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學習,家長如何正確輔導?

國哥自媒體


家長如何正確輔導孩子學習,個人觀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一》家長首先做到自律

每一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憬願。

然而,這種“孩子在進步、家長在踏步甚至退步”的家教氛圍,很難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當你批評孩子缺乏自律時,是否想過,這是因為你習慣性放縱自己?

當你指責孩子缺乏擔當時,是否想過,這是因為你經常逃避困難和責任?

家庭是就像是一臺複印機,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

對模仿能力極強的孩子來說,家長千萬句說教,抵不上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

所以,家長的自律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不可忽視!

《二》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喜歡幹自己感興趣的事,這是父母引導孩子學習的有利條件。

要啟發兒童的學習興趣,當這種學習興趣成熟的時候,再教給他學習的方法,要讓孩子學習好,首先就要使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才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根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學習有極大的興趣,他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要多鼓勵,多表揚,多找他的閃光點。

不要放過每一個值得表揚的機會。當孩子取得了一點成績後要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他知道成功是多麼快樂,於是他下次會照樣去做的。


1.《三》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生,當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時,也要讓孩子能活出獨立的自我,有勇氣和能力去面對生活。

父母要教會孩子的不僅僅是面對問題時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要學會在生活中遇到不同困難時的應對方法。

在訓練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不熟悉的事物和動作時,父母因該給予孩子極大地耐心和尊重,取得進步時不只是一味地表揚,還要學會堅持下去,讓孩子成為一個自信、耐挫、從容不迫的人。



《四》家長也要學習

學習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學習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培養孩子的情商,學習如何養成孩子的良好習慣,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讓孩子愛上學習;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教孩子做一個有教養的人;學習如何與青春期孩子相處,幫孩子渡過成長的關鍵期。


折返躍遷


大學期間在一家機構當作業輔導老師,大概有兩年的經驗。

輔導孩子寫作業千萬不要縱容孩子使用各種可以搜答案的軟件,也不要在孩子不會做的時候直接告訴他答案。一旦孩子知道了某一個可以容易得到答案的方式時,他會變得越來越依賴你或者手機APP,他會變得越來越不喜歡思考,這樣,學習成績就很難得到提高了。


輔導高年級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可以不用一直陪在孩子身邊,要給孩子一點點的空間。但是如果是低年級的孩子,那最好是坐在旁邊,因為低年級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鑑於這個特點,建議家長最好在孩子寫了半小時左右的作業的時候給他幾分鐘的放鬆時間。也可以適當地給孩子一些獎懲,比如作業寫全對了可以給一些小獎品。

家長們要注意了,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你在旁邊最好不要一直拿著手機在玩。可以拿一本書在旁邊看,但不要只做自己的不管孩子。讓孩子知道,你也在陪著他學習。要有同理心,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為孩子樹立榜樣,這樣更加有助於孩子成長。


彩虹的知識寶庫


我建議家長這樣輔導:

一、首先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孩子放學回家,休息幾分鐘就要叫他開始做家庭作業,不能讓孩子任性,看電視幾分鐘才做這樣。要讓學生懂得他的首要任務是完成作業,就像大人的任務是工作一樣,孩子要完成自己的任務。


二、家長再忙也要監督孩子

每個家長,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你一定要找點時間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即便你沒有很多時間,你也要檢查他完成的作業情況,像有些家長只是隨便問下:“你作業做完沒有?”孩子說做完了,就完了。很多孩子就吃準你不會檢查他作業,就開始哄騙你,久而久之,撒謊成為一種習慣,孩子越來越差。

三、不讓碰手機

除了網課教學,真的不要讓孩子玩手機,孩子自控力真的很差,手機裡各種APP遊戲呀誘惑實在太大,無自控能力的孩子一玩手機就廢。這個不是我說的哈,是有很多血淋淋的事實擺在眼前了。曾經有過一篇文章叫《如果你想毀了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

四、監督孩子作業不要逐題講解

有些爸爸媽媽,每題教成習慣,導致孩子擔心自己做不對,沒有信心,就要每道題都來問你,一問,他老不會,你就想發火。你可以坐在旁邊,讓他先做,做好拿給你檢查,做錯的題你標註好,通篇檢查完,告訴他:“這幾題你再看下!”如果孩子真的不會,再進行講解。


五、孩子的書寫要糾正

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會不會做題,他們忘了一件事,孩子的書寫,字很潦草,作業很髒很亂,這樣孩子在以後的書寫中會很潦草,因為忙著完成作業,作業完成了想看電視,去玩這樣,我覺得書寫清秀,字跡工整也是學生必備的一種能力。

六,輔導孩子的時候儘量溫和

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火冒三丈,教幾遍之後還不會,就開始血壓升高,是我們家長也太著急擔心了,有些時候,本來孩子會一點,但是不確定,一看你嚴肅的臉,或者你發火的樣子,他更著急,也發不會了,要鼓勵他,允許他犯錯,引導他把想法說出來,在你鼓勵的眼神和放鬆的態度下,也許孩子越來越自信。


小夏ccc


您好!

