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好格律詩的發展前景嗎?

劉詩任


格律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值得我們去繼承發揚的。

人們都知道,歷史是進化的,人類文明是進化的,任何文化體裁都不可能適應永遠的時代。格律詩作為—個時代的產物,它當然不能例外。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文言文形式巳被散文化所代替。作為文言體式的格律詩,自然失去了歷史的優勢,縮小了運用市場。格律詩是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代表的是那個時代的最強音。它的繁榮是那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特定條件促成的,其中至關重要的—點就是科舉取士制度。也可以說,是科舉取士制度成就了—大批詩人,成就了唐詩的高峰。

今天,我們鑑賞它,學習它,繼承和發揚它,讓它古為今用,是每個炎黃子孫的責任。祖先的好東西不能在我們手中丟失。然而就其功用而言,格律詩所發揮作用的圈子無疑是很小了。所以筆者要說的是:不必計較有沒有前景,只要繼承它,不讓它就此消失就好。至於能否發揚光大,其實大可不必與唐爭美。就象百花園中的鮮花,有那麼—朵還在綻放就好了。

記得毛主席說過:詩應以新詩為主,舊詩也可以寫—些,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為這種體裁束縛思想,又不易學。當然,有古文基礎和詩詞愛好者完全可以把它作為—種高雅藝術來參與。比如今天央視的詩詞大會,民間存在的各種詩協,詩刋,他們都在作很好的嘗試和努力。國家現行的教科書也有加大這方面的內容。因此可以說,格律詩的前景還是光明的,筆者對此持樂觀態度。

作為愛好者之—,願意全身心加入這—行列。不求有成,但盡餘心。


原卉詩詞


不是看好,是格律詩本身就有發展前景。

不管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精華不應該被遺忘,還是格律詩屬於中華魁寶應該被繼承,都是格律詩有很好發展前景的應當理由所在。

一、 什麼是格律詩

格律詩是由先秦古代漢語詩歌慢慢演化而來,經過數代文人推敲進化,不斷進步到唐代最為盛行,第一次出現格律詩,也被稱為近體詩, 格律詩根據句式可分為絕句和律詩,又可以根據字數分為五言和七言。

二、 格律詩的特點

格律詩本身是有特點可尋的,根據分類就能看出這種詩體的篇式和句式都有一定的規格,並且結構嚴謹,行,字,聲都有一定的限制,尤其字與字之間都是有著對稱,對仗,同類,相似,或者相反的特點的,在寫這種詩體的時候應該嚴格遵守這些規則。

律詩最基本的規律是平仄和押韻、押韻和對仗。

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詩體出現,甚至格律詩也一度流傳到國外,就比如西方的十四行詩,五行打油詩、四行詩、西班牙的八行詩、意大利的三行詩等的出現,極大的豐富了這種詩體的內容和形式。

三、 格律詩的的代表

在我國格律詩代表傑出人物有很多,最初有初唐四傑,他們的詩雖然有齊、梁詩體的影子,但所做詩歌題材在他們手中得以擴大,五言八句的律詩形式也由他們開始初步定型。

後來的李白杜甫等,更是達到高潮鼎盛時期。

經過時代的變遷和詩體的演化,格律詩在近代形成了自由體為主的新詩。過度階段出現過新格律詩、象徵派詩等的不同形式體裁。

代表作有新月派的聞一多、徐志摩等。

因此,格律詩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也是中國文學詩詞歌賦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文體,未來的發展前景是不容置疑的。


詩詞小夭


我不看好格律詩的發展前景。原因有二。一是學習格律師,首先要懂音韻、平仄,古人從幼學啟蒙開始,就必須學習聲律、言韻,對於平仄,對仗可以信手拈來,所以古人寫格律詩比較容易。而今天,別說學生了,就是大部分語文老師,對於聲律,音韻,平仄也沒幾人能懂,學生對於這種傳統知識基本上一無所知。他怎麼寫得出格律詩,怎麼發展格律詩?二是某一特定的文化要有植根的土壤才談得上發展。今天的傳統文化正遭受外來文化的衝擊,各種文化形式的粉墨登場沖淡了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衷愛。格律詩在現實生活中正與人們漸行漸遠,不被淡忘己屬不易,就更別說發展了!



