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喜歡看動畫片?放其他電視劇應該也一樣吧。才一歲,應該都不懂的?

皮皮蝦走


動畫片主要是為適齡兒童量身定製的,一般具有色彩鮮明、音樂輕鬆、詼諧易懂的特點,所以不僅小朋友愛看,不少大朋友也愛看。但是對1歲的寶寶來說,看動畫片是不太適合的,看其他電視劇就更不適合了。下面我們就從科學育兒的角度來具體說一下其中的道理。

首先,1歲的寶寶看動畫片對視力發育無益。

寶寶從出生開始,視力的發育要經過一個從模糊到清晰的漸進過程,一般要到6歲左右,才能達到一個正常視力水平。

1歲左右的寶寶,通常已能明確區分爸爸媽媽和陌生人,手眼的協調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正處在一個視力發育的關鍵期。這時候讓寶寶看動畫片,對寶寶視力的損害是非常大的,有的還會造成寶寶兩眼視力發育不均衡,後天性散光等等。

其次,1歲的寶寶看其他電視劇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應當說,1歲的寶寶的個體差異還是挺大的,比如著名影星張歆藝1歲的兒子會一早拉窗簾喊父母起床了。

大多數1歲的寶寶,開始會走路了,活動區域大了,初步具備了一些認知能力,喜歡模仿成人的動作、語氣,有時候還會發一點小脾氣。很多寶爸寶媽喜歡一邊看電視、看手機,一邊帶娃,以為這樣可以做到兩不誤。但是讓寶寶看其他電視劇,不僅對視力發育不好,可能隨時還會有很多兒童不宜的鏡頭,令人猝不及防。

第三,最適合1歲寶寶的是玩玩具、做遊戲、聽故事與戶外活動。

寶寶1歲時,語言能力發展很快,所以對寶寶的早期教育,最好還是玩玩具、做遊戲、聽故事,在玩樂中讓寶寶開發智力,快樂成長。

家長還要多帶寶寶去戶外活動,讓寶寶接觸外面的花草樹木,認識別的小夥伴。在戶外,遠近不一的距離,立體多彩的景物,會讓寶寶的視覺、嗅覺、聽力、行走能力得到進一步的訓練。

總之,1歲的寶寶,是學習模仿能力非常強的階段,如果加以正確的引導,就能讓寶寶在親子互動中學習到很多有益的東西,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寶寶終身受益。


遠景家庭教育


樓主這麼問,肯定是想著1歲的孩子,看什麼都也一樣,那就和大人一起看電視劇就是。事實是,當然不一樣。我家是大家庭住,孩子外公外婆可以控制不看電視,但是太奶奶不可能,白天都看各種抗日劇。說說我家2歲雙胞胎看電視劇後的不好影響,大家就懂了。

別說寶寶喜歡動畫片,我都喜歡看

第一,動畫片是10-20分鐘一集,更適合小朋友休息眼睛。

動畫片時長更適合孩子,可以讓孩子看1-2集就休息會,控制單次看屏幕時間在30分鐘以內。

圖為熊貓和小鼴鼠

第二,動畫片內容更適合孩子。

故事情節是孩子喜歡和熟悉的,比如《汪汪隊立大功》是狗狗們的故事,《超級飛俠》是各種飛機,《熊貓和鼴鼠》是森林裡各種小動物。

圖為《超級飛俠》

第三,動畫片對孩子有教育意義。

孩子可以學到不少生活常識,慢慢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意識。

比如《貝瓦兒歌》,我孩子看了,就知道出門要牽著大人的手。

比如《汪汪隊立大功》,孩子就認識了不同職業特性,也懂得要去幫助他人,要團結。

比如《超級飛俠》,孩子就看到了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可以瞭解到房子還要圓頂的,吊鉤還可以這麼用。

比如《海底小縱隊》,就用很淺顯語言向幾歲的孩子介紹了洋流是什麼,洋流有哪些走向,這種知識是我當時在高中才深入學習的,但是動畫片裡給我們很生動有趣形象介紹了,孩子也可以很快潛移默化學習到。

