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更優質社會環境,讓青少年的追星更具多向性、先進性


有人說:青少年不該追星,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筆者知道這種語境下的“星“指的是娛樂圈裡的明星,也許因為他們薪酬太高了,而且娛樂業的興盛對強國興邦並不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反而使青少年沉迷娛樂、迷失人生方向,所以提醒青少年不要追星、要樹立正確人生觀。從一定意義上講,這句話確實有道理。這跟“戲子誤國”、“商女不知亡國恨“有某種相通之處。

不過,筆者認為可以追星,不過這裡的”星”不僅僅指娛樂圈裡的明星,還包括更廣泛的領域裡的傑出人物,特別是優秀的科學家、醫生、教師、軍人、警察等。

娛樂圈裡的藝人名角,是文藝陣地上的工作者,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為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所以我想說,我們不能完全否定娛樂界或文藝界。追星沒有錯,追誰是人的自由,關鍵是社會要加以適當引導,創造更優質的社會環境,讓更多的人去追更重要的“星”。

創造更優質社會環境,讓青少年的追星更具多向性、先進性

追什麼樣的星?這是我們每個人應思考的問題

比如說,科學家原本就是極重要的明星,但是我們很多人平時似乎忽略這一點。只要有一點文化的人,都會知道有這麼一句話:某某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注意,這一句裡有個關鍵詞<strong>”偉大“。這個“偉大“不是隨便用的,我們說“偉大領袖毛主席”、“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再者就是”偉大的科學家“了。沒有人敢說“某某是偉大的音樂家或者歌手、舞蹈家、演員、文學家等“,除非他還有其它傑出的對國家、對人民、對人類的貢獻,或者是做過什麼令人十分景仰、崇敬的事蹟。正常情況下,對優秀的出了名的演員,一般只是稱為“影星“”影紅”“名角““著名演員XXX“等。眾所周知,現實中的著名但並不偉大的演員都會被人稱為明星,那麼”偉大的科學家”,不更是我們的明星嗎?二者都是明星,只不過,有時候我們把後者給遺忘或淡化了。

創造更優質社會環境,讓青少年的追星更具多向性、先進性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一生有二千項發明,擁有一千多個發明專利

其實,一個人只要做出對社會、對國家和人民有重大貢獻或者做出了某件或某些有益民眾的又具有重大意義的事蹟,人們便稱其為傑出人物,稱其為英雄,稱其為楷模,於是他也就成了明星。

因此,平凡人也可以不平凡,可以成為英雄,可以成為榜樣。雷鋒,就是一位平凡的人,但他做了好事一大堆,便成了我們的好榜樣;張繼先是平凡的,當她認真負責、最先發現疫情並上報時,我們又覺得她很不平凡;李文亮實話實說、想拯救他人,使他成為吹哨人,成了英雄。……於是,他們便成了可敬的人,成了可讚美的人,成了萬人皆知的明星。

創造更優質社會環境,讓青少年的追星更具多向性、先進性

向雷鋒同志學習

回過頭來談科學家,他們搞科研,研究自然,探索奧妙,認識自然和人類;他們搞發明創造,幫助人們征服自然,造福人類,戰勝災難。古今中外的科學家們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人類的發展史,其實就是生產力的發展史,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因此人類社會的進步,科學家們一直處於每個時代的前沿陣地,引領著人們改變自己、改革社會、改造自然。

正因為有了愛迪生的發明,人類才有了電燈;正因為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才有了火車;正因為有了袁隆平的創新,才有了雜交稻;正因為有從事空間研究的科學家,才有了衛星發射、飛船昇天;正因為有李時珍的走遍千山萬水,才有了中藥大典《本草綱目》;正因為有了鍾南山的”肯定人傳人“,才使中華民族在最危險的時刻得到了及時的挽救……太多太多的社會進步以及戰勝災難,都離不開科技的進步,離不開科學家。

因此,科學家是偉大的,在任何一個時代裡,他們都是人們稱頌的大人物,都是人們心中無比崇敬的明星,甚至被世世代代的人所景仰。科學家原本就明星


創造更優質社會環境,讓青少年的追星更具多向性、先進性

八旬院士鍾南山


至於文藝界的名人或者演藝界的名角,他們在熒屏上經常性地露面,反覆地在視覺、聽覺上對觀眾施加刺激和情感上的碰撞,使得觀眾很熟悉他們,甚至演員的私生活都被搬到媒體上熱炒,使他們成了社會上的知名人士,成了明星。在這裡要指出的是,娛樂圈的明星,收入太高,一場演出、一個廣告、一次拍片的收入,往往是醫生、教師、科學家幾年至幾十年的收入,這可以說是不正常的,極不合理的。他們既成了名又賺了大蛋糕,自然會受到部分青少年的盲目崇拜。因此,個人認為,國家要採取一定的制約措施,以免讓人因看到別人的鉅額收入而產生“懷疑人生“的感覺。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一味講奉獻,不講物質鼓勵,是不現實的。像南街村黨支部書記只拿250,那是在南街村特定的共產主義新社區環境下才能做到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收入的多少,體現了人的勞動價值和人才的價值,同時也對社會、特別是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某些重要的崗位、重要的領域,要以高薪來凸顯其重要性,比如科學家,醫生、教師、軍人等,只有這樣,一代代的青少年才會敬重相關領域和職業,才會樹立崇高的理想,才能有合適的偶像、追合適的“星“。

創造更優質社會環境,讓青少年的追星更具多向性、先進性

要讓青少年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胸懷理想,努力學習

總之,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明星,有進軍科技的優秀科學家、有救死扶傷的優秀醫生護士,有教書育人的優秀教師,有影視名導名角、有傑出的文藝工作者、有創業能手、有勞動模範、有“學雷鋒“標兵,有鞠躬盡瘁的孔繁松、焦裕祿式的公務員……

有個詞叫”人各有志“,筆者認為,我們不能強求某個人必須追誰,但是社會必須做到讓重要的支柱性領域被全社會重視並給予強有力的物質、精神上的支持,引導整個民族尊重知識、尊重興國安邦者,努力構建一個更加優質的社會環境·。如果導向出來一個過度娛樂、遊戲至死、缺乏硬實力的社會,那就需要糾正了。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是充滿著積極向上的氛圍,應該讓”科技就是實力、知識就是財富”的觀念成為主流,應該是物質財富分配合理、能誘導青少年追求崇高理想的社會。

科技興國、科技強國,科學家也一直受到國家高度尊重和愛護,將來一定會更加地重視他們。科學家原本就是“閃亮“的明星,高薪應該給予他們。另外,醫生是保護民眾身體健康的,教師是幫助人們富裕腦袋的,軍人、警察是保護我們安全的,他們的工作都非常重要。讓我們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讓更多的人追這些“星”:德才兼備的科學家、醫生、教師……

讓青少年們的追星更具多向性、先進性。

創造更優質社會環境,讓青少年的追星更具多向性、先進性

人才是治國的基礎,是事業成敗的關鍵

我是百姓,感謝您的閱讀,更期待您的評論、指正、點贊和轉發。欲知更多百姓心語,敬請關注”百姓茶館話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