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你信任你的学生吗?为什么?

用户61490116589


信任,是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

老师如果不信任自己的学生,按照主观臆断给学生贴标签,他也无法赢得学生的信任。师生相互猜疑,师生关系无法建立,真正的教育也永远无法发生。

作为教育者,相信学生,尝试去理解学生,学生的心扉才可能打开,老师才能发现问题真正的症结所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圆子的奇幻漂流


当教师四十年了,并于二十多年前,走上了行政,主要负责的也是常规管理,所在的中学,是一所三流中学。可以想象,现实情况有多让人纠结。

对学生,不能说“不信任”,因为确实,很多事,是学生帮助完成的,大多数学生,也支持信任了自己;但另一方面,也不敢说,就完全“信任”他们,事实上,少数学生,难获得信任。

有个学生,本份老实,成绩不算好,但踏实努力,受到了关注,我们把更多的机会与舞台都搭给了他: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等等等,都给了。突然有一天,政教处报告,他跑了,在三米高的围墙边留下一些血(墙上有玻璃碴),跑了。了解后,才知道,他所在宿舍,头天,有同学被盗了二百元钱,班主任过问时,放风说,要彻查。

…不出走,其他同学就怀疑他了,他跑,疑惑更大!庚即,他父母也赶来了学校,说,他归宿假时,就偷过母亲三百元,现场被捉住了。这让人大吃一惊,大家被他蒙了两年,错看了他?但更让人生气的是,他从此杳无音信,我们不仅跑断了腿,更要面对家长带来的二三十个亲友,成天在学校责难与闹腾,甚至拿上锄头,把学校翻了个底前天,说是老师谋害了孩子(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压力可想而知)。有一天,公安部门发了个寻人启事,说在江边,发现一无名男尸,从牙龄判断,有五十来岁。家长却说,这个肯定是他的孩子,根本不听公安解释,非要开棺验尸,结果逼着老师去刨坟,那个臭,三个月后在心里都不能消散。

…家长闹腾了二个多月后,突然有一天,不来闹了,也许春暖花开,也许良心发现?但我们不敢掉以轻心,仍旧马不停蹄,东奔西跑的找人,并每天向家长通报寻找情况。唉,那日子,真的是很难很难,他的老师和班主任,日子更难熬,虽说没有人埋怨他们,但面对后果和上级的责被,谁不担心?

…平时,我喜欢看报,这两三个月,我确实没有心情读报消遣。一天,保卫科一工作员,用摩托载着我准备去一乡镇,找他一亲戚家询问,太阳实在太大,天也太热了,同事怜悯,说:我去买瓶水,你等我一会,这里有张旧报纸,你翻翻?

…我翻看那十多天前的旧晚报,一则寻人启事让我大喜过望:一个来历不明的学生娃,在“老板”那里打工,但无证件,“老板”担心是离家出走了,偷偷的登报寻找家人。我赶忙打电话过去,一问,百分之百是他。但气人的是,老板说,十多天前,他父母就接他回了家…当然,我马上联系了家长,也通知了学校相关人员,立即赶往他家。我想得简单而美好,心想,虽然艰难困苦了这么久,但毕竟找到了学生,是皆大欢喜,去了,批评几句,仍然可以给他机会,结果大跌眼镜,我们一下车,乌鸦鸦一大帮亲戚,推搡着我们,又吼又骂。最可气的是那同学,指着同行的班主任鼻子,凶神恶煞的,又喊又叫…我看到,老师眼里噙满泪花。

…当天,摆脱囧境时,已是凌晨一点了,下高速时,我对同事说:我心绞痛的很,送我去医院吧。

几十年来,老有人说起,自己被学生和家长坑了的事,太多了…但我要说,教师,就是一份职业,有职业操守,尽心工作就好,你说呢?


