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了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职场上,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了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一、在职场,你怎样说话,就决定你处于怎样的层次

蔡康永曾问胡歌:“小S在你心中是漂亮的女生吗?”

胡歌说:“当然!”

蔡康永追问胡歌:“你喜欢长发还是短发的女生?”

胡歌说:“见到小S之前,我喜欢长发的;见了她之后,我觉得短发的更有魅力。”

蔡康永又追问:“如果有机会可以跟小S去旅行,你会带她去什么城市呢?”

胡歌回道:“带她去她老公在的城市。”

蔡康永又问:“那你愿意给几天时间与小S一起相处?“

胡歌说:“看她孩子吧。”

众所周知,蔡康永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主持人,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一不小心没回答好就会被他牵着鼻子走。而胡歌运用说话的艺术,巧妙地化解了蔡康永挖的“坑”。

会说话的人,在面对别人刁难时,总能从容应对,机智化解。这样的人,事业又怎会不成功呢?

在职场,你怎样说话,就决定你处于怎样的层次。

职场上,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了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二、职场上,不会好好说话的人,迟早会出局

在职场,会说话的人通常能够获得各种资源,进而拥有更多晋升机会。而不会说话的,即使有能力,也可能遭到无情冷落。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单位聚餐唱歌,领导在那唱歌,唱的正起劲。

一同事手抖,不小心切了歌。

气氛瞬间凝固,这个同事也成了所有人的目光焦点。

面对如此尴尬的情况,同事灵机一动,一脸无辜地说:“我还以为是原唱,一直没人唱,我就切了”。

充满智慧的一句话,既缓解了自己尴尬的局面,还变相地夸赞了领导的唱歌水平。

朱自清在散文《说话》中写道: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没有说好过几句话。

职场上,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了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小李是一个专业能力出众的技术大牛,入职一家百强企业。

然而,入职不久,就得罪了一大票人。

有一次,上司在群里发了一个段子,大家都在乐呵呵地讨论,热火朝天抖包袱时,他却冷不丁的来了句:“这个段子都多年前的了,有啥好笑的?”

一句话,把所有人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只一两次,上司在群里宣布今天加班,他来了句:“效率低的公司才加班。”

就这样不久,他就被同事和老板疏离,最后,被炒了鱿鱼。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说过:“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了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当发现你工作陷入困境时,问问自己:“进公司的这几年,你有好好说话吗?”

职场上,能力很重要,但不会好好说话的人,迟早会出局。毕竟,没有人喜欢和“刺”一起共事。

职场上,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了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三、职场上,每个人都要学会好好说话

罗振宇曾在《奇葩说》中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会表达的人,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收获者。”

表达能力在外便是说话能力,那么如何好好说话呢?

01 从对方角度看问题


在职场上,我们总是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遇到你厌烦的事情也时常发生。


比如,在发现文件中的细微漏洞后,啰里啰嗦说个不停的上司,会令人很不愉快。而且过于纠结细节,对本质内容却关注不够,越发会引起你的不满。

坏情绪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制造麻烦。这时不如换个视角,可以这么说:“老板,您对于细节的把控的确非常值得我学习,我还想知道,关于这份文件的主线,您有没有什么建议?”

从别人的缺点中发现亮点,进而圆满的完成任务,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职场中,我们做不到改变别人,要的是改变自己。在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学会转换视角,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02 学会夸奖,表达善意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一个人的优点也会变成缺点,缺点也有可能变成优点。

换个角度来看,前面提到的上司,工作细致,能够找到你的错误,你应该感谢他,帮助自己发现了失误,而不是觉得对自己造成了困扰。

要学会夸奖别人,尤其是在对方本人不在场时。

当你对其他人说:“我们上司连细节都帮我检查,工作很细致呢?”。你说的话一定会传到对方耳朵里,时间一长对方的态度也会逐渐变化。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语叫沟通性,你表达了善意,对方也会向你表达善意,要建立起这种沟通性,你首先要以这种形式向对方表达善意。

对人表达善意,就是最好的说话之道。

职场上,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了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作家Spenser说:“不会表达的人,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错过了多少一次次成就自我的机会。”

职场中,好好说话就是与人打交道的关键。话说好了,一句顶一万句。话说不好,一万句也顶不了一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