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已经拥有半壁江山了,为什么不听诸葛亮而一定要打江东?

书友会


答:让我们先从黄权与曹丕的对话中,去寻找答案。

黄权投降曹丕后,曹丕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黄权)

从蜀国投降的人中有人说,刘备已经诛杀了黄权的家人。黄权知道其言不真实,于是对曹丕说:“我与刘备、诸葛亮推心置腹,表明了我的本志。疑惑还未解,请等待之后的答案。”《汉魏春秋》曰:文帝诏令发丧,权答曰:“臣与刘、葛推诚相信,明臣本志。疑惑未实,请须后问。”后得审问,果如所言。

刘,刘备;葛,诸葛!从一个降将嘴里说出来的话中,不难发现,此时的蜀汉内部似乎是有两个领导人?刘备是皇帝,诸葛是丞相。表面上看刘备是一把手,其实也是。怎么说呢?就是夷陵之战!能够证明刘备才是皇帝。我这话说得,是不是要用如此的浩劫来巩固刘备的辈分?我敢打赌,是!

权利是一个人毕生追求的目标,这一点没有错!古今中外,没有例外!什么隐士之说,不过是争取不到权利的借口罢了……

刘备不是已经掌握了益州的大权了吗?怎么还要拼尽全力去做错误的事情呢?我先讨论伐吴对不对:

《三国志·卷四十三·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黄权的建议刘备不从,⚠️!注意⚠️!刘备怎么说的?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是不是连刘备自己都知道伐吴是错误的。(秦宓)

再者,后来,益州牧府征召秦宓为从事祭酒。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准备征讨东吴,秦宓陈说天时不当,必难取胜,因此获罪下狱囚禁,后来才被赦免释放。秦宓原来是刘璋的人,刘备用他,他应该对刘备感恩戴德的,怎么报答刘备呢?劝阻伐吴。

还有赵云,就不重复了。

有一个人非说不可!因为他说的太有道理了:“陛下老远来至白帝,恐怕是因为吴王侵取荆州,危害关羽,怨念颇深。不应该讲和,您这是小人物之心,不肯着眼于大处。我试着为陛下论其轻重和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可以马上决定下来,不用再咨询各位将领。陛下和关羽之亲密和诸汉先帝如何相比?荆州大小与海内各州又如何相比?这些仇恨,谁当先后?如果仔细思考,不是很简单的事吗。”😂😂😂!!!

如果他不说,刘备兴许就不能伐吴了?他说了等于火上浇油!非打不可。这个人是谁呀?诸葛瑾😂……。刘备打夷陵之战的目的就是要让天下所有的人都看到,蜀汉还轮不到你诸葛亮说的算!不是说刘备不知道伐吴是错误的,不是!明知道伐吴是错误的,必须要打,这是在维护他自己的地位,也就是大事做决定的权利。比起对权力的挑战的威胁,什么荆州沦陷、什么关羽、张飞的死、什么个人的怨恨,统统不值一提。

赵云你救不救刘禅与我的权利被威胁相比,九牛一毛!我不还有人事行政权吗?你老老实实地呆着吧。实话实说,刘备深知赵云的话是对的,所以他并没有把赵云也给抓起来,而是让赵云掩护夷陵方向,并把最精锐的部队全都交给了赵云。以至于赵云在接应刘备的时候,陆逊也不敢与赵云交战。

局外人是谁?诸葛!一个堂堂正正的丞相,这么大的军事行动,连一点参与权都没有?还不能说明点问题吗(言外之意——架空他!)?

建兴二年(224年),丞相诸葛亮兼任益州牧,迎请秦宓为州别驾,不久又提升他为左中郎将、长水校尉。

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逝永安宫。后主刘禅继位,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


中行偃1


我不搬历史佐证,历史永远是历史,我来讲个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艾欧莉亚!