zry张非


我一直在尝试欣赏和信任自己的学生。我认为,教学是老师与学生的双方互动,只有建立良好的互信互通,才能使教育活动取得最佳的效果。

首先,信任学生会增强自信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掘学生潜力。我记得有一位教育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对一个班级学生进行短期考察后,点了几名学生,对任课老师说,这几名学生智商高、潜力大。之后,任课老师有意无意地给这些学生更多关注,更多信任,一段时间下来,这些学生果然成绩进步很快。后来这位老师,多教育家说:“您的眼光可真准”。教育家笑着回答:“其实,我是随意点的几名学生。”

其二,信任学生会增进学习互动,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人与人交往,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可以建立很好地沟通、借鉴。学生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作为老师应该尽最大可能发现学生的有点和特长,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鼓励,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科学的学习和练习,取得进步和成就。孔子说,有教无类。我也一直奉行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样的教育理念。不要苛求在功课上所有学生“一把尺子”,有的孩子的专长在艺术、劳动技能、社会交往、体育等其他方面,只要科学引导,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第三,信任会传导积极向上、友善宽厚的人生品格。信任他人也是一种良好的品格。我们老师要自觉培养树立良好的道德品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名学生,激发他们最大的学习热情。学生会潜移默化地继承老师的性格、思维习惯和道德品格。我有一个学生,低年级的时候学习并不突出,但是她很努力,写作的悟性比较好。我有针对性地加以锻炼,给她以及其他几名学生,专门报了“鲁艺少年作文辅导函授班”,经常把她的有些作文向当地媒体投稿。学生进步很快,高考的时候获得全市文科第一的好成绩,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后来赴哈佛大学读研深造。现在创业很成功,她创办的传媒公司名气很大,自己也多次被评为 “世界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中,她利用自己的海外关系,积极募捐以及帮助购买防护服、口罩等专业防护用品,很好地尽了一份作为优秀青年的社会责任。


靠谱的知心大哥


学生是值得信任的,前提是老师也应该让学生信任。

学生不信任老师有这些情况:

不能否认有的老师处理打架,等一些矛盾,凭感觉,认为平时表现好的不会错有偏袒,反而说那个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这是老师不信任学生,学生不信任老师的开始。

所以老师一定冷静,公平处理,对事不对人。相信任何学生。找出事的原因不能主观用事。

分配班级的工作,均分机会,给每个同学锻炼机会,班长是为大家服务的,大家和班长一起为班级服务,每个人都有价值。教师不要仅仅宠爱学习好的。在老师年前都一样。每个学生老师都喜欢。

一个目标,好好学习遵从制度,服务班级,爱护校园,尊重师长…违背必须接受批评。做的好必须表扬。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互相就都信任了?


赵凤军


与其说是“信任”学生,我觉得倒不如说是“尊重”学生。

作为一名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学生,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听话,课堂上的配合度会高很多,也愿意去配合老师完成当天的教学任务,当然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小的原因,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分心,老师不但要完成当天的教学计划,还要适时调动学生,用游戏和各类课堂活动调节氛围,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高年级的学生沟通为主,他(她)们更倾向于老师的理解,发现学生出现问题时要及时沟通,课上完整教学,课后单个沟通,并及时告知家长当天事宜,如何和学生沟通的,家长后续应该如何配合,怎么和孩子沟通。

作为一个老师,不但要会教学,还要善于倾听,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兜缇


个人观点。信任的定义是相信可以寄托。对学生的信任应该包括对学生的人品和学生的能力信任。所以教师信任学生一定建立在自己对学生的完全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品格和能力有一个培养成长的过程。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生可信度不一样,一般情况我对低段学生很多需要培养,信任他可以做到的指导他做做不到的。高段学生信任他一定可以做好的,监督他不一定可以做好的。


雪域孤松3


作为老师,我觉得学生的自觉性不高,自律性也差,我认为在家上网课,家长应负担起监督孩子的责任,尤其是小学生。不然,上网课学生接受的知识就非常少,没什么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