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多年,魯迅仍對他感恩難忘,但對於他來說魯迅只是一箇中等生

分離多年,魯迅仍對他感恩難忘,但對於他來說魯迅只是一箇中等生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想必對於魯迅,大家的印象都是這句話背後那富有才氣,並且對於社會各類問題有著自己獨到見解的樣子。作為一代文豪,魯迅輸出的觀點還有對社會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他的風格也是十分直截了當,觀點辛辣卻又獨到。

但是在這些充滿批判色彩的文章後面,卻有一篇描寫人物的文章,叫做《藤野先生》。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充滿溫情還有溫馨記憶,包含著深情可以說是讀者都可以體會到的濃濃思念。

分離多年,魯迅仍對他感恩難忘,但對於他來說魯迅只是一箇中等生

他用少有飽含溫情的筆墨去描述對於恩師——藤野先生的情感及懷念。已經在廈門大學國文系的魯迅,在1926年寫下了對恩師的懷念還有關於在日本求學的青春歲月。雖然文章看似清淡,但是對於自己恩師的懷念卻是無法掩蓋的。

文章中,藤野先生一絲不苟地為魯迅批改文章、改講義。那張有著惜別二字的藤野先生的照片,無一不是真摯的師生之情。也讓不少在課本上讀到這段的中國學生,感慨和唏噓。

對於魯迅來說,藤野先生毋庸置疑是恩師,是自己最感恩也難以忘懷的老師。那麼對於藤野來說呢,魯迅是否也是一個難忘的學生?回答可能會讓大家大失所望,對於藤野來說魯迅這個赫赫有名的作家卻只是一箇中等生。

分離多年,魯迅仍對他感恩難忘,但對於他來說魯迅只是一箇中等生

藤野教學之路

在魯迅的描寫裡,藤野先生是一個性格十分溫和寬容的人。當時的日本社會動盪不堪,他是極少數反對戰爭的日本民眾。因為藤野是親中反戰的思想,受到了不少排擠,教書育人的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藤野先生原名叫做藤野嚴九郎。當時魯迅已經返回東京,而他卻因為學歷不夠為由被降職,甚至後來被解僱。

藤野看到魯迅畫的醫學圖紙不夠準確,就立刻為他糾正。當時的魯迅年輕氣盛,對於老師的指正是非常不服氣的。可是後來想想,這不就是老師的嚴格教育才有的現在的他嗎?之後每每想到就特別感激,心裡也是一陣暖意。

分離多年,魯迅仍對他感恩難忘,但對於他來說魯迅只是一箇中等生

藤野先生教學一絲不苟,對於學生的學習也是抓的非常緊。甚至希望中國也能夠發展解剖學,之後能夠將這個技術還有現代學科發揚光大。如此的國際主義情懷,真是叫人無比佩服。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老師,崇高的醫者,卻因為當時學歷不夠被迫在六月底提出“請求免職”,到七月降為臨時講師。臨時講師的職位僅僅維持了一個月就徹底失業,之後任職於一個慈善醫院的耳鼻喉科。

藤野先生之後回故鄉開私人診所來維持生活,直到戰爭結束藤野才被認為對於兩方友好做出了貢獻,為他建立了紀念碑來緬懷他。而他和魯迅之間的情誼,也使得魯迅的故鄉與藤野的故鄉結為友好城市,再續兩者師生之緣。

分離多年,魯迅仍對他感恩難忘,但對於他來說魯迅只是一箇中等生

真摯師生情

在魯迅去世之後,一個日本學者偶然找到了藤野先生。那時候的藤野已經回到了鄉下,終日在診所裡忙碌奔波。於是人們拿出《魯迅全集》的翻譯本,告訴他關於魯迅去世的消息。

藤野先生對於魯迅去世這件事十分震驚,並且悲痛不已。回想起過去種種,還有和魯迅一起鑽研醫術的回憶,藤野專程為魯迅寫了一篇文章,回憶紀念魯迅,這篇文章名叫《謹紀周樹人君》。這位被魯迅尊稱為藤野先生的恩師,也是這樣的想念還有愛護自己的學生,兩人的情誼真摯可貴,也讓人無比羨慕。

當年的魯迅給老師看自己的筆記,而藤野就為他修改。紅色的水筆在本上密密麻麻地批註,提醒魯迅遺漏的地方還有語法的錯誤等等。一個好學,一個嚴謹又負責,這樣一對師生也是充滿情誼。藤野的不少做法也讓魯迅倍感溫馨。無數理論還有觀點的輸出,讓魯迅認識到自己國家的不足和落後的現狀。也正是因為如此,魯迅才會對和藹的藤野如此尊敬。

分離多年,魯迅仍對他感恩難忘,但對於他來說魯迅只是一箇中等生

中等生魯迅

魯迅可以說對於學習非常刻苦了,經常會給老師看自己的筆記討論學業上的問題。但是即使這麼用功,魯迅在期末考試的時候也只是一箇中等水平。就連魯迅自己都說,學生百餘人,我在中間,不過是沒有落第。在關於回憶魯迅的文章《謹紀周樹人君》中,藤野先生這樣寫到:他(魯迅)上課時非常努力,但是在我的記憶裡,

他不是一個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

魯迅的成績單也顯示他的各科學習分數只是剛剛及格,相對於成績優異還是有不少差距。全班一百四十二個人,排到六十八名的名次。這樣的成績也是剛剛可以稱為中等生的樣子。從這份成績單來看,當時魯迅的確在醫學領域不夠出色。努力學習但也沒有達到不錯的成績。一方面也和他本身文化差異有關,除了學習醫學知識,還有理解日語語法,這樣的工程量也是不輕鬆。

分離多年,魯迅仍對他感恩難忘,但對於他來說魯迅只是一箇中等生

另一方面他的確不擅於醫學,志不在此,難怪之後會棄醫從文。可就是這樣的成績後來還被同期的日本同學指責是否藤野先生提前洩題。這樣的暗示也表露出當時弱國學子海外求學的艱辛狀況。

在藤野眼中魯迅就是一個十分平凡的學生,成績中等資質也不是很高。但是非常努力,並且有志向為中國的崛起而讀書。這樣的孩子後來棄醫從文成為了一名作家,也是讓藤野十分吃驚。藤野坦言,當時的周君確實不是一個出色的學生。但是關於過去的記憶裡,他只記得孩子在教室裡十分努力地記著筆記,努力學習醫學還有各種語言。當時魯迅的日語也是既說不清楚也聽不懂的狀態。

魯迅在自己老師眼裡雖只是一箇中等生,但是他一直在努力,他的付出都是為了中國不再落後,一改過去弱國的現象,可以說也是非常偉大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老師對於學生的指導可以說是潛移默化的,不同國籍卻沒有讓兩人情誼疏遠。多年未見藤野依舊可以想起魯迅上學時候的場景,讓人感嘆二人的師生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