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師 一:師夷長技以制夷

第一次鴉片戰爭前的19世紀初,落後愚昧的清王朝依然做著泱泱天朝之夢。

在我們的印象中,晚清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一批從未見過洋槍洋炮的清軍將領和士兵不停地用長槍長矛大刀徒勞地對抗著堅船利炮的洋人。然而,根據史料我們依然能發現,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夕,中國大地就已經有介紹西方現今火器的著作,比如丁拱辰(1800—1875)的《演炮圖說》、《西洋火輪車火輪船圖說》、《西洋軍火圖編》、《仿鑄洋炮圖說》等。還有和丁拱辰被稱為“南北二丁”之一的丁守存(1812—1883,山東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人)的《西洋自來火銃製法》,陳階平(1766-1844,福建水師提督)的《請仿西洋製造火藥疏》等等。這些著作和人物的出現,可以證明當時滿清並不是電視裡說的完全地落後無知。至少,有那麼一批精英對於西方先進的武器技術是非常精通的。問題的所在,還是由於統治者並未真正去重視這些知識和人才並加以利用,甚至認為之類的知識都是蠻夷的雕蟲小技,不足掛齒!

經歷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後,統治階級的這種泱泱天朝之夢依然未醒。不僅沒有在制度上進行相應改革圖強,在軍隊改革上也沒有什麼實質性動作,感覺完全沒有意識到自身和列強的差距。反而像林則徐、魏源等一批有識之士遭到輕視、排擠、流放。

北洋水師 一:師夷長技以制夷

曾國藩

北洋水師 一:師夷長技以制夷

曾國藩家族弟兄

很快,這種對現代技術輕視使得清廷再次吃到了苦果。太平天國開始後,清軍(以湘軍、淮軍為主,因為綠營和旗兵早就頹廢到無法使用)發現太平軍裡很多洋槍洋炮,殺傷力巨大,尤其是太平軍定都南京後,一度使得官軍敗退於前線。時任兩江總督怡良的一段話可以證明:

“據吳健彰(蘇松太道)稟稱:盤獲寧波釣船一隻,內有夷人三名,洋劍一把,洋槍六千杆,洋刀四十把,洋硝一包、火藥一罐,並在夷人身上搜出夷書一封,上有真命太平天國等字樣,當即拆閱,查系英吉利奸商勒吶吐致鎮江逆酋羅大綱一書,又附帶上海逆首劉麗川逆書一件。訊據船戶王阿莫等供稱:系夷人僱裝兵器至鎮江賣給賊匪者。”

1862年,太平軍李秀成部13萬大軍赴援金陵以解天京之圍,用洋炮轟擊湘軍。事後曾國荃敘述到:“賊之火器精利於我百倍之多,又無日不以開花大炮打壘年,洋槍隊多至兩萬杆。”

作為洋務運動的元老之一,曾國藩其實早在創立湘軍之初的1853年就開始從廣州採購西洋火器,但是曾的思維還是沒有李鴻章開放。曾認為西洋武器不能大力推廣,只要將太平軍鎮壓即可。因此他在對待這些先進武器時候,總是抱有一種保守的態度。而在他的湘軍之中,現代西洋武器的佔有比例也一直保持著很低的水平。反而在曾國藩門生李鴻章的淮軍裡,槍炮裝備的比例最高達到80%左右。足可以見到,李鴻章對於新式武器的重視程度是遠超過曾國藩的。

北洋水師 一:師夷長技以制夷

李鴻章 1871年時

北洋水師 一:師夷長技以制夷

李鴻章出訪加拿大

北洋水師 一:師夷長技以制夷

李鴻章和時任美國總統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Ulysses S Grant)1879年在天津

太平天國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並沒有在外交水平上長進多少而依然抱著自己是天朝上國思維的清廷便在1856年迎來了英法聯軍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到最後連北京都被攻下。至於火燒圓明園之類的悲劇往事筆者也不想再過多描述。不過這次失敗讓清廷徹底服帖,內外交困下,並且包括慈溪在內的統治階級多少意識到我天朝上國和列強的差距。

北洋水師 一:師夷長技以制夷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1861年1月11日,咸豐帝批准了恭親王奕訢,會同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籌夷務全局酌擬章程六條》,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從此開始。而本文的主角北洋水師,作為洋務運動很重要的一部分,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有了發展的可能性。洋務運動的主要代表,除了向咸豐上書的幾個朝中大臣,地方上還有以曾國藩為為首的各地方大員,包括最著名的創辦淮軍的李鴻章、滿洲貴族崇厚、左宗棠、沈葆楨、張之洞等等。也正是這些大員,開始了在中國大地上開辦軍工廠,紡織廠,煤礦等等。

北洋水師 一:師夷長技以制夷

福州船政局 1880年

北洋水師 一:師夷長技以制夷

漢陽兵工廠

北洋水師 一:師夷長技以制夷

漢陽造88式步槍

北洋水師 一:師夷長技以制夷

洋務運動 金陵機器製造局製造的速射機槍

北洋水師 一:師夷長技以制夷

19世紀末中國造船工業頂峰代表作 平遠號 福州船政局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