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评级:三大指数上涨 九股迎来掘金良机

五粮液(000858)公司动态点评:管理升级 坚定目标 “双三”战略保增长

类别:公司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黄瑞云日期:2020-02-20

事项:近期,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连续主持召开三次专题会议,深入研究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工作。据悉,专题会议要求,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要前瞻性、大力度的布局好下一步企业生产经营。会议透露:元旦春节期间,五粮液总体营销形势良好,渠道备货、动销、库存等主要指标实现预期,全面完成旺季销售目标。会议强调,面对复杂的形势,进一步突出加强“三个优化”:加强计划优化、加强渠道优化、加强结构优化;加快“三个转型”:加快机制转型,加快团队转型、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全年营收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疫情影响短期消费,对公司全年经营情况有信心。节后华南和北方市场的库存较高一点,目前一线城市价格在930,二线城市在920 左右。春节前公司发货完成全年业绩目标的30%以上。节前销售成功,但疫情影响春节开平消费,可能二季度淡季的回款和库存有压力,但疫情结束后预计会有消费强势反弹,且假设疫情结束后中秋国庆一般占全年业绩35%-40%,对于今年的经营成果我们很有信心。茅台价格的持续坚挺凸显了五粮液独一无二的性价比,五粮液现在在1000 元左右的价格带恢复了品牌地位,并且用最基本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最高质量的需求。

价格坚挺,渠道管理成效卓著。19 年五粮液给存量经销商很多奖励,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效率和积极性。目前渠道工作的目标是老渠道不增加量,新渠道增加量为主,电商和实体大客户有很大的增量。公司信息化系统的创新,对整个行业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自己也是最受益的。以前是经销商模式,通过信息化现在可以让经销商模式发挥很大的作用,并且具有很大的增长速度和空间。公司通过扫码的数据系统支持可以加强对于终端渠道的把控摸清经销商真正的销售实力,也有利于防止窜货。

管理不断升级,带来未来增长核心。通过信息化等手段,结合了其他优秀公司的特长,具有较好的阿尔法效用。目前公司的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 1、今年五粮液大客户的开发很重要;2、继续推进控盘分利,传统经销商不增加,同时通过信息化细化考核指标;3、在新零售、新营销方面做了很多投放,加大曝光,增加边际效应;4、系列酒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五粮液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同时他们在建立一个制度,让人才更好的发挥作用。公司产品力、品牌力、人员组织架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营销上具备了很强的可持续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预计19-21 年收入为分别为504、574、654亿元,19-21 年净利润分别为171、215、254 亿元,EPS 分别为4.4、5.5、6.5 元/股,基于行业集中度提高,高档酒壁垒带来龙头增速,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对销售影响较大,终端消费需求疲软,新品销售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视觉中国(000681):整改释放风险 雨过会有天晴

类别:公司机构: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雷涛日期:2020-02-20

投资要点

事件。2019 年12 月10 日,国家网信办指导有关地方网信办约谈公司负责人,指出公司网站违反国家互联网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公司网站随即开展全面彻底的自查和整改,整改期间网站暂停服务。2020 年2 月3 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网站已恢复试运营,并接受社会各界对整改成效的监督,公司将视网站试运行情况及社会各界反响开展后续工作。

整改释放风险,或影响短期业绩但不影响长期逻辑。整改期间,公司对网站违规图片、视频进行了集中清理下线。从网站试运营情况来看,创意类图片并未受到影响,而编辑类图片则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的限制,不能涉及时政类新闻信息(具体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以及社会突发事件)。整体而言,下线图片对公司的经营性影响很小,对经营业绩也不构成重大影响。另外,本次整改事件是针对全行业而非仅针对公司。从长远来看,事件有关问题的消除殆尽有利于公司和行业在经营管理上的进一步优化,而监管层面的持续关注和重视也有利于公司和行业在这一细分市场的加速渗透。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基于国内版权意识持续渗透、公司以内容资源筑高竞争壁垒并保持行业主导地位、渠道价值及对上下游话语权进一步凸显的假设,同时考虑到网站停运整改及疫情对产业上下游的或有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 年营收由8.76、11.29 和13.26 亿元下调为8.23、10.04 和12.86 亿元,净利润由3.31、4.28 和5.20 亿元下调为3.15、3.87 和5.04 亿元,对应EPS 由0.47、0.61 和0.74元下调为0.45、0.55 和0.72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2019-2021 年PE 分别为43、35和27 倍。考虑到公司历史估值中位值约为50 倍和业内较高的ROE 水平、较为稳定的净利润增速,我们认为公司合理的估值区间为对应2020 年市盈率40-50 倍,对应目标价区间为22.00-27.50 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版权保护风险,被诉讼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股权质押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三花智控(002050)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海外电动车订单锁定高增周期