圖為《海底小縱隊》

電視劇會有哪些情節,不適合孩子看

第一,血腥暴力會讓孩子害怕。

我家太奶奶愛看抗日劇,確實這麼大年齡,腿腳不方便下樓,在家看看電視劇更好打發時間。可我開始想著孩子不看久了每一次沒關係。結果有一天,我家細毛問,那是什麼。太奶奶給孩子解釋:“那個人被砍斷了手。”我就覺得很有問題了,再不讓孩子看電視劇了。

孩子不會意識到那種暴力是有問題的。對和平年代長大的孩子,這麼血腥不適合。

所以後來,我是哪怕帶著2個1歲多孩子(我家是雙胞)一起在廚房洗碗,也不讓他們看電視劇。或者帶著一起在房間玩積木,都挺好的。

第二,電視劇太成人化鏡頭,孩子容易模仿。

電視劇裡各種親親抱抱,孩子也會模仿。元旦聚餐,我家細毛就突然抱著第一次見面的小妹妹,親了好幾口,多虧她父母沒說什麼,回家我也是反覆和孩子說,不能隨便親任何人,要別人同意才可以。尤其不要亂親女孩子。

第三,電視劇立體炫目特效,傷害孩子眼睛。

現在有些武裝片,特效是很多的,但對於1歲的孩子,其實感官只有平面概念,不斷變化的炫目特效,對大人是感官刺激,對孩子,是嚴重傷害視力的。

結語

1歲孩子要看電視,建議控制每天單次時長,單次時長30分鐘以內。每天最好是控制在1次,不超過2次。要看就看動畫片,不要看電視劇。家長可以陪著一塊看,也可以等孩子慢慢長大,和孩子有共同話題。不是想著用電視來打發孩子。

2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右右細毛和爸媽


孩子在發育的時候神經系統發育它是有規律的,比如說。

有次我老婆說的話提醒了我,嬰兒在一週的時候,她的所看到的世界是模糊的,因為她的神經還沒發育完全。他只能大概的分清楚,那邊有個人好像在一直在動。然後呢,他就感覺好笑,有個東西突然出現突然又消失,突然出現突然又消失,他就感覺好好玩呢。他聽聲音的方式也是比較單調。

一週小孩子他的腸胃沒發育是直的,還沒發育成我們的胃部有帶彎曲的,所以孩子有的時候經常吐奶。


當孩子達到兩週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給他看動畫片,他也只能看,越簡單的越好,比如說小豬佩奇,裡面的話這是我的爸爸,這是我的媽媽。越是簡單明瞭的話,越容易被孩子所理解,越是簡單的圖畫,簡單的顏色,越是在孩子眼中越有趣。
然後在孩子三週的時候教孩子一些簡筆畫,然後讓孩子分清楚顏色,分清楚顏色之後,在基本的數字1~20,再學50個基本漢字
。總之循序漸進掌握孩子智力發展的規律,一般能培養出比較優秀的孩子。

用心的家長有的時候可以觀察得到,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寫的字特別大,但到二三年級的時候字慢慢小起來了,而且也會寫連筆畫了,那麼這也是孩子神經系統不斷髮育成熟的一個現象。

最後祝您生活愉快。


位卑不敢忘憂國auto


孩子之所以喜歡看動畫片,是因為動畫片色彩明亮,故事輕鬆易懂,一個故事能讓他們變得很開心,他有什麼理由拒絕動畫片呢?

