢戰“疫”一線。

2月18日,年僅51歲的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經全力搶救無效,倒在了抗擊新冠肺炎的戰鬥一線。

疫情如山 他超額闢出204張收治床位 只因“一張床位就是一條命”

1月21日,武昌醫院被定為武漢市定點發熱醫院,要求3天內完成改造,提供300張床位收治發熱患者。

疫情緊急!收到通知半小時後,劉智明迅速召集職能部門、醫技部門商議方案,隨後又召開全院動員會、部署會。

“這是國家和人民交給我們醫院的光榮使命,我們一定要不辱使命!”

會上,劉智明神情堅定,言辭鏗鏘。宛如一名英勇戰士無畏生死的神情,永遠定格在了武昌醫院幹部職工心中。

會後,武昌醫院全體醫護職工投入了一場生死時速式的戰鬥。當時,擺在他們面前的有兩座“大山”:

——三天內完成全院既有499名其他疾病患者的轉移工作,其中危重病人30餘名,可供調用的救護車僅有4輛。

——轉移病患的同時,要對武昌醫院西院區進行整體改造,建好300張隔離床位。

面對困難和挑戰,劉智明忙而不亂,迅速做出部署。一方面,他迅速聯繫武漢市第三醫院接收患者;另一方面,將499名患者分為病重特護型、普通型和輕症型三種,分類轉移以提升效率。

救護車不夠,他緊急向上級申請,協調武漢市急救中心車輛;人手不足,他調集全院幹部職工齊上陣。

3天裡,數十輛救護車往來奔忙,將一名名病患送往其他救治醫院。急促的笛聲從白天響到的凌晨,而劉智明一直守在醫院,不眠不休,一直牽掛著每位患者的健康和安置。

這邊的部署剛剛完成,那邊的病房改造任務又壓了下來:根據武漢市疾控部門的規劃與要求,武昌醫院需完成300張床位的改造。

“一張床位就是一條命,能多一張就能多救一條命!”劉智明仔細研究院內感染專家提出的要求,結合醫院實際來設計“三區兩通道”,帶領職工騰挪再造、反覆設計,硬生生從“巴掌大”的西院區裡騰出了504張床位,比上級要求增加了近七成。

病毒洶湧 他保護千餘醫護人員低感染 只為“用最小的代價打贏這場戰‘疫’”

1月23日,武昌醫院499名患者全部轉移,504張床位如期投入使用。醫護人員們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又迎來更為嚴峻的挑戰。

當天18時,醫院如期開放,接診發熱患者。大批病人湧入醫院,頭幾天門診量瞬間暴增至每日1000人次以上。門診47位醫生齊上陣,仍然無法應付。而全院呼吸科、重症醫學科醫生分別只有7位和6位,專業醫生嚴重不足。劉智明迅速調集內、外、婦、兒科醫生進行培訓,緊急充實到一線。

此時,一股不安的情緒在醫護人員中開始“萌發”:自己並非的呼吸科、傳染科專業,跨學科接診,會不會有危險?

這樣的顧慮,縈繞在武昌醫院每一名醫護人員的心頭。畢竟,當時疫情尚不明朗,誰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名感染者。

劉智明發覺這一趨勢後,不斷用行動和言語來的安撫醫護人員心理:

“改造過程中,我們請了最權威的院感專家進行設計,‘三區兩通道’只要嚴格執行,絕對安全。”

“醫院一定會安排好職工的工作和生活,千方百計籌措物資,確保防護物資充足。”

“我們絕不會讓任何一個人在這場戰役中受傷犧牲!”

劉智明的話,如一顆定心丸,讓全院醫護人員瞬間安了心,集中精力投入抗疫戰鬥之中。隨著各項救治舉措推進,武昌醫院接診秩序逐步有序平穩。

“武昌醫院戰線長、任務重,在只有少量外地醫療隊支援的情況下,不僅完成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還承擔了血透、精神疾病患者的收治工作,三大院區收治患者約千人。”醫院紀委書記洪毅說,武昌醫院作為三級醫院,在缺少外援的情況下能夠堅守至今,與劉智明對醫護人員的保護息息相關。

他介紹,截至2月20日,該院共有408名新冠肺炎病者治癒出院。1034名在職員工中被感染者為26人,2.5%的感染率遠低於平均水平,且未發生一起聚集性感染。

生死之間 他拒絕妻子陪護 拒絕插管治療 只為“千萬不要感染別人!”

