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你信任你的學生嗎?為什麼?

用戶61490116589


信任,是師生關係建立的基礎。

老師如果不信任自己的學生,按照主觀臆斷給學生貼標籤,他也無法贏得學生的信任。師生相互猜疑,師生關係無法建立,真正的教育也永遠無法發生。

作為教育者,相信學生,嘗試去理解學生,學生的心扉才可能打開,老師才能發現問題真正的癥結所在,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小圓子的奇幻漂流


當教師四十年了,並於二十多年前,走上了行政,主要負責的也是常規管理,所在的中學,是一所三流中學。可以想象,現實情況有多讓人糾結。

對學生,不能說“不信任”,因為確實,很多事,是學生幫助完成的,大多數學生,也支持信任了自己;但另一方面,也不敢說,就完全“信任”他們,事實上,少數學生,難獲得信任。

有個學生,本份老實,成績不算好,但踏實努力,受到了關注,我們把更多的機會與舞臺都搭給了他:三好學生,優秀幹部…等等等等,都給了。突然有一天,政教處報告,他跑了,在三米高的圍牆邊留下一些血(牆上有玻璃碴),跑了。瞭解後,才知道,他所在宿舍,頭天,有同學被盜了二百元錢,班主任過問時,放風說,要徹查。

…不出走,其他同學就懷疑他了,他跑,疑惑更大!庚即,他父母也趕來了學校,說,他歸宿假時,就偷過母親三百元,現場被捉住了。這讓人大吃一驚,大家被他蒙了兩年,錯看了他?但更讓人生氣的是,他從此杳無音信,我們不僅跑斷了腿,更要面對家長帶來的二三十個親友,成天在學校責難與鬧騰,甚至拿上鋤頭,把學校翻了個底前天,說是老師謀害了孩子(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壓力可想而知)。有一天,公安部門發了個尋人啟事,說在江邊,發現一無名男屍,從牙齡判斷,有五十來歲。家長卻說,這個肯定是他的孩子,根本不聽公安解釋,非要開棺驗屍,結果逼著老師去刨墳,那個臭,三個月後在心裡都不能消散。

…家長鬧騰了二個多月後,突然有一天,不來鬧了,也許春暖花開,也許良心發現?但我們不敢掉以輕心,仍舊馬不停蹄,東奔西跑的找人,並每天向家長通報尋找情況。唉,那日子,真的是很難很難,他的老師和班主任,日子更難熬,雖說沒有人埋怨他們,但面對後果和上級的責被,誰不擔心?

…平時,我喜歡看報,這兩三個月,我確實沒有心情讀報消遣。一天,保衛科一工作員,用摩托載著我準備去一鄉鎮,找他一親戚家詢問,太陽實在太大,天也太熱了,同事憐憫,說:我去買瓶水,你等我一會,這裡有張舊報紙,你翻翻?

…我翻看那十多天前的舊晚報,一則尋人啟事讓我大喜過望:一個來歷不明的學生娃,在“老闆”那裡打工,但無證件,“老闆”擔心是離家出走了,偷偷的登報尋找家人。我趕忙打電話過去,一問,百分之百是他。但氣人的是,老闆說,十多天前,他父母就接他回了家…當然,我馬上聯繫了家長,也通知了學校相關人員,立即趕往他家。我想得簡單而美好,心想,雖然艱難困苦了這麼久,但畢竟找到了學生,是皆大歡喜,去了,批評幾句,仍然可以給他機會,結果大跌眼鏡,我們一下車,烏鴉鴉一大幫親戚,推搡著我們,又吼又罵。最可氣的是那同學,指著同行的班主任鼻子,凶神惡煞的,又喊又叫…我看到,老師眼裡噙滿淚花。

…當天,擺脫囧境時,已是凌晨一點了,下高速時,我對同事說:我心絞痛的很,送我去醫院吧。

幾十年來,老有人說起,自己被學生和家長坑了的事,太多了…但我要說,教師,就是一份職業,有職業操守,盡心工作就好,你說呢?


