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做了哪些事,讓張良看在眼裡寒了心,大漢建立後他誓死不當官的?

史學達人


大家好我是歷史領域創作者,一共有三件事使得張良決定退隱,下面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劉邦封張良齊地三萬戶,在張良看來,是深藏心計的

齊國這片土地,兩年前已經封給了韓信,而且是張良親手經辦的。現在劉邦把他和韓信封在同一片土地上,無非是想在他們兩人之間製造一點不大不小的矛盾,達到“以張制韓”、“以韓製張”的目的。這說明,劉邦不僅對韓信,骨子裡對張良也有些信不大過。張良對此心明如鏡。

朝廷內各個利益集團、各個門派之間的矛盾已暴露得異常尖銳

劉邦當皇帝的時候,已經54歲了,這在古今已經算是晚年了,當時呂后和戚夫人都在蠢蠢欲動,想讓自己兒子當上皇帝,他們便成為了兩個派系,相互鬥爭,而且劉邦本人想立小兒子劉如意為太子,這並不是嫡長子,國家很容易因此動盪,因此張良不想深陷漩渦之中。

張良懂得政治,並且淡泊名利

韓信被殺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因此韓信不懂政治,也不懂得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但張良懂得為人處世之道,知道建國後他就對劉邦沒什麼作用了,因此功成身退。

總的來說,張良是漢初三傑中結局最好的,能夠急流勇退,得以善終,實屬不易。在封建時代,伴君如伴虎。


二十八畫生Payne


張良在協助劉邦平定天下後,基本上就極少參與劉邦的事務,劉邦平定異姓王的叛亂,是陳平謀劃的,張良幾乎都沒有參與,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託病不出、閉門謝客。

張良其實是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崇尚黃老學說,潛心修道,在功成名就之後,張良並沒有貪戀富貴與權力,反而是與春秋時期的范蠡一樣,歸隱山林、不問世事。



要說劉邦做了什麼事讓張良心寒的,恐怕也只有誅滅異姓王事件了,其實張良也明白,劉邦此舉是不得不為之,身在皇帝之位,必須要鞏固大漢王朝的天下。

劉邦之所以分封異姓王,是為了在楚漢戰爭中儘可能多的增加盟友,建立統一戰線,打擊最強大的敵人項羽,劉邦分封異姓王大多數是被迫或無奈,有其政治目的,比如韓信問劉邦要假齊王,這事張良非常清楚,勸劉邦趕緊封給韓信。



劉邦能不封嗎,不能,如果不封,這天下到底是誰的,還說不定呢?

劉邦平定天下後,張良目睹了整個劉邦剪滅異姓王的過程,但從歷史上看,劉邦已經算是非常仁慈了。

燕王臧荼是第一個率先反叛劉邦的異姓諸侯王,因為燕王臧荼是項羽的舊部,直接投降劉邦的,看到劉邦在搜捕項羽殘餘勢力,就第一個出來造反,被劉邦打敗並斬殺,這能怪劉邦嗎?



接著韓信被人告發謀反,劉邦用陳計之計,以巡視為名,抓了韓信,貶為淮陰侯,並沒有殺他,如果劉邦真的心狠,早就殺了韓信,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是劉邦沒殺,只是把韓信軟禁在京城,仍是淮陰侯,後來韓信真的準備造反,趁劉邦在外平定之機,呂后與蕭何合謀殺死了韓信,這能怪劉邦嗎?

彭越是因為劉邦平定陳豨叛亂時,向彭越要求發兵協助,但彭越沒來,只讓其他將領去,劉邦很生氣,之後彭越又被人告發謀反,然後劉邦將彭越囚禁,經執法部門審查認定彭越罪名成立,本應該叛處死刑,劉邦赦免了彭越,將彭趙貶為庶人,遷到四川,彭越在路上遇到呂后,被呂后騙回,再次誣告彭越謀反,最終彭越被呂后害死,這能怪劉邦嗎?



韓王信、陳豨、英布、盧綰等異姓王都是自已主動叛亂,而導致被殺或被廢,這能怪劉邦嗎?