类别:公司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曾朵红/柴嘉辉日期:2020-02-19

投资要点

19 年营收同比+4.5%、利润+9.9%,符合预期。公司公布2019 年业绩快报,19 年营收113.24 亿同比+4.5%,归母净利润14.21 亿,同比+9.9%;其中Q4 营收27.03 亿,同比增长5.1%,归母净利润3.64 亿,同比增长35.5%,增速环比+30.6pct,Q4 净利润环比增长0.3%;Q4 归母净利润率13.5%,环比+0.5pct。制冷业务稳健增长,汽零业务新能源汽车海外订单开始放量,全年业绩整体符合预期。

汽零业务:新能源汽车海外大量订单锁定成长,20 年起有望开启高增;传统车目前承压,20 年起有望逐渐复苏。19 年新能源汽车整体受退补等因素影响,产销整体小幅不及预期,20 年是海外车企电动车放量元年,国内恢复增长,预计2020 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160-180 万辆,同比增长35%-50%。三花布局十余年,积累了大量客户,累计订单体量达180 亿左右。占比较高的客户中,特斯拉19 年已经开始供货,大众、PSA、沃尔沃等20 年开始起量,奔驰、宝马等21 年开始起量,20 年将开启新一轮的高增长周期。传统汽车市场从2018 年下半年起持续低迷,19 年延续了低迷态势,但19Q4 以来终端消费数据降幅持续收窄,数据环比在改善,同时上游零部件厂商订单、排产情况改善,19 年估计整体低迷,但预计20 年起景气度逐步改善。

制冷业务:整体稳健增长,能效标准升级带来结构性增长机会。2019年白电市场景气度不高,空调产销增速放缓,19 年空调产量2.19 亿台,同比增长6.5%,增速环比去年回落3.5pct。三花是全球制冷零部件龙头,四通阀、截止阀、电子膨胀阀市占率全球第一,随着行业增速放缓三花制冷业务增速相应放缓。2019 年底“史上最严”能效标准推出,2020年7 月1 日起将正式实施,新标准统一了定频、变频空调的评价方法,只按照季节能效(APF)定级,这使得现有的低能效的三四级定频空调将面临淘汰,预计未来2-3 年电子膨胀阀产品在空调市场的使用率从目前的24%左右,将逐步提升到60%以上,20 年起电子膨胀阀产品有望带动制冷业务单元增速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19-21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14.21/17.17/21.47 亿元,同比分别+9.9%/+20.9%/+25.0%,EPS 分别0.51/0.62/0.78 元,对应现价PE 分别44 倍/36 倍/29 倍,给予目标价25元,对应20 年40 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元隆雅图(002878):促销品行业龙头 建立MCN竞争壁垒

类别:公司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张良卫日期:2020-02-19

促销品行业龙头,整合营销能力保证主业稳定增长。

1) 元隆雅图作为集创意设计能力、供应商管理能力、数字化营销创新能力、自媒体品牌传播和内容电商营销能力于一体的促销品行业龙头,拥有明确的市场竞争优势。

2) 元隆雅图的客户资源优势及客户拓展能力均领先于业内,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及流程管控能力铸就其竞争壁垒。

3) 元隆雅图形成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供应商资源,目前有一千多家签约供应商,涉及十几个大类,上百个小类、逾五千件产品。公司积极布局特许纪念品及贵金属工艺品业务,有利于提高行业地位。