孩子看動畫片,會把自己當作動畫片的主角,他會想象自己是正義的使者,斬妖除魔去保衛人類和地球,會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

而電視劇故事冗長,設計情節比較成人化,孩子不太容易看懂,而且電視劇一集有40-50分鐘,要孩子坐著不動看那麼久,估計孩子會很不耐煩,也很難看下去。而且,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來說,看電視不能超過10分鐘以上,不然,對孩子的視力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最好的做法是不要給孩子看動畫片,畢竟孩子只有1歲,從小不要讓孩子養成看電視的習慣,多陪孩子閱讀是個不錯的注意。比如和孩子一起看一本好看的繪本,給他講講繪本的故事大意,多問孩子幾個問題,引導孩子去回答,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腸造粒,這是非常棒的一件事。

這種方式,不用擔心會損壞孩子的視力,而且當孩子形成了閱讀習慣,那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以後孩子會很自覺地找書去看,所以,我們只需要多備各種類型的圖書,讓孩子多看看,他會看得不亦樂乎,而且會饒有興趣。

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多為寶寶著想,注意寶寶各種行為和能力的培養,不要讓孩子看太多的電視,要為孩子的身心健康著想。


教育新時論


“皮皮媽育學園”給你解答:首先,1歲的孩子確實還看不懂電視;其次動畫片和其他電視劇對孩子來講,並不一樣。接下來,我就“孩子能看什麼樣的電視節目及多大可以看電視節目”給你詳細解析。

一、家長讓孩子看電視節目的動機

通常來講,家長讓孩子看電視,通常有3個原因:

1、電視節目的教育的意義

現在很多人都挺注意孩子的教育的,但是有的自己能力有限,不知道到底怎麼教孩子是對的;有的是精力不夠,抱著讓孩子亂玩不如讓孩子學點東西的想法。這時候看到一些打著“教育性的、提高孩子智力”之類的宣傳口號很響,且製作精良、內容不錯的少兒精品節時,難免受到影響,很容易讓家長覺得讓孩子看電視也是讓孩子接受教育的一種方式。

2、孩子精力被佔用,自己省心

有的家長自己很忙,沒空管孩子的時候。為了省心,把孩子往電視機跟前一放,等發現只要看電視,孩子就很乖很專心,也不用擔心有啥安全隱患時,慢慢的,就會給自己和孩子養成習慣。

3、沒想那麼多,大人想看,孩子就跟著一起看了

部分家長沒想那麼多,覺得自己小時候就這麼長大的,愛吃飯時看個電視,孩子一小就也跟著看了。慢慢觀察還會發現,孩子特別小的時候貌似也不怎麼盯著電視,偶爾瞟一眼。久而久之,家長就更放心了。

二、孩子無論看什麼電視節目,都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

動畫片、少兒節目等通常來說都是製作組針對幼兒的特點精心製作的,畫面更飽滿、色彩更鮮豔、情節更誇張。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促進他把電視節目和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更不用提部分少兒節目從內容到情節設計無一不精,確實很具教育意義。孩子碰見了自己很喜歡的角色,還會把這個角色當做自己真正的好朋友,表達和行為習慣都會受到角色良好的引導;同時一個榜樣朋友的存在,會讓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會更容易達成好的結果。我家孩子自從看了《愛探險的朵拉》,所有不愛乾的事情,只要一提dora(朵拉的英文名字,也是動畫片裡的發音),孩子馬上就變的很樂意。

而成人電視劇的內容對孩子的智力發育來講,並不合時宜。孩子看不懂全部,但長久耳聽目染,孩子依然會模仿電視劇裡的對話和行為,最關鍵的是即使孩子模仿了,他也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現在不能夠做長大之後才能做的,對孩子的成長有百害而無一利。

三、孩子不合適的時間看了不合適的電視節目有什麼危害?

1、美國兒科學會指出,2歲以下的孩子是不適合看電視的。

大多數2歲以下的孩子呢,都是“直覺行動思維”。電視節目對他們來講只是一個接一個快速閃過的畫面,而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過早的看電視,會對孩子形成注意力障礙;把電視劇當背景,會影響孩子的社會認知和行為。很多家長可能也會觀察到,這麼大的孩子對電視之間的廣告更感興趣,那是因為通常來講,廣告更短、音樂節奏更強、對孩子來說是不停的出現的“新的東西”,更符合這個階段嬰幼兒的發展特點。也有的家長會看到,孩子看了電視節目雖然會模仿情節,但也會伸手去抓電視裡的玩具,這就是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還分不清電視和現實生活中的關係,長久薰陶,必然影響其社會認知。