長沙王吳芮是唯一一個劉邦時代保留下來的異姓王,人家為人低調,又沒有叛亂行為,實力又弱,最終保留下來,劉邦這麼狠心的話,怎麼留下一個呢?

如果劉邦真做了什麼事讓張良寒心的話,就只是劉邦想更換太子的人選這事了。



這也是劉邦統一天下後,張良唯一為此事復出勸諫劉邦,原本張良都不過問政事的,還是呂后請張良出面,張良出於各方面綜合考慮,才答應呂后的請求出面勸諫劉邦的。

太子乃國之未來的儲君,也就是將來的皇帝,是國家未來的繼承人和國家的根本,不可輕易更換,否則會產生動亂,況且劉盈的太子之位又是封建宗法制的嫡長子繼承製,更不能輕易更換。



張良認為劉邦這事做的太過冒險,會動搖國本,因此向呂后建議請出商山四皓,不知道張良用了什麼方法請出了商山四皓,然後讓他們四人跟在太子劉盈身後出入宮廷,劉邦在看到自已請不來的商山四皓居然在太子的身邊,因此認為太子劉盈勢力已鞏固,不再提換太子之事。

張良的建議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這也是張良在歸隱後,唯一一次向呂后出謀劃策,也可能是張良認為劉邦此事做的不對,但之後,張良再也沒有為政事出過頭,繼續隱居,直到去世。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問這種問題就是太小看張良的境界了。其實劉邦什麼都不幹,漢朝建立之後,張良也會立即抽身,退隱二線。張良的退隱,不是由劉邦幹了什麼來決定的,而是由他的思想境界決定的。


張良出生自韓國高級貴族,其父親、祖父都是韓國宰相,服務過五代韓王。但是到了張良這一代,還沒等到他出仕為官,秦國就已經把韓國給滅了。

失去了繼承父業的機會,失去了顯赫榮耀的地位,同時也揹負了喪國之恨,這讓血氣方剛的張良立即將自己心中的仇恨指向了秦帝國,當只有時二十歲的他決定,定要殺掉秦始皇,滅秦復韓,恢復諸侯分封的局面。

於是他便毀家紓難,策劃了驚天動地的“博浪沙刺秦”事件。

不過早年的張良還是太幼稚。他就沒想明白,秦始皇縱然被刺殺了,又能怎麼樣?秦朝難道不會再立一個新君主?難道韓國會因為秦始皇之死就復國了?

所以,實事求是的說,張良刺殺秦始皇的冒事舉動,是一個風險極大,而收益又極小的非明智之舉。


“博浪沙刺秦”事件失敗後,秦始皇大怒,大索刺客於天下,於是一時間,關東的老百姓遭了殃,無數百姓被牽連致死。而百姓之死則點醒了張良,讓他明白——睿智的思維比刀劍弓弩更有殺傷力,要拯救天下,絕不能靠打打殺殺。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接杆而起,舉兵反秦。一時間,舉國騷然。張良當時正在流亡,他看到全國都亂了,就也在流亡的地方聚集了一百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

起兵不久後,張良便遇到了劉邦。由於兩支隊伍同為義軍,而且劉邦為人又大氣,用張良的話說,劉邦是那種不管跟他說什麼,他都能認真聽進去,而且一點就通,能成大事的人。不像某些人,本事沒多少,還聽不進去別人的諫言,成不了大事。所以,張良就認為劉邦一定能成大事,把自己的隊伍和劉邦的隊伍就合成了一股。

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史記·留侯世家》



當然了,當時張良的思想境界還沒有後來那麼高大上,他當時仍然停留在復興韓國,天下應該恢復以天子為中心,以諸侯為藩屏的封建邦聯制度的境界。所以張良與劉邦的聯合,只是他的權宜之計。

說白了,他就是想利用劉邦。

劉邦很清楚張良的才華,同時也知道張良效忠的主公是韓王,不是他。所以劉、張聯軍打下一部分韓國故地,扶持韓王成復興韓國後,劉邦立即表示,韓國的地盤他不要,但作為交換條件,張良必須跟著他。韓王成爽快答應,於是張良就跟著了劉邦。

