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疫情公司無法復工,沒有效益從孕婦開始裁員,這樣合適嗎?為什麼?

咱家那些事兒


企業應該按勞動法規定來定奪,否則員工拿著合同申請勞動仲裁的話,企業可能就會有麻煩了!當然最關鍵是要和員工協商達成一致,給與一定的補償,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都懂!


周工說工程


我是一名在2019年經歷了被裁員兩次的“倒黴孩子”,就這個問題,我講一下我的看法和經歷。

首先,要說明一點的是,孕婦屬於“三期”特殊人群。不論什麼時候裁員,裁掉孕婦都屬於不理智之舉。所謂“三期”為:孕期,產後恢復期,以及哺乳期,這三期的女員工,不得以非正當理由進行裁員,除非企業破產等原因,即便是出現破產清算,也要按照法律規定,和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予以相應的補償。

我所瞭解的是:出現上述情況,被裁員,需要一次性補償員工到哺乳期結束。

常規的裁員流程為:企業因經營不利需向上級公會提出裁員申報,獲批後進行人員名單確認並上報,避免三期女性員工裁撤。

其次,正常員工裁員,需提前一個月向員工下發書面通知,且按照在司工作年限予以折算成月工資進行賠償,及大家所說的N個月工資,不足半年按照半年計算,滿半年按照一年計算。

如不提前一個月,需要在N的基礎上增補一個月工資做為補償。

三期人員,需按照N的計算方法乘以2,也就是2N,同時按照相應的截止哺乳期(法律規定產後一年時間)結束髮放一年的響應工資進行補償。具體額度請諮詢當地勞動保障部門。

最後,因為疫情原因導致企業效益低迷,這個問題目前在很多行業都已經出現了,相信困難是暫時的,有的地方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相信寒冬回過去的。


京漂一枚


疫情期間,企業無法復工,先從孕婦裁員不合理。孕婦不僅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而且不想履行的,還可以索要2倍補償金。

一、什麼情形下,可以合法解除三期女職工

三期女職工,是受法律特別保護的,除非自身有重大過錯,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嚴重失職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企業據此合法解除的情形外,其他情況下是不能隨便解除合同的

二、三期女職工不能解除的情形

1、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整工作崗位,扔不能勝任的

2、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後,未能就變更的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3、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依據破產法進行重整的,企業轉產、進行技術革新或經營方式調整的

以上幾種情形,用人單位與三期女職工解除勞動合同的,屬於違法解除,勞動者有權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勞動合同已經無法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賠償金,就是2倍經濟補償金,幹滿一年支付兩個月的工資。

三、裁員的流程

因疫情期間,企業無法復工,經營困難,需要裁減人員20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20人,但佔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應需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全體職工的意見,並將裁剪人員方案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才可以裁員。

四、經濟補償金的標準

每幹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半年的支付1個月工資,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這裡所說的工資是職工解除合同時,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企業先從孕婦開始裁減人員,此時,勞動者(孕婦)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如果不想履行或者無法繼續履行的,要求支付2倍經濟補償金。

五、對於孕婦此時被裁如何將自己的損失減少

孕婦生育時的生育費用的報銷和生育津貼的領取問題。像生育津貼各地區基本都會有要求孕婦生育時需要繳納一定時間的生育保險才能享受,像青島地區要求生育時連續足額繳納一年才可以享受,如果在生育時已經繳納一個月以上生育保險的,待用人單位為其連續繳納滿12個月後,生育津貼進行補發。生育費用是連續連續繳納六個月保險的,可以享受生育費用的報銷。

所以根據當地的具體要求,如果需要連續繳納一年,那趕緊找代繳機構給代繳,確保不要斷開。



職聊社保


勞動合同法42條規定,不得解除孕期職工的勞動合同,公司這是違法的,可以去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提起勞動仲裁。

第四十二條 【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懂法的大魚醬


首先,可以明確的告訴您,公司這樣做是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2條的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其中的情形包括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也即單位即使是裁員,原則上也不能辭退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如果單位將孕婦辭退了,那麼其行為便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可以依據第87條向其主張雙倍的經濟補償作為賠償金。

但是《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佈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北京紫乾律師事務所


公司裁不裁員是公司決定,我們左右不了,但在裁員過程中不能觸犯法律。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不能裁。

裁員:

公司主動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需要做相應補償;

離職:

員工提出離職申請,公司批准,這個沒有補償;

有的公司讓員工提出離職,這個不合理,因為這樣就不用補償了。


勾玉喜


首先,疫情情況下,勞動者無法正常辦公屬於特殊情況,用人單位理應理解;其次,疫情導致公司效益降低屬於商業風險,不能將效益降低的風險歸責於勞動者延期復工;最後,女職工在孕期期間,用人單位不得裁該類女職工,否則系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賠償金。法律法規的規定如下: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第二條規定: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 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關於裁員的規定)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四) 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君帆法律服務


依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規定,涉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員工有權利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要求雙倍賠償。


開始於開始之前


很多公司有的時候是真的活不下去了,不裁員就是倒閉,只能這樣求生存。首先孕婦沒有正常員工的工作能力,並且受自身影響還需要總請假,這對於求生存的公司來說可以說是沒啥留著的必要,其次,從人情的角度來說不道德,沒辦法在存亡年前這個人情可以不談,所以沒得辦法,合適!


影視迷人小王


不合適,這樣是一種不公平的對待,雖然理解因為疫情公司資金週轉困難,但是也不能因此拿孕婦來開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