为了兴复汉室,刘备,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为代表的蜀国来到了艾欧莉亚。他们的目的是统一全图,上高地,踏平敌方所有水晶。

专主打野十年,我已发育成功,请蜀国人民放心,赵云高亢的说道!我在上路碾压式发展,对面打野来一次我揍①次,大哥,二哥放心,不需要来帮忙,张飞自豪的说。

各位兄弟我已在中路插满了眼,很亮,刘备激动的说道,“”耶,小样,敢偷袭我,逼我放风墙!”

大哥放心,“无尽”在手天下我有,对面的adc已被我玩爆,关羽不可一世的说道。

主公,关将军太浪,无视对面的敌军,对面的打野又过来“杠刻”了!

“军师放心,你去游走吧!二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让他去浪吧,展示我蜀国雄威。”

“刚我看到对面的打野了”,我去拿个蓝,“啪啪”,我草,三个人埋伏我!我去拧盒饭了!

关羽败走麦城!

二哥,“我要替二哥报仇,我先把大龙给收拾掉”,“啪啊,什么情况,!发育这么久干不过大龙!

张飞被杀

“主公为今之计,我们只有猥琐发育,等他们复活,”诸葛亮说。“”不,打野发育的很好,一个能打2个,从上路进攻,你是辅助,只管给“”奶”。

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败的一塌糊涂!

诸葛亮虽有智谋但没有权力,张飞虽勇但无智谋,关羽虽智勇但好大喜功,刘备虽有仁义但优柔寡断。

自桃源三结义起,就已经注定他们能成为乱世之枭雄一方霸主,但不能光复汉室,建立万世之功!

太急了,想想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他的祖先为他打下了多少坚实的基础。

所以,这就跟创业一样,时间,人才,机遇还有默默付出,不急于求成,该出手时就出手!

个人观点!见解!

谢谢!


海豚的梦


纵现历史上的三国进程,诸葛亮的隆中策略是不正确的。孙刘联盟离心离德,只能是赤壁之战之时短暂的联盟,不能长期依靠东吴牵制曹魏。。。刘备胸怀复兴汉室的梦想,但给刘备制造许多麻烦的还是东吴。刘备要想一统天下,不能与势力强大的曹魏死磕,必须先灭掉首鼠两端的孙权,但应该把军事重心放在荆州。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出兵伐吴,意在灭掉东吴的决策是正确的。但刘备意气用事,随着荆州的丢失和势力的减弱,是没有能力灭掉东吴的。需要省时度势,与民休养生息,增强国力,等待时机。。。孙刘联盟大战赤壁,孙权三万人马,刘琦一万水军,刘备有关羽的几千水军加集团全部人马参战,也不下于一万人,但赤壁之战胜利后,东吴全居功于自,二刘只是打酱油的。刘琦做为荆州的长公子,荆州应属刘琦的,东吴只是邻邦友军,应当重谢,也为曹军顺江而下取东吴起到抯挡作用,但东吴认为他是主力军,在荆州驱逐曹军荆州应当是东吴的,这就是强盗逻辑。诸葛亮趋周瑜在南郡与曹仁对峙,派张飞、赵云、关羽取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又在周瑜、曹仁两败俱伤时派赵云夺了南郡,曹仁北还樊城。但东吴要求刘备归还南郡,刘备也想以南郡为荆州的政治行政中心,在鲁肃的调和下刘备孙权达成了刘备借荆州的协议,在刘备取得西川后归还荆州给孙权。诸葛亮巧取南郡后又达成了刘备借整个荆州,不知当时刘备诸葛亮是怎样的想法与运做。。。不到三个月,周瑜就派鲁肃来索要荆州,荆州的战略地位实在重要,周瑜想从南郡进取西川,再出关中雄霸天下,周瑜有这个野心但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他不想荆州一天在他人手里。孙权也想遏制刘备,不想让他发展壮大。刘备入川,留关羽驻守荆州,东吴常试探关羽,制造小摩擦。关羽为人心高气傲,不耻东吴所为,称东吴为鼠辈也,不善处理名为友邦的关系,得罪了整个东吴。在刘备取得西川后,东吴派使来索要荆州,关羽以主公刘备不在荆州不能给予,又说荆州乃大汉之荆州,我兄长乃汉室后裔,岂能给予他人。东吴对关羽无比愤恨,东吴都督吕蒙派兵进攻长沙郡,关羽因兵力有限,要北防曹操。报知刘备,为不使事态扩大,215年,刘备亲率五万大军回援荆州,与孙权协定以湘水以东归东吴,湘水以西归刘备。此时刘备应当认识到荆州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应当把军事重心放在荆州,留下赵云及二万人马,令关羽训练水军,打造战船,加强荆州防务,待日伐吴。。。刘备回到成都,在稳定蜀中局势后应当尽早夺取汉中,固守好蜀中门户。更应当派诸葛亮前往汉中,由诸葛亮指挥,有张飞、马超、黄忠、魏延、严颜等猛将相助,刘备坐镇成都,与荆州密切联络。以诸侯之智,夺取汉中更省时省力。。。取得汉中胜利后,由张飞、魏延、王平、马良守汉中,刘备吴懿、李严、黄权总理蜀中。诸葛亮为军师都督,马超为先锋,率领蜀中文武及六万大军入荆州伐吴。关羽为水军都督,赵云驻南郡以防曹操,请蛮王沙摩柯出兵一万,以及荆州文武将士,总兵力十万人(除赵云驻军二万),水路并进,大举伐吴,势如破竹。只有夺取东吴的土地,人口与资源,才能与曹魏抗衡,才能国力超过曹魏,才能打败曹魏一统天下。但历史没有如果,刘备没有全局关念,没与关羽协调好,联络好,至使荆州丢失,关羽殒命。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愤然发起伐吴战争,以至夷陵大败,蜀国从此国力衰竭,人才尽失,进取中原,还于旧都只是一场梦。





