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學聚焦於帝王權謀的重點論題例舉

細心的學者應該會注意到,先秦諸子學從學說的理論實質來看,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聚焦於帝王權謀理論。或許,這是由於中國古代君權至上的集權體制的決定和影響所造成的,在皇權至上的基本政治制度下,君王統治術成了最重要的理論課題,先秦各家各派的學說都非常重視對於帝王權謀的研究,探索帝王統治術成了先秦諸子最重視的理論話題。

第一,儒家作為先秦諸子學派中影響非常大的理論之一,其“仁政說”便是很典型的一例。由孔子創立而孟子大力發揮的“仁政說”,表面上看,所論述的是仁義道德的理論和原則,而實際上所闡述的卻是通過倫理學說去論證君王治理國家的合理性。

在儒家代表人物看來,人倫理常是國家治理原則和文化道德基礎,而國家的存在有利於充分發展人倫理常,國家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應當存在,因為它是人倫發展所需要的。在儒家代表人物看來,國家就是一個道德組織,國家元首必須是道德領袖,因而,只有聖人才可以成為真正的君王。在古代,聖人堯為天子,堯年歲大了,選出年輕的聖人舜,教會舜以德治國,舜之後由聖人禹繼承,君王之位由聖人傳給聖人,由仁德之君來統治天下。這就是儒家的仁政。

聖人以仁德治國,其治國之道稱為“王道”;而霸主以暴力治國,其治國之道稱為“霸道”,王道治國理政的方式是通過道德教育來實現的,是以仁心感化和禮儀培養的軟性的培育和教化的方式來實現的,而霸道治國執政的方式,是通過暴力的強迫來實現的。這即是儒家學說所主張的“王道”與“霸道”的區別。

孟子對儒家“仁政”的闡述是很有代表性的。孟子說:“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由於儒家王道霸道之說的廣泛影響,古代政治家和政治哲學家們都堅持王道霸道的區別,而傳統儒家特別重視的理論話題之一是讚揚王道,批判霸道。

諸子學聚焦於帝王權謀的重點論題例舉

孟子

與之相應,“德治”成了與“仁政”相統一的治理方式。在儒家學者看來,有德之君治理國家是應該被支持和讚揚的,而無德之君以霸道執政,靠暴力強壓,屬於沒有仁德的霸主,即便為君王也是無德之君,是可以將其推翻的。無德君王,殺之亦不算犯弒君之罪。

與“仁政”學說相統一,孟子提出了他著名的觀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孟子的這一“民重君輕”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巨大,一直到辛亥革命仍有重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孟子說出了古代社會對民眾最為重視的話,肯定了民眾可以推翻無德君王的民間呼聲,但是,歸根結底,孟子也是為國家的統治者著想的,是王道政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維護君王統治的一種策略,說到底也是帝王權謀的一個妙招,這一妙招的精妙之處在於奉勸君王要以德為本,以民為本,若不能以民為貴者,不配為君。這實際上就是後來所說的“得民心者得天下”,這與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論是一致的,說到底,是主張“王道”必須施“仁政”,行“德治”。

第二,在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中,對於帝王謀略闡述得最為仔細的當屬荀子,荀子論“君道”被認為是先秦帝王統治術的很有代表性的理論。

首先,荀子比孟子的理論視野更廣闊,孟子主要強調“禮治”,而荀子則主張把“禮治”與“法治”結合起來,“禮”“法”兼用,以更有效地服務於君王的統治。在荀子看來,無論是“禮”還是“法”,最重要的是任用賢人,只有善用人才方能維護君王的專制集權統治。

荀子強調治國要“隆禮重法”,而君子是法的本原,也是國家能堅持法治的根本保證。荀子說:“君子者,法之原也”(《荀子·君道》)。荀子又說:“君子者,禮義之始也”(《荀子·王制》),荀子把君子看成是帶頭尊禮的人,所以,君王的統治之道在於任用君子、尚賢使能。

其次,荀子把儒家的“道”解釋成是“君道”,以賦予君王最高的道德原則,君王成了衡量一切的道德準繩,荀子比孟子更重視君王的專制,他去掉了對於君王的道德制約。

孟子曾強調“道統”比“君統”更重要,以“道”為標準來評價君王之所為,孟子大膽提出:“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孟子·萬章》)他把君王能否真正實行儒家的“仁道”從而實施“仁政”看成是明君的標準,他不贊同君權的絕對性,主張對君王必須有所限制。若君王有過,必須對他進行勸諫;若反覆勸諫君王而君王還不聽不改,可以把君王換掉。

而孟子對君王的制約卻被荀子給取消了,荀子認為君王是最善於行“道”的人,治理天下既不是依靠“法先王”,元不是靠依“道統”,而是在於能行“君道”。

荀子說:“道者何也?曰:君道也。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能群也者何也?曰:善生養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顯設人者也,善藩飾人者也。善生養人者人親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顯設人者人樂之,善藩飾人者人榮之。”(《荀子·君道》)

