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編鐘的豪門墓主是誰

  1978年,在湖北隨州西郊發現了一座大型的戰國早期的墓葬。出土了重達十噸左右的上百餘件青銅樂器及其他大量的隨葬品,尤其是全套編鐘、編磐等樂器還基本上保持著原來的懸掛狀況,有如今天的大型樂團正在演奏交響樂的壯觀場面。

擁有編鐘的豪門墓主是誰

  那麼,誰是當時擁有這些音域寬廣、做工精巧的樂器的主人呢?誰又是指揮這個古代大型交響樂團“演奏”的“音樂大師”呢?

  據文獻記載,東周時期的曾國在今山東峰縣和河南睢縣等地。當時,今湖北境內周圍楚為頭等大國,隨居第二,後來都先後統一於楚。隨國在江漢地區。與文獻上所載的“曾”相距甚遠。但在古隨國、即今隨州和鄰近的京山、棗陽以及河南新野都出土過曾國銅器。隨州擂鼓墩墓葬的發現,為研究曾國和楚國的歷史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新資料。因此,大部分學者認為曾即史籍上的隨,只是說法不同而已。

  在墓中出土的青銅器物上,幾乎都有“曾侯乙乍峙用終”、“曾侯乙乍峙”的銘文。正是根據這些銘文的內容,人們發現了該墓的主人,換句活說,曾侯乙無疑就是這個墓的墓主,即“曾”這個諸侯國的君主之墓。從他的墓葬中隨葬品的最主要內容來看,曾侯乙就是擁有這些已發現的、前所未有的整套樂器的主人,是指揮這個古代大型交響樂團“演奏”的“音樂大師”。

  隨州曾侯乙基,位於其城郊西約三公里處的擂鼓墩。東面緊瘻水,南面距潰水稍遠,西北是山巒起伏的丘陵地帶。墓地原是一個圓形大土坡,名叫“東團坡”。據推測,原先應有較大的墳丘。墓室建築在白堊第三紀紅色砂礫岩上。墓坑平面形狀不規整。呈“凸”形。方向正南,面積二百二十平方米,深約十三米,無墓道。墓坑置木槨,周圍填木炭,總計約十二萬斤。木炭上為約一尺厚的青膏泥,再上為經過夯打的填上約二點五米,夯土上鋪有約一尺厚左右的石板。石板上為數米厚的填土。

  槨室和墓室形狀相同,分為北、東、中、西四室。中室與西室並列。由一百七十一根方木壘成,高約四米。共用成材木料約三百八十立方米。各室均為長方形,隔板下部有方形小洞相通。這種將槨室用隔板間隔出多室的結構是當時楚地大中型墓的普遍形式。二重木棺放置在東室,製作相當考究,外棺用青銅柱構成框架,其問嵌木板,四周有銅鈕。棺內外糅漆,外繪彩色花紋及神獸、武十。隨葬品置於北室和中室。東室和西室放置陪葬棺,二十一個殉葬者全是女性青少年,當是墓主的近幸侍妾或樂舞人員,多以“賜死”形式隨葬主人。

  此墓中出土有大量的青銅器、金器、玉器、竹、木器、竹簡和其他類等隨葬品共一萬多件,這在同期墓葬發掘中都是罕見的。特別是鍾、磬、鼓、瑟、琴、笙、簫、笛等樂器,種類全,數量多,製作精,保存好,更是我國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音樂史上創造的奇蹟。編鐘自從被發現以來,一直被譽為稀世“國寶”。

  上述出土樂器中,計有青銅鑄編鐘六十四件,加上楚王所贈的一件搏鍾共六十五件;編磬三十二件,質料為石灰石、玉石等,出土時完好的只有九件;另有由青銅、或木、竹等造鼓四件(分柄鼓、扁鼓、建鼓)、瑟十二件、琴二件、笙五件、排簫二件、橫吹竹笛二件,共計八種一百二十四件。絕大部分出白中室,僅十件出自東室。編鐘、編磬皆立架懸掛,編鐘靠中室西壁和南部,編磬靠北壁,建鼓靠東壁,瑟、笙、簫、笛列於鍾、磬之間。

  曾侯乙墓中“交響樂團”使用的整套編鐘,經過音樂工作者的研究和試驗性演奏,證明它雖在地下埋藏了二千四百多年,音樂性能仍然很好,音色優美,音域很廣,變化音比較完備,其音階結構與現在國際通用的C大調七音階屬同一音列,中心部分十二個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故它能演奏古今樂曲、包括釆用和聲、復調以及轉調手法的樂曲。而且它還涉及到我國古代樂器與傳統樂律學中的有關其他領域,包括樂律史地位、水平的重新估價與諸如音階、調式、變化音體系、唱名體系等方面的理論和運用的評價等。僅從編鐘的全部標音體系來看,就可知道近代樂理中的大、小、增、減等音程概念和八度位置的概念,早在兩千四百餘年以前,我國就有了自己民族的表達方法,從而提高了我國音律學在世界音樂史上的地位。

  真可謂我國古代文化音樂藝術的瑰寶,是華夏之邦優秀的民族音樂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