之後,劉邦在張良的輔佐下,迎來了人生事業上的第一次高潮——攻入關中,大敗秦軍於藍田,兵臨咸陽城下,滅亡秦朝。



秦朝滅亡後,劉邦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一頭扎進了秦帝國奢靡的宮殿中,無法自拔,樊噲等人的勸諫絲毫不起作用。此時的張良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對劉邦好說歹說,總算是把劉邦的心態擰了過來。

“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 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史記·留侯世家》

不過,劉邦的心態雖然轉變了過來,但他的危機還沒有結束。諸侯聯軍進入關中後,項羽擺下天下第一飯局——鴻門宴,邀請劉邦赴宴,準備殺他。

劉邦面對此飯局,心裡想的是不要去。但張良分析到,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條,赴會也許能有生機,劉邦無奈只好應約前往。在這場極其兇險的飯局上,張良膽識過人、沉著應對、深謀遠慮,成功幫助劉邦化解危機。

之後,項羽分封諸侯,劉邦和韓王成都得到了正式冊封。秦帝國與中央集權制度被項羽一併摧毀,此時的中華大地又呈現出諸侯林立的局面。


對於這種結果,張良起先是滿意的,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所以他告別了劉邦,回到了韓王身邊。他當時的想法就是輔佐韓王,發展壯大韓國。

但是由於項羽的分封不公,特別是項羽對韓王成的態度(先軟禁,後殺害),這讓張良的心態和對社會的認識產生了鉅變。他開始思考他心中的復韓之道是否是正確的?

暴秦已滅,項羽已分封天下,華夏再現諸侯林立局面。可是這一切帶來了什麼?帶來的只是猜忌、戰火、殺戮。剛剛建立的韓國又國破家亡了,復韓到底還有價值嗎?恢復分封之道是正確的嗎?郡縣制就真的一點好處都沒有嗎?

內心經過無數次的掙扎和拷問後,張良重新回到劉邦身邊。他的這次歸來就是要通過幫助劉邦,摸索並實現他剛剛領悟到的“道”。

時間來到公元前204年,劉邦困於滎陽,不知道該如何打破相持僵局。當時一個叫酈食其給他出餿主意:讓他把天下分了,關東地區重新分給六國貴族。

張良聽說此事後,當時就急了,連忙趕到劉邦身邊,說出了著名的“八不可”之諫,勸誡劉邦不要搞分封。

張良自己就是六國貴族出身,搞分封,他是既得利益者。可如今連他都反對分封,劉邦便很快意識到了酈食其出的是餿主意,大罵了酈食其一頓。

其實,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張良的心態已經完全轉變了,他通過思考,內心已經完全昇華了。他已經與過去的自己決裂,與過去的思想決裂。堅決地反對任何分封行為,他已經完成了內心之道的飛躍,人世間的一切功名利祿,此時在他心裡都不再重要了。他進入道家莊子所講的“無所恃”境界。

後來,漢朝建立,張良選擇了隱退,他決定去體驗生命最純真的快樂。



關於張良為什麼隱退,古往今來,有很多文章認為他這是為了明哲保身。是的,我也承認有這一方面因素。然而,如果把張良的隱退全歸於明哲保身,這就太小看張良的思想境界了。

因為順著時間看一下就可以發現,其實張良隱退時,時局並沒有後來那麼緊張。劉邦削韓信兵權,蕭何相權,實際上那都是張良隱退多年之後的事情了。況且,張良還不同於蕭韓,他們兩人一個握有兵權,一個握有相權,都很容易功高蓋主,被劉邦猜忌。而張良只是一個謀臣而已,事實上對劉邦完全不構成威脅。

劉邦對於張良的態度,所見即所得,態度謙和尊敬,這是一種信任和愛戴。

好,那麼如何解釋張良隱退的行為呢?

我覺得,這只是因為——張良不想幹了。

張良祖上五世相韓,錦衣玉食,富貴榮華早已見過,他對富貴沒什麼執念。同時,他作為一個道家信徒,經歷了兩次韓國滅亡,經歷了與過去自己思想決裂的人,朝堂上的那些勾心鬥角,他已經完全看開了。

劉邦為了鞏固皇權,必然要削弱丞相蕭何的權力,也必然要與異姓王開戰。此時此刻他待在劉邦身邊,他還能做什麼呢?幫劉邦整蕭何?還是幫劉邦削藩?亦或者,阻止這些政治鬥爭?

