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想娶李世民女兒,李世民向國王要四種動物,導致此國滅亡,你知道是什麼嗎?

老和尚888


由古至今,有一些規律不曾變過。比如說一個人如果有名氣,那麼關於他的故事就會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奇聞趣事。而朝代也是。

假如讓大家在大小几十個朝代中挑選一個印象最深刻的,你會選哪個?個人會選唐朝。這個朝代在我國曆史上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唐朝的版圖在眾多朝代中是能排進前五名的,雖然與天生對其他民族有徵服欲的元朝比稍遜一籌。但是在百姓生活水平、政權統治基礎、後世口碑等方面來看,二者相比肯定唐朝強出N 倍。


唐之所以能被後人記住並給人深刻印象,還被我們視為歷史上的輝煌時期,不僅僅是因為它在武力和國力上的強大,更是因為其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力。

關於唐朝的趣事中,有不少是在和周邊國家的摩擦中產生的,而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也是如此。

這件事的主角是誰?它有什麼樣的歷史來歷? 這件事中的主角是一個西域的小國家,名叫薛延陀。

乍一看,這還挺像一個人名的。這個國家也頗有一些來歷,它屬於突厥族,和中原人不同,他們的生存方式並不是種植糧食,而是遊牧。長期在惡劣的環境中尋找生存資源也培養了他們好鬥野蠻的個性,為後來發生的事情埋下禍根。

在隋朝的時候,它還歸屬於東突厥的控制,當時的統治者不顧廣大人民的生活,一味增加賦稅,給下面各部落造成很大負擔。並且還殺了出頭反抗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下面各部開始反抗,並且脫離了東突厥的控制,臣服於西突厥。


沒想到不久後這邊發生內亂,帶領手下外出避禍的夷男和東突厥交戰,並將其打敗。唐太宗通過這件事看到了壓制西域敵患的機會,於是扶持夷男對抗東突厥。

在此之後,夷男建立薛延陀國,後來唐打敗東突厥後,還吞併了他們的地盤,以壯大勢力。

它和唐產生了什麼矛盾?是因為西域的控制權嗎?

在東突厥被消滅後,薛延陀吸收了很多它的殘餘勢力,一步一步地發展起來,甚至開始對唐造成威脅。上面我們也說過,薛延陀的可汗,也就是首領是唐太宗扶持坐上的這個位子,兩方在消滅共同敵人之後,關係是盟友。只不過唐這邊因為實力的原因更硬氣一些。對太宗而言,他希望能控制薛延陀,並用它來抗衡西域的其他國家。

但是它卻不想任人擺佈,而是自己發展勢力。甚至還把太宗扶持的其他政權打垮。終於,在它一步一步顯露野心之後,唐必須要針對它做出一些措施了。


當時有兩種方案,一是出兵消滅它,二是用和平一些的方式,與他們和親。權衡過後,太宗選擇了第二種方法,但是在彩禮上,他提出了一個特殊的要求。

他要薛延陀送牛,駱駝兩萬,馬五萬,羊十萬,一共四種牲畜。

對於遊牧民族的薛延陀來說,這些牲畜並不難找,為何太宗要提這種要求呢?

這其實是他想的一招拖延計,在和親之前,他和大臣有過一番經典對話,大意就是說現在對薛延陀只有兩種辦法,要麼打要麼和。前者一勞永逸,能保百年太平。後者則能保數十年平靜。只是和親和戰爭相比,肯定更省事,而且不必流血。


但從太宗的角度來說,他並不是真想和親,他要這麼多牲口,是因為知道對方不能按準數送來,因為路途遙遠會死掉一大批。

後來事情的發展也確實是這樣,於是太宗就以此為由拒絕嫁女。之後或許是為報復,薛延陀趁太宗遠征偷襲,結果在唐朝大軍回來後展開的作戰中,他們一敗再敗,最終被打到只剩三萬多人,政權就此覆滅。


歷來現實


現實生活中,一般都是丈母孃瞧不上準女婿,獅子大開口,把準女婿嚇退,可李世民這個老丈人更狠,只要了四種動物,就讓對方知難而退,最後更是導致了此國的滅亡。

這個國家叫薛延陀汗國,淵源還要從隋末唐初講起。

薛延陀汗國的崛起

隋末唐初,中原王朝的北部邊境生活著很多少數民族部落,其中最強大的是東突厥,各個部落都臣服於它,但東突厥的橫徵暴斂逐漸引起鐵勒諸部(匈奴的一個別支)的不滿,鐵勒諸部忍無可忍,起兵反抗東突厥,並推一個叫夷男的首領為可汗。

此時,唐太宗李世民已經登上皇位,正在設法瓦解東突厥頡利可汗的勢力,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之原則,李世民派人聯絡夷男,冊夷男為珍珠毗伽可汗,試圖通過這種“遠交近攻”的方式,實現對東突厥的全面反擊,徹底解除東突厥對唐朝的威脅。

有了大唐的支持,夷男的腰桿硬了,他正式成立薛延陀汗國,與東突厥分庭抗禮,同時遣使入貢,尊大唐為宗主國,成為唐朝的藩屬,也是一枚牽制東突厥的重要釘子。

薛延陀與唐朝的和戰

一開始,薛延陀和唐朝有著共同的敵人——東突厥,所以在唐太宗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以前,雙方關係基本比較友好,薛延陀多次出兵配合唐朝攻打東突厥。

但隨著東突厥的勢力被剷除,雙方合作的共同基礎消失,薛延陀反而變得強大起來,成為唐朝在邊境上的新敵人,而且是最大的敵人。

唐太宗李世民對待邊境少數民族勢力一向是又打又拉,聽話的就拉,不聽話的就打,他把當初對付東突厥的那一套又用在對付薛延陀上,轉而扶持回紇,用以牽制薛延陀,同時冊薛延陀可汗夷男的兩個兒子為小可汗,還扶植原東突厥頡利可汗的族人李思摩為可汗,弄出一堆大小可汗,目的就是為了分化、牽制薛延陀汗國的勢力。

