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的人,他在2024年9月退休和10月退休,工資差距大嗎?

踏雪梅園


不管是2024年9月退休,還是2024年10月退休,都會按照新辦法待遇計算工資的百分之百發放退休待遇。

十年過渡期,新老辦法退休待遇比較

2014年10月1日開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改革設定十年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退休的人員養老金計發實行新老辦法對比。

“保低限高”,可以保證過渡期內退休的人員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保底限高”即是新辦法(含職業年金待遇)計發待遇低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按老辦法待遇標準發放,保持待遇不降低;

高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超出的部分按以下規定發放:

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10%;
第二年(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20%;
依此類推,到過渡期末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0%。

9月,老辦法退休待遇保障

2024年9月份退休的對比2024年10月退休的,在養老待遇方面多了一重保障

9月份退休的,剛好踩到十年過渡期的尾巴,其養老待遇發放,按照新辦法和老辦法對比,老辦法計算出來的待遇金額高於新辦法的,其養老金髮放就按老辦法發放。

但如果新辦法計算出來的待遇金額高於老辦法的,則養老金髮放按照老辦法待遇+(新辦法待遇-老辦法待遇)*一定比例(10%至100%)。

因此,9月份退休的,不管怎樣,其養老待遇絕對不會低於老辦法計算出來的待遇標準。

而10月份退休的,其養老金就完完全全按照新辦法計算,即使算出來的待遇標準低於老辦法計算出來的標準,也是按新辦法發放。

正常來說,一個月的養老金和年金差距不大

從政策制定的出發點來說,按新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待遇絕大多數都會高於老辦法計算出來的。

假設9月份計算出來的新辦法待遇高於老辦法的,其超過的部分發放已經達到按100%計發,也就是完全按新辦法來發放,那跟等到10月份辦退休,二者在養老金計發公式上就分毫不差。

主要差在推遲一個月辦理退休,可能多繳納一個月的社保和職業年金,但這一個月平攤到後續的養老金計發上,差不多也就幾塊錢的差距。

大家好,我是保叔,更多社保問題,私信找保叔,保叔免費給大家解答。


家加社保


事業單位的人,他在2024年9月退休和10月退休,工資差距大嗎?

問題問的很好,正好卡在了執行事業單位退休標準的“中人”最後的一個月份與執行“新人”標準的第一個月份之間。

機關事業單位自2014年10月開始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在十年的過渡期內,實行的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過渡辦法。過渡期設置了十年,即從2014年10月至2014年9月,此期間實行限高保低政策,新老辦法比對,如新辦法高於老辦法,則逐年增發差額的10%。即2019年退休發50%,2024年為100%。

1、如果按新辦法計算高於老辦法,那麼2024年退休加發的是差額部分的100%,從中也可以看出,則完全是按照新辦法執行的了,對吧。也就是說,2024年9月退休與2024年10月退休的人執行的是一個計發辦法,都是按新辦法計發了。也就沒有任何差別了。

2、如果按新辦法計算低於老辦法。那麼還按老辦法執行。即基本工資乘以相應的計發比例加上歷年的工資增長額及生活補貼等。換句話說,也就是按老辦法要高於新辦法的金額。

從前面的兩點中可以看出,2024年9月退休和10月退休的計發方式上看,9月退休的人肯定不會比10月份退休的虧。對吧!

其實,由於新辦法的計發方式中含有新增的職業年金部分,理論上,按新辦法計算是不會低於老辦法的。如果兩個人的工作年限、繳費基數、退休地、退休年齡沒有任何差異,10月退休人員僅比9月退休人員多繳了一個月的社保,兩者的差異是微乎其微的。

如果對養老金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交流!


老王觀職場


不只事業單位的人,機關單位的人,也會遇到本題目中所提問題的困擾,這就是跨越十年過渡期的問題。這是需要從政策角度給出權威明確的解答與說明的一個重要問題。

很顯然,按中人十年過渡期規定,到2024年9月30日止,在按新、老計發辦法計算養老金時,對於新辦法計算結果高出老辦法計算結果的部分,從2024年1月1日起,到2024年9月30日止,就不用再打折扣了,要發給高出部分的100%。這等於說明限高的規定,到2023年12月31日止,它的時限即使命就會結束,不再起任何作用了。

這也進一步告訴我們,從2024年1月1日開始,就會完全按照新辦法的計算結果100%執行了,這也等於說明從2024年1月1日開始,新老計發辦法相比較的規定,它的使命作用就已壽終正寢,限高規定自然而然就此廢止了。

可以說,從2024年10月1日開始,退休中人養老金計算問題也才真正走上正軌了,即只按新辦法執行就可以了。這也表明,新、老計發辦法的平穩過渡問題,已經順利結束,應該可以告一段落了!

言歸正傳。本題目所提2024年9月退休和10月退休相比較,他們養老金有無差距的問題,在政策層面上會否完全一致、有沒有區別的問題,可以說已經完全講清楚了,大家的顧慮與擔心可以徹底翻篇了!現在可以正著說:在2024年9月或者2024年10月退休時,在適用政策上是完全相同和一致的,也就是完全按照中人辦法的計算結果執行就是了,過渡期保底限高的規定不再執行,不復存在了!

