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師建成之初,堪稱東亞第一,為何之後經費大幅減少?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廷終於意識到與西方列強之間巨大的差距。在恭親王奕訢、李鴻章等重臣的帶領下,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洋務派相繼創辦了福州船政局、吉林機器局和奉天製造局等高技術的企業。

北洋水師建成之初,堪稱東亞第一,為何之後經費大幅減少?

同時,清廷也開始建設一支與西方列強接軌的現代化海軍。當時,由沈葆禎(林則徐女婿)和李鴻章分任南北洋大臣,建設南北洋水師。清廷每年從海關和厘金收入內提取400萬兩白銀作為海軍建設費用。由於當時清廷最大的威脅來自日本,所以大部分的費用用於建設北洋水師。

李鴻章作為北洋大臣先後從英國訂購了揚威、超勇兩艘巡洋艦,之後又從德國船廠訂造更加先進的鐵甲艦定遠、鎮遠。海軍衙門建立後,李鴻章又分別向英國、德國訂造巡洋艦致遠、靖遠與經遠、來遠四艘巡洋艦。到1888年12月17日北洋艦隊正式成立,共有主要軍艦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北洋艦隊是當時清朝建立的四支現代化海軍中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一支,艦隊實力東亞第一,世界第九。

可是北洋水師成立之後,經費大幅減少,再也不能購訂新的艦船,不能升級武器系統,甚至連官兵日常的訓練都不能保證,最終導致甲午慘敗。目前,普遍認為是慈禧錢用於自己過生日了,還有重建圓明園。我認為這個鍋是該慈禧背,但並不是表面的這麼簡單。

北洋水師建成之初,堪稱東亞第一,為何之後經費大幅減少?

如果熟悉清末那段歷史,你會發現北洋水師成立的時間與光緒皇帝大婚的日子很接近。北洋水師成立於1888年12月17日,而1889年正月26日是光緒大婚的日子,幾天之後慈禧太后歸政光緒。

可以說,1889年對大清王朝是個分水嶺,從此之後清朝進入光緒時代,而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北洋水師的經費大幅減少,原因呼之欲出:光緒與慈禧不和。

光緒皇帝雖貴為天子,可清朝的實際掌舵人卻是慈禧太后。到18歲的時候,慈禧迫於朝臣的壓力,不得不將權力歸還給光緒,自己退居幕後。

光緒皇帝是個有著一腔熱血的有志青年,可從小在慈禧的刻意安排下,學的都是古代帝王之術,對於當時的世界局勢一竅不通,科學技術更是聞所未聞。如果有人在他面前說北洋水師、巡洋艦,他也許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所以光緒的無能讓北洋水師不受重視,是原因之一。其次,慈禧的冷漠旁觀默許也是原因。慈禧支持的洋務運動,使清朝的國力有了長足的發展,甚至打贏了兩場對外戰爭。

北洋水師建成之初,堪稱東亞第一,為何之後經費大幅減少?

北洋水師的早期建設慈禧也是盡心盡力,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還把自己的得力干將李鴻章作為負責人。光緒親政後,慈禧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果實被光緒摘了去,豈會甘心。所以,慈禧對北洋水師的建設也就不那麼熱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