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

公元2010年1月10日,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主席扎西・哈瓦斯( Zahi Hawass)向世界各大媒體宣佈一項令人震驚的考古發現:新近出土的古代墓葬群清晰地顯示金字塔的建造者是待遇優厚的工人,而非此前人們想象中的奴隸在這份聲明中,哈瓦斯如是說:

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


考古學家扎西•哈瓦斯

這些地位處在開羅西郊邊緣的吉薩高地,位於近一公里長的大墓穴入口處。其年代可追溯至古埃及第四王朝時期(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467年),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墓內埋葬的是建造胡夫與哈夫拉金字塔的工人。

新鮮出土的大量證據表明這些エ人所享受的待遇極高:不僅有專門的後勤補給團隊每天為他們運送21頭牛以及23只羊作為食物,每三個月還能逆來一次輪休。在一些建築石料表面刻下的日記塗當中,他們竟然自稱是“胡夫法老的朋友”…

這批墳墓就修建在法老的陵寢旁邊,因此墓中所葬之人絕對不可能是奴隸奴隸的下葬點不會離法老的金字塔如此之近!

有關金字塔建造者是奴隸的說法始見手希羅多德的學術著作《歷史》。這位古希臘文壇巨匠曾向多位高級祭司請教過金字塔的建造秘密之後,在《歷史》一書中記載:

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


埃及金字塔

為了建造大金字塔,超過十萬奴隸花費了約20年時間,他們只在每年尼羅河氾濫的農閒時節才著手施工;他們用短木棍做槓桿可以輕易將那些巨石搬到空中……

然而這次考古挖掘徹底否定了希羅多德的埃及歷史權威。建造大金字塔的不是普通的奴隸,人數也少於他所描述的數十萬之眾。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給出了驚世駭俗的結論:區區一萬人!這是一個恐怖的數字,這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據說古埃及時期用於建造金字塔的許多石料重達上百噸,甚至兩三百噸。能將如此重的石頭完美統籌的堆砌成金字塔,以現在的技術都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


最令人驚愕的地方在於:依照如此強度而建成的金字塔,竟然還能準確的坐落於北緯30度;塔尖的經線將地區上的陸地和海洋一分為二;塔四周不可思議的對應著正東、正西、正南、正北四個方向。

古老而始終無解的難題,伴隨著這次載入史冊的考古挖掘,再次闖入了大眾的視野。這些建造金字塔的偉大藝術家們,究竟是藉助何種手段才得以完成如此傑作的呢?這些手段的背後又究竟隱藏著多少超越時代的智慧與知識呢?

題材參考:陶淘《失落的奧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