2、主打教育類的電視節目並不能開發智力,讓孩子更聰明

有研究表明:17-24個月的幼兒,不管看沒看過這類節目,語言發育、行為習慣都差不多,看了並不會有促進效果,不看也不會讓孩子的發展滯後;相反看了節目對孩子的損害更明顯。3-6歲的孩子,適當看一些教育類節目,有助於孩子小學學業的進步,但若是孩子因觀看娛樂性電視節目,導致學習時間、或和小夥伴交往時間變少,則對學業不利。

3、並不是所有嬰幼兒電視節目,都有榜樣作用

市場上有很多從製作到內容、到表現形式無一不精、無一不符合嬰幼兒發展發育特點的良心作品;也不乏注重表面,內容迎合,不考慮是否對小觀眾造成不良影響的“粗劇”,不僅不會樹立榜樣作用,還會讓孩子學會暴力、沒有同理心、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等等。

三、家長應該怎麼做

完全不讓孩子接觸電視、電子產品不現實,沒有不必要。但是家長們還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1.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2歲以下,儘量不看,不得不看時,儘可能控制在15分鐘以內;2-3歲,儘量控制在每天30分鐘以內;3歲以上,和孩子根據情況商量,權衡自己和孩子都能接受的時間。

2、選擇合適的節目,和孩子一起看

孩子通常喜歡一遍一遍的重複看同一個節目,當孩子對內容熟悉以後,我們可以把節目暫停,引導孩子加入自己的思考;當孩子看完結束後,我們可以引導複述剛剛看到的故事,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也可以引導孩子把電視節目把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實地觀看;也可以樹立榜樣力量,規範孩子的行為。

3、創造機會,多和孩子進行電視之外的親子活動

對孩子來講,最好最有效的成長方式還是真人高質量的遊戲、互動;這不僅有助於孩子的認知發展,還有助於孩子社會情感和人際交往的發展。


結尾: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如果你有感悟了可以關注我。“皮皮媽育學園”將持續給你解答育兒相關問題,創作不易,請尊重原創;多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得到!

—END—


皮皮媽育學園


您好,我是開心爸爸的日記,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說起孩子看動畫片這件事情來,很多爸爸媽媽們都苦惱不已。

絕大多數的孩子,看書的時候坐不住,吃飯的時候扭來扭去,但看起動畫片來就與之前的表現判若兩人。如果爸爸媽媽不加以制止的話,能夠在那裡看一整天眼睛都不多眨一下,身體也是一動不動的。

而且在爸爸媽媽們看來,孩子喜歡的那些動畫片說實話實在是有些乏善可陳,簡陋的動畫,弱智的情節,不斷的重複,真的找不到什麼讓人感興趣的地方。但就是這個毫無是處的動畫片,卻能夠成功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比爸爸媽媽的教育強了不知道多少倍。那麼,為什麼動畫片會有這麼大的魔力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多心理學家,育兒學家都進行過相應的研究,一般來說,吸引孩子的動畫片,主要有這幾個因素:

情節簡單,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

首先就是情節簡單了,絕大多數的動畫片都是很簡單的情節,呈現出來的都是很直接的東西,不會像成年人的電視節目一樣,會引發大家的思考以及共鳴等。

所以,動畫片看起來是非常輕鬆的,對於孩子來說感受尤其深刻,他們可以毫不費力的看懂,這種滿足感會反作用在看動畫片這件事情上,從而讓孩子欲罷不能。

刺激豐富,能很好的吸引孩子

其次就是動畫片有著豐富的刺激元素,比如人物形象的刺激,本來在我們心目中一個老鼠就是賊頭賊腦的,但是突然間給這個老鼠帶上安全帽,開上小飛機,變成一個飛機駕駛員舒克的時候,對於孩子的內心就是一種顛覆,帶來的刺激就很強烈,能夠驅使著孩子不斷的追尋後續的情節。