諸子學聚焦於帝王權謀的重點論題例舉

荀子

這就是說,“道”就是“君道”,“君道”即是在於“能群”,而“能群”主要體現為“四統”,即善於養活撫育人,善於約束管理人,善於任用安置人,善於以不同服飾來區分人。因為能做到四個方面,君王便會受到人們的擁護,民眾會親近他、順從他、喜歡他、以他為榮。因而,“四統者俱而天下歸之,夫是之謂能群。”(《荀子·君道》)

反之,如果君王不能具備這“四統”,就會眾叛親離,成為匹夫,導致國家衰亡。他說:“不能生養人者,人不親也,不能班治人者,人不安也,不能顯設人者,人不樂也,不能藩飾人者,人不榮也。四統者亡而天下去之,夫是之謂匹夫。故曰:道存則國存,道亡則國亡。”(《荀子·君道》)

荀子也曾引用《傳》裡的“從道不從君”的話,似乎其觀點與孟子有一致的地方,可是,荀子治理國家的核心思想是強調“君道”而非“道統”,在荀子看來,君就是道的化身,關鍵在於“能群”,在於能將禮義貫徹於治政活動中。

荀子從理論上消除了“道統”的獨立性,把禮義完全政治化了。孟子等的“道統論”到了荀子這裡,變成了“從君即從道”的“君道論”,君王的制約被徹底消除了。

荀子的“君道論”被歷史上很多學者和政治家認為是傑出的“帝王之術”,荀子把儒家的“外王”學說推向先秦的理論高峰。

再次,荀子對於儒家“內聖外王”理論的闡述和發揮與孟子等心性論者完全不同,他所重視的不是由“內聖”推出“外王”,不是由“內仁”轉化為“外禮”,不是要求通過心性修養來保證賢君成功推行“仁政”,而是更重視對於“外王”理論在經世致用方面的體現。

荀子闡述“外王之道”說通過強調“隆禮重法”來進行的,是“禮義法度”方面來闡述維護王道。在荀子看來,禮義並非由內心修為推導出來的,而是原則、規範、制度、儀式的內在根據。禮義是綱,而法是目,“禮治”能讓“法治”得到更有效的發揮。他說:“故禮及身而行修,義及國而政明,能以禮挾而貴名白,天下願,會行禁止,王者之事畢矣”(《致士》)。

荀子認為,禮義是立法的根基,尊禮義,行為便能合法。荀子主張“法后王,一制度”,反對孟子所推崇的“道統”,重視現實政治中的君王統治之道,強調專制一統政治體制的重要性。荀子著力於將儒家的禮義納入“政統”,提升“君道”的至上權威,為大一統的政治體制服務,極力拓展“外王”理論的治理內容而非心性修養。

當然,荀子對孟子的思想也不是完全否定的,比如,他繼承了孟子“民重君輕”的思想,提倡親民愛民,荀子說:“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這一“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說法流傳至後世,成了影響久遠的關於君主平政愛民的形象比喻。後來,在《貞觀政要》裡,魏徵對唐太宗說:“今陛下富有四海,內外清宴,能留心冶道,常臨深履薄,國家歷數,自然靈長。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此後,舟水關係成了形容君民關係的生動比喻,所強調的是民重君輕的儒家著名的“德政”主張。這可以說是孟子和荀子所代表的“王道”論的一大理論貢獻。

第三,以老子思想為代表的道家學說也是以帝王謀略為重要的理論話題的,老子的政治謀略被稱為“人君南面術”,其核心謀略觀念就是為君王設計了“無為而治”治國理念。

老子說的“無為”其實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看似“無為”實即“無不為”,是“無

為而無不為”。老子以各種例子來說明“無為”方法,比如,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第六十章)“治人事天,莫若嗇。”(《老子》第五十九章)強調的都是統治者治理天下,不要刻意用心去大作為,而是大智若愚地以“無為”之策達到“無不為”,取得“無為而治”的效果。

老子的繼承者莊子雖然沒有像老子那樣,在其著作中大講權謀治術,但這位很有藝術家氣質的道家學者在談到帝王治國話題時,也繼承了老子的基本觀點,莊子說:“夫帝王這德,以天地為宗,以道德為主,以無為為常。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餘。”(《莊子·天道》)

諸子學聚焦於帝王權謀的重點論題例舉

老子

顯然,“無為而治”是老子、莊子共同為帝王設計的治國謀略,而“無為而治”策略的哲學基礎即是老子的道學理論和順其自然的哲學方法。

“無為而治”的帝王謀略體現在老子治國謀略的各方面,其它謀略思想都是從這個理論發展和延伸而來的。“無為”策略還可以表現為“以退為進”“以柔克剛”“守雌勝雄”“以靜制動”等,以“無為”之策達到“無不為”的治理目的。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老子》第五十七章)這說得非常清楚了,“無為”是最高明的治政之策。

