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游牧民族的“射柳”文化,为何会在明清时期日渐消亡

“射柳”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骑射活动,源于古代匈奴、鲜卑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的一项祭祀典礼,也就是“蹛林”。

《汉书·匈奴传》记载:“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

射柳活动在明清之前,并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体育文化体系,只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祭祀仪式。而到了明清时期,受到儒家文化与端午习俗的影响,被赋予了多元体育文化的内涵,成为了一种以娱乐或者端午祈福为主的民俗体育活动。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射柳”这一活动是如何在明清时期逐渐民俗化从而走向衰亡的。

“射柳”的文化内涵

明清时期的射柳活动是沿袭辽金元时期的契丹、女真、蒙古族的射柳运动,但在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上与之前相比有所不同,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

明朝在吸收胡风射柳活动之时,融合了汉族的儒家文化的因素,增添了许多礼仪的色彩。例如,明代的射柳活动在宫廷举行,参加活动的人员除了文武群臣之外,还允许京城里六七十岁德行高尚的老人参观,体现出儒家思想的“仁孝”观念。又或者在举办射柳活动之前,礼部需要制定活动的仪式以及出席人员的名单,而且要安排皇家贵族来担任射柳的裁判,这体现出了儒家的礼制规范。

可以说,明代射柳文化已经“去胡化”,原有的宗教祭祀、军事演习的特征已经消退,逐渐成为一项受儒家文化理念影响之下的民俗类体育运动。

源自游牧民族的“射柳”文化,为何会在明清时期日渐消亡


因为满族是女真后裔,骑射是他们的基本技能,在清朝前期,射柳活动多次举行。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帝京午节,极胜游览,或南顶城隍庙游回,或午后家宴毕,仍修射柳故事,于天坛长垣之下,骋骑走邂。”

从记载可以得知,清朝的射柳已经脱离与由皇室主导的宫廷体育活动,成为了端午节的民俗活动之一,成为了普通社会生活中的技艺表演,大部分在城隍庙等技艺杂耍之地,和以往的活动场所有很大的不同。

在汉族社会分数盛行的时代潮流之下,射柳活动这一项本属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特有活动,失去了原有的祭祀文化属性,演变成了社会下层百姓的游戏活动。

明清“射柳”活动的逐渐民俗化

射柳活动作为明清时期重要的端午节风俗,参与的人群已经不仅限于皇亲国戚了,还深入到下层的普通百姓,实现了射柳风俗化,射柳活动的发展演变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了明清时期民间体育文化体系的变迁。


源自游牧民族的“射柳”文化,为何会在明清时期日渐消亡


  • 活动场所由宫廷转向民间

明清射柳体育举办时间承袭元代,是端午节举办的体育运动。以康熙朝为分界点,此前射柳活动依然以贵族为主要人群,举行地点都是在宫廷或者军事校场。如明代洪武年间“是日,上幸龙光山,阅公候子弟及将校射柳。中者,赏彩帛”,弘治年间的“武臣则率子弟于校场走马射柳”其中,龙光山和校场都是宫廷御苑,射柳是以皇帝为首的皇室主导的体育活动。此外,明朝的射柳活动还允许皇家贵族的女性参与,这与以前女性只可以在旁参观相比,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康熙朝以后,射柳活动很少在宫廷校场中举行,更多向民间杂耍活动转变。主要是因为射柳活动受到民俗文化冲击,已经不适合在宫廷体育环境中出现。虽然清朝是北方少数民族所建立,有骑射的风俗,射柳在军事方面一度出现过兴盛,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民俗活动的影响,变化为民间的节日活动。


源自游牧民族的“射柳”文化,为何会在明清时期日渐消亡


  • “射柳”文化逐渐象征化,文娱活动的衍生

射柳体育文化发展到明清时期,由于其原生的文化因素也就是祭祀性的消失,再加上儒家礼仪文化和社会风俗环境的影响,“射柳”一词已经成为一种

体育文化象征,并由它衍生出一系列的文娱活动。比如“永乐时,宫中有剪柳之戏,剪柳,即射柳也。”的“剪柳”;又如万历朝“今京师端午节尚有戏柳之戏……至禁中,则有走骠骑、划龙船二戏”中的走骠骑;或者是清朝光绪年间,出现的“演柳”活动,“端午,军校蜡柳于教场,立彩门,悬葫鸽于上,走马射之,中葫则鸽飞跃,谓之‘演柳’。”

这些活动虽然看上去像射柳,但是与传统的射柳形式大不相同,剪柳是射击藏有鸽的葫芦,而走骠骑是骑马射箭的活动,更不用说在校场举行的演柳了。

  • 射柳活动开始引入诗词歌赋和端午习俗

明清射柳活动已经不仅仅是过去的那种单纯射击柳枝的环节,出现了词臣赋诗的新环节和引入了端午节的习俗。

射柳活动在举行仪式方面除了按照尊卑礼仪和根据胜负情况来赏赐财物之外,出现了“赋诗”这一才艺表现环节。如正德年间“观毕,各献诗歌词,皇帝亲第高下,赏黄封宝楮有差,至宣德间犹然”,可以得知,在射柳比赛之后,朝臣们都会赋诗一首来助兴。赋诗环节的加入,让