此時的薛延陀汗國有精兵20萬,統治區域廣大,可汗夷男心理開始膨脹,還沒等李世民動手,就在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主動挑起戰爭,結果在山西朔州被大唐名將李績狠狠踢了一頓屁股,慘敗而歸。

薛延陀與唐朝的和親

夷男被踢了屁股以後,感覺十分後悔,第二年便遣使入唐,向唐太宗李世民認罪,並獻上一大批馬、牛、羊、馬等貢品,請求與唐朝和親。

唐初與少數民族首領和親是朝廷經常採取的措施,李世民覺得夷男認罪態度不錯,可以考慮多收一個女婿,而且當時唐朝大將契苾何力(鐵勒族)被薛延陀俘虜,唐太宗為了換回這名大唐功臣名將,於是同意以自己的皇十五女新興公主下嫁。

夷男大喜過望,率先履行承諾,放回了契苾何力,就等著迎娶新媳婦了。

但契苾何力見到李世民後,卻建議李世民不要與薛延陀和親,這樣做只會助長薛延陀的聲勢,反正大唐兵強馬壯,薛延陀若是不服,幹就是了,咱打得過他,誰跟他和親!

李世民想想也對,便想悔婚,但大唐天子不能說話不算數啊,李世民便想出一個點子:要求夷男親自到靈州(今寧夏靈武)邊境迎親,並且上貢“雜畜十萬”作為聘禮。

所謂雜畜,是指牛、馬、羊、駱駝這四種少數民族最常豢養的牲畜,本身不是什麼稀罕東西,但十萬頭這個數目實在是太大了,以薛延陀的實力一時間很難湊齊。

李世民以為自己獅子大開口,會讓對方知難而退,沒想到夷男發揚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作風,竟然湊齊了十萬頭牛、馬、羊、駝,並派人把這些聘禮送給大唐,足見夷男可汗與大唐和親的誠意是十足的。

可人算不如天算,聘禮運送過程中,突然遇到了一場暴風雪。對這些“活聘禮”而言,最怕的就是這種惡劣天氣,暴風雪一來,牲畜不是凍死、便是走失,等走到靈州時,十萬頭牲畜只剩下了不到五萬頭,損失過半,著實可憐。

嚴格而言,暴風雪屬於不可抗力,不算薛延陀違約,但李世民本身就不願與對方和親,一看對方只送來了不到五萬頭牲畜,立刻找到藉口通知薛延陀說聘禮數量不夠,你們違約在先,我決定取消與你們的和親,俺把新興公主嫁給別人,你們就別想了!

李世民這件事幹的確實不太地道,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夷男也氣得夠嗆,他想跟唐朝發飆,可實力不允許,只好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默默接受了這一切。

薛延陀汗國的滅亡

李世民一開始之所以答應夷男和親,主要還是考慮薛延陀實力不凡,想要一舉滅掉對方有些難度,便想通過和親穩定局面,等待機會再發兵消滅薛延陀。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薛延陀可汗夷男死去,其子拔灼自立為多彌可汗。這位新可汗一反父親對唐朝畢恭畢敬的態度,主動發兵攻打唐朝,非但沒有成功,反而因為性格暴戾,濫殺權貴,引起內部騷亂。

對薛延陀汗國失去控制的多彌可汗最終被回紇所殺,夷男的侄子被擁立為勿失可汗,勿失可汗很務實,他向唐朝表示“願保鬱督軍山”,永不反叛。

李世民等的就是這一刻,他敏銳地抓住薛延陀汗國內部混亂、實力最弱的時機,派名將李績等出兵討伐,一舉滅掉了薛延陀汗國。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這個國王是薛延陀國的國王夷男,而這四種動物則分別是馬、牛、駱駝、羊,那麼為什麼這很普通的四種動物就導致薛延陀國滅亡了呢?

薛延陀國的發展史

薛延陀國原本是鐵勒諸部之一,生活在北方的遊牧民族,由薛、延陀兩部合併而成,薛延陀國起初役屬於突厥,但是在隋末唐初時,突厥人對薛延陀國橫徵暴斂,稍有不從就殺人立威,因此薛延陀國人均對其忍無可忍,發動武裝起義。而此時突厥人在北方也勢大,滋擾中原王朝,因此也被中原王朝視為大敵,於是中原王朝與薛延陀國交好,一方牽制,一方作為主力,最終將突厥所滅,而薛延陀國則趁機發展成為北方遊牧民族中最大的勢力,巔峰時刻雄兵二十萬。


薛延陀國與唐朝的矛盾

起初,薛延陀國、突厥、唐朝就相當於三兄弟,唐朝為大哥,突厥為二哥,而薛延陀國則相當於小弟。大哥在家生活的很好,但是二哥卻喜歡惹是生非,雖然打不過大哥,但是卻喜歡沒事挑釁一下,而面對可以收拾的小弟也毫不吝嗇,經常欺負自己的小弟,最後的結果就是惹怒了大哥,逼反了小弟,最後大哥和小弟聯合準備一起教訓教訓這個老二,終於將老二給打趴下了。而這時小弟不甘示弱,老二都沒了,那麼自己不就可以成為老二了嗎,於是小弟經過幾年的韜光養晦,勢力漸長,逐漸的發展成為了老二。但是這個後成為老二的三弟和以前的老二有一個同樣的毛病,那就是喜歡挑戰大哥的權威以及欺負弱小。


所以隨著薛延陀國的地位與勢力的提高,薛延陀國與唐朝的矛盾逐漸的顯露了出來,由於薛延陀國成為了北方最大的勢力,引起了唐朝的警惕,唐朝繼續使用對付突厥的方式對付薛延陀國,這自然引起了薛延陀國的不滿。再加上薛延陀國勢力越來越大,野心也就越來越大,需要的地盤資源也就越來越多,開始不斷的對唐朝邊境進行滋擾,這自然也是當時強大的唐朝所不能深受的,於是雙方矛盾徹底爆發,必須用武力才得以解決。

