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攝影愛好者說“少拍花,慎拍景,多拍人”,同為攝影人的你,怎麼看待這種說法?

瀋陽盛國強


一些攝影愛好者說“少拍花,慎拍景,多拍人”,同為攝影人的你,怎麼看待這種說法?



是的,常常有人說“少拍花、慎拍景、多拍人”,與這個說法相近的還有,拍攝車模、人體、荷花屬於“攝影三俗”,等等。

我的理解,我們只要知道這些說法的大致意思就OK,無需去過於認真,到底這種說法是對還是錯,對在哪裡錯在何方;還有人見到這種說法就起火,什麼少拍花慎拍景,我就是喜歡拍花、拍景,怎麼啦?我就喜歡拍荷花,我就是俗嗎?等等。


大熱天的,別上火,我們細細嘮叨幾句。

第一、關於少拍花。花卉的千姿百態、風姿綽約、絢麗色彩,花兒的興衰敗落、伶天惜人、苦樂哀愁,無不牽動好多人的心絃,欣賞的,靜觀的,悲伶的,嘆息的,無不有之。可以這樣說,絕大多數人總喜歡看看花,看看草,親近大自然,攝影的人無不喜歡拍拍花拍拍草,可以一人孤賞,可以與好友同樂。問題是,要完成一幅好的花卉攝影作品還是比較難的,多數的結果是,拍起來千篇一律缺失個性。


第二、關於慎拍景。祖國的名山大川,世界的壯麗景色,千年難得的天象奇觀,都是我們喜歡的題材。現在拍攝現象中,確實有一種奇特現象,哪裡出了張風光大片,攝影人馬上會集中前往,每天都是老場景、老構圖、老演員、老動作、老表情。

縱向一看,確實不錯,晨霧繚繞、日出東山,牽著牛趕著狗的人們,“日出而作”······要人物有人物,要光影有關影,畫面恢弘、氣勢、動感,很接地氣。


可是橫向一比,你的像我的,我的像他的,千人一面千人一曲,毫無個性,說白了,這種拍攝,其實沒有什麼水平而言,至少沒有什麼個性而言。我估計,所說的“慎拍景”大概是說這個意思。

第三、關於多拍人。人,這個世界上的萬物之靈、萬物之首,就不一樣了。他是世界上的最高主宰,他是世界上的最美精靈;他“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他創造了世界文明,他創造出宇宙奇蹟;他創造著人間真美善,他也留下了人間的假醜惡;他能沙場陳兵百萬,他能讓世界毀於一旦;·····



過去,曾被批得狗屎濫臭“人性論”其實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會有人提醒我們攝影人,拍人啊,拍人啊,多拍人,本質上是心本善良、苦口婆心。

我們不必個個都去研究人文歷史,但是,明白了“少拍花、慎拍景、多拍人”和“避免落入攝影三俗”的善意提醒就足夠了。


拍客張光林


我最怕拍人。

一次在加拿大的一個遊樂場見一個坐在童車裡的小女孩很可愛就拍了一張,想不到孩子的祖母發現後意見非常大,好在孩子的媽媽不太在意,躲過一劫。另一回在科羅拉多河邊拍了一對母女,被拍的女孩回過頭來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令我感覺自己做了一件非常下流的事情。

我常想,我們拍陌生人是為了什麼?這令我想起了以前的照相館櫥窗裡掛滿的頭像。擺這些人像照片的目的是彰顯相館攝影師的水平,被攝者則最後可以得到這張擴印得很大而且被認為是拍攝和製作得很好的大照片。當然,要成為櫥窗裡的主角要有清晰的五官、光潔的膚色才有條件躋身這小櫥窗。這是人像攝影過去的商業模式,這種模式在今天的技術進步中日漸式微,人們已經沒多大的興趣到照像館裡拍一張用光考究的精緻照片,拍照女工代替了昔日的師傅,流水線作業似的生產出各式各樣的證件照。

有時我們會見到某個攝影師發表人像專題系列的作品,看這些好作品會令人有馬上去拍人的衝動。專題人像攝影極考驗攝影師對光線的運用處理,否則只會是一個個不認識的臉孔擺在眼前而已。然而,這個世界有多少人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出色的呢?

身邊也有喜歡拍人的朋友,一起分享這些照片時總覺這種題材很無聊,其一是作品水準平平,無甚亮點;其二是照片的主人公姓甚名誰全然不知,無事無故,食之無味。

攝影人大多知道“決定性瞬間”的故事,都希望那瞬間發生在做好了一切準備的自己眼前,但我們該半按快門到處尋覓還是守株待兔才能如願呢?我遇見過的決定性瞬間是公園裡幾隻剛會玩的小野貓打鬧時的有趣姿態,但遺憾的是我並沒有相機在手,不過頗感欣慰的是旁邊一小夥子全抓了下來,而且他所處的位置更好。

當然還有一些採訪式的長時間跟蹤拍攝很能得獎,但本人覺得用很多照片講一個故事不是什麼真本事,而且其中極具重新再拍的可能而令故事失真。

換一個角度看,我們拍的是熟悉的人又或者是公眾人物,觀片的感覺則大大不同,因為欣賞這種照片時主角的音容笑貌會同時來襲,感覺非常充實。

至於拍花拍景和拍人孰易孰難人人認知不同,得到能令自己反覆欣賞的作品就已然達到拍攝的目的。







泥塑的風


這句話其實涉獵了攝影的三個領域,也就是攝影中常說的藝術類、風光類、人文類。說這句話的人可能對人文攝影情有獨鍾,這也代表了攝影圈中很大一部分人的認識。從影展的各類別投稿數量上看,人文類和風光類還是佔了很大比重的。