1月24日,劉智明病倒,住進武昌醫院的ICU病房,隨後被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肺炎。

20多天後,面對劉智明的不幸辭世,他的同事們仍在努力回憶他感染前後忙碌的身影,“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們讓他早點防護、早點休息、早點治療,說不定就能好了!”

武昌醫院副院長黃國付、紀委書記洪毅都提到,劉智明是有專業情懷的行政領導,雖然身為院長事務繁多,但他平日裡常常會去神經外科查房和會診。

洪毅回憶,今年1月以來,隨著武昌醫院收治重症患者增多,劉智明常去ICU病房對重症患者進行會診,“那時候對新冠肺炎還不甚瞭解,劉院長的防護沒有升級,也許就是那時不幸感染的。”

只有劉智明的妻子、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ICU護士長蔡利萍知道,其實早在1月21日接到改造任務之前,劉智明已持續低燒了一週。

1月24日,劉智明入院。1月27日,蔡利萍所在的武漢市三醫院光谷院區也開始接收發熱患者。肩上重擔千鈞,她只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通過微信與丈夫聯繫,互道關切之情。

2月4日,蔡利萍連續4次給劉智明撥打視頻通話,都沒有接通,只好留言鼓勵,“老公,你要加油。”

隔了一小時,劉智明才回復,“折騰了一晚上……我以為我要死了,缺氧。今早打了呼吸機,好多了!”

妻子問:“要我去照顧你嗎?”

劉智明堅定回答:“不要。”

洪毅說,那時劉智明病情相對穩定,“他更關心的是別人有沒有感染。”

“我們進病房探望,劉院長第一句話就問我們的情況,得知我們沒有被感染,他特別高興。”回憶起那一幕,武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珣泣不成聲,“當時護士長在劉院長手心寫了‘加油’兩字,他把拳頭握得緊緊的,說會加油的,一定會好起來的……”

2月11日,劉智明51歲生日,他發了最後一條朋友圈:“幾件大事值得紀念——ICU醫護團隊為我在病床上過了個生日;剃了個大光頭;離開呼吸機十二小時以上,用經鼻高流氧合可達90%以上。”

面對大家的鼓勵,他回覆:“我撐了20天,還是活著好。”

誰也沒想到,2月13日,劉智明病情突然加重,在武昌醫院ICU病房裡接受搶救。已到生死一線之間,他卻反覆強調,“就算死了,也不要給我插管!”

洪毅解釋,武昌醫院ICU病房不是負壓病房,醫生進行插管治療容易形成氣溶膠傳播,非常危險,“劉院長深知這一點,這個時候還惦記著同事安危。”

2月14日,劉智明轉入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病房,先後接受了氣管插管治療、ECMO體外循環機搶救,最終於2月18日上午搶救無效去世。

英雄雖去 他留下無數精神財富正 匯聚成眾志成城、驅疫安邦的戰“疫”精神

三天來,劉智明的親友、師長、同事、下屬都在回憶著他生前的點點滴滴。

他的專業啟蒙老師、湖北醫藥學院黨委書記塗漢軍深夜發文悼念學生,“哪有天生的英雄?哪有天降的勇士?只不過是危急關頭,有人負重前行,甘願挺身而出,甘願奉獻犧牲!”

他的同事、醫院紀委書記洪毅至今還記得劉智明對他的寄語,“大家一起好好幹,早日讓武昌醫院成為三級甲等醫院。”就在前不久,武昌醫院新院區一期大樓已經封頂,二、三期規劃已經完成,“藍圖已經繪就,沒想到他卻見不到了……”

他的下屬、武昌醫院消化內科徐瑞傑發了一則朋友圈懷念院長,“今天有些恍惚,總不時張望電梯口,好希望像往常一樣,一抬頭您從電梯出來,徑直走到護士站,面帶微笑地問我,病區都還好嗎?有什麼困難嗎?”

英雄已逝,斯人已矣。但戰“疫”總攻已然打響。

春天已來,站在武昌醫院裡,看著病患有序排隊入院接受檢查時眼中燃起的希望,看著全院醫護人員強忍悲痛仍堅守一線的昂揚鬥志,我們能夠感受到,劉智明在這裡度過的日日夜夜、留下的點點滴滴,正匯聚成“治病救人、驅疫安邦”的戰“疫”精神,激勵著無數醫務工作者堅定信心,共克時艱,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正如武昌醫院一位醫護人員所說,“萬般不捨,您還是走了。您會化作那最亮的一道光,永遠照耀著我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餘瑾毅 成熔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