薛延陀國戰敗祈求和親

薛延陀國雄兵二十萬,準備與大唐一決高下,但是結果是註定了的,小弟就是打不過大哥,結果就是薛延陀國被唐朝一頓胖揍,被打回了原型,薛延陀國當時的國王夷難見此,確實打不過大哥,就想認慫,臣服於唐朝,當時唐朝的皇帝是千古一帝唐太宗,見此也算是滿意吧,畢竟人家都表示臣服自己了,也打算接受了,但是沒想到的是薛延陀國得寸進尺還要與唐太宗和親,娶一個唐朝公主,這讓唐太宗很是發怒,戰敗了,沒有滅你的國也就算了,還敢提條件。



其實薛延陀國的國王夷男也有苦衷,之所以提出這個條件,主要的原因就是薛延陀國外表看似強大,但是內部矛盾不斷,這跟薛延陀國本身的結構有關,是由多個部落組成的,這樣一來強大的時候還少,夷男還能夠鎮壓化解,但是弱勢的時候,內部就會聲音不斷,夷男的同統治地位也不會如以前那樣的穩固,因此夷男想如果能夠娶到唐朝的一個公主,確定自己的正統地位,那麼豈不是有利於自己的統治,因此冒著觸怒唐太宗的風險,提出了這個條件。


唐太宗思量再三,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你薛延陀國不是要聯姻嗎,不是要提親嗎,那是不是要有彩禮,於是唐太宗提出和親可以,但是要有嫁妝,我也不要什麼貴重的,你們不是牛、馬、駱駝、羊多嗎,那麼我就要馬五萬匹、牛、駱駝各萬頭、羊十萬頭,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需要集全國之力方可籌齊,而夷男雖然覺得確實有些多,但是憑藉薛延陀國的國力還是能籌齊的,於是答應了下來。

夷男為湊齊彩禮強徵百姓

馬五萬匹、牛、駱駝各萬頭、羊十萬頭,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夷男一時之間也犯了愁,最後沒有辦法,短時間內根本湊不齊,最後只好採用對百姓強徵的方式,只有誰家有都給搶過來,一時間薛延陀國哀聲怨道,全國遍地都是百姓被搶奪財物的哭泣聲,也因此夷男失去了民心,國內反對自己的聲音高漲。不過最後夷男也真的將其給湊齊了,最後夷男派人將這些動物驅趕到靈州,雙方事先約好的地方,而由於路途遙遠,加上畜牧的數量實在是眾多,一路上也沒有多少吃的,還有由於過於密集,踩踏事件不斷髮生,導致這些畜牧路上死了近一半。再加上路途遙遠,夷男有些延期了,唐太宗見此以其與自己約定的不符為由,進行了毀約,並且直接發兵薛延陀國。



薛延陀國滅國

唐太宗以此為由進行了毀約的消息傳回薛延陀國後,所有人都大跌眼鏡,舉全國之力才湊齊的彩禮這還不滿意,薛延陀國除了對唐太宗的不滿,更多的是對國王夷男的怒火,起初就有很多人不同意夷男的這個策略,只是沒有辦法,再加上夷男的強徵手段,使薛延陀國國家動盪,民心盡失,薛延陀國終於動亂了。而這時唐朝大軍壓境,薛延陀國再也沒有力量對其進行抵擋,最終唐軍輕鬆的將薛延陀國給滅國了。



這就是薛延陀國因四種動物被滅國的原因,看起來十分荒謬,但是也確有其事,這不得不令人感慨,娶唐太宗的女兒代價確實好大,其實主要也是唐太宗不想嫁,故意刁難他,消耗他的國力,最終才有這件事情的發生。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其實這件事情算是李世民失信於真珠可汗,但誰讓當時的大唐實力遠在薛延陀之上呢,李世民就是要恃強悔婚,這和李世民向薛延陀要的聘禮沒有關係,純粹就是李世民想悔婚,而李世民之所有許婚又悔婚,就是因為薛延陀實際上已經是處在內憂外患中。李世民悔婚的第二年,真珠可汗去世,第三年,薛延陀滅亡。

其實,原本薛延陀和大唐的關係還是不錯的,薛延陀臣服於大唐,但是在639年,李世民將已經滅過的東突厥人安排在了“白道川”為中心的漠南地區,並且扶持阿史那思摩為可汗。從此這裡就成了大唐和薛延陀之間的緩衝地帶。真珠可汗表面上沒有說什麼,但卻是極為不滿。之後開始不斷挑起戰爭,但是次次為唐軍所敗。

641年,連續幾次在唐軍那裡吃了敗仗,真珠可汗於是遣使入京求娶大唐的公主,當時的李世民直接就拒絕了。第二年的八月,真珠可汗又讓自己的叔父到大唐求婚,並帶來了數量不菲的馬匹和貂皮以及一塊馬腦鏡。這一次李世民並沒有明確表態。

薛延陀在當時確實是大唐的邊患,雄踞漠北,時刻威脅中原。李世民思來想去也只有兩個辦法能對付薛延陀:要麼進攻,以大軍壓境,直接滅掉薛延陀;要麼和親,採取羈縻政策,然後緩緩圖之,二者選其一。房玄齡認為當時的大唐來說,大規模出兵是不現實的,和親才是最合適的。李世民自然也知道其中的道理,並表示為了大唐的百姓,可以犧牲公主。但是這件事還沒有最終敲定下來。

同年,大唐名將契苾何力回涼州省親,順便安撫其部,結果他的部落的人都想要歸順薛延陀,在勸說契苾何力歸順薛延陀無效的情況下,直接就把契苾何力綁起來扔到了真珠可汗的面前。契苾何力不願意受辱,把自己的左耳割下來以表明自己誓不叛唐的決心。真珠可汗一度想要殺了契苾何力,最終被其妻勸阻。