刘坤忠120


纠正一下, 在关羽将荆州失去后,刘备的地盘算是三个国家中最小的了,真正有用的辖区只有益州和汉中,理论上已经是三家中最弱的一方,但他为何还要执意攻打曾经的盟友孙权呢?

一、为弟复仇

这其实是一种冠冕堂皇的说法,其实是靠不住的,关羽死于公元220年,而刘备进攻孙权的时间已经是公元221年了,而且从关羽死后,刘备的态度来看,他对关羽十分不满的。关羽的谥号是后主刘禅给的,刘备自死也没有任何表示,这就已经表明态度了,毕竟给个谥号不过是个流程而已。

二、天时已到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第二年,刘备就建汉称帝,以大汉自居,这时的刘备拥有了汉的名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征讨四方了。但为何不是篡汉的曹丕呢?实力不够啊,曹魏一直是三方实力最强劲的,以当时刘备的一州之地是无法撼动曹魏的。

而孙权杀关羽、夺荆州,还向曹魏称臣,不能容忍,正是复仇的时刻。

三、隆中战略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

诸葛亮的隆中战略中,荆州是战略要地,其物产丰富、粮食充足、地处天下之腹,是两路出兵重要组成部分,而失去荆州对于刘备复兴汉室的期望无疑是重大打击,所以他要夺回来。

四、天不假年

其实刘备亲自率军出川攻吴还有着难以言说的苦衷,那一年,刘备已经六十一岁了(虚岁),在那个时代已经算是高寿了,而刘备的老对手曹操就在前一年死去,不过六十六岁(虚岁),刘备看着自己的傻儿子,他知道靠刘禅去夺天下,难度太大了。如果不趁着自己还能出征,自己的汉国可能就没啥机会了,这也是刘备在最后托孤时,对诸葛亮那番话的初衷,都说是刘备试探诸葛亮,其实也是刘备的一种无奈吧。

可惜大汉王气已衰,公元222年,刘备兵败夷陵,第二年就带着无限的遗憾在白帝城去世,而他的荆州在也没有回来。真是时也、命也、运也!