施東方


大家好,我是秋水文瀾原創,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如果國家重視傳承幾千年的格律詩,前景一定會好。就怕現在寫格律詩的都是一些中年人和老年人,年輕人幾乎都是玩遊戲。我寫的詩詞我兒子都不看,問我說寫這些東西有啥用?我說興趣愛好,兒子說他有他的興趣愛好就是玩遊戲。

我認為格律詩之所以美,就是語句凝鍊,韻味悠長。需要煉字煉句,比如說:王安石作《泊船瓜洲》,第三句最初寫作“春風又到江南岸”,覺得不好,後來改為“過”字,讀了幾遍,又嫌不好;又改為“入”字,然後又改為“滿”字,換了十多個字,最後才確定為“綠”字: “春風又綠江南岸”。

在舉個例子,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歷來傳誦的名句.“推敲”兩字還有這樣的故事:一天,賈島騎在驢上,忽然得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初擬用“推”字,又思改為“敲”字,在驢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勢,不覺一頭撞到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隨即被人押至韓愈面前.賈島便將做詩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說了,韓愈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立馬思之良久,對賈島說:“作‘敲’字佳矣.”這樣,兩人竟做起朋友來.這兩句詩,粗看有些費解.難道詩人連夜晚宿在池邊樹上的鳥都能看到嗎?其實,這正見出詩人構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於月光皎潔,萬籟俱寂,因此老僧一陣輕微的敲門聲,就驚動了宿鳥,或是引起鳥兒一陣不安的譟動,或是鳥從窩中飛出轉了個圈,又棲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這一瞬即逝的現象,來刻畫環境之幽靜,響中寓靜,有出人意料之勝.倘用“推”字,當然沒有這樣的藝術效果了。

看看一字之差效果就不一樣了吧,這就是語言的魅力之處。這是詩歌所達不到,當然我不是說詩歌不好,感覺詩歌從西方引進過來的在加以本土文化有點不倫不類的,就像上衣穿西裝下身穿唐裝一樣。

東方文化講究含蓄,不可直說。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世上有“有我”的境界,有“無我”的境界。“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是所謂“有我”的境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是無我的境界啊。有我的境界,憑藉自己為參照物觀察事物,所以不管事物還是自己都有主觀臆斷的成分。無我的境界,憑藉事物本身為參照物來觀察另一個事物,所以不去分清那個是自己,那個是事物。古人作詞,描寫有我境界的比較多,但是也不是不能寫無我之境,這完全在於傑出的詩人敢於獨樹一幟。

現在年輕人如果認識不大漢文化博大精深,就會出現文化斷層,這需要國家教育部要重視這些問題。就像這次日本援助標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古漢語運用純熟,恰到好處。也讓國人認識自己的文化原來有這麼美的詩句。不能只會喊“加油”。

重視國學,詩詞聯,重視民族傳統節日,不要讓西方那些聖誕節,什麼情人節,愚人節橫行於東方。重視唐裝漢服,重視國粹戲劇京劇豫劇黃梅戲等。我想將來格律詩發展一定會前途光明。希望我的回答能令你們滿意,謝謝!






新文化運動以來由於推廣了普通話,加上引入西方的自由主義思潮,現代詩逐步走進了詩壇,也出現過一批詩人。如徐志摩等人,寫出了一些比較好的作品,也曾經風靡一時。但是和唐代的詩歌比起來,那就不值一提了。俗話說"李杜詩篇萬古傳",唐代的詩歌真的是名揚萬里,享譽中外。多少有點名氣的國外作家詩人,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所感動,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

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詩出現了五花八門的流派,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形式,別的咱先不去談論了,就說所謂的"朦朧詩 "派,讓國人大部分人都看不懂,就是沒有標點符號,也不合轍押韻,沒有任何之美的一堆文字,胡亂的堆砌,連作者也不知道要表達的什麼意思,把現代詩一路帶入泥沼,再也少人問津了,朦朧詩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又走回了有音樂美有押韻的路上。

雖然說現在不流行文言文了,但是在孩子中還在推薦國學教育。為什麼後人寫得格律詩,老是沒有與李杜的齊名之作,就是普通話寫詩,怎麼也不如文言那樣的精闢,那樣的凝鍊,那樣的有表現力。

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不能在我

們這一代人手中,變成了文化遺產,我們要不移餘力的去繼承發展。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斷推陳出新,把中華文化的傳統發揚光大。格律詩只會越來越好,也必須要有大的發展,才能使中華詩壇再一次攀上高峰。

謝大家的鼓勵支持!