李世民知道後,激動的落下淚來,於是下定決心和薛延陀通婚,讓兵部侍郎崔敦禮持旌節曉諭薛延陀:大唐皇帝要把自己的第十五女新興公主嫁與真珠可汗,來換取契苾何力。於是婚約就這麼定下來了,契苾何力也迴歸了大唐。

第二年,真珠可汗就讓侄子突利設來納聘禮,有司最終敲定的聘禮是:馬五萬匹、牛一萬頭、橐駝(駱駝)一萬頭、羊十萬只。當時李世民還熱情的招待了突利設,這樁婚事本來是板上釘釘了。

殊不知後來卻又出了岔子。契苾何力向李世民進言不要將公主嫁給真珠可汗,李世民表示自己不能食言。契苾何力則說:“陛下不必直接回絕此事,而是要暫緩婚事。結婚自古就有迎親之禮,陛下就讓真珠可汗到靈州迎親,到時候他一定不敢去,這不就找到悔婚的藉口了嗎?真珠可汗娶不到公主,部下又有貳心,過不了一兩年,他就會被氣死了。這個時候薛延陀就很好滅亡了。”

李世民一聽有道理啊,現在大唐強悍了,“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而真珠可汗卻面對著內憂外患,想要靠著大唐威懾其他的部族,那麼何必還要把公主嫁過去受罪呢?於是李世民欣然接受了契苾何力的建議,下詔讓真珠可汗到靈州迎接公主,與李世民見面。李世民想借真珠可汗不敢到靈州這件事來悔婚,畢竟靈州是大唐的地盤,真想扣押真珠可汗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真珠可汗竟不顧部下的阻攔執意到靈州來迎親,睹一睹大唐皇帝的風采。這讓李世民很鬱悶,一時間找不到其他的藉口。不過,很快,李世民的藉口就有了。

按照規制,李世民曾三次遣使節接受薛延陀的聘禮。但是薛延陀當時並沒有庫廄,聘禮中所需要的牲口大部分都需要從各部落徵調,往返竟達一萬里,途經沙漠沒有水草,牲口折了大半,以至於婚期到了,聘禮還沒有全到。

李世民就揪住這個不放,趕緊下詔讓使節回來,也不去靈州了,就這麼單方面取消了婚禮。真珠可汗還沒有表示不滿,大唐的官員們就看不下去了,他們認為李世民太不地道了,既然已經答應了和親,現在又來這一出,這不是失信於人嗎,說不定會惹怒四夷,但時候得不償失。

但是李世民卻不擔心,他認為大唐強,夷狄若,真珠可汗娶大唐公主就是為了狐假虎威,好震懾別的部落。現在大唐拒絕了婚事,那麼其他的部落就知道大唐放棄了薛延陀,他們就會將薛延陀給瓜分了。李世民是對著大臣們滔滔不絕,既然他都這樣說了,褚遂良們也不好繼續說什麼。

真珠可汗吃了一個啞巴虧,也沒有辦法報仇,畢竟實力擺在那裡,後來李世民決定親征高句麗,還揶揄讓真珠可汗趁機兵犯大唐,真珠可汗趕緊表示可以出兵助大唐攻打高句麗,只是李世民拒絕了,後來高句麗想聯合薛延陀,但是真珠可汗並沒有答應。

645年,真珠可汗去世,薛延陀徹底內亂,第二年就被大唐給滅了。


尚宮女史


這個國家說的是薛延陀部落,這是隋唐年間活躍在北方的一支遊牧部落,歷史上曾經在各個勢力間來回搖擺,但是其首領夷男不願意臣服於暴虐的突厥部落,一直很想脫離他們的控制。


當時間來到了初唐,唐太宗李世民已經在位,當時薛延陀部落還是依附於東突厥,李世民覺得結交夷男便於控制控制北方的局勢,就派人聯絡夷男,準備扶持他建立薛延陀汗國,與東突厥分庭抗禮。鑑於此,唐朝欽命他為可汗。

因為雙方有了共同的利益,加之大唐強盛,夷男就同意了冊封,從此兩邊修好,年年進貢,成為了大唐的一個藩屬國。當時這個新興的政權趁著突厥的衰落,擴張很快,成為草原的霸主,隱隱有與大唐相抗衡的趨勢。


李世民察覺自己扶持的人,似乎成為了自己最大的敵人。為了糾正自己的問題,他決定採取一些行動。當時回紇部落已經開始壯大,雖然也依附於雖然薛延陀汗國,卻很有發展潛力,於是太宗為了鉗制薛延陀,開始支持這個部落。其次,他為了分化薛延陀部落,給他們造成內亂,冊封了兩個可汗。最後,他還把之前已經敗亡的東突厥後裔,遷徙到了河南地區。

夷男不是傻子,看了這些安排後,覺得自己要被消滅了,於是想辦法想脫困。在李世民實施遷徙東突之策的時候,夷男明白了李世民這是要借這些東突厥人來削弱自己的勢力。當時東突厥部落的人被安排在了白道川一帶,於是夷男就帶領大軍將這裡攻佔。因為那時李世民還在泰山封禪,等他得到消息以後已經晚了,於是他憤然命令附近駐守的軍隊,一起攻擊了夷男。此戰由將軍李勣率領,一戰就將薛延陀軍隊擊敗。


第二年,夷男派人來求和,帶來了三千匹良馬,以表誠心,又說希望能夠和親,增進感情。李世民知道這些人一旦強大起來,肯定會再度南下,於是婉拒了他:想要我大唐公主可以,不過得準備足夠的聘禮,要牛馬駱駝各數萬,還要十萬只羊。原本太宗覺得這樣的要求,薛延陀部落會拒絕,不料人家不光答應了,還在後來把這些東西都給湊齊了。