子公司谦玛网络MCN 业务模式壁垒更高。在网红经济产业链中,MCN机构连接上游KOL、下游渠道及品牌商,为体系高效运营提供保障;通过广告营销、内容电商等多种形式,MCN 机构可以有效进行变现,并且在内容平台电商化、电商平台内容化等领域拥有广阔的未来空间。

谦玛网络作为老牌新媒体整合营销方案提供商,不仅具备网红经济时代的KOL 运营基因,还拥有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客户资源、渠道资源及创意经验积累,背靠营销龙头元隆雅图更是获得了更充足的周转空间,具体体现在谦玛“整合”的业务与支持体系、丰富优质的客户资源、全面强势的渠道覆盖,以及难以复制的内容创意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19-21 年营业收入14.95/19.22/24.46 亿元,同比增长42.1%/28.6%/27.3%;预计归母净利润1.27/1.74/2.25 亿元,同比增长35.5%/36.9%/29.7%,对应EPS 为0.97/1.33/1.73 元,对应PE为39.46/28.83/22.22 倍,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趋严,行业竞争加剧,宏观经济风险。

万里扬(002434):1月CVT+G系列销量表现靓丽

类别:公司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黄细里日期:2020-02-19

公告要点:万里扬2020 年1 月变速器总销量113868 台,同比增长8.39%。

商用车变速器销量55900 台,同比下降19.86%,其中G 系列高端变速器销量20721 台,同比增长99.22%。乘用车变速器销量56068 台,同比增长58.83%,其中CVT 变速器销量30673 台,同比增长433.91%。

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销量1900 台,同比增长100%(19 年这一块销量为0),其中销量数据全部来自EV 减速器。

CVT 变速器+G 系列商变1 月销量表现靓丽。虽然1 月份存在春节较早因素,总体公司变速器销量表现较佳(同比+8.39%),尤其是受益国六升级带来渗透率提升的G 系列商变(同比+99.22%),受益吉利配套上量带动的CVT 变速器(同比+433.91%)。另外,剔除CVT 变速器之后的乘用车手变表现也较佳,EV 减速器实现了突破,实现1900 台。

公司是自主变速器优秀企业。内生+外延双管齐下,从商用车变速器—乘用车手动变速器—乘用车CVT 自动变速器,万里扬不断拓展变速器产品线。早期专注于商用车(轻卡、中卡、重卡)的变速器研发,2015年6 月收购吉利汽车的乘用车手动变速器资产,于2016 年5 月,以26亿元的交易价格收购奇瑞变速器100%股权,获得奇瑞CVT 自动变速器技术。商用车变速器是公司传统拳头产品,营收规模从一直稳定在11亿元以上,而轿车手动变速器目前已经稳定在8-10 亿元,乘用车CVT自动变速器业务成为公司2017 年以来核心增长点。

CVT 格局生变, 万里扬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加特可+邦奇+万里扬+江麓容大”是国内主要独立第三方CVT 供应商。加特可目前只配套于日系品牌。邦奇是目前自主品牌CVT 变速箱主要配套商。万里扬和江麓容大是国内自主CVT 供应商之一,主要配套力帆/众泰等。未来国内自主品牌CVT 变速器格局核心看万里扬与邦奇之间的竞争。受股东方影响及自身研发和服务能力响应国内客户较慢,邦奇下游配套综合能力有所拖累,而相比之下,万里扬综合实力逐步增强。

2020-2021 年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反转。1)CVT 配套吉利渐入收获期,将成为业绩最大的弹性点。根据公告目前已经配套吉利五款车型:远景X3+远景S1+远景SUV+帝豪GL+帝豪GS,2020-2021 年将是核心上量阶段。2)随着自主品牌渗透率提升,乘用车手动变速器稳步发展。3)受益国六升级,商用车G 系列有望迎来量价齐升。4)前期亏损的内饰业务已经完成剥离。预计2019-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4.86/6.68/9.35亿元,同比增长38.35%/37.42% /39.84%,对应EPS 为0.36/0.50/0.70元,对应PE 为25.62/18.64/13.33 倍。基于看好公司未来2 年业绩高增长以及目前估值处于合理位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CVT 格局出现新进入者。