動畫片本身也是有很多刺激的,比如不斷變化的場景,不斷閃現的圖畫,以及突然出現的聲音等。這些元素可以很好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從而不斷的看下去。

言之有物,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最後就是動畫片可以很好的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了。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對於身處的這個世界是有著很深的好奇心的,很容易被新鮮事物以及生活中很難接觸的東西所吸引。而動畫片呢,則是提供了一個載體,讓孩子能夠通過屏幕瞭解更多的東西。

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自然就能夠讓孩子快樂不已了。

不過動畫片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影響更多是負面的。

比如不斷閃現不斷重複的畫面,會讓孩子的眼球跟著不斷轉動,時間一長眼球酸困,流淚,近視等情況就會不斷出現。比如動畫片更多的是展示,沒有一個互動的過程,對於孩子的語言社交起不到幫助的作用。比如同一個動作太長時間,對於孩子的生長髮育也不利。

所以對於爸爸媽媽們還是應該控制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多和他們一起互動,這樣才能教育出更加優秀的孩子。


開心爸爸的日記


大人都覺得孩子1歲左右啥都不懂,讓他看電視,看動畫他也看不懂,其實並不是這樣,一歲的孩子可能也有自己的思維。


動畫與電視的區別


兒童動畫是特意針對孩子的興趣和喜好來製作的,動畫編劇更熟悉孩子的興奮點,也更容易製作出孩子感興趣的動畫。


一些在成年人看來都很簡單的事情,經過動畫可愛的人物和更鮮亮的色彩包裝呈現在孩子的眼前,會更加吸引他的注意力。


另外,動畫片多會融入生活實例,活靈活現的展現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比如前幾年大火的《小豬佩奇》圍繞著佩奇家庭和學校來展開,熟悉的環境與劇情讓孩子更容易記住。


別奇怪,孩子也是有注意力的,他也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電視劇更多傾向於成年人的思維,故事情節也會更加深一點,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夠,對於內容也沒有那麼深的認知,所以比起來興趣會大大降低。


色彩的區別


動畫人物一般都是靠不同的色彩來構造,小孩子對於鮮豔的色彩捕捉能力蠻強,會追隨著色彩來移動。


同時,動畫配音使用童音也讓孩子更有親切感,讓他更感覺這些畫面讓自己喜歡。


糰子育兒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平時坐不住的孩子,一旦看起動畫片來,真的是一動不動,連眼睛都捨不得眨一下。動畫片裡到底有什麼?怎麼會這麼吸引孩子呢?

動畫片是模仿我們的現實生活製作的,裡面有很多的現實元素,也包含很多誇張元素,比如將物品擬人化,或者是賦予人類某種魔力等,簡單易懂。

而孩子呢,從一出生開始,就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總是希望通過不斷的探索來了解這個世界,動畫片將多種多樣的信息直接呈現在孩子面前,正好可以滿足孩子。

而且,動畫片還包括了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接觸到的新鮮事物,孩子怎麼會不興奮呢?

必須說,看電視是有很多的好處的。比如可以為孩子提供一些知識,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等。但是,對於一歲的孩子來說,看動畫片有點太早了。

2016年,美國兒科學會指出,兒童使用電子設備的最小年齡為18個月,即一歲半的孩子才可以接觸各種電子設備。

如果現在就讓一歲的孩子看動畫片,甚至是電視劇,真的是危害巨大,最主要的危害有兩方面:

首先,會損害孩子的視力

1歲孩子的視力發育不完全,在4~5歲時,才能達到0.6左右,而要等到8~10歲視力水平才幾近發展好。所以,如果孩子一直看電視,會給視力造成很大的負擔。

其次,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展

1歲孩子一看到動畫片就安靜下來,確實如家長所說的那樣,並不是在思考,而是因為他們的大腦沒有辦法一下子接受這麼多的信息量,屬於蒙圈狀態。

即使以後能夠稍微明白一點點動畫片裡面的內容,也是在被動地吸收信息,而主動和互動的信息交流才能發展孩子的大腦。

除此以外,等孩子稍大些,對於孩子的專注力、社交能力,甚至妻子關係等,也會有危害。

所以,1歲的孩子,最後不要讓他看電視,不管是動畫片,還是電視劇。如果擔心孩子一個人無聊,想要找到代替看電視的方法,陪孩子玩遊戲,無疑是最好的方法。

這樣的遊戲有很多,哪怕是拿一堆物品放在孩子面前,讓孩子自由抓取,都是非常好的遊戲。而孩子,也能通過遊戲,學到特別多的東西。


小燦親子教育


早期兒童教育工作者指南《理解兒童的行為》中曾提出:“兒童的每一個行為都表達了其全部的生活和個性人格,因此如果我們不瞭解這種隱藏在其行為中的生活背景,就很難理解兒童的有些行為,對於這些行為表現,我們稱為人格的統一性”。

根據三歲前寶寶的身心發展特點,這個階段的寶寶經常看電視,對寶寶各方面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英國頂尖心理學和生物學家埃裡克·西格曼曾呼籲到:“我們應該像限鹽、限制脂肪攝入一樣,嚴格控制少年兒童每天看電視的時間。

0-3歲這個階段的兒童還是處在無條件的接受期,這是兒童生長髮育最快的時期之一。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借所謂的無條件地從外界學習模仿的早期過程。

3歲前的孩子有什麼身體和心理特點呢?


著名的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曾發表過人格發展階段論:

嬰兒期— 0-1.5歲— 身心主要衝突是,信任感對不信任感。 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沒有安全感的時候,這個時期的寶寶特別喜歡哭,有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孩子不能一哭就抱,這樣會更使寶寶哭的厲害,其實不是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哭的時候,你一定要給個回應,哪怕正在忙,也要用語言來告訴孩子,“媽媽馬上就來”,孩子即使只聽到聲音也會得到安慰,這時候儘可能的撫慰,會讓孩子從小就有信任感,長大後也會比一般的孩子有安全感。

童年早期—1.5-3歲—身心主要衝突是,自主對羞怯與懷疑。 這個階段的孩子要多去培養自主性。很多寶貝的家長總覺得孩子什麼都做不好,他本來在試探性地去完成一件事,家長會下意識的上手幫一把,還樂在其中,覺得自己是孩子“得力的小幫手”。

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需要地就是去探索,對什麼都好奇,就想自己去摸摸去碰碰,他會覺得這個世界太神奇了。

家長可以適當地引導或鼓勵孩子去做事,而不是直接上手去幫助,總幫助孩子會讓孩子養成懶惰和依賴的心理。

兒童心理學家曾建議家長,即使家長想要去幫助孩子,也最好在孩子注意不到的地方“幫一把”,讓孩子認為是自己做成功的,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瞭解了孩子在3歲前身心發展的特點,接下來讓我們聊聊這個階段經常看電視會對孩子身心造成哪些影響?

1、大腦發育受到限制。 寶寶看電視與看繪本不是一個回事,看繪本可以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在看繪本時寶寶會有自己地想法,雖然他不會說,但是寶寶會在大腦中形成思考的過程;而寶寶看電視是被動接受地行為,上面演什麼他就模仿著做,會阻礙寶寶去體會真實世界,也限制了他的想象力,經常看電視會影響孩子大腦的發育,而且,這種影響是不可逆的。

2、影響孩子情商的發展。 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看著聽著電視上的人物說話做事,對於對錯是沒有分辨能力的,不管是對錯都會去模仿,而且,沒有一來一往的交流,孩子得不到表達力的發展,也同時影響孩子情商的發展。

與大人交流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孩子如果在大人面前說錯話或者做錯事,大人通常會板個臉或者訓斥孩子,這樣他就意識到自己錯了,以後為了避免不被訓就不會去做了;說了好聽地話或者做了值得鼓勵的事情,我們家長也會去表揚寶貝,這樣寶貝會繼續做這樣的事情。