1. 父母以身作則

喜歡學習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愛書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喜愛閱讀,懂得學習的方法,瞭解學習的內容,這樣才能指導孩子學習,特別在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初期,父母本身的行為,將有助於帶動孩子喜歡並自願去學習。

2. 營造一個學習的環境

父母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給孩子提供一些他喜歡的學習材料,這樣可以放寬孩子學習範圍,自由學習自己喜歡的內容,自由發揮學習天性,從而愛上學習。因此,父母可以為孩子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書架擺上他自己的圖書,當孩子主動閱讀放置的圖書,雜誌等,父母可以給予誠摯的讚美。由於父母的欣賞,孩子自然樂於學習。能夠擁有自己的藏書,有助於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

3. 和孩子一起學習

父母可以陪伴孩子逛書局,依他的喜好、年齡等為孩子介紹好書。然後,父母最好能夠和孩子一起學習。這不但可以營造家庭學習氣氛,可以讓孩子願意跟隨父母學習,而且,父母之後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鼓勵孩子發表意見和觀點,這樣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並激發他的學習興趣。

4. 教導孩子學習方法

父母需教導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如,鼓勵孩子學習“先看序文”的好習慣。因為這有助於孩子對全書有概括的印象或衡量的標準;然後讀全書,就不至茫無頭緒。此外,鼓勵孩子朗讀,讓家人聽聽他的學習,當然,父母需表示出對孩子朗讀的欣賞。如此,有助於加深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並養成學習的好習慣。





臨泉小哥陳輝


小孩學習,家長如何輔導我提幾點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小孩學習首先要分年齡毆,不同時期小孩發育情況不同,要訓練的目的不同,不能拔苗助長。

(2)嬰兒階段(0一3歲),嬰兒剛出生,父母要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時間,注重與孩子交流,鍛鍊孩子摸爬滾打,多觀察新鮮事物,接收自然界美好信息。

(3)幼兒階段(4一5歲),嬰兒剛學會說話和走路,同樣要安排好作息時間,準備與學校接軌,父母要培養孩子講普通話,學唱兒歌,朗誦簡短唐詩,簡單舞蹈動作,鍛鍊手腳協調性,發現孩子潛能。

(4)學前教育(6一7歲),孩子進入幼兒園學習,注重孩子的習慣培養,每天早睡早起,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堅持自已事情自己做,力所能及做事,引導孩子思考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孩子積極動手實驗,在玩的中培養樂趣,讓孩子動靜結合,培養孩子坐得住,耐靜默,做事專注。強調養成教育、美醜善惡教育,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樣。

(5)小學教育,孩子進入學校正式接收業務教育,如果有了良好的習慣,孩子的教育水到渠成,每天家長要檢查孩子作業完成情況,一定要養成先做作業後玩的習慣,克服拖拉缺點,檢查語文,英語背湧情況,數學口訣,加強心算口算簡便運算訓練,受益一輩子。要適當加強動手能力培養,自制玩具,參加旅遊、野遊活動,參加一些興翹小組。注意小學教育不能調隊。

(6)初高中教育,孩子進入初中以後,多數家長已沒有能力輔導,主要關注青春期生理心理變化,正確引導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戀愛觀,防止產生逆反心理,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進行心理疏導,以激勵為主,釋放學習壓力。高中教育家長更是無能為力,只能做好後勤保障,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分析薄弱學科,提出補救措施,盡最大可能正常發揮。


物理教師達人


家長輔導孩子學習的內容主要有兩大塊:1,指導孩子預習新課。2,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都是高度重視,有的家長還會和孩子一起學習。指導孩子預習新課時,家長可以提前熟悉一下教材內容,列出預習提綱,做到有的放矢。遇到疑難問題家長解決不了,可以讓孩子標註出來,上課時向老師請教。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相對簡單,孩子做完後家長認真檢查一下,只要書寫規範,沒有錯題就可以了。家長在家裡要為孩子營造舒適的學習氛圍,以便讓孩子儘快的進入學習狀態,提高學習效率。



雲歸何處


孩子的輔導分為心理或思想輔導和學習內容輔導,重點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這個很重要,孩子會收益終身。

我認為對於家長來說心理輔導是主要的,家長應當通過多渠道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態,包括從老師那裡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日常表現,通過考試成績瞭解孩子的薄弱科目或知識點,通過平時做作業和生活習性瞭解孩子的習慣等等,然後根據瞭解到的這些情況,發現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對孩子進行心理和思想輔導,多鼓勵和引導,比如懈怠了,要進行嚴格監督,壓力大了,要進行放鬆減壓,形式上不要全是說教的形式,可以做遊戲,體育鍛煉,聽講座報告,參加課外活動,報名培訓班等等,都是可以的。