zry張非


我一直在嘗試欣賞和信任自己的學生。我認為,教學是老師與學生的雙方互動,只有建立良好的互信互通,才能使教育活動取得最佳的效果。

首先,信任學生會增強自信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發掘學生潛力。我記得有一位教育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在對一個班級學生進行短期考察後,點了幾名學生,對任課老師說,這幾名學生智商高、潛力大。之後,任課老師有意無意地給這些學生更多關注,更多信任,一段時間下來,這些學生果然成績進步很快。後來這位老師,多教育家說:“您的眼光可真準”。教育家笑著回答:“其實,我是隨意點的幾名學生。”

其二,信任學生會增進學習互動,提高學習效率,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人與人交往,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才可以建立很好地溝通、借鑑。學生也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和鼓勵,作為老師應該盡最大可能發現學生的有點和特長,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和鼓勵,要充分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科學的學習和練習,取得進步和成就。孔子說,有教無類。我也一直奉行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這樣的教育理念。不要苛求在功課上所有學生“一把尺子”,有的孩子的專長在藝術、勞動技能、社會交往、體育等其他方面,只要科學引導,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就會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

第三,信任會傳導積極向上、友善寬厚的人生品格。信任他人也是一種良好的品格。我們老師要自覺培養樹立良好的道德品格,平等公正對待每一名學生,激發他們最大的學習熱情。學生會潛移默化地繼承老師的性格、思維習慣和道德品格。我有一個學生,低年級的時候學習並不突出,但是她很努力,寫作的悟性比較好。我有針對性地加以鍛鍊,給她以及其他幾名學生,專門報了“魯藝少年作文輔導函授班”,經常把她的有些作文向當地媒體投稿。學生進步很快,高考的時候獲得全市文科第一的好成績,被中國傳媒大學錄取,後來赴哈佛大學讀研深造。現在創業很成功,她創辦的傳媒公司名氣很大,自己也多次被評為 “世界優秀青年”等榮譽稱號。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中,她利用自己的海外關係,積極募捐以及幫助購買防護服、口罩等專業防護用品,很好地盡了一份作為優秀青年的社會責任。


靠譜的知心大哥


學生是值得信任的,前提是老師也應該讓學生信任。

學生不信任老師有這些情況:

不能否認有的老師處理打架,等一些矛盾,憑感覺,認為平時表現好的不會錯有偏袒,反而說那個平時表現不太好的學生。這是老師不信任學生,學生不信任老師的開始。

所以老師一定冷靜,公平處理,對事不對人。相信任何學生。找出事的原因不能主觀用事。

分配班級的工作,均分機會,給每個同學鍛鍊機會,班長是為大家服務的,大家和班長一起為班級服務,每個人都有價值。教師不要僅僅寵愛學習好的。在老師年前都一樣。每個學生老師都喜歡。

一個目標,好好學習遵從制度,服務班級,愛護校園,尊重師長…違背必須接受批評。做的好必須表揚。形成一個有凝聚力的班級,互相就都信任了?


趙鳳軍


與其說是“信任”學生,我覺得倒不如說是“尊重”學生。

作為一名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學生,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低年級的學生比較聽話,課堂上的配合度會高很多,也願意去配合老師完成當天的教學任務,當然低年級的學生因為年齡小的原因,課堂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容易分心,老師不但要完成當天的教學計劃,還要適時調動學生,用遊戲和各類課堂活動調節氛圍,畢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高年級的學生溝通為主,他(她)們更傾向於老師的理解,發現學生出現問題時要及時溝通,課上完整教學,課後單個溝通,並及時告知家長當天事宜,如何和學生溝通的,家長後續應該如何配合,怎麼和孩子溝通。

作為一個老師,不但要會教學,還要善於傾聽,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這樣才會贏得學生的尊重!


兜緹


個人觀點。信任的定義是相信可以寄託。對學生的信任應該包括對學生的人品和學生的能力信任。所以教師信任學生一定建立在自己對學生的完全瞭解的基礎上;學生的品格和能力有一個培養成長的過程。不同的學段,不同的學生可信度不一樣,一般情況我對低段學生很多需要培養,信任他可以做到的指導他做做不到的。高段學生信任他一定可以做好的,監督他不一定可以做好的。


雪域孤松3


作為老師,我覺得學生的自覺性不高,自律性也差,我認為在家上網課,家長應負擔起監督孩子的責任,尤其是小學生。不然,上網課學生接受的知識就非常少,沒什麼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