而且,在交流過程中,也加強了寶貝表達的能力,也會學著家長地說話方式去表達。

3、使孩子性格急躁、難交友。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看電視可導致小孩行為暴躁,經常亂踢亂打,大哭大叫。他們看電視的時間越長,行為就會變得越暴躁。研究人員表示,即使開著電視,但孩子們沒看電視,也能導致他們行為暴躁,只是這種聯繫沒有直接看電視與暴躁行為的聯繫強。


據研究人員推測,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結果,可能是因為孩子們從電視上學會了暴力行為,而且因為看電視,他們用在閱讀或遊戲等積極的任務型教學上的時間更少。

那麼孩子幾歲才能看電視呢?

專家指出,兩歲以下的孩子最好是不要看電視。

對於兩歲以上的孩子,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錢志亮副教授稱,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可以控制在45分鐘內。

因為雖然看電視有很多危害,但適當看看,對發展孩子的感知能力、記憶力有一定益處,關鍵是把握好度。

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家長最好在身邊陪伴,這樣在電視中播放值得學習的事情時,要及時肯定,讓孩子說出,看了以後有什麼收穫,從而培養和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非判斷能力和記憶能力。

為了不讓孩子不經常看電視,我們家長要做哪些努力呢?

  • 家長要設定嚴格的時間管理表。孩子畢竟心理發展還尚未成熟,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智,但是,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去建立適合他的時間表,把每天在家的空閒時間編排一下,讓孩子每個時間段能充實利用,把孩子什麼時間學習、玩耍、看電視都安排好了,而且,要嚴格按照時間表去做,這樣孩子不僅生活有規律,長大後也會學著去規劃自己的生活。

  • 讓孩子明白其中的利弊。我們家長總是習慣性的,用命令地語氣去讓孩子做這個或不做那個,孩子雖然很不樂意,但是也只能遵從,其實心裡是很不高興的,這也是正常的事情,別人用命令地語氣讓我們做這個做那個,我們也是不高興的。

我們成年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孩子就會去反抗,漸漸的就會叛逆,尤其到了青春期,叛逆就會更加的嚴重,越不讓做的事越會去做,哪怕不想做,為了氣家長也會去做。

我們家長在想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儘量用商量地語氣或者鼓勵地語氣與孩子說活,這樣他也會很願意去做,他會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

而且,在阻止他做一件事情時,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是愛他的,這麼做是為他好,告訴他這件事會對他產生不好的影響,我想孩子也會懂得父母的苦心。

  • 家長多抽出時間陪孩子玩耍。有很多孩子有不良嗜好甚至成癮,大部分的原因是孩子感受不到愛,家長很少關注他,讓他覺得很孤獨,想得到別人的注意。

我認為我們家長更多的時候不應該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而是,儘量陪伴孩子一起做,對孩子地陪伴不是你的人雖在,卻一直在玩手機,孩子需要的是高質量地陪伴。

孩子想要去看電視,也是因為無聊,不知道該玩點什麼好。在孩子沒意思的時候,你如果帶著孩子一起去做遊戲、玩玩具等,孩子也想不起來去看電視,因為,他想看電視無非是想看有意思的動畫片,讓自己快樂。如果他已經得到想要的快樂了,也就不想去看電視了。

寫到最後,我想說,家長能真正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也就十幾年,過了這個時期,想多與孩子親近都難,所以,把握好這段時期的教育和陪伴,會讓家長和孩子受益匪淺。


sunny育兒說


動畫片對孩子來說太有吸引力了。現在的動畫片製作得非常好,別說孩子們喜歡看,有時我站在孩子們的身邊,我也會被一些動畫片所吸引。動畫片有很多其他節目沒有的優勢。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動畫片色彩鮮豔。