黑水布衣


刘备征伐东吴,是在关羽失荆州,被东吴俘杀以后,经过差不多一年的准备,才进行的。《三国志》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诸葛亮谏阻刘备伐东吴,至于诸葛亮谏阻没有谏阻,很不好说。

刘备当时得了益州、汉中,声势大震,举国上下正在欣喜之时,荆州传来噩耗,东吴占荆州并杀了关羽。刚出现的举国欢腾、志得意满劲一下子就没了。朝廷上下充满了悲愤,东吴太不是东西了,干不过曹操,就从背后捅刀子。如此血仇,怎能不报?鉴于刚经过汉中争夺大战,举国疲惫,刘备也只好忍耐下来,积极做征伐东吴的准备。终于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兵马齐备,刘备要开始东征。这时有不少大臣缓过劲来,谏阻刘备不能征伐东吴,因为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曹魏。像赵云、黄权等大臣,史志明确记载出面谏阻刘备,至于诸葛亮谏没谏阻,就不得而知了。那么为什么刘备不听谏阻非要伐东吴呢?诸葛亮又为何态度暗昧呢?这是有原因的。首先,荆州战略意义太重要了。荆州东邻东吴,北接曹魏,南连百越,西通巴蜀。是《隆中对》中蜀汉匡复汉室,一统天下的重要跳板。是两路进伐中原的其中一路。如果没有了荆州,蜀汉统一天下的大业就很渺茫无望了。其次荆州是重要的战备要地。这里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兵源之地。失荆州等于失了蜀汉一半的国力。其三是重要人才产地。因以往中原混战,荆州在刘表治理下成了一个相对平和之地,因此形成北人南迁,其中不乏大量人才。三国时期有很多人才来源于颖川,就是如此。刘备手下有不少大臣、士兵,都来源于荆州,荆州可是他们的故乡,他们怎能抛弃故乡?因此他们也是一致赞成伐东吴的。其四是刘备在争夺汉中之战中打败了曹操。曹魏是当时天下最强的势力,尚且被刘备打败,区区东吴,又怎能入刘备法眼?刘备傲骄之心可想而知。其五是关张与刘备恩若兄弟。刘备与关张情谊非浅,经常是食责同桌,寝则同榻。现在关羽被东吴俘杀,张飞也被割首送东吴,如此大仇,刘备不报,又怎么面对天下人?刘备自然会铁了心要打东吴的。也许当时他或许知道不应仓促报仇,但他也有信心和侥幸心理。

正因为于公于私,都需要不顾一切地去征伐东吴,因此刘备才听不进大臣们的谏阻。当时诸葛亮也许心里很矛盾,荆州之地太重要了,但东和孙权也很重要,更何况自己的亲哥哥还在江东呢?正因为有如此矛盾心理,诸葛亮对刘备征伐东吴不会前去死谏,刘备自然也不会听从诸葛亮的无力谏言了。


sunjin72976689


从地理位置看,蜀国的位置是最差的,易守难攻,同样意味着也不容易出来进攻。而且人口少,益州总人口不超过一百万。

刘备兴兵攻打江东,不仅仅是替关羽报仇。刘备要攻打吴国、撕毁孙刘联盟总得需要一个理由吧。这个理由就是孙权率先背弃了孙刘联盟,并且发兵偷袭荆州,杀死刘备的心腹爱将。关羽被杀的时间在219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间在221年,期间足足相隔了两年之久。两年之间,刘备完成了称帝大业,一跃成为汉昭烈帝。

从理论上说,夷陵之战的风险是可控的。因为即便刘备败了,无非是损兵折将而已,吴军不可能乘胜追击,威胁到益州。毕竟曹丕的大军虎视眈眈,就等着孙刘大战之后收割孙权,吴军就算战胜了蜀军,也只能立即收兵防魏军。事实上,历史上的夷陵之战,剧情就是这么发展的。当刘备惨败后,吴将徐盛、潘璋等人觉得机不可失,建议陆逊杀向白帝城,活捉了刘备时。陆逊就表示曹丕马上就要杀来了,现在顾不上刘备。此后魏国三路大军果然杀来,孙权赶紧派人向刘备求和。