事實上,他什麼也阻止不了,什麼也改變不了。並且,劉邦也已經無需他的輔助了。

既然滅秦的理想已經實現,漢初推行的又是休養生息的黃老之道,不想參與,也沒有精力摻和官場蠅營狗苟的張良,還真倒不如歸隱,無所恃地遨遊於天地間,尋找他心目中的莊子。


總結。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分別代表了三種頂尖人才:智庫、相才、將才。若論在本專業的專業程度,張良不如蕭何、韓信,但要論境界,張良遠勝二者。

通觀張良的一生,其實可以發現,他一生的終極追求,都是一種“道”,“大道”乃天下國家之道,“小道”乃個體自由精神之道。道存則隱,道廢則現,這是張良的人生準則。

在暴秦肆虐和楚漢之爭之際,“道”沒了,張良就要出來護衛他堅持的“道”。最終在天下歸“道”之後,“道”已經存在了,他也就沒有再留下來的必要了。


Mer86


劉邦做了哪些事,讓張良看在眼裡寒了心,大漢建立後他誓死不當官的?

  大漢建立後,功勳最卓越的張良選擇了一個小小的留縣做為食邑,劉邦封他為留侯(萬戶侯),後來,張良淡出朝政中樞,專心修道,功成身退。張良是大漢功臣,在世人看來,他完全可以拿下劉邦給的大紅封,但是他為什麼沒有,還要遠離官場呢?

  是劉邦做了哪些事,讓張良寒了心?其實不是劉邦做了哪些事讓他寒了心,而是劉邦可能會在他身上做什麼,所以,他先一步跑了,當然了,跑得不算遠得讓劉邦很放心。

  為什麼要跑?(劇照圖)

  因為他太瞭解劉邦了。劉邦得天下,張良功不可沒,他出的計,劉邦多半都接受了,劉邦要打的仗,他基本上都參加了,誇張一點說,除了劉邦身邊的女人,他張良就算是最接近劉邦的人了,劉邦為人他太清楚了。劉邦什麼樣的?只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韓信彭越什麼的,咱們就不多說了,他們的死,有一半也是自已找的,劉邦不除不快,咱們就說蕭何。蕭何是一顆心巴在劉邦身上的,從來沒有想過要自己謀點什麼,要比忠心,沒人有蕭何強,可是就是這麼個就差把心挖給劉邦的人,在劉邦那裡是什麼樣的呢?表面看來,劉邦把蕭何吹得天下第一好,事實上蕭何也的確做得很好,後勤工作頂呱呱,給劉邦強大的後背,可是呢,蕭何在關中看守大本營,劉邦三番兩次地,派人問蕭何的情況,外人看來,這是哥倆好著呢,可是在人精張良看來,這就是劉邦不放心了。後來,蕭何把自己的兒子侄子什麼的,都派到劉邦身邊,劉邦才大大的滿意。外人一看,哦呵,這小子,真是鐵了心跟劉邦啊,把自己血脈全放劉邦身邊,但明眼人張良一看,媽呀,這不人質嘛。

  蕭何如此,他張良就會好多少?所以,趕緊退吧,趁交情還沒用完的時候。事實證明,張良的眼光何其毒,蕭何啊,後來還是被整了一道,其他人呢,也多少都受到些影響,只有張良,修道了,劉邦才沒整他。

  其實張良不單是看透了劉邦,也看透了君王本心。“狡免死,走狗烹。”文種怎麼死的?深知史實的張良不會不明白,他張良做的事太多了,對劉邦的影響力曾經太大了,萬一還不知進退地繼續得瑟,那就不好收場了。

  別人怎麼退,他不管,他的理由足足的。

  他反秦的目的就在於為韓,為家族報仇,現在秦滅得透透的,他完成了;

  他動動嘴皮子就能得到有食邑,賞萬戶,位列侯的大功,可以了;

  他身體一直不好,人間俗事不想管了,得隨赤松子去遨遊,修修仙了;

  在劉邦眼裡,他有一個最重要的可以功成身退的理由,就是他沒兵權,走了根本沒大影響啊。

能看透世事並真正躲避得了的,都是真正的高人。

拋磚引玉說幾句,期待朋友們的關注。


葉之秋


謝邀,我是一名網絡作家,很高興為您解答!

