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事小?就怕腫瘤進展、病毒感染、治療副作用

2020開年,病毒“橫行”,人心惶惶。


起初,誰也不會料到,始於幾個人發燒的肺炎,僅有個別吹哨人警示,短短几十天已使幾億人生活停擺,數萬人感染,超千人離世。


人一輩子會生很多次病,有各種症狀,發熱是很常見的一種。體溫升高時機體免疫系統反應性增強,也提示著或輕或重的疾病,不能大意。

發熱事小?就怕腫瘤進展、病毒感染、治療副作用

腫瘤患者更應該注意,好不容易在與癌抗爭中“佔據上風”,萬萬不能因小疏忽而“前功盡棄”。今天,就一起來了解腫瘤患者發熱的那些事。

發熱就診原則

說實話,單從發熱這一個症狀來判斷原因,真的是很難做到的。文章開篇先給大家總結一個簡單的發熱就診原則:


如果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建議按照如下流程先自我評估,決定是否再去醫院:


【評估病情】

1.體溫不超過38℃,並且沒有明顯的氣短、憋喘等症狀;

2.年齡在60歲以下或5歲以上;

3.不屬於孕婦、慢性病患者或肥胖者;

4.近期沒有到過湖北地區,與疫情隔離人員沒有接觸史。


以上情況,建議先在家休息和觀察。多喝水、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做好個人和家人的防護。


【如果有以下情況,建議及時就診】


1.有肺炎病人或疫區人員接觸史,有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腎臟等基礎性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員;

2.觀察1-2天病情無好轉,或伴隨咳嗽、喘憋等症狀加重;

3. 體溫持續超過38.5℃。

接下來,咱們好好了解一下可能導致腫瘤患者發熱的原因。

發熱事小?就怕腫瘤進展、病毒感染、治療副作用

發熱,可能源於感冒與新冠肺炎

普通感冒

感冒,是發熱時大部分人下意識會想到的第一個原因,其實感冒除了可能出現發熱外,一般還會出現咽部灼熱,幹癢,有時伴有咽部腫痛;還可能有鼻塞、流鼻涕的症狀。多數患者症狀比較輕,一般來說即便不用藥,多休息,多喝開水,一週左右也可以自愈。一般不會引起肺炎症狀。

新冠病毒肺炎

在當下病毒橫行的特殊時期,發熱已經成為了一個令全民警惕的症狀。新冠肺炎以發熱、發力、乾咳為主要症狀,少數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輕型患者也沒有肺炎表現,這些看起來與感冒無異,差異點體現在,新冠肺炎在感染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表現為憋氣、口唇紫紺等症狀)


發熱事小?就怕腫瘤進展、病毒感染、治療副作用


圖片來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 修正版)》


身體各部分的感染也可以有發熱的表現,比如胃腸道炎症,肝炎,泌尿系感染,腦炎等,少見原因需要鑑別風溼熱,腦血管病,甲亢、心衰、中暑、腫瘤等

如果排除了感染外,腫瘤患者這時出現發熱,很大程度與腫瘤相關。那腫瘤患者發熱可能意味著什麼呢?

提示癌細胞轉移:中樞性發熱

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異常所產生的發熱[1],這類發熱不多見,對腫瘤患者來說可能提示腫瘤轉移的出現。當腫瘤轉移到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當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受到腫瘤侵犯,會引起發熱,需要作腦CT或者核磁確診。

發熱特點:突然發生持續高熱,體溫持續上升可達40~41℃,高熱卻無面部潮紅,皮膚乾燥、四肢發涼。

發熱事小?就怕腫瘤進展、病毒感染、治療副作用

提示出現感染:感染性發熱

感染可以稱為腫瘤患者最大的敵人,很多腫瘤患者的死亡並非是腫瘤造成,而是感染。


而發熱是感染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因此要多加關注。


腫瘤患者因為免疫力低下,非常容易發生感染——細菌、病毒、黴菌感染。常見的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系統、消化系統等。


感染髮生的原因有多種。近一個月內接受過放療、化療或者分子靶向藥物治療都可能因為白細胞減少而使感染髮生;腫瘤患者身體可能留置各種導管,也比較容易發生“管子感染”,這兩種情況都屬於比較嚴重的,需要及時處理,避免惡化。

發熱特點:體溫可高可低,多伴隨咳嗽咳痰、腹痛腹瀉、尿頻尿急等感染相關症狀。

發熱事小?就怕腫瘤進展、病毒感染、治療副作用

化療後發熱

化療後免疫力低下引起的感染會導致發熱,上文已經提到。


此外,有些化療藥物本身就會引起發熱,這在化療過程中也比較多見,最常引起發熱的化療藥物有博來黴素、平陽黴素、柔紅黴素、順鉑、鏈脲黴素等。另外,還有一些化療方案屬於粒細胞減少性發熱(FN)的高危方案(發生率>20%)、中危方案(20%>發生率>10%),建議大家學習瞭解[2]。

發熱事小?就怕腫瘤進展、病毒感染、治療副作用

發熱事小?就怕腫瘤進展、病毒感染、治療副作用

中性粒細胞(白細胞的一種)減少是化療藥物常見的血液毒性反應,這類患者可能僅表現為發熱,但化療引起的中性粒細胞減少期間的發熱可能是嚴重潛在性感染存在的唯一徵象[3],因此必須重視。

發熱特點:伴有全身不適感,寒戰,淋巴結腫痛。

放療後發熱

放療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合併感染而引起發熱,上文已提到。


此外,最常見的放療後發熱是由於放射性肺炎所致,這可能是由於射線劑量累積造成的。還可能是因為放療造成腫瘤組織壞死,也可引起低熱。

發熱特點:一般是放療進行中或者剛剛結束時出現的,不伴隨其他感染的症狀,體溫不是很高,有時有乏力等情況。

發熱事小?就怕腫瘤進展、病毒感染、治療副作用

藥物相關性發熱

能引起發熱的藥物不止有化療藥物,干擾素、白介素、唑來膦酸等藥物的常見副作用也有發熱。


輸血/血製品、輸白蛋白也會導致發熱。

發熱特點:一過性的高熱,體溫39℃以上,伴有畏寒及寒戰。

腫瘤“刷存在感”:腫瘤性發熱

腫瘤性發熱就是指因為腫瘤的存在而引起的發熱,如腎母細胞瘤、淋巴瘤、肝癌、腎癌以及白血病等易發生腫瘤熱。

發熱特點:中低度、中長期發熱——體溫多數為37. 5〜38. 5°C ,發熱時間主要在下午或夜間,熱程有的可達數月之久。發熱時全身症狀可不明顯,不伴有畏寒或寒戰。

發熱事小?就怕腫瘤進展、病毒感染、治療副作用

寫在最後

發熱雖是小症狀,卻可預示大疾病。建議腫瘤患者養成定期量體溫的好習慣,才可將“小病”控制在萌芽中。


參考文獻

[1] 吳衛平. 中樞性發熱[J].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2000, 20(11):650-652.

[2]史豔俠,邢鐠元,張俊,沈波. 腫瘤化療導致的中性粒細胞減少診治專家共識(2019年版)[J]. 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2019,12:86-92.

[3]https://wenku.baidu.com/view/e72c4b4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b.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