诸葛亮的隆中对的主要战略就是: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西吞益州,休养生息,等待时机,待天下有变时,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北伐曹魏,必定能统一天下。庞统的荆州破败论是说:荆州荒芜破败,人才流失殆尽,而且东边有孙权,北边有曹操,难以有大的发展。而益州有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盛,如果能夺取益州,必有大的发展。

法正的汉中三策的主要思想是:曹操平定汉中后,没有乘胜南下进攻巴蜀,说明曹操有内忧牵制,如果我们能积累力量攻打汉中,上可以消灭敌人,兴复汉室,中可以蚕食雍州和凉州,广拓国土,下可以固守险要地势,是持久之计。把诸葛亮、庞统、法正的战略思想,汇总在一起,就是刘备集团的发展战略。

然而对刘备与蜀汉政权来说,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荆州不但是物资与兵源的重要来源,在地缘政治与战略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刚刚称帝的刘备是不舍得放弃的,这就决定了从战略考虑他一定要打东吴。待到夷陵之战失败之后,刘备碍于局势只能在荆州依旧归属东吴的情况下与东吴讲和,但是荆州没有回到蜀汉之手,始终是蜀汉在三国中较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米爸Derek


刘备为何不听劝谏执意要打东吴?这个问题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分析,既有外部理由,也有内部原因。下面试着结合历史来分析一下。

先说外部原因:

首先东吴攻取荆州杀害了猛将关羽,这让刘备既丢了地盘又失去了兄弟,可以说是里子面子都丢了!因为刘备和关羽一起白手起家打天下,说义同兄弟也不为过,一起创业的兄弟被东吴杀害,怎么也不能就此罢休!更何况还有丢失的荆州地盘。要知道荆州是刘备从曹操手里抢来的,尽管周瑜利孙权都认为是东吴借给刘备的,但是刘备心中可从来没这么认为,刘备认为荊州是刘表的基业,而自己和刘表是本家兄弟,何况刘表还曾表示过要将荆州送自已。只不过刘表还没送就病死了,后来刘琮投降了曹操,荆州被曹操抢了过去。而赤壁之战时是自已从曹操手里又把荆州夺了回来,怎么能还给东吴呢?在刘备心中,荆州就是刘家的,虽然刘表死了,荆州也不应该归东吴,俺刘备得荆州才是名正言顺!所以才有周瑜夺荆州未得被气死一说,当然这说是小说,真实周瑜是病死的,但孙,刘真的为荆州翻过脸,只是鲁肃孔明从中周旋才没撕破脸。现在关羽也被东吴杀了,荆州又被抢了,刘备如何能咽下这口恶气?其次,荆州对刘备来说太重要了,有了荆州,进可北伐曹操,退可抗拒东吴,刘备虽然占据了川蜀,汉中,从汉中西出也可进攻曹操,但是山高路远始终没有荆州水陆通达。最让刘备心有底气的是,自己曾在荆州待过不短时间,凭自己和刘表的兄弟关系,再加上自己在荆州留下仁义之名,刘备认为荆州百姓和刘表旧部是希望自己杀回去的,这是外部要攻打东吴的理由。

那么内部呢?当然也有,此时刘备己经平定川蜀,刘璋旧部及巴蜀地方势力全都归顺了,内部统一又兵强马壮,刘备觉得自已有力量和东吴一较高下了,这是其一。其二,虽说巴蜀顺降,但是刘备觉得自己是受刘璋之邀进川的,现在反攻刘璋,夺了他的家业,说起来不够光明磊落,所以不能让蜀人心服口服,如果自已能打败东吴,既为兄弟关羽报了仇,又可夺回荆州,还可以在蜀人面前树立威望,证明自己即使不受刘璋之邀进川,也可凭能力打下巴蜀!所以综合以上内外两方面原因,刘备才不顾劝谏,坚持要发兵攻打东吴的。