劉邦讓張良寒心的事,有以下幾點:

1,殺戮功臣。

韓信、彭越和英布這些功臣,都是在劉邦建立漢朝後,被劉邦或者是在劉邦默許下被殺害,這讓張良很寒心。

2,蕭何下獄。

蕭何是劉邦的功臣,可也只因為劉邦的猜疑,就被無端下獄,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劉邦不信任人。

3,要更換太子。

劉邦喜歡驪姬所生的兒子趙王,而想更換呂后所生的長子孝惠帝,這讓張良更感到劉邦的無情。

4,劉邦無法制約呂后。

劉邦晚年,呂后的權力過大,劉邦卻無法限制呂后,最終導致劉邦死後,呂后當權,張良有先見之明,早就預感到以後的朝廷大勢。

正是因為發生以上這些事情,張良才會寒心,誓死不當官!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歡迎關注趣讀net!

趣讀net


我先來說說張良這個人吧!

張良本是韓國貴族,祖父兩代連任韓國五朝宰相,正宗的相三代,是個貴族世家子弟!

正當張良長大成人正想接手宰相之位時,不料,鐵飯碗卻被贏政這傢伙無端打碎了,因為韓國被秦國滅掉了!

好端端的顯赫地位就這樣沒有了,張良那個氣呀,決定反秦,所以張良反秦是咬牙切齒的恨,是真正的恨秦國。一心就想把秦國推翻,滅掉秦國,以解心頭之恨!

由此可見,張良輔助劉秦滅秦,一直至漢朝統一天下初定,劉邦稱帝,張良便請病假在家,閉門不出,天天研究他的黃老之術。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劉邦哪些事讓張良寒了心在漢朝建立後誓死不做官?

對於這個問題,得一分為二的看待!

原因有三:

一,張良在漢入關中初定後,就請病假在家閉門不出了,這真的有病,史記張良素來體弱多病。

二,張良輔助劉邦滅秦目的已達到,復了秦滅韓國之仇,已經心滿意足,而且劉邦還封萬戶,位列侯!一生中追求的滅秦復仇和個人目的都已基本上滿足了。所以不想再做官。

三,張良目睹韓信、彭越一眾功臣的悲慘結局,深悟兔死狗烹之理,深怕自己也會深受其害,所以便隱身告退!

綜上所述,張良不再為官,原因不全是在劉邦,劉邦的帝王之術,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正解歷史


漢初三傑,韓信被誅,蕭何靠出色演技得保,張良老早就退出權力中心漩渦。這三人看得最通透的就是留侯張良。

張良與他們兩人不同,出身貴族世家,他的爺爺和老爸是韓國五朝相國,張良在輔佐韓王成時一事無成,才發現滅國不可繼,人才也要看跟著誰,現在很多人說劉邦就是一地痞流氓,卻能得到天下,是因為手下謀臣與將士歷害,這個當然沒錯,那為什麼這麼多人才會跟著劉邦打天下了?因為劉邦會懂得用人,也懂得人心,而且領悟力也是超高,張良在遇到劉邦前,跟別人說他的想法,沒人聽的懂,而跟劉邦出謀劃策,劉邦就聽的懂,也能用張良的計謀,這人要是遇到看對眼的,做事就特別順,所以張良就覺得劉邦是天授,不跟著他跟誰?


