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否危害到饮用水安全?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对于一个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水源的安全至关重要。一场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华夏大地,让中国按下了暂停键,中华儿女纷纷开展抗疫行动,目前所了解病毒感染途径为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等方式为主。但最新研究发现,在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到了新冠肺炎病毒,并从重症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活的冠状病毒。

病毒是否危害到饮用水安全?


这不仅让人们开始担忧病毒是否会通过粪-口传播,是否有可能介水传播,是否会危害到饮用水安全?我们都知道在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中一直将控制饮用水生物风险作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病原微生物污染饮用水可导致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影响公众健康。而介水传播的病毒则能够感染人的肠胃道,并通过被感染人群的粪便排出体外,带来水污染风险。

病毒是否危害到饮用水安全?


但我们都知道由于病毒的生物特征,在进入水体后不能增值,在水环境中会随着时间而减少。因而传统的水处理过程混凝、沉淀、过滤等操作都会对病毒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可通过控制浑浊度来评估水处理的效果,当滤后水的浑浊度低于0.3NTU时,病毒的对数去除率可达到2lg。


病毒是否危害到饮用水安全?


我国的水厂在水源保护水源处理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加强水厂卫生管理和传染病防控,禁止患有碍饮用水卫生疾病的人员和病原携带者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便可极大减少病毒在饮用水中传播的几率。虽然病毒可以在水中传播,但是我们有着严格的饮用水制度,同时,水是人类生命之源,多喝水、勤洗手提高自身免疫力是对抗病毒的最有效的手段,相信胜利离我们近在咫尺了,中国加油!


病毒是否危害到饮用水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