老子還說:“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者不足以取天下。”(《老子》四十八章)莊子的觀點也與此非常相似,莊子說:“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莊子·天道》)在莊子看來,處於上位的帝王以“無為”之策來治理天下,而處位於下的大臣們則應該積極有為,勤快忙碌著去處理政務。這就是道家所主張的君王統治術。

第四,除儒家、道家之外,在先秦諸子學中,青睞於帝王權謀理論研究的,當屬法家學說,而在法家學說中,韓非是集大成者,他以法、術、勢理論來闡述帝王謀略,為帝王設計了“以法治國”的政治謀略。

韓非於戰國末期集秦、晉法家思想之大成,將商鞅的“法”論、慎到的“勢”論和申不害的“術”論三者糅合為一,強調法家的管理謀略要以法制民,以勢立威,以術馭臣,將法治理論系統化,同時,韓非還積極吸收道家的“人君南面術”,主張加強君主集權,剪除私門勢力,“以法為教”,厲行賞罰,獎勵耕戰。

韓非在以法治國的理論前提下論“君道”,吸引了慎到的思想,比如,慎到曰:“大君任法而弗躬,則事斷於法矣。法之所加,各以其分。”(《慎子·君人》)又曰:“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詐偽。”(《慎子·逸文》)。韓非積極吸取關於“任法而弗躬”和“事斷於法”的思想,堅持“法度”為上,認為君王需以“法”為治國的第一準則。同時,韓非又吸取了道家的思想,認為,君主該無為而治,“臣事事而君無事,君逸樂而臣任勞,臣盡智力以善其事。而君無與焉,仰成而巳。故事無不治,治之正道然也”(《慎子·民雜》)。

諸子學聚焦於帝王權謀的重點論題例舉

韓非

此外,韓非還強調法治應公平公正,反對君主“舍法而以身治”(《慎子·君人》),並強調“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慎子·君臣》),這是對法治徹底性的堅持,是古代“君道”管理理論的亮點。

在“君道”論的基礎上,韓非論述了變革與弒君的標準問題,韓非追問:誰才能確定變革的正當性呢?他在《忠孝》篇中尖銳地指出:“田氏奪呂氏於齊,戴氏奪子氏於宋。此皆賢智也,豈愚且不肖乎?” 在韓非子看來,在當時歷史背景下必須首先恢復和重建政治秩序,運用法、術、勢,信賞必罰,循名責實,才能打擊奸佞,維護君權的穩固性。所以,田、戴皆乃“賢智”,這是對儒家“德政”思想的尖銳批判,代表了前秦法家的積極思想。

韓非結合變革論,還強調應時史觀和通權理念。他主張從社會歷史演變進程來看變革問題,認為“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務實“應時”才是改革的關鍵。治世不能務虛,而當務實,任何政治策略的實施均有利有弊,關鍵在於,治國者應當在萬變局勢中權衡利弊得失而作出抉擇。正如他所說的:“法有立而有難,權其難而事成,則立之;事成而有害,權其害而功多,則為之。無難之法,無害之功,天下無有也。”《韓非子·八說》權衡利弊,果敢行動,這才是政治家的本色。

第五,先秦諸子學中,墨家、名家等也很重視對於帝王謀略的研究。

比如,墨家雖然其立場是同情下層民眾的,但墨家的理論也是為了勸君王必須堅持“兼相愛,交相利”(參看墨子《非攻》),他勸告統治者必須推行“尚賢”“尚同”的政治措施,實行“非攻”“非樂”斂行廉政措施,必須“節用”“節葬”,反對橫徵暴斂,反對驕奢淫逸。

再如,名家的刑名之學也很關心帝王治國理政之道,刑名之學的重要代表申不害說:“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號,臣如響。君設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詳;君操其柄,臣事其常。為人臣者,操契以責其名。名者,天地之綱,聖人之符。張天地之綱,用聖人之符,而萬物之情,無所逃矣。”這樣的君臣論是很注意維護統治秩序的。

申子還說:“昔者堯之治天下也,以名。其名正,則天下治。桀之治天下也,亦以名。其名倚,而天下亂。是以聖人貴名之正也。主處其大,臣處其細。以其名聽之,以其名視之,以其名命之。”(參看《申子·大體》)。

顯然,名家主張,名正則天下治,君王務必要考慮“正名”問題,而且,“君設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詳;君操其柄,臣事其常”,君本臣末的問題也是要關注的,其實,刑名之學也屬君道之學。

以上例子,是想說明,先秦諸子的學說中,多是聚焦於帝王權謀的,這一理論特點必須受到重視,而在諸子所闡述的帝王謀略中,雖其基本立場是維護專制君王統治的,但其中也不乏在當今看來是有管理學值得借鑑的方面,值得深入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