色彩鮮豔是動畫片最大的特點,而且圖像變化較快,很吸引孩子的眼球。配音也是孩子喜歡聽的童音,聲音富於變化。

二、生活化。

動畫片裡很多故事情節都是貼近人們的生活的。比如《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裡的故事情節都是圍繞著生活中的事情來開展的。爸爸寬容幽默的形象很受孩子們喜歡。



三、富於想象。

有一些動畫片是充滿想象力的,能滿足孩子們好奇的心理。比如:《變形金鋼》等等。他們通過觀看動畫片能豐富自己的想象力,天馬行空,沒有限制。

四、能滿足孩子未被滿足的心理。

孩子們都很崇拜英雄角色,他們能在動畫片中找到英雄,並進行模仿,讓自己也變成為一名英雄戰士。如《奧特曼》中的英雄人物。我們幼兒園裡的孩子經常會扮演奧特曼的角色做遊戲,特別喜歡。

五、角色的性格特點有吸引力。

有些角色具有很強烈的性格特點。比如:勇敢、寬容、自信、愛。而當一個孩子很喜歡這些性格特點的時候,他就會在動畫片裡去尋找。比如:《小豬佩奇》裡的媽媽,就是一個很寬容的媽媽。無論小豬犯什麼錯誤,媽媽也只是說一聲:“小豬,你不該。”媽媽對孩子非常寬容,孩子很喜歡看。



六、故事情節有吸引力。

有的孩子雖然還小不能完全看懂情節,但他們能看懂人物的表情變化,故事大概的發展。大點的孩子是能看懂的。富於變化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讓孩子停不下來。比如《喜羊羊與灰太狼》。

七、具有教育意義。

動畫片裡的故事情節還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比如《獅子王》就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動畫片。小獅子的爸爸被叔叔殺害後,小獅子被迫遠走他鄉,最後堅強的活下來,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成為了獅子王,非常勵志。我看完後都非常感動。劇情從小獅子膽小開始一步步成為了一隻勇敢獅子王。

但經常看動畫片對孩子也有一些不良影響:

一、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動畫片主要是以畫面的色彩和聲音的變化去吸引孩子的。雖然孩子在看動畫片時注意力會很集中,但是以後進入學習的話,注意力就容易分散了。因為書本沒有動畫片這樣色彩鮮豔,富於變幻。

二、會使孩子模仿暴力行為。

孩子是非常善於模仿的。如果動畫片中充滿暴力,那麼孩子也會模仿暴力行為。在我們幼兒園裡,孩子只要坐在一起玩,就會打架。我對孩子說不能打架。有孩子說:“我在做遊戲。”還有的孩子說:“這是動畫片裡的。”所以,給孩子看動畫片要有所選擇。



三、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電視或其他電子產品都會影響孩子的視力。以前,我有一位朋友在帶孩子時,他們讓1歲不到的孩子半躺在床上看動畫片,後來去醫院檢查出孩子的眼睛出現了斜視,後悔不已。孩子最少要在滿2歲以後才能看動畫片,而且看的時間不能太長。

四、會影響孩子語言和社交的發展。

孩子是需要進行社會化發展的。當他在看動畫片時,他就減少了與人溝通的機會。一歲的孩子正是語言發展關鍵期,父母應該多陪孩子說話。儘管孩子還不會說,但聽是學會說話的基礎。孩子需要有人與他交流,豐富他的詞彙。而且父母在陪伴孩子同時,孩子也在學習如何進行社會交往。



不知道為什麼家長要讓孩子這麼早就看動畫片?如果感到自己有時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玩時,可以給孩子放一些故事或歌曲讓孩子聽。這樣也比看動畫片好。選擇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有聲電子產品給孩子聽。別說孩子不懂,所有的信息都會儲存在孩子的大腦裡,只是他現在不會說而已。但是有一天當他學會了發聲說話,他就會說得很快了。

我建議父母還是抽時間多陪陪孩子吧!孩子如果是一個人在玩的時候,父母可以給他一些玩具讓他自己玩一下也是可以的。我是雨後山林靜, 一位正面管教講師。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感謝您為我點贊並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