杰瑞股份(002353):高增长持续兑现 全年业绩同比+122%

类别:公司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陈显帆/周佳莹日期:2020-02-19

事件:公司发布2019 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收入69.32 亿元,同比增长50.81%,归母净利润13.67 亿元,同比增长122.14%。

投资要点

高增长持续兑现,全年业绩同比+122%

根据公告公司2019 全年归母净利润13.67 亿元,根据前三季度归母净利9.05 亿元可测算出,2019Q4 归母净利为4.62 亿元,同比增长83%。

公司高增长持续兑现,是受益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推动下,我国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包括页岩气及页岩油资源加大勘探开发投资力度,油气设备及服务市场需求旺盛,钻完井设备、油田技术服务等产品线订单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保供政策提速油气开发,其他油气资源将接力设备需求新增量在油气资源自主可控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国家频繁出台配套政策推进我国油气增储上产,为行业景气度向上提供坚实支撑。国内市场2018-19 年是以页岩气开发为主要风向标。2020 年及之后,一方面,页岩气经济性带动开发进度有望加速,我们认为,在国内经济性逐渐体现的基础上,国内页岩气开发有望复制北美页岩气2007-2017 年十年复合超过 30%的产量增速的发展路径,公司中长期成长通道打开;另一方面,其他油气资源也在国内政策强推下逐渐起量。对油服设备需求区域更为分散,需求持续性更强。

高端设备进入北美市场,电驱压裂全球领先

海外压裂设备市场空间远大于国内,美国压裂设备市场远大于国内。公司已与北美知名油服公司成功签署涡轮压裂整套车组订单,成功打入北美压裂高端市场。同时凭借全球功率最大柱塞泵自产优势,电驱压裂新产品性能全球领先。电驱、涡轮以及传统压裂车,三类产品三管齐下,有望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油服景气度未来几年高度确定,页岩气经济性有望推动设备需求高速增长,公司产品已具备全球竞争力,2020年美国市场份额突破可期,预计公司2020-21 年归母净利润18.77 亿、22.46 亿元,对应PE 21、17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波动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平安银行(000001)2019年年报点评:对公复苏 负债改善 净息差强势

类别:公司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马祥云日期:2020-02-19

事件:平安银行2019 年营业收入1379.58 亿元,同比增长18.2%,归属于本公司股东净利润281.95亿元,同比增长13.6%,对应EPS 为1.54 元/股;期末总资产3.94 万亿元,较期初增长15.2%,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资产2730.35 亿元,较期初增长24.1%,对应BVPS 为14.07 元/股。

投资要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平安银行年报核心看点在于主动做实资产质量指标及对公业务复苏,2020 年期待对公贷款继续高增长并沉淀存款、压降负债成本,近期估值回调,维持重点推荐。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 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6.6%、12.5%,目前估值对应0.96x2020PB、8.9x2020PE,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估值1.35x2020PB,目标价20.54 元/股。

为何四季度主动收缩盈利且不良余额环比三季度增加21 亿 更扎实反映资产质量。

1)公司四季度单季盈利增速大幅降低至4.9%,将全年盈利增速及ROAE 分别拉低至13.6%、11.3%,但实际上PPOP 仍然高增长19.5%,意味着四季度大量计提拨备拖累了盈利增长,所以全年信贷成本达到2.54%(2018、2019H1 年化分别为2.35%、2.31%),明显提升。

2)但信贷成本走高并非因为资产质量恶化,而是公司将逾期60 天以上贷款也全面纳入不良认定口径,因此我们看到不良余额环比三季度增加21 亿元(不良率反而环比降低3BP 是因为贷款规模扩盘),同时测算加回核销及清收的年化不良生成率较中报提高15BP 至2.76%。实际上,这只是从财务角度更严格统计不良贷款,把握2019 年贷款扩盘及盈利高增长窗口,坐实资产质量指标,所以逾期60 天以上贷款偏离度降低至96%(年初高达110%)。