但是李世民這時候去改口:把這些牲口趕到靈州去!但是這地方離汗國很遠,路途遙遠,等過去了,必然會有許多牲口會因為水土問題而大量死亡。後來薛延陀部落在運送途中,果然死掉了大批牲口,到了靈州的時候,只剩下了一半。於是李世民立刻說:彩禮不夠, 回去再湊!夷男覺得自己被太宗戲耍了,回去以後很鬱悶,不久就死了。因為他的死,強大的薛延陀部落產生了內亂,公元646年,太宗派出大軍攻打該汗國,一舉將其滅國。


小鎮月明


從道理上來講,李世民想要這四種動物,或者說他做這件事情,純粹就是想玩仙人跳,你是明當時的心態,就是我故意抬一個比較高的價格,你如果答應了,把這相應的聘禮放到我面前了,那我隨便挑一個女子跟你結婚,如果你不想給,那更簡單,雙方之間就保持這樣的關係,就一直僵持著,反正我以後也要處理你。

李世民說要四種動物四種動物也特別常見,馬,駱駝,牛羊,但是每一種動物藥的數量都是1萬,1萬作為計算的,總的數目超過了十幾萬頭!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這些東西如果真的想要積攢起來的話,一個小部落根本就不可能,即便突厥掌握了大半個草原作為放牧場地,你真的要把這17萬頭的牲畜養起來,那你需要多大的草場?確實,這個有點兒缺心眼的可汗,積攢了大概一半兒的牲畜,把它趕到了唐太宗指定的地點,但唐太宗立刻就說了,這一半兒根本就達不到我的目的!然後這一指合約立刻就被他單方面的毀約了,(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那個可汗實際上也一點兒脾氣都沒有,為了積攢起這一批物資,她把自己一半兒的物資給封了出來,等於就是說,整個部落把自己一半兒的牲畜全給拉了出來,才達到唐太宗一半兒的要求。

對於唐太宗李世民來強對於北方民族的政策,唐太宗一直都是覺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唐太宗對於各種各樣在邊關鬧騰的遊牧部落,一直採取的都是打壓的態度。

所以針對這個部落給他的和親的請求,唐太宗李世民表示完全都不在乎,當然,唐太宗李世民也有自己的底氣在這兒之前有一個突厥的可汗,叫做頡利可汗,當時這一個夷男可汗還只是一個小部落,結果李世民在擊敗突厥以後這個夷男可汗,立刻就翻身做主,他吸收了大量從突厥那裡淘過來的部落成為了一個割據一方的地方勢力。

當然,李世民這個時候由於常年戰爭需要休整,所以他也暫時不想動對方,但這並不代表李世民怕她如果真打起來,大唐王朝還是有辦法將他徹底消滅掉了,所以李世民才敢明目張膽的玩這一出仙人跳。

你要是按我說的做,那你自己倒黴,如果你不按我說的做,那你以後也倒黴。

果然最後這個可汗部落出了問題,首先第一點,大量的牲畜臨時的集結起來,管理難度以及人民的怨言開始增加,而且在這之後,這個可汗的身體出現了問題,立刻就死了,導致部落內部大亂。唐太宗李世民瞅準機會直接把這個部落給滅了。

這件事情你可以說李世民無恥,但是你絕對不能夠懷疑李世民看人的眼光,以及在大的戰略上面的把握,對於李世民來講,他這一生做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在刀尖上面做選擇,有的時候自己選擇錯誤,就有可能粉身碎骨。對於對方的請求和親的建議,李世民也是通過慎重考慮後才做出了這樣一個決定,對於李世民來講,個人名譽相比更加重要的是國家大義,因此他殺了自己的哥哥,成就了自己的皇帝之位,也不在乎說欺騙兩個部落,把自己的威名給玷汙。


漩渦鳴人yy


李世民,是其老爹李淵採“濟世安民”之義為其取的名字,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此時的唐朝政權剛剛建立,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完全統治全國,國力還不夠強盛。而北方的東突厥和薛延陀兩個遊牧國家也正在崛起,且對中原唐朝這塊肥肉虎視眈眈。

東突厥、薛延陀之崛起

隋朝末年,北方遊牧民族突厥分裂成數個部落小國。而中原隋朝因為起義軍和軍閥混戰不休,無暇北顧,東突厥始畢可汗乘機脫離了隋朝,開始迅速崛起。



東突厥憑著隋亂和唐朝新立,根基未穩之際,不但破壞和唐朝盟約,而且在北方不斷地打壓其他各部,像回紇、薛延陀等部都得向東突厥稱臣。不僅如此,突厥鐵蹄也屢次侵犯唐朝邊境。由於唐朝新立,國力還不夠強大,也一度得向東突厥低頭。

到了李世民繼了帝位,天公開始作美了,突厥突然遭遇了霜凍乾旱等天災,很多羊、馬被凍死、餓死,延緩了東突厥想要南侵之勢。李世民做為一個皇帝,同時也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連同北方薛延陀等部,對東突厥發起了進攻。在部下大將李靖李靖、徐世勣的幫助下,大敗突厥頡利可汗的軍隊,殲敵一萬餘人,俘虜10餘萬人,生擒頡利可汗。此後,東突厥危機得以解除。

在消滅東突厥的過程中,夷男可汗率領的薛延陀吞併佔領了東突厥大部分領地。原頡利可汗的舊部也紛紛歸順於他,薛延部收穫很大,夷男手下的精兵從數萬增加到了20萬之多,所獲牲畜更是數不勝數。隨著權勢的加大,也膨脹了已夷男的野心。他為了鞏固自己在薛延陀國的地位,就派出使者,向李世民提出迎娶大唐公主的和親要求。夷男是這樣想的,如果和親成功,不僅可以抱得美人歸,還可以進一步的鞏固自己在部落內的威信,起到震懾其它部落的效果。




滅了東突厥,養肥坐大了薛延陀,對於夷男和親這個要求,李世民身為堂堂大國天子,感到受到了侮辱,本來想拒絕夷男的和親,但考慮到唐朝原本國力還不夠強大,加上討伐東突厥也費了一番周折,軍隊需要休養生息,暫不適宜急著和薛延陀撕破臉。