其實不管自己喜歡或擅長哪個類別的攝影,都不代表要比其他類別要先進,因為沒有可比性。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自己喜歡哪個類別的攝影,就跟從自己的內心去鑽研、學習、創作,沒必要盲目跟風。只要能夠淡泊名利,不被一些雜念干擾到自己。不管是哪個類別,都會創作出出色的作品。





唐建軍


我學攝影是從拍花草開始,拍遍了我見到的每一種樹葉,每一種花。

後來就拍風景,我家隔壁就是龍子湖公園,反正退休沒事,每天至少一趟去公園散步,邊走邊拍。

再後來就拍小動物,貓了、狗了、蝴蝶、蜜蜂、螞蚱……

再後來就拍飛鳥、飛機。

現在開始拍人物,我拍人物沒模特,不喜歡模特生硬擺出的造型。我是看到有氣質、有趣味的人,或者色彩典型的人就抓拍。

凡是引起我注意的東西,一律拍下,絕不放過。沒有能拍不能拍的框框調調。


QQm悠然


人和人不一樣的。我即拍景,也拍人。拍景是想若甘年後,我自己不能繼續前行,我可以靜下心慢慢的欣賞我曾經經過歷程,回憶我當初歲月。就想現在可以看2008年以前的九寨溝。而那些只拍人的,他有回憶嗎?拍人可以想當時時間和什麼人去的,曾經發生什麼有趣故事








光琴986o


拍花一般是拍微距,哪怕用的是相機最普通的套頭,最近對焦也會有不錯的虛化效果,這種很容易出效果的拍攝會讓人誤以為自己拍的很好了,可事實上拍花真的沒有什麼難度,對自己攝影水平的提升也是很有限的,當然槓精會說高大上的花藝作品需要擁有美術基礎去構圖和擺拍,當然了,你這樣說也對,你開心就好…

慎拍景是因為好的美景需要起早爬山涉水,需要好的天氣,一個美麗的地方需要去挖掘,需要去深入的尋找世外桃園,這就必須得有過人的毅力體力和資金的支持,一般走火入魔的都是那些有錢沒處花的,想要體驗別樣人生的土豪們,他們也不稀罕自己的作品一定會發表在攝影地理雜誌上,他們喜歡自己收藏印刷作品,這樣方便自己欣賞和同伴交流…所以我們普通人愛好這個還真的要謹慎…

相機最初發明的意義就是用來拍人的,從普通的記錄再到後來的藝術化,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其實拍人才是最複雜的攝影操作,同樣一個人可以拍出幾十種風格,甚至可以在照片中加入我們看過的電影,讀過的文學來進行創作…相機的任意功能都能拿來拍人,高速快門、低速快門、大光圈、小光圈、高感、低感…每一種參數都能拿來創作人像…久而久之,你會發現拍人是多麼本真的一種樂趣…




阿木木獨立攝影師


我認為很正確。人景合一為風景增色,人的拍攝難度較大,很多因素制約在其中也學習到不少技巧!





美景愛好者


攝影愛好者拍攝什麼,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愛好或者擅長,無需顧及別人怎麼說道。有的人擅長風光,有的擅長人文,有的擅長紀實,有的擅長人像,有的擅長花草,有的擅長動物,,,正是由於這些不同的特色,攝影世界才精彩紛呈。我自己喜歡(不敢說擅長)多種題材的拍攝,既然是愛好(不是專業),喜歡的就拍,這沒什麼不好。











一葉輕舟_成都


“少拍花,慎拍景,多拍人。”

拍花:花年年開都長那模樣,怎麼拍都難超越過去的作品,上下左右拍了一圈圈還那樣,例如拍荷花……。

拍景:拍風景要用目測,有時看好的風景,能舉三次相機才按下快門,拍風景主要看層次,用非常尖銳的眼睛能看出好多風景層次。

拍人物:拍人物是比較難的,拍紀實我喜歡拍人物,同時也要看拍人物的模樣是否能出片子。

拍照不要放棄任何一種拍法,攝影愛好者拍攝要寬泛,因為總都不是專業攝影,自己喜歡的就拍拍,不喜歡的不拍。

進入21世紀人人都“攝影”了用手機拍非常普遍,而且自拍盛行。

攝影:龍鳳侯家(我的老伴)

圖四、五、六手機拍

圖七、榮湧湧手機攝影











榮湧湧


愛拍照的雲說的非常好:

“少拍花,拍花給大家的感覺是最簡單的,但越是簡單的要想做好越難;

慎拍景,風光攝影發展到現在已是極致風光了,一般的風光圖片已很難打動人,拍風光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不去荒山野嶺、不耐心等待、沒有時間和資金支持很難出好片;

多拍人,實際指的是人文類題材,人文類題材就在身邊,關鍵在於你的發現,拍攝對象廣泛,如記實、肖像、新聞等,相對於風光攝影來講條件限制較少,人文類的題材相對來說更容易感染人。”

藉此獻上幾幅片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