3)在此情况下,观察逾期贷款将更真实反映资产质量,2019 年公司逾期、逾期60 天以上、逾期90 天以上贷款的余额和占比全面“双降”,由此判断资产质量仍然处于改善趋势。同时,加大拨备计提后,逾期60 天/90 天以上贷款的拨备覆盖率分别达到190.34%/222.89%,较年初大幅提升49.1/63.44 pct,风险抵补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对公贷款十个季度以来首次显著增长,对公业务复苏并稳定负债成本是2020 年核心看点。

1)公司三季度可转债转股打破资本约束后,市场一直期待对公业务复苏,四季度对公贷款开始加速投放,平安银行“对公做精”战略将开始真正发力。2019 年末一般企业贷款余额环比三季度大幅增长12.1%至8710.81 亿元,四季度增量一般性贷款中对公、零售各占一半,此前连续十个季度压降对公贷款后首次出现明显拐点,这也令对公存款环比增长7%。我们强调,2020 年公司基本面的核心看点在于对公业务复苏拉动并沉淀存款、降低负债成本,四季度数据已初露端倪,未来需要继续关注对公活期存款的沉淀及负债成本走势。

2)零售业务方面,四季度主要增量在于消费金融属性的持证抵押贷款,规模较年初大幅增长65%至2116.95 亿,此类产品比新一贷、汽车金融更安全,反映了零售业务风险偏好降低,同时也说明零售转型始终是平安银行核心战略方向,打造最佳零售银行愿景从未改变。

四季度净息差保持稳定得益于负债成本逆势下行,预计2020 年净息差表现将优于同业。

1)公司四季度净息差保持2.62%高水准,环比三季度持平,主要得益于计息负债成本环比下行7BP 至2.55%,其中存款成本逆势环比降低8BP 至2.4%,四季度对公贷款的加速投放派生了更便宜的存款负债,而多数同业四季度负债成本仍有上行压力。从资产端来看,收益率全面环比下行11BP 至5.06%,符合市场环境,且四季度加速投放对公贷款也会影响收益水平。

2)2020 年考虑LPR 全面应用于存量贷款以及降低利率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引导方向,银行业普遍面临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但平安银行有望继续保持高水平净息差,我们判断波动幅度将明显低于同业。一方面,虽然公司四季度加速投放对公贷款,但信贷资产端仍以较高收益率的零售为主,2019 年末零售贷款比重仍然达到58.4%;另一方面,公司原本负债成本较高,通过对公业务的复苏派生对公活期存款、压降负债成本有利于稳定净息差。

风险提示:1)肺炎疫情冲击宏观经济,资产质量承压;2)零售业务不良率上行;3)对公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海大集团(002311):全年饲料板块增速稳健 养猪业务逐步释放利润

类别:公司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马莉/金含日期:2020-02-19

公司发布FY19 业绩快报:FY19 实现收入476.86 亿同增13.12%,归母净利16.51 亿同增14.90%,实现饲料销量约1230 万吨同增15%;单四季度实现收入121.73 亿同增7.51%,归母净利2.39 亿同增43.74%。

水产料需求较差,销量增速10%+,20 年需求有望改善。

19 年水产饲料销量增速欠佳主要由于:1)整个饲料行业中大部分企业生产猪料,而这部分产能由于非洲猪瘟影响切换至禽料、普通水产料产线,面对跨界竞争,普水料19 年行情低迷;2)特种水产主要品种生鱼、海鲈等存塘下滑,相关料种增长不及预期。受到冲击较大的颗粒料毛利率下滑较多,销量基本持平;高端水产料方面,虾料、高端膨化鱼料毛利率保持。而在整个水产养殖市场低迷时期,公司通过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打造新品、提升产品力、深化服务,不断提高竞争壁垒,水产料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20 年来看:一方面,普水料经过半年多的激烈竞争,近几月已看到新进入者的战线收缩,跨界竞争在20 年可能会持续,但整体格局上处于边际好转中。另一方面,生鱼、海鲈等品种经过19 年的低迷价格、供给收缩后20 年景气度将恢复。高端膨化料是公司的重点布局方向,19年公开发行可转债拟募资不超过28.3 亿元,超过一半的资金投入高端膨化料项目,将支撑主业未来稳健发展。