射流活动增添了丰富的娱乐色彩

由于射流活动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端午节令性的体育活动,端午饮食等习俗文化已经融入了射柳活动当中了。比如在宣德年间,朝廷会在射柳活动之前,朝臣们会与天子共同品尝糕粽;又或者光绪年间,大臣们会在射柳活动期间,品饮菖蒲酒,共采百草。可见,吃糕粽、饮菖蒲酒和采百草等这些端午习俗的出现,说明端午文化已经与射柳文化紧密结合,丰富了明清射柳文化的内涵

源自游牧民族的“射柳”文化,为何会在明清时期日渐消亡


  • 射柳活动在军事上逐渐由骑射训练转变为娱乐比赛

在明清之前,辽金元三代因为民族骑射传统运动和提高军事水平的需要,经常在训练场地举行射柳比较,来培养将士们的骑射技术。发展到明清时期,虽然射柳活动依然会在校场这类军事训练场地举行,但已演变为供将士们玩乐的体育娱乐比赛。

“康熙年间,端午,军校蜡柳于教场,立彩门,悬葫、鸽于上,走马射之,中葫则鸽飞跃,谓之‘演柳’。”

由此可知,在校场射柳军事骑射的色彩已经蜕变成体育娱乐活动,立彩门、悬葫等词语,无不体现出与宫廷游戏射柳一样,其原始军事因素已经被娱乐因素所取代,这也是明清射柳逐渐衰亡的原因之一。

  • 射柳逐渐转变为端午时节的百姓娱乐活动

射柳活动发展到清朝后期,已经在端午节的民间庙会上以表演形式出现,或者与击毬这类节俗活动供百姓娱乐游玩。比如“嘉庆年间,端午日,天坛击球决射,古来射柳遗意”,体现出此时,射柳已经和击毬这里节俗活动一样,成为端午节市井表演游戏中供社会百姓娱乐的活动,射柳已经完全融入到端午习俗活动之中了,使得端午节成为了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弘扬竞争精神的盛会。


源自游牧民族的“射柳”文化,为何会在明清时期日渐消亡


明清射柳文化走向衰亡的原因

射流活动起源于北方游牧民俗的祭祀典礼,发展到辽金元三代达到了射柳文化的顶峰,而到了明清时期,射柳文化逐渐衰落,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射柳文化在明清时期丧失了“原生土壤”

射柳活动产生与北方游牧民俗的骑射活动,而骑射是游牧民族的立国之本,射柳活动的出现是为了训练军队,提高军事水平,也是一项检验将士们骑射水平的标准。所以,游牧民族的骑射文化是射柳文化能得以生存的原生土壤之一,到了明清时期,射柳已经不注重骑射水平的提升,只着重于娱乐功能,所以射柳文化走向衰亡。

而射柳文化的另一个原生土壤是宗教祭祀文化,游牧民族的射柳活动是因为其对森林或柳的图腾崇拜而出现。但明清时期的射柳活动,其宗教祭祀性已经完全消失,沦为社会普通民众的娱乐游戏,所以射柳文化的衰落是必然的。

2、 射柳文化被端午民俗文化与儒家文化所同化

射柳活动从金朝开始,举行时间固定为五月初五,与端午节同时举办,开始受到社会习俗文化的影响。而到明清时期,射柳活动第一是受到儒家礼制文化的影响,比如仁孝理念、尊卑观念等,其文化内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第二是受到了端午节习俗文化的影响,将吃粽糕、采百草等端午习俗融入到射柳活动中,将射柳活动逐渐同化为普通的娱乐活动,失去原本的文化理念,使得射柳原本的活动方式淡出人们的视野,导致射柳文化走向衰亡。

源自游牧民族的“射柳”文化,为何会在明清时期日渐消亡


3、射柳活动缺乏群众基础和社会环境适应力

自辽金元三代到清朝中期之前,射柳活动的场所主要都是以宫廷内苑、军事校场为主,并且是由统治阶层直接控制,参与的人群也只是一些皇亲国戚、贵族官员和军队统帅,并没有普及到民间,所以当时的普通民众对射柳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贵族体育”的概念之内,群众基础薄弱。而射柳活动长期流行于社会上层,早已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一旦进入下层社会环境,受到多种文化习俗的冲击后,必然会面临被同化或消亡的危机。

射柳活动是游牧民族骑射技能与中原儒家礼仪文化的结合体,虽然明清时期继承了前朝流传下来的风俗,但是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娱乐因子不断增加,骑射因素日益淡化,远离初衷的结果必然是盛极而衰。所以,射柳文化被淹没于时代的潮流之中,退出了历史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