JSDD


浅谈刘备的战略失策

刘备成也诚信,败也诚信。为义走到一起的三位兄弟组合,由"桃园三结义"轰轰烈烈掀起了波澜壮阔的蜀汉大业,起到决定性的桃园效应,当时三结义的宗旨是,除奸兴汉,目标远大,定位精准,可称为纲领性口号,也可称谓桃园宣言!然而,这个"桃园三结义"宣言是提出正确的目标,是肯定的!但同时还有一条极不科学的附件:那就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就是这一附件,局限了他们的理想高度,埋下了悲情的种子,让“桃园三结义"的光彩暗然失色!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研判的。但如是从纯情的兄弟组合角度上,这种同生共死的情操是万古留芳的!

可问题的核心是,"桃园三结义"不单单是个兄弟组合的,而是负有使命的,肩负着兴汉大业的政治团队,领导集团,超越了家族集团的范畴了,要求的不仅是哥儿们感情,而是团队利益,乃至国家利益。兄弟感情是小义,国家利益是大义!但他们的认识境界,使他们二者混为一谈了,可叹,可叹!

假如,刘备能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也许结局不是大家看到的了,他就不会为兄弟义气去发动这场无把握无准备的冲动攻打东吴的错误战争,至少,应听诸葛亮怎么说!

可问题不单单如此,更重要是他忘了"三顾茅庐"的初心:象攻打东吴这样重大的国家战略决策,怎么独断专行取消了诸葛亮的参与权?是不是取消了诸葛亮的决策权之嫌?你把诸葛亮置于何地位?你是不是有排挤和架空诸葛亮的军事领导权和国家领导权?你完全背离了三顾茅庐时的初衷和精神,借为兄弟复仇之机剥夺了诸葛亮的领导权!实际排挤和边缘化了诸葛亮的军事地位,悲情就是这样发生了,无法挽回了。笔者想多问一句,白帝城先主托孤的时候,先主可曾意识到这些没有?

是一时的冲动,还是存在着必然?

毕竟,历史不可能重演!

一点浅见,与大家分享。谢谢关注!


酒醉的蜂蝶


第一点,刘备在丢失荆州之后,尤其是上庸三城投降了曹魏,就彻底的毁灭了诸葛的隆中对的两线出兵策略,由一只两角牛变成了一只独角兽了。参照后来诸葛六出祁山寸土未得,我们可以认为刘备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必须要夺取荆州以荆州为主战线北伐。毕竟从汉中出兵,粮草太难接济。

第二点,蜀国境内多山地,虽然易守难攻,但是要出去也是很难,有种说法是蜀地战乱时是天堂,太平时是牢房。而且山地多,就说明人口稀少,可耕地也少,除了成都平原之外的土地,其他的地方自耕能到达自足就不错了,在三国那种生产力落后的时期,人口和粮食永远是迈步过去的两个大坎。要得到更多的人口和粮食补充,就有两个选择第一出兵占领长安,平定关中,第二复夺荆州;比较这两个地方还是人口密度很大而且粮食产出很丰富的地方。而相对于占领长安,复夺荆州的可能性还是更大一些的。

第三点,刘备已经年近花甲,自己感觉到天不假年了。而自己手下亲手培养的一大批人才已经成长起来了,正是需要施展才华的机会,况且刘备能够感觉到自己身后肯定要托孤诸葛,而诸葛的军事能力在正史当中是要打问号的,肯定不如刘备。与其让诸葛带着去拼不如我自己来,把握更大一些。


如烟入幻


历史上没有写诸葛亮劝阻刘备。

刘晔说,刘备和关羽名为君臣,恩犹父子,以刘备的为人一定会为关羽报仇的。

而且对刘备来说,夺回荆州才能让隆中对有希望实现,才能给荆州旧部一个交代。难道被孙权背刺了还要讨好孙权?而且孙权已经投降曹丕,打孙权便是打曹丕。

至于前景,陆逊放火以前,东吴自己都说和刘备交战是空杀兵。冯习张南们不出名只是因为失其行事无法列传,事实上都是百战老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