封護勝463


格律詩是漢語詩歌的頂峰標誌,與西方詩歌相比,就如同中國京劇和西方歌劇的區別。但格律詩在當代詩壇,卻難以成為主流。

畢竟有著四言八句,平仄韻律的嚴苛約束,當代人若反映新時期國家民族的改革建設和政治經濟生活,再用格律詩的形式就會感到力不從心了。格律詩抒發小我情感,山水田園可以勝任,但卻無法超越唐詩宋詞。君不見,當一些力圖反映當代社會的格律詩在被譏笑為老幹體後,卻不見後有來者,能拿出自己的格律詩XX體,來超越和取代老幹體。而批評今人寫格律詩沒有古人味的復古者應當清醒,你們自己也不過是搬運古詩詞彙,裝扮成古人的現代人而已。

古今中國詩壇,一直都走在改革的路上。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唐詩宋詞元曲過後,是現代白話詩,新格律詩和新民歌,再之後是舶來品朦朧詩和魔幻詩等,今天則是比大白話還俗氣的口語詩甚至口水詩。但不管如何變化,中國詩歌都是在圍繞著其在發展的方向上,是該以西方詩歌為中心,向諾貝爾詩歌獎進軍為終點呢?還是堅持復古,或在向古代詩歌和西方詩歌學習的基礎上,創作出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當代漢詩來展開激烈爭論的。

格律詩發展到今天,其描寫當代題材確實遭遇到很大的侷限性。改開初期,我用四川石油鑽井隊奔赴伊拉克的題材,寫過一首《中國,轟響在波斯灣的鑽機》。這種工業詩歌若採用格律的形式,就不如自由體瀟灑自如,更能抒發豪邁奔放的感情。

不可否認,古典格律詩是中國詩歌的寶庫,可以展望的前景是,在其古典詩詞的基礎上繼承發展,創造出具有中國風格的現代漢詩。比如,某單相思的小夥,若用四言八句的格律詩給暗戀的少女求愛,就會顯得古板守舊不合時宜。其求愛效果可想而知,沒準會適得其反。若採用當代語言的新格律詩,將東方的格律和西方的自由融為一體,再用發短信或攝像朗誦的形式去求愛,就會更能打動少女芳心。詩歌也有實用功能,但要讓讀者看懂。

《因為你來了》

我是一泓沉寂淵默的深潭,

你是活潑的小溪蜿蜒在山間。

你來了,闖入我平靜的歲月,

激起我心中陣陣波瀾······

·

我是一葉翹首探尋的風箏,

你是慵懶的雲朵在空中悠閒。

你來了,飄過我期盼的雙眼,

帶走我風中的眺望和追戀······

·

我是一方博大遼遠的藍天,

你是皎潔的新月掛上夜晚。

你來了,傍著我寬廣的胸懷,

勾起我一往情深的思念······

·

我是一扇窗,半開又半掩,

你是一陣風,掀動我窗簾。

你來了,撞進我孤獨的空間,

可將我愛情的空白填滿······

·




默金cc


格律詩還有發展前景?

白話的語言體系已經徹底鞏固,成熟。

格律詩的基礎是文言文。

舊瓶裝新酒貌似可以,但味道到底不一樣。

現在玩格律詩的都是一幫老學究,抱著平平仄仄苟延殘喘。

大市場裡早就沒有他們的攤位。


任加唇


對格律詩的發展前景不看好,但是歷史文化遺產須有人研究繼承,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詩人和學者。對普通詩詞愛好者不應千篇一律都寫格律詩。我不是詩人,不敢妄評。下面是對詩詞的個人品悟,以吐為快,莫論詩體:

痴情任性應為安,

各有意境自謀篇。

品茶論酒偷閒度,

萬般情懷幾稱全?

詩壇應容千百態,

一個模式理不該。

攬盡天下意無盡,

百花存異莫輕談。


王南戴河


飛歌議而康願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格律詩以後的發展會好的。原因先說三個。

首先因為它是中國文化的瑰寶。

現代詩代替不了格律詩。就象照相機和西洋油畫永遠代替不了國畫一樣。格律詩傳承千年,走向衰落也就不到百年,怎麼能說它一定衰落?格律詩節奏優美,抑揚頓挫,言簡意深,講求格律,雅俗共賞。優美到無法替代。怎麼它能夠衰落?

其次格律詩被淡忘是因為其高深,現代人不會。

格律詩不受現代推崇,很大原因是現代人對傳統文化學習不夠,理解不深,不會運用而已。簡單說就是不懂不會,所以不學不寫。所以隨著時間推移,傳統文化逐漸迴歸,格律詩會讓更多人欣賞和理解,並以其獨特的魅力感染更多的詩詞愛好者。

第三,事物發展規律是螺旋式上升。

當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會有懷舊情結迴歸並上升的階段。屆時格律詩會再次風行。具體什麼時候雖不清楚,但不會太遠。是當國人能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慢下來開始思考的時候,是國家把中考,高考中格律詩比重加大的時侯,是家長開始重視孩子寫字的時候,是國人普遍愛讀書的時候,是年輕一代開始淡化那些偶像的時候。

新體詩和格律詩並不矛盾,它們應該共同發展,相輔相融,而絕不應該非此即彼,顧此失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