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

再來說張良的經歷,韓國被秦滅國後,張良就想著為國復仇,秦始皇稱帝后,喜歡巡遊天下,張良就計劃刺秦,弟死不葬,散盡家資舍財謀求刺客,找到一個大力士,打了一把重達60公斤的大鐵錘,想在秦始皇巡遊路上砸死他,秦始皇能逃過一劫,是因為秦始皇準備了多輛“六駕馬車”,致使刺客找不到明確目標,擊中的是偽裝的車駕,大怒的秦始皇“大索天下”,刺殺失敗的張良開始逃亡,在逃亡的路上與當時的販夫走卒,地痞流氓多有接觸,所以對於這些人的心理,看的很透,可以為了利益,也可以為了利義。

與劉邦攻打嶢關時,知道守將是屠夫兒子,就以利相誘,果然奏效,當守將想要投降時,又說士兵可能不會聽從守將,不如趁他們鬆懈時攻打。此戰得勝,張良深知商人心理,利字當頭。其實不管是韓信,彭越還是樊噲,對於利益沒有人會不要,而想要利益就要戰功,酈食其曾經跟劉邦說要分封六國,張良聽到後趕緊跟劉邦說,這麼多人跟你四處奔走,圖的是什麼,你現在去封貴族後裔,那些人為你拼命能得到什麼?這樣還有人跟著你嗎?劉邦聽了一點就明,大罵酈生!這些都是張良瞭解劉邦及他的手下那些人的心理,劉邦牛逼的地方在於,他可以把所得分出去,而張良歷害在於,他可以不為利所動,可以跳出自己的侷限。

劉邦在大局已定之後,分封了幾個異姓王,然而封王的基本上都沒得到好下場,劉邦在建國後也四處忙著平亂,韓信被告發謀反,陳平用計誘擒,到京城後的韓信被降為淮陰侯,心裡鬱悶到極點的韓信有沒有想反,沒有人知道,不過最後韓信還是被殺了,陣豨代地造反被劉邦擊殺,還有一個韓王信也跟著陳豨一起報道了,最冤的是彭越,沒有準備造反卻被手下告發,然後在自己的根據地被劉邦派來的人逮捕,最後落得夷三族,自己還被剁成肉醬分賜給諸侯,這也間接導致英布造反。這時候的劉邦,對於自己不能信任又是戰功彪炳的諸侯,反與不反,都要動手收拾。

劉邦做這些事,任何功臣都會有些寒心,只是張良作為道家學者,從最早的為韓國復仇刺殺秦皇,到勸劉邦不可分封六國後裔,張良從一個為小國謀小道昇華為天下蒼生謀太平的大道,道一直在張良的心中,天下已定,放棄功名,對他來說也是順勢而為,沒有什麼可留戀,留侯張良在中國歷史中瀟灑飄逸的身影,讓後世文人稱讚不已,精通黃老之道的子房,晚年隨赤松子雲遊去了!


歷史紅塵


張良劇照

首先,誅殺功臣。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出自於《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出自《淮陰侯列傳》。

在封建王朝,歷代開國之君,在王朝建立之後,誅殺屠戮功臣的皇帝很多。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大漢的創建者劉邦與明朝的創建者朱元璋,尤其是朱元璋更狠心,在晚年幾乎把跟隨自己打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文臣武將屠戮殆盡。

在楚漢戰爭期間,劉邦在戰爭前期被項羽暴打,但是,劉邦憑藉自己的機智,逃過的歷次的劫難。


在楚漢戰爭後期,劉邦為了對抗項羽,積極的拉攏其他各地諸王,許諾重益,如:英布、彭越、陳豨、張耳、臧荼,還有為自己打天下的武將,齊王韓信、燕王盧綰。這些諸王在楚漢戰爭期間,劉邦對他們許諾重益,籠絡人心,共同對抗項羽。在劉邦建立大漢朝之後,劉邦為了確保大漢劉姓天下,開始剷除異性王。這些跟隨劉邦開國功臣,最後全部被劉邦誅殺殆盡。這一點驗證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蕭何是劉邦的得力助手,在楚漢戰爭期間,為劉邦提供穩定的後勤糧草保障,大漢建立之後,蕭何擔任大漢丞相,可是蕭何也受到劉邦的猜忌,蕭何為了自保,找曹參舉報自己貪汙,故意抹黑自己,這才打消劉邦的猜忌。

(劉邦和蕭何)

正是對待功臣屠戮與猜忌,徹底讓張良寒心,也讓張良看出了劉邦的帝王心,可以共患難、不可共富貴。與其最終被殺,不如賺得功名後就及早抽身。

(張良辭官)

