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黑穗病如何防治?

桂南莹姐


小麦黒穗病是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但小麦黒穗病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病害,而是三种危害小麦穗部病害的统称。三种病害分别是

小麦散黒穗病、小麦腥黒穗病小麦秆黑粉病。

小麦散黒穗病

1、为害症状

小麦散黒穗病主要为害小麦的穗部,小麦的茎、叶部位也有发生。其侵染病原为担子菌亚门真菌中的散黑粉菌,病原有寄主侵染专化现象,小麦上的病菌不侵染其它麦类,属于花器侵染病害,一年只侵染一次。小麦被侵染发病后,病株抽穗期比正常小麦略早,初期外面包有一层灰白色薄膜。病穗在未出苞叶之前,就已经变成黑粉,不久即行破裂,散生出黑色粉末,即冬孢子。被害小麦穗部只剩下裸露的穗轴。

2、发病规律

散黑粉菌以休眠菌丝体在小麦籽粒的种胚内越冬,并借此传播。在田间病穗上黑粉主要借助风力传播,病菌的侵染温度范围是5——35℃,侵染最适温度为20——25℃,通过伸出或张开的小麦健株的雄蕊颖片裂口侵入种胚内部。

散黒穗病病原菌侵染寄主小麦最适宜的时期是在小麦扬花前1——2天或扬花授粉时。小麦播种后,当带菌的种子开始萌发时,潜伏在胚部的菌丝开始萌动,并随着小麦的生长点发展到穗部,菌丝体在小穗内迅速发展,破坏花器形成,产生大量厚垣孢子呈黑穗,再飞散到小麦健株上侵染花器。小麦抽穗扬花期间多雾或经常有小雨,空气湿度在70%左右,气温20——25℃左右,有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当年发病麦田的种子带菌率高,则下一年作为种子播种后发病率就高。

3、防治方法

⊙温汤浸种。用冷水浸种4——6小时,然后用筛子浸入50℃温水中1分钟,再浸入52——54℃温水中10分钟,然后立即放入冷水,最后取出晾干播种。

⊙药剂拌种。每100公斤小麦种子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300克拌种,或每100公斤小麦种子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0克拌种,或每100公斤种子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克拌种。也可以使用种子重量63%的75%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小麦腥黒穗病

1、为害症状

小麦腥黒穗病又称乌麦、黑麦、黑疸,由担子菌亚门真菌中的小麦网腥黑粉菌小麦光腥黑粉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病株一般比健株稍矮,分蘖增多。病穗较短、直立,颜色较健穗深,开始为灰绿色,颖壳略向外张开,露出部分病粒。小麦受害后通常是全穗麦粒变为病粒,病粒较健粒短肥,初为暗绿色,最后变为灰白色,外面包有一层灰褐色薄膜,里面充满黑粉,有腥味,黑粉就是病原菌的厚垣孢子。

2、发病规律

小麦腥黒穗病病原菌可以在种子、土壤和粪肥中越冬。以种子传播为主,土壤、粪肥也能传播。小麦播种后,种子或粪肥、土壤中的病菌就侵入刚刚萌动的小麦幼芽,病菌在小麦植株体内以菌丝形态随麦株生长,随后侵入开始分化的幼穗,破坏穗部的正常发育,形成病穗。

当小麦第一叶展开后,病菌一定要经过伤口才能侵入。土温5——15℃、土壤湿度20%——22%时,最适病菌侵染。因此,冬小麦晚播或春小麦早播,土壤温度低、出苗慢或播种时覆土过深、麦苗不易出土,会增加病菌侵染的机会,从而加重病害的发生。地下害虫多,往往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

⊙有机肥料腐熟。对准备用作基肥使用的农家肥,加入豆粕或其他油粕、青草,腐熟一个月后使用,杀灭可能存在的病菌。

⊙药剂拌种。每100公斤小麦种子,可分别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克,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0克,或20%萎锈灵乳油250克,或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克拌种,均可有效防止小麦腥黒穗病的发生。

小麦秆黑粉病

1、为害症状

小麦秆黑粉病由担子菌亚门真菌中的小麦条黑粉菌侵染引起,发生于小麦的茎、叶、叶鞘及穗部。以拔节后期症状明显,发病后的病株矮小,分蘖增多,叶子旋卷,在叶、叶鞘及麦秆上先产生银灰色后变为黑色隆起条纹,破裂后散出黑粉为病原冬孢子,重病株不能抽穗而枯死。有些病株虽能抽穗,但时常卷曲于顶叶的叶鞘内,多数不能结实。

2、发病规律

小麦秆黑粉病以土壤传播为主,种子和粪肥也能传播。病株上的冬孢子部分落入土中,大量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冬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3——5年。小麦播种后,病菌在幼苗出土前侵入种子芽鞘,以后菌丝进入生长点发育进入叶片、叶鞘和茎秆,翌年春季小麦拔节后破坏茎叶组织,使小麦出现发病症状。

小麦秆黑粉病在平均地温14——22℃时有利于病菌侵入小麦植株。秋播小麦时遭遇干旱,会引起病害流行性发生。夏季田块长期浸水能大大降低病菌孢子的成活率,从而减轻病害发生。小麦播种后出苗快,植株健壮,小麦秆黑粉病发病率会降低。

3、防治方法

⊙种子选择与轮作。选用抗病种子,与非寄主作物轮作1——2年。

⊙药剂拌种。所用药剂和用量除了可以参考小麦腥黒穗病外,还可以使用小麦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双拌种。

总结:小麦黒穗病并不是单一的病害,虽然几种病菌侵染小麦后。都会在发病后产生黑穗和黑粉,但发病规律和表现症状及防治方法都确有不同。只有辨症施治,播种时做好预防,才能有效避免病害的发生,夺得小麦丰产。

以上就是关于题主“小麦黒穗病如何防治”的回答,如有什么疑问和不同见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讨论。关注我的头条号“乡村萤火虫”,每天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知识。谢谢大家的阅读和点赞支持!


乡村萤火虫


一喷三防可以预防,可以用苯醚甲环唑,比唑等杀菌剂进行防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