至於學習內容的輔導,我覺得應當以學校和老師的教學為主,家長要及時瞭解孩子的學習進度和教材內容,條件允許的話(能輔導得了且時間允許),可以適當地進行一些課後作業的輔導。



琢磨菌


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視。如何正確輔導?我個人認為:

一、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輔導重在輔,孩子是學習的主體,家長要輔導好,前期重要的就是要養成他們主動學習的習慣。協助他們做好學習時間規劃與安排。

二、注重個人知識與能力的提升。作為家長,要輔導好小孩,個人的知識與能力也要不斷提升,否則就不要奢求輔導好。拋開輔導自己的小孩,就提升自己的社會競爭力而言,不斷學習也是應該的。除非家有金礦,守成就好。

三、注重思維方法的訓練。拋開具體的學科,就學習的有而言,死記硬背的機械學習,不利於激活思維。良好的思維,可以讓學習事半功倍,家長可以就思維訓練層面多下功夫。如實踐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啟發性學習都有助於提升他們思維能力。

四、注重多方協調配合。不可否認的是,由於社會的進步,知識的更新速度,讓家長輔導起來愈發力不從心,因此需要藉助外腦外力。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協同。而家長就該積極做好這幾種教育的串聯協同工作。

此外,對於孩子的學習成長有一個相對持續較長時間的過程,家長始終要有耐心,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尤其是進行無所謂的跟風攀比,自亂陣腳。


自然風106


一書一育專注教育解答。

作者現在正在一所教學點教書,可以說是接觸了社會底層的普通家長了。我聽到很多家長關於輔導孩子說的最多的就是:我文化不高不認識字,我不知道如何輔導,我們很忙要幹農活沒時間,請老師管嚴點等等。這個時候我都會很耐心的和他們交流,幫助他們。


端正態度

因為經濟原因,農村的很多爺爺奶奶沒有上過學,所以客觀的說孩子的作業真不認識。但在這個時候我都會和這些家長說有一個媽媽文化不高,但是四個孩子都成為博士的故事。大家也可能看到過這部電視劇,這說明文化不管如何只要你認真去培養孩子,去管理孩子他一定會慢慢成長好。所以家長要把這件事情重視起來,我曾經去家訪的時候,家長說忙著要餵豬,我直接問他難道豬比你的孩子還重要嗎?家長們一定要在態度上認真負責起來,少找藉口。


方法

光認真不行,還要有方法,尤其現在的孩子很難管。

1.規定時間

孩子放學回家後,一定要給孩子規定一個學習時間。比如學習四十分鐘休息十分鐘。讓孩子做到勞逸結合事半功倍。

2.認真監督

你不認識孩子的作業的字。但是你能看出孩子有沒有認真讀書認真寫作業。所以在孩子學習的時間裡作為家長要認真監督。千萬別玩手機給還在看。


3.認真檢查

孩子作業完成以後,檢查孩子做的作業,字寫得工整嗎?老師批改的地方有沒有重新修改了?打上背字的課文讓孩子背一遍給你聽聽。

4.多鼓勵

平常要多多鼓勵孩子學習,但是不要天天說孩子也會煩,一個月聊一次就可以,瞭解孩子最近的學習狀況,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他其實心裡特別討厭。

總結

總得來說,家長能做的其實很多。需要付出的和你得到的永遠是正比,認真管教的孩子真的是不一樣!


一書一育


-03-27

家裡有小學生的家長每天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作業輔導問題,提及此事,家家都有難唸的經。  

我覺得要儘量給孩子提供一個獨立安靜、整潔明亮的學習環境,儘量減少外界對孩子學習的干擾因素。孩子的專注力本來就不是太好,學習過程中很容易被打擾,導致不能按計劃完成各個階段的學習,造成不好的連鎖反應。家長應該在孩子的學習場所,收拾的乾淨利落,整潔有序,儘量減少有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物品存在,尤其是玩具和漫畫書等。

我覺得應該給孩子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在孩子按計劃做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時不時的注意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態,在適當的時候給與恰當的提醒和幫助,不能撒手不管,畢竟還是孩子,情緒變化無常,需用心指導。需要陪讀的孩子,家長輔導時要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說話要考慮孩子的感受,不要說一些負面的話刺激孩子,那樣孩子心裡會大受打擊,下次會不敢提問,嚴重的會讓孩子丟掉自己對學習的信心,會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總而言之,家長輔導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很多情況下是寧可先不教,也不要亂髮脾氣。要讓孩子快樂的學習,這一點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