李世民巧行彩禮之計

既然不能翻臉,李世民便召文臣房玄齡共商解決之道。李世也有自己的兩個方案,第一個就集結大軍和薛延陀一決雌雄,如可成功,則可保大唐邊境百年安定。第二個就是答應和親,可保大唐邊境數十年安定。


一番思量下來,房玄齡贊成第二個方案,因為按照現下的大唐國情來說,第一套方案風險太大,稍有不慎,大唐基業就有可能毀於一旦。

房玄齡還提醒李世民,說是薛延陀今年收成不錯,意思是提醒李世民多要點彩禮。紀房玄齡提醒之後,李世明若有所思,然後想到了解決的辦法。

於是,李世民答應了和親,但是必須滿足他的和親彩禮要求,彩禮包括:五萬匹馬、三萬只羊、4萬隻牛,再加上三萬只駱駝,而且需要夷男親自把彩禮送上門。


而一心想做唐朝女婿夷男聽說李世民答應了和親,可就高興壞了,當下不顧各部落和眾手下的反對,想辦法一一按照李世民的要求點夠了四種牲口的數目,開始從千里之外的蠻荒之地把四種牲口一路往南下趕,向著大唐國都長安進發。

夢想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由於路途遙遠長途跋涉,不少牲口因為缺糧缺水受到了應激反應,在半途中病的病、死的死,當到達長安城的時候,牲口的數量已經所剩不多了,而且瘦骨嶙峋的樣子也不好看。

跟著下來的流程,當然是按照李世民的方案來走了。李世民以彩禮數量不夠,賣相不好為由拒絕了和親。夷男聽見差點吐出一口百年老血,直到此時才知道中李世民的奸計。但彩禮不夠是事實,而且在大唐的國土夷男也不敢放肆,只能憋著一口氣怏怏回國。

回到薛延國後,夷男還是氣憤不已,再加上其他的部落也在取笑他,讓他更加覺得臉上無光,最終也是積鬱成疾,不久便含恨而終。頭目一倒,原來被吞併的部落也有一鬨而散,薛延陀又迴歸到過去各部落爭權奪利的混亂局面中去了。

在此之後四分五裂的薛延陀毫無抵抗之力,很快就被李世民的軍隊消滅得一乾二淨,一個維持十七年的漠北強國,就此退出了南北爭霸的歷史舞臺。

作為貞觀盛世的發起者,李世民的文治水平,和軍事謀略都確實有一套,唐朝的建立有他的推波助瀾,玄武門之變雖說有些殘忍,不過也是李淵優柔寡斷違約在前,再加元吉、建成之流有意在先,李世民之政變成功,已是政變中的最好結果。客觀地說,以李建成、李元吉之能,就算讓他倆坐上皇位,也能以達到李世民的高度,也就沒有一統突厥,開疆拓土之偉略,以及貞觀之治的盛世出現。


雨霽視角


其實,以唐帝國的鼎盛之勢,加上唐軍的戰鬥力,碾滅薛延陀部落真是易如反掌。

不過,李世民沒這麼做,他給薛延陀的可汗創造了一個成為“天可汗女婿”的機會,具體表現,看可汗自己表現了。

之前,薛延陀是依附於突厥人的一個草原部落,後來東突厥被唐朝打敗,大多部眾被唐朝南遷到漠南,薛延陀的可汗夷男趁機搶佔了東突厥原先的很多地盤,一躍而為漠北的強大汗國,包括回紇、拔野古、阿跌、同羅等草原諸多部落紛紛歸附,手下的軍隊從幾萬一度擴張到了20萬。

李世民何其聰明的人,為了保持草原的勢力均衡,他對逐漸崛起的薛延陀非常警惕,於是在貞觀12年,下令封東突厥原頡利可汗的族人李思摩為可汗﹐建牙帳於河(套)南,名義上是統治這一帶的突厥人,實際上是牽制和監視北方的薛延陀部。


夷男自然很不高興,他感覺李世民盯上了自己,索性就先發制人,攻打突厥人,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於是,夷男不顧唐帝國的要求,悍然南下攻打李思摩可汗,突厥人已不復當年之勇,被薛延陀人打的滿地找牙,不過,在追擊李思摩部眾的時候,在山西朔州正好遇上了唐將李績的大軍,李績把薛延陀的軍隊狠狠地揍了一頓,薛延陀大軍損失大半,不得不倉皇逃回本部。

夷男頓時傻眼了,為了避禍,他不得不派出使臣向唐太宗請罪,還特地獻上3000匹良馬,以表自己的誠意。

同時,這個夷男還向唐太宗提出一個要求:和親,娶個公主。

夷男提出這個和親請求,可不是想要怎麼的和大唐修好關係,而是想要一張“護身符”,畢竟,天可汗不會輕易把公主下嫁給草原可汗,如果一旦事成,夷男在草原的地位就更高了,“天可汗女婿”可是塊金字招牌,可以吸引更多的部落依附於他,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

這一次,唐太宗果斷拒絕了。

第二年,夷男又派人來了,還帶來了更多的馬、牛、羊和駱駝,這一來二去,唐太宗也不好直接回絕,就和大家一起商量怎麼弄。

最後商議下來,還是答應和親,並且把唐太宗的十五女新興公主下嫁夷男,據說皇帝會親自主持婚禮。

不過,這個是有條件的。

夷男要獻上5萬匹馬、10萬頭羊,牛和駱駝各1萬頭……

得知唐太宗允諾和親,夷男很興奮,感覺自己即將走上人生巔峰……

為了滿足聘禮的要求,夷男真是操碎了心,因為草原民族沒什麼積累,李世民要這麼多牲畜,薛延陀人除了自己湊數外,大多數缺口都要從那些依附於薛延陀的部落裡去徵集,說白了就是下到各個部落去搶,折騰了半年光景,才把這個數給湊齊了。

