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地形看历史兴衰——后金在东北的兴起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王朝的兴衰史,每个王朝兴衰原因都是多方面的,经济体量、人口基数、君主英明与否、优秀人才的储备等,但地理地形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否则,中国传统玄学里为什么总讲“龙兴之地”呢?

本篇透过地形看历史兴衰,简单谈一谈后金在东北的兴起。

一、全国地形及东北地形

通过地形图,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基本是一个独立结构的区域,北有小兴安岭、西有大兴安岭、东有长白山脉、南部通过辽西走廊与关内相通,中间是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松花江、辽河等干支流众多,造就了一片肥沃的东北黑土地。


透过地形看历史兴衰——后金在东北的兴起

全国地形图


透过地形看历史兴衰——后金在东北的兴起

东北地形图


这种独特的地理结构,堪称中国版图中的一个“金角”,内部可稳定发展,东、北、西三个方向基本无后顾之忧,向南可通过辽西走廊进攻中原,若局势不理,关闭辽西走廊,即可成独立状态。

二、明朝末年的东北现状

受中学历史课本的影响,有一个机构名词:奴儿干都司,一个明朝历史上的神奇机构,它兴建于极北苦寒之地的黑龙江,让人们留下了对明朝疆域的无限感怀。人们都认为明朝对广阔东北地区进行有效管理的实锤性存在。那么,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明朝建立之初,为了继续打击北元政权,有效管理东北地区,明成祖朱棣在公元1409年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下辖100余卫所,作为东北地区的统治法权。


透过地形看历史兴衰——后金在东北的兴起

然而,奴儿干都司对东北地区实际占领管辖作用其实仅仅维持了二十余年。这种“实际统治”政策是建立在明朝的“扩张性”政策基础之上,一旦明朝转向守成,那么废置便会成为必然选项。同时,东北虽然土地肥沃,但是苦寒之地,气候极其寒冷,受制于当时落后生产条件,也不适合生存生活,对比明朝庞大的军事投入,得不偿失。

公元1434年,明朝改变扩张政策,内迁奴儿干都司于三万卫(今辽宁开原),放弃了对于奴儿干地区的直接军政控制,明朝的直接管辖范围,仅仅在今天的辽宁省一带。

当时东北区域主要存在的一些散居的少数民族部落,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等,对于这些区域的管理,明王朝更多的是采用“以夷制夷”的策略,利用女真各部落之间以及和其他民族部落之间的矛盾纵横捭阖以控制局势。任命一些亲明的少数民族首领,去打击、去管理其他的少数民族部落。如后金的创始人努尔哈赤本身就是世袭的明朝任命的建州卫指挥使,负责如今辽宁省开原一带的民族、经济等事宜。明朝末年的东北地区,主要是少数民族的无政府状态的一种存在。

当然,明王朝对于这些少数民族也是不放心的,动辄就采取杀人减丁、犁庭扫穴的种族灭绝政策,削减女真人的人口基数,降低危险系数。女真部落极其仇恨明王朝。

因此,东北少数民族部落的无政府状态、女真民族对明朝的仇恨,一起推动了努尔哈赤的崛起,一步步的发展壮大了起来。

三、东北地形对于后金政权的帮助

东北区域太远离中原了,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从北京到沈阳是800公里,在交通落后的16世纪,这都是要人的双腿硬生生的走出来的。

1、 后金政权的成名之作“萨尔浒之战”

关于萨尔浒之战的经过,网上有很多资料,如何从而改变了辽东的战略格局,使得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此后金采取主动出击的方针,而明朝相对于后金处于被动局面。但萨尔浒时,明朝号称40万,实际14万,而后金政权只有区区6万。以多打少的明军,怎么就败了呢?在分析战败原因的时候,都会提及到明朝统帅在战争当中部署的作战计划也是导致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时,明神宗任命杨镐为统帅,准备直捣后金大本营赫图阿拉,明朝采取的是“四路分进、共同合击”的战术,努尔哈赤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法,即“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透过地形看历史兴衰——后金在东北的兴起

萨尔浒战役图

按理说,这样的作战部署也还算详细,不能以结果成败论,就认为明朝这些将帅是傻子或饭桶。明朝的作战部署,也是经过萨尔浒之战明军统帅仔细研究之后才制定出来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明朝将士战斗力不足、后金军队骁勇善战,但地形也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四路分进,没有错。但四支从不同地点出发的军队,怎么保证同时达到攻击位置,同时发起进攻?萨尔浒一带,正是辽宁东部,接近长白山的山区地带。

东北地域太辽阔了,何况战役的发起时间,是最冷的2月份。后金政权对地形的熟悉程度,是取得胜利的一大关键因素。

2、 辽西走廊对后金发展的极大帮助

关于辽西走廊、关宁防线的故事,网上资料很多,都是说这是明王朝阻止后金入关的一条国防要道,它的存在与得失,决定了明王朝的生死。

这些说法,都是结果成败论,即使后金取得了萨尔浒的胜利,又占据了沈阳、辽阳等整个辽宁地区。但因为人口基数少,经济落后,后金对于明朝,也仅仅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明王朝依旧强大,后金政权所面临的,是如何存活下去的问题。至于入主中原,对于诞生之初的后金政权,是不可能奢望的。

辽西走廊的独特狭长结构,让明王朝如果想收复辽东,战略补给线极其漫长,往往以失败告终;但只要明朝守住了广宁城、山海关等,就可以阻挡后金入关,以保关内安全。


透过地形看历史兴衰——后金在东北的兴起

凡事都是相互的,对于弱小的后金政权来讲,辽西走廊也是保证生存的生命线,只要切断辽西走廊,只要守住锦州一带,就可以确保东北的安全,就可以腾出时间来,稳定内部局面,发展经济等。

试想,如果公元1620年前后,没有这条狭长的辽西走廊作为后金政权的要塞,如果辽西是适于大军团作战的平原,明王朝集中全国之力,想碾压后金政权,也是容易实现的。

透过地形看历史兴衰——后金在东北的兴起

四、 结束语

中国人喜欢围棋,围棋的落子艺术,一般都是从边角位置开始入手,利用边角位置无后顾之忧的特点,踏实做好根据地,然后徐图中原、谋取天下。后金政权充分利用了东北这片半封闭的地形特点,为自己从弱小到强大,提供了有利庇护。至于1644年的清军入关,基本是历史的一个偶然因素,如果没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弄垮了明王朝、如果没有吴三桂的献出山海关,地形决定了局限性,后金终其一世,也就是东北的一个边陲政权。

透过地形看历史兴衰,你会发现另一个视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