受益禽养殖高度景气,禽料需求旺盛,量利齐升。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猪肉供应缺口拉大,19 年猪肉产量4255 万吨同降21.3%。消费替代效应下禽养殖持续景气,公司凭借全面的区域和产品线布局的优势,快速调整战略布局,把部分产能、人员等资源切换到禽料,19 年禽料销量增速约30%。同时凭借出色的成本管控和高效的运营能力使禽料吨盈利提高,显著优于同行。

猪料受生猪产能去化销量大幅下滑,20 年边际改善进行中。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存栏量大幅减少,根据农村农业部数据,19 年下半年起能繁母猪/生猪存栏同比降幅均在30%以上。此轮周期产能深度去化,加之公司所在的两广产能去化更为严重,造成猪料销售大幅下滑。20年来看,随着下游产能复产,猪料销量迎来拐点。

生猪养殖有望贡献利润弹性。公司19 年生猪出栏约70 万头,前三季度基本处于盈亏平衡,四季度全国销售均价35.5 元/公斤,同比环比均大幅增长,整体生猪养殖贡献利润约1 亿。预计20 年出栏110-120 万头,有望贡献利润约5-6 亿。

新冠疫情对20 年业绩影响相对有限:疫情导致短期饲料生产条件受限,交通运输出现一定困难,目前公司逐步恢复生产,开工率提高。由于一季度并非水产料的销售旺季,对水产料影响较小;禽料方面预计影响1-2 个季度,对全年利润边际影响相对有限。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19-21 年公司实现营收476.9/631.6/807.7 亿元,同增13.1%/32.4%/27.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24.8/32.5 亿元,同增14.9%/50.2%/31.2%。当前股价对应PE 为31.9X/21.2X/16.2X,考虑到饲料龙头研发、采购、服务、运营协同发力高筑护城河,饲料主业稳健增长,生猪养殖有望贡献利润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自然灾害及疫情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调整不及预期,生猪养殖不确定性风险

汇顶科技(603160):屏下指纹创新不止 IOT蓄势待发

类别:公司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张世杰日期:2020-02-19

报告摘要:公司专注芯片研发和创新,大力发展生物识别和IoT领域。公司主要致力于研究生物识别技术及人机交互的开发,同时努力拓展产品应用线,将在移动终端、IoT和汽车电子领域提供更广泛的技术、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目前,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华为.OPPO.vivo.小米,Amazon.Samsung等国内国际知名品牌,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外延并购大力扩展IOT领城,为公司创造断机遇.

全面屏带來屏下指纹新时代,随着全面屏渗透卑的提高,电容式指纹逐渐被3D景深摄像头和屏下指纹所取代 由于以苹果为主导的3D结构光价格较高且有专利保护,超声波指纹去年披曝出安全事故,光学屏下指纹凭借性价比高、安全可靠、美观等优势迅速占领安平手机市场。我们认为今年随着LCD屏下指纹方案的推出,公司屏下指纹市场率将会有飞速的提升,除此之外,适配于SG手机的翅薄屏下指纹今年有望随着SG手机的热销而放量,屏下指纹2020年仍然有诸多看点值得期待。

步履不停,公司大力进军1oT领域,根据小米和IHS的数据,目前全球IOT市场规模2018年为231.4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IOT市场规模将达到754.4亿美元,其中中国成为IOT的主要市场之一。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物联网将成为未来新的超级蓝海,公司打造1oT领域的"Sensor + MCU + Security +Commectivity综合平台,在包括手机、平板和可穿戴产品在内的智能移动终鸡人机交互技术领域不断耕耘。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看好未来光学屏下指纹及未来IoT市场前景,但考虑到20Q1渡情影响,我们调整2019-2021年净利润至23.7429.80/3631亿元,对应PE为60.29/48.01/39.4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LCD屏下指纹芯片研发推广不及预期、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IoT产品景气度下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