其次,劉邦的絕情。

劉邦趁項羽平定齊國之亂時期,聯合諸侯聯軍攻佔彭城,在彭城整日吃喝玩笑,在項羽反攻彭城之後,劉邦被打的丟盔棄甲,五十六萬聯軍死傷無數,劉邦在逃跑過程中,遇到楚軍追殺,為了保命,劉邦將家中老小悉數丟下,把自己一雙兒女踢下馬車,只為逃命。



彭城之戰過後,劉邦在穩定戰線之後,開始養精蓄銳,在勢力壯大之後,劉邦一直沒有計劃營救家人,可見在劉邦心裡,權力與自己性命重要性,為了自己,可以捨棄一切,設想,張良如果對劉邦沒有任何價值,也會被劉邦果斷的捨棄。

再次,劉邦的猜忌之心。

在韓信平定趙國、燕國之後。劉邦藉機奪取的韓信的兵權,並且同時還下令韓信攻伐齊國。

最後,在小姐姐看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是封建帝王的亙古不變的定律,也正是劉邦這些所作所為,讓張良心寒。


小姐姐講史


劉邦做了哪些事,讓張良看在眼裡寒了心,大漢建立後他誓死不當官的?準確的來說,張良屬於急流勇退,是為了自保才辭官,而他的這個舉動,實際上是劉邦的兩個舉動一個變化促使他下定了決心。

一.韓信等一系列非嫡系親信之死

韓信、英布、魏王豹等諸多異姓王紛紛被誅殺,他們真的都犯了謀反的大罪嗎?這可能是個永遠無法得到答案的爭議。但是,我個人傾向於所謂的“謀反”,一半是真一半是被逼迫的,劉邦打敗項羽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招撫了舊六國勢力還有承諾了不少的封地和諸侯王位,但是到了劉邦漸漸坐穩天下,分封的毛病就顯現出來了,面對一個個手握重兵無親無故的異姓王,劉邦是做夢都不安穩。

所以,韓信、英布等人固然可能有一定野心,但他們反叛更可能是劉邦故意逼迫的結果,至於韓信,當初三分天下最好的時機都沒有選擇獨立,怎麼會傻到劉邦的天下都穩固了再來這麼一出?歷史的真相更可能是“狡兔死走狗烹”,劉邦雖然沒有像後世朱元璋一樣大殺功臣,但他這樣的做法無疑讓張良脊背發寒,因為張良也是從楚王中途投靠,並不像蕭何等人是從小和劉邦一起長大,那麼張良感到危機也是正常的。

二.張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地位,心中有怨

張良給我們的感覺是什麼?就是如諸葛亮,劉伯溫一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奇人物,運用計謀是他招牌技能,但是這樣也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當漢朝建立後不再需要“鬼才”,而是需要一個勤懇踏實的人幫助治理國家,張良實際上是不太適合的,就是說和平時期張良的作用開始縮小了。

這樣的情況劉邦當然很清楚,所以論功行賞的時候,“漢初三傑”的韓信和蕭何一個做了諸侯王一個做了丞相,蕭何更是位列功臣榜第一,張良左等右等,等來一個二品官,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張良心裡能沒有點意見?當劉邦病危時,呂后問誰可以接任蕭何的丞相位置,劉邦連說兩人,就是沒提張良,所以張良辭官未嘗沒有賭氣和自證清高的想法

三.感受到了劉邦晚年漢朝內部可怕的政治危機

張良無疑是個聰明人,當他被呂后派人堵在宮門口半脅迫半懇求的詢問如何保住太子的計策時,他就明白漢朝的未來必定是血雨腥風,作為一個半路投靠劉邦的謀臣,想要做到中立幾乎是不可能的,而無論自己站隊贏還是輸,繼任大漢的皇帝會放過自己這樣一個政治手段高超,心機深沉的謀臣嗎?

張良細細一想,不行,得撤!

關注歷史密探零零壹,專注新奇角度說歷史,每天更新歷史趣聞小故事,探尋未曾被裝扮的歷史!