但是把這些牲畜聘禮送到長安,期間要跋涉草原、山川、沙漠等各種地形,條件很艱苦,等送到長安,各種牲畜只剩下幾萬頭,沿途死了一大半。

於是,當薛延陀的婚使帶著這份聘禮來到大唐皇宮時,許多大臣們紛紛指責薛延陀人不誠心,連天可汗要求的聘禮都湊不齊,這是輕視大唐的表現。

於是,唐太宗順水推舟,以聘禮不足為由,取消了這門婚事,後來把新興公主嫁給了長孫曦。

消息傳來,夷男心裡恨的是咬牙切齒,還沒等他發作,薛延陀人被唐帝國“厭惡”的名聲早就傳遍了草原,前陣子才被薛延陀摁在地上摩擦的東突厥李思摩可汗興奮的不得了:報仇的機會來了。

突厥人迅速調集大軍,闖入薛延陀境內大肆劫掠,等到薛延陀軍隊來報復,唐將李績迅速帶著大軍來幫幫場子!薛延陀人不得不狼狽而退。

漸漸地,薛延陀的勢力不斷衰微,叛離的部落也越來越多,5年後,夷男在憂懼鬱悶中死去。

而後,夷男的兩個兒子頓時發作了,唐朝對突厥人的偏袒讓他們已經壓抑了很多年,不過,夷男的小兒子拔灼刺殺了庶出的哥哥,自立為可汗,隨後攻打唐朝邊境,最後被打退,拔灼後來也被部眾殺死,薛延陀人新立了夷男的侄子咄摩支為可汗,他對唐帝國也不對付,最終,唐太宗派李績徹底滅掉了薛延陀汗國,這個汗國的土地和人口,大部分被併入唐帝國,剩下的被其他草原部落瓜分。


雲中史記


這件事純粹是李世民想悔婚,故意涮了薛延陀部真珠可汗一次。雖然如此,真珠可汗依然沒有脾氣,只能忍氣吞聲,因為國際上的外交原則就是誰的拳頭硬,誰就說了算,談信義就太天真了。



唐朝立國之初,由於軍事實力不濟,李淵曾經向東突厥稱臣。渭水之盟後,李世民開始積攢力量,試圖消滅這個盤踞在北方的遊牧民族。

當時北方除了突厥之外,還有回紇、薛延陀等遊牧民族。這些遊牧民族之間都有一定的矛盾,於是李世民聯合了薛延陀和回紇共同打擊突厥。

突厥被李靖擊敗後,突厥的族人內遷,被安排到了幽州、靈州一線,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到寧夏一線。



突厥滅亡後,薛延陀部首領夷男也因為援助大唐有功,所以被李世民封為了真珠可汗。夷男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那位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男主角。

當時大唐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採取“平衡政策”。這一點類似於大英帝國當年針對歐洲的的“大陸均勢”,以上帝視角操控著棋子之間的爭鬥。

自從突厥南遷後,薛延陀部便成為了蒙古高原主人,擁有精兵20萬。為了防止薛延陀成為第二個突厥,李世民開始扶持回紇以及內附的突厥。此時的薛延陀自然心生怨恨,不顧李世民的命令,在貞觀15年南下攻打突厥部。當然突厥有強大的唐朝作為後盾,眼看要打不過的時候叫來了唐朝將領徐茂公,徐茂公一出手就把薛延陀打的找不著北了。

消息傳回後,夷男感覺自己真的成了一頭豬,怎麼能跟強大的唐朝過不去呢,這不是找死嗎,於是趕緊帶著禮物到了長安城賠罪。



夷男此次前來帶來了3000匹馬,李世民一看,還行,挺懂事。但隨即夷男就提了一件讓李世民不高興的事兒,那就是讓一名公主下嫁給他。

夷男此舉實際上是向李世民要一張保命符。第一、與唐朝的戰爭過後,完全暴露了自己部隊的實力,他害怕唐朝聯合其他遊牧民族把自己滅掉。第二、他希望利用“天可汗”這塊金字招牌擴充自己在草原上的威望。

夷男有自己的小九九,李世民同樣也有自己的盤算。當時李世民心想,一個敗軍之將,有什麼臉來娶我閨女,況且像你這種不老實的蠻族,我早晚滅了你,怎麼可能把女兒下嫁給你。



雖然這樣想,李世民也不能說出來,何況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都帶著禮物登門謝罪了。於是李世民不置可否,選擇和大臣商議一下。

李世民當時對大臣們說;“薛延陀是個不老實的民族呀,我現在有兩個方法去穩定他們。第一、興兵10萬滅亡他們,可以保證大唐邊疆百年安定。第二、將新興公主嫁給他們,但僅僅能保證邊疆30年和平。你們說說遠哪個?”

這句話明顯就是暗示大家,讓大家支持自己出兵。但房玄齡果斷站出來打李世民的臉:“必須得和親呀,如今百姓剛剛經歷了大戰,現在還沒有恢復,和薛延陀作戰雖然能取勝,但也會損耗實力,所以必須要和親。”



當時李世民內心估計是崩潰的,或許在心中罵了房玄齡一萬遍“你個糟老頭子壞的很呀”。但不高興會不高興,既然大家不同意打仗,自己也不能發兵,於是只能同意夷男的求婚。

但李世民此時也玩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故意刁難真珠可汗說;“你要娶我的女兒也可以,必須備足聘禮,1萬頭牛,1萬峰駱駝,5萬匹馬和10萬隻羊。”

這天價彩禮要的,比我們現在一些丈母孃要的都高,明顯就是要命呀。估計李世民當時的意思是讓夷男知難而退,但很可惜,這個愣頭青的薛延陀真珠可汗竟然出人意料的同意了。



既然雙方意見達成一致,那夷男就回家準備彩禮了,臨走時,雙方約定在靈州完成交接儀式,一手交錢,一手交人。不對是一手交動物,一手娶媳婦。

夷男回到部落後,開始大肆搜刮遊牧民族人民的民脂民膏,好不容易湊足了老丈人要的彩禮。於是騎著馬、趕著羊、唱著歌,一路興高采烈的就來迎親了。

臨近靈州時,由於遇上了暴風雪,彩禮損失了一部分。這時李世民站出來說;“彩禮不夠、回去重湊。”這句話對於窮鄉僻壤走出來的夷男而言,簡直猶如晴天霹靂一樣。老丈人竟然玩了我,我該怎麼辦?跟他打一架?打不過他!罵他,他不疼。還是回家放羊吧。