感謝閱讀,請點關注!歡迎廣大讀者和網友朋友們批評指正。


劉正民


在同等條件下,養老金差距不會很大。

2014年10月1日,我國推行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養老金並軌後,國家釆取了幾個辦法來確保事業單位“中人"養老金不減少、不吃虧,實現新、老制度平穩過渡:

第一、把“中人"養老金並軌前的正式工齡算作視同繳費年限,與後來的實際繳費加在一起計算養老金;

第二、以一筆過渡性養老金作為補償,使退休中人在領取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同時,再領取一筆過渡性養老金;

第三、把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作為計算事業單位“中人"養老金的10年過渡期。對在10年過渡期內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釆取新、老兩種辦法來對比計算。

所謂老辦法,就是以退休人員2014年的基本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獎勵工資和各種津補貼相加,然後根據本人工齡所對應的比例計算出退休待遇,再加上2015年以後本人養老金上調的絕對數;

所謂新辦法,就是計算中人養老金的三項計算公式,即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如果用老辦法計算的退休金待遇比新辦法計算的更高,就按照老辦法計算的待遇發放;如果用新辦法計算的退休金待遇比老辦法計算的待遇更高,在發放老辦法待遇的基礎上,對新辦法計算多出部分的待遇按10年過渡期的調節比例,每過渡1年發放10%,過渡2年發放20%,依次類推,一直到2024年發放100%。事業單位10年過渡期內退休人員這種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其實就是對他們養老金的一種“兜底"。

到2024年9月30日過渡期結束後,從10月份起退休的人員將採取與企業退休人員一樣的辦法來計算養老金,至此,企業與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了真正意義的並軌。

經過10年過渡期的磨合,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巳經完成了限高保底的過渡,換句話來說,無論是2024年9月退休30日退休的人員,還是2024年10月以後退休的人員,他們所領取的養老金都巳經是本人實際養老金水平100%的了,巳經沒有必要再進行什麼對比計算了。只要是在社平工資、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繳費工資等各種條件相同情況下退休的兩個人,2024年9月退休和2024年10月退休,除了這一個月幾十元的養老金差別外,退休金差距不會很大。


葉公來幫忙


2014年10月國家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為了保障新辦法和老辦法的退休待遇順利過渡,特別規定了十年的過渡期。

過渡期內實行新辦法和老辦法退休待遇比較。

老辦法待遇高,按照老辦法發放退休待遇。

新辦法待遇高,在老辦法退休待遇的基礎上,發放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的一定比例。

具體的比例是這麼設定的,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退休的中人,額外發放10%的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部分。

2016年退休發放20%,2017年發放30%,以後每年都增加10%,直到2024年變成百分之百。

也就是說不管是2024年9月還是2024年10月,都會按照新辦法待遇計算工資的百分之百發放退休待遇。

但問題在於,2024年9月有一個保障,那就是老辦法退休待遇。如果我們的新退休待遇比老辦法低,那麼我們發放退休待遇的標準還是要按照老辦法方法。

根據目前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來看,由於跟社會平均工資掛鉤,加上職業年金的建立,絕大多數情況都是新辦法退休待遇高。


實際上老辦法退休待遇,主要還是按照2014年退休老人的養老金,每年進行調整後的比例來測算的,國家規定的退休工資增長率,一般都低於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所以,時間越往後,相應的新辦法退休待遇就會越高。如果長期是體制內人員,基本不會出現老辦法比新辦法待遇高的情況。

所以,正常來講2024年9月和2024年10月辦理退休,差距只有一個月的養老金和年金交費而已,差距能有20元到30元左右就不錯了。

最後,需要重申的是,新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更加科學,它能夠體現出每一個月的養老保險繳費,而老的退休金計算方法,工齡超過35年,就壓根看不出差距了,還是計劃經濟大鍋飯的思想。所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是進步的。


暖心人社


差距大了,不合理的條約不廢止,坑的就是2024年9月30日以前的。


10362496


題主問出了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專業的,也問出了許多“中人”的心聲。

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在2024年9月和10月退休會有什麼不同呢?

為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機關事業單位於2014年10月開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這部分編制內人員被稱為“中人”。

為保證改革前後“中人”待遇不會有太大變化,國家特地設立10年過渡期,也就是從2014年10月開始到2024年9月結束,過渡期內退休的人員,其養老金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具體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出2024年9月退休的人員如果新辦法的養老金更高的話,可以領取到超出部分100%的養老金,也就是完全按照新辦法計算養老金了;而2024年10月退休的人員,按照文件要求是按照新辦法計發養老金,因此9月和10月退休是沒有區別的。

而如果老辦法的養老金更高的話,那在9月份退休的人員可以按老辦法領取養老金,而在10月退休的人員只能按新辦法領取養老金,可能會有一點點差距。

不過從目前部分省份已經核發養老金的情況看,大多數人按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都高於按老辦法計算得出的養老金,而且還沒有包括年金在內,因此到2024年,基本上所有人的新辦法計算得出養老金都會更高,也就是說在2024年9月退休和10月退休不會有什麼差別!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2014年9月和10月退休後差距大,因為前沒有參加工資改革,後參加了工資改革,工資改革,又是行政事業單位大幅提升工資的手段,比如,我在事業單位工作43年,總共經歷三次工資改革,平均十多年才有一次。如果同樣按老辦法計算,參加工資改革後的退休人員,工資自然比沒有參加工資改革的退休人員高出很多。所以在中國有句話,資革老,不如運氣好。這個運氣,就包括了是否參加工改,趕上政策的班車。


洪張1


根據四川省對事業單位中人教師退休工資的理順,反映出越往後退休的教師越高,以同一個學校退休的幾位教師為例:陳某15年3月退休現在是每月領4900多元,李某16年退現在是每月領5200多元,何某17年10月退休現在是每月領6000多元,曹某18年4月退休現在是每月領6500多元。照這樣發展下去,24年10月退休的大概是1萬多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