歷史密探零零壹


劉邦並未做讓張良寒心之事,張良也並未誓死不當官,他的歸隱不過是道家“知雄守雌”“急流勇退”的見機而作罷了。哪裡有我們想得那麼多陰謀詭計?

一:毀家紓難,誓報國仇的張良

張良出生顯赫,其家族,五世為韓王相國,在戰國這樣一個群雄並峙,朝不保夕的時代裡,張氏是真正意義上的鐘鳴鼎食之家。前230年,秦始皇滅韓國,此時,不過弱冠少年的張良,卻矢志為國復仇,他毀家紓難,散盡家財,甚至連弟弟死了都不願花錢安葬,其用心之苦,決心之大,可謂罕見。

經過多年綢繆,遍遊列國的張良終於在東海邊上找到一位大力士,併為他鍛造了一柄重達一百二十斤的鐵錐,趁始皇帝東巡之際,在博浪沙中冒險一搏。奈何,天不遂人願,鐵椎誤中副車,始皇安然無恙。行刺失敗的張良只好亡命天涯,隱姓埋名,藏匿在下邳,靜候良機,再出報仇。

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張良

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久伏下邳的張良也趁勢而動,就在他準備前往投靠景駒之時,他碰見了劉邦,在經過一番深入交流之後,張良於是安心追隨劉邦,併發出“沛公殆天授”的感嘆。

再之後,為了進一步壯大反秦勢力,張良不忘初心,建議項梁擁立韓國王族的後人,此舉得到項梁的支持,但即便如此,張良打著“為韓王送沛公”的旗子,常年追隨在劉邦左右。前205年,項羽分割天下,而囚殺韓王,張良從小路逃歸劉邦,自此再未分離。

前205年,劉邦東出三秦與項羽爭奪天下,張良為其謀主,制定“聯合英布、誘使彭越、結盟田榮”以此三人擾襲項羽後方,命韓信開闢開闢北方戰場,拉開作戰佈局的策略。致使強悍如項羽者深陷戰爭泥淖而不能自拔,最終被活活耗死。劉邦統一天下,張良居功至偉。

三:識時務者為俊傑,急流勇退的張良

前202年,劉邦建國,分封諸大臣,張良以體弱多病為辭,只是受領了下邳縣,做了區區留侯。要說張良此舉,其實並無對劉邦不滿之意。

首先:張良為人體質柔弱,不宜過度操勞,這在《史記.留侯世家》中有銘文記載。再者,自追隨劉邦開始,他就一直強調自己並無心於榮華富貴,之所以出世,純粹就是為了報復夠仇家恨而已。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

其次:張良本人並不贊同恢復戰國時的局面,諸侯國林立,異姓王並存,對於整個天下而言,苦的終究是百姓。更何況,以張良的資質豈能看不出郡縣制的好處。所以在確保韓王韓信依然領有封國的前提下,他是堅決反對劉邦分封列侯的。這一主張遠在劉、項對峙之時就已提出。

漢三年,項羽急圍漢王滎陽,漢王恐憂,與酈食其謀橈楚權①。食其曰……陛下誠能復立六國後世……楚必斂衽而朝。漢王曰:"善。趣刻印⑤,先生因行佩之矣。"食其未行,張良從外來謁。漢王方食……具以酈生語告……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誠用客之謀,陛下事去矣。

最後:君子見機,達人知命,浸淫道家學說多年的張良豈能不知“功蓋天下者不賞,聲名震主者身敗。”的道理?急流勇退,辭官歸隱。無疑是人在巔峰時的最佳選擇。但是,縱觀數千年曆史,真正能夠坐到視富貴如畏途,棄功名如敝屣的人卻不多。名臣大將如韓信、檀道濟、李善長等無一不是葬身於此。

四:胸懷天下,心繫蒼生的張良

歸隱後的張良並不是自此再不問朝廷天下之事。在劉邦動了廢長立幼、廢嫡立庶的念頭時,為了避免天下動盪,兵燹戰火的再次發生,避世已久的張良在呂后的邀請之下,為天下的安定和漢室的綿長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所以說,張良並沒有誓死不當官。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敬請聯繫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