李世民悔婚的消息傳出去之後,雖然背上了不講信用的名聲。但也著實讓夷男丟了一次臉,草原上的其他遊牧民族看到後都樂開了花,尤其是內附唐朝的突厥人阿史那思摩,估計能笑到肚子疼。

當時夷男也確實傷了自尊心,心想既然打不過唐朝,我拿突厥出氣總行了吧。於是他出兵攻打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思摩瞬間就不笑了,哭著找到了夷男那個要命的老丈人,就這樣李世民再次派徐茂公出徵讓夷男鎩羽而歸。

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經過唐朝的多次打擊後,薛延陀勢力趨於瓦解。最後徐茂公僅僅率領200唐軍,集合了敕勒九姓的健壯部族就徹底消滅了薛延陀,並且斬首5千人,俘虜了3萬人。


我是越關


這件事情完全是李世民不地道,讓別人賠了夫人又折兵。但是從另外一面又反映出來,弱國無外交,耍你像鬧著玩一樣。


雖然隋朝只經歷了三任皇帝,但是在國力巔峰時期也是不容小覷,周圍小國都要過來巴結。比如說頡利可汗,他就迎娶了隋朝義成公主。也正是在隋朝這個老丈人的幫助下,一度囊括了突厥各大部落領土。

其中有一個部落以夷男為可汗,早些年他趁著突厥大亂,趁機整合了其他小部落,成為了一個管轄7萬人的可汗。但是在頡利可汗面前還是沒法看,最後選擇投靠頡利可汗。

但是後來隋朝遇到李淵造反,一路南下直取長安,大唐就這樣建立了起來。但是和很多新舊王朝交替一樣,總會有前朝的餘孽四處作亂。隋朝滅亡,頡利可汗就很不甘心。

他希望可以藉助義成公主的號召力,重新建立起隋朝。他趁著唐朝內亂未平,伺機騷擾唐朝邊陲地區。雖然李淵曾經多次派兵鎮壓,但是由於突厥兵的機動性太強,最後總是無功而返。

李世民作為李淵的兒子,同時也是唐朝的一位大將軍,平亂的重任自然落在了他的肩膀上。他先是買通了頡利可汗帳下的一些小部落,許給他們各種好處,讓他們來一個裡應外合。這其中就包括了夷男,他也看出來了唐朝大勢不可阻擋。自己反叛不說,還去策反其他部落的可汗。在這樣的情況下,頡利可汗漸漸的被架空,成為了孤家寡汗一個。

李世民趁著這個空擋,一舉反擊消滅了頡利可汗。而由於“天高皇帝遠”,夷男趁著頡利可汗被消滅的功夫,開始整頓原先頡利可汗的部落。

從原來的7萬一躍成為20萬兵力的可汗,也成為了第二個頡利可汗。因為當時李世民正在想著篡位的事情,沒時間去管他,否則可能最後也輪不到他。

等到李世民回過神來的時候,生米已經煮成熟飯。雖說已經消滅了頡利可汗,但是夷男成為了他的心腹大患。

不過為了獎勵他,還是封他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也不再蜷縮在自己的領地,成立了薛延陀國,相當於是一國之主。但是隨著唐朝的發展,他又想依附於唐朝。

於是給李世民寫了一封信,說是希望可以迎娶唐朝公主。第一次的和親被李世民直接拒絕,第二次又讓人帶了大量禮物,希望能夠和親。李世民這次沒有直接拒絕,只是說考慮一下。後來他召集群臣,商量該如何對策。首先作為父親,他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嫁到苦寒之地。再者作為這麼大一個國家,他又不想通過和親來換取和平。

他只提出兩個建議,第一要麼是發兵10萬直接將薛延陀國打垮,這樣可以保證百年的和平。第二是答應和親,可以換來幾十年的和平。

當時的宰相房玄齡提出了個人的見解,他認為唐朝剛剛經歷戰亂,此時應該休養生息。可以暫時的和親,以解燃眉之急。但是不能便宜了他,如果可以設計讓其自己放棄最好。

旁邊又有人提出了建議,可以加重彩禮的數量,讓他知難而退。最後經過大家的商討,決定以:5萬匹馬、1萬匹牛、1萬匹駱駝、10萬頭的羊為聘禮,才能夠迎娶唐朝公主。

薛延陀國使者把這個消息帶回去告訴了夷男,沒想到他竟然同意了。事情有點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但是後來還是想到一個折中的辦法。

他讓人告訴夷男,就算是彩禮湊齊了還不行,必須讓他把這些牲口都趕到靈州(距離部落很遠的位置,今靈武市)。為何提出這樣的建議?因為人口數量這麼多,必須是下面各個部落一起湊齊的。


如果真的把這些牲口趕了過去,能不能趕到地方先不說。就算是趕過去了,估計也得折損了一大半。果然如李世民所料,約定的時間到了之後,只有當初的一半了。

既然連彩禮都拿不出來,那麼李世民也沒有嫁女兒的必要。夷男知道自己被耍了,但是打碎了牙齒還得往肚子裡面咽,因為當時的唐朝很強大。

等到夷男回到自己的部落後,部落的人發現公主沒有娶到,牛羊折損了一大半還要多。雖然並沒有人說什麼,但是也埋下了芥蒂。就在他回到部落的第2年,夷男因病加氣就這樣去世了。

由於部落可汗的去世,內部出現了叛亂,部落之間漸漸的分崩離析。李世民瞅準機會,派兵直接將其攻打了下來,換取了永遠的安寧。

實在是不地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