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高发,农民心理怎么安抚?

老村好农


所有人的心理都是一样,期望疫情尽快过去。也让大家更加认识到平安和健康是多么的重要。作为农民朋友来说,更要珍惜和体会到很多时候好的:空气,阳光,天空,大地,田野,自由…,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人生无需攀比,只有珍惜,珍惜当下的每一天。现在看起来很普通的任何一天,都将会是成为以后你永远怎么努力都回不去的一天。


阿文ing


今年对于许多农民来说,都是一个特殊一年,本来今年不让燃放烟火爆竹,让很多的农村老年人和年轻人就很不舒服,尤其是年轻人本来现在过年就没小时候的那种年味了,在不让放点烟花那就更没年味了,但还没轮到放烟花的时候。

新型冠状病毒就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了,尤其是年三十那天全国各地村里都开始宣传大年初一不让拜年,由于当时的疫情还没那么严重,很多人心里都是不以为然的,毕竟这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怎么能说不让拜就不拜了呢。

可是随着年轻人从网上慢慢的了解到的信息,这才知道疫情的严重性,开始给家里的老人普及病毒情况,像我们村就是从年轻人开始不拜年的,但是一些老年人由于信息的接受都是从电视上来的,电视都没开始宣传说明没那么严重,所以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是选择了继续拜年。

这也让政府知道习惯不是那么好改的为了更好的防范疫情,避免流动感染,全国很多省份毅然决定“封村”,这对很多没上过学的农民来说,肯定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毕竟当年“非典”的时期都没有过“封村”,都在猜测是不是病毒太厉害,管不住了才会采取这样的行动啊,包括笔者作为一个90的年轻人心里都恐慌的好几天。

但是后面看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心里才慢慢平静下来,毕竟都“封村”了,病毒从外面是进不来了,这也是绝大部分老百姓这样想的,所以现在农民心里基本都不太在意疫情的问题了。


农村小李vlog


不用安抚,农民有地有粮有菜,我们县城一例病例都没用,连疑似都没用,我们村子旁边就是工业开发区,大多数人都在工厂里上班,已经开工了,就是我们要去外地的还在等消息,不过也没什么,还薄有积蓄,就当休假吧,只不过家里的孩子还不开学,两个神兽,要翻天了[捂脸]


原来是你163780195


在疫情高发时期,不论是农民,还是城镇居民,还是一线二线大城市,心理的情况都是很相似的。

在疫情之下很多人都会有焦虑、恐慌、暴躁等反应,这些在心理学上叫做应激反应。我们都是普通人,有这样那样的反应都是很正常的。

主要是对自我的心理反应有所觉察,看看是不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产生了这样活着那样的反应,是不是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我们的健康。

总体来说,普通的应激反应分为以下几种,看看是不是在你的身边也发生着。

一、在情绪方面:

1、无法控制的紧张、恐惧,害怕被传染;

2、开始抱怨和愤怒,“为什么不早点控制传染源,早点封城?”、“为什么要戴口罩?”“为什么不让出门,憋在家很难受啊!”等;

3、因为疾病得不到控制,到了医院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而感到无助无望,情绪不稳定,对待他人变得没有耐心。比如,武汉有患者故意对着窗口医护人员咳嗽等。

二、在躯体方面:

1、听到感染人数上升时,血压也上升了,出现胸痛、气紧等症状,测体温又是正常的,担心却又不敢去医院;

2、一些人出现轻微的头痛、出汗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甚至十分担心得了肺炎而紧张地奔去医院。

3、有的人还可能会出现各种躯体的不舒服,如易疲倦、食欲下降、睡眠变差等。

三、在认知方面:

1、恨不得一天8小时到10小时关注疫情信息。看点新闻看视频、看完视频刷朋友圈,对疫情的关注度停不下来。

2、有的总怀疑自己被感染,对身体某种感觉特别关注。一些人还会改变对生命的认识,感叹生命是如此的脆弱。

3.认知过度,更易关注负面信息,夸大严重后果和低估自己应对能力的倾向,感觉记忆力下降、脑子不好使、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四、在行为方面:

1、有人感叹新型肺炎传播如此之迅速,有人号召大家捐献物资的,还有人提供各种各样预防新型肺炎知识的。

2、也有对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不理解,对疫情隔离认知偏差,隔离期间出逃等现象。

3、有的人一天到晚没胃口,不想吃东西,而有的人一天到晚都在吃东西,根本停不下来。

4、有的人摸一下东西就洗手,在家里不停的喷洒消毒水。其实过度消毒也会中毒的。

5、有的人属于情绪很低落,有的人却显得很兴奋。

这些都是恐慌害怕的表现。持续的恐惧和焦虑,会使我们的行为失当,太恐慌,会导致免疫力会下降,后续会伴随一些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

钟南山曾表示: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比17年前SARS危险程度低,再加上生命技术的支持,死亡率会低很多,持续时间也不会那么久。

我们可以一定程度的恐慌,但要适当的调整自己,不能让自己处在一种无秩序、无规律的生活当中。


涵溪心灵小屋


瘟疫是古今人民最憎恶的一种无硝烟战争,它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不知何时临门侵身,也不知何时消失殆尽的狂魔。

瘟疫是以病毒传染的方式推行,一传十,十传百......传播率特别快,若稍有不慎,会被吞噬一一一死亡。

老年人在太平盛世时,也会偶尔谈及瘟疫,什么什么时代有成千上万人死于瘟疫,甚至一个地区会......

现在肺炎病毒漫卷湖北武汉城,每天新闻报道,病毒感染者天天递增,死亡者也连续增加。

又加上李文亮白衣天使染毒而逝,还有不少的白衣战士也被传染,等等。

综上述原因,会导致农民中的男女老幼,终日人心惶惶,日不择食,夜不寝寐,非常恐惧,生怕病魔附身。

那么怎么去安抚这些淳朴憨厚的农民呢?

作为农民,我们是祖国建设和奉献的主力军,我们的主观意识要清楚,要过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农民就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终于拼出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一一新中华。在今天,我们也不例外,也要遵纪守法,积极投入到抗议战斗中,听党话,跟党走,不造谣,不传谣,窝家中,不乱跑,戴口罩,勤洗手,精消毒,一定把病毒的传播渠道全部隔绝。

村委会,村领导通过宣传工具及时向农民宣传党的抗疫方针以及疫情的动态等,安民告示,让农民群众在抗疫战斗中做应该做的事。

亲人们,乡亲们,朋友们等,利用手机,网络微信,说说话,谈谈心,弘扬学习抗疫抗灾的好精神好方法,互勉互励,团结一致,共抗疫灾。

瘟疫不可怕,只要有戒心!

待到山花烂漫时,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个李老头


疫情面前,人们出现一些不同于平常的心理、生理、行为反应,是任何正常人都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要正确看待。这些反应主要涉及情绪、躯体、认知、行为等几个方面。

情绪方面:出现紧张、担心、恐惧等情绪,担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发展为愤怒、抱怨、激惹、没有耐心;无助、失望;孤独、被抛弃感、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躯体方面:出现无法控制的心慌、胸闷、气促、出汗、腹泻;过于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头痛、精神性易疲劳;食欲减退;睡眠觉醒障碍;内分泌系统失调;血压不稳定、月经周期紊乱等。

认知方面:出现负性思维;不信任、怀疑;容易将个人的不顺心与应激事件(疫情)联系起来;压力增大;心态不稳定、脆弱、悲伤、患得患失等。

行为方面:出现回避、逃避行为;不愿与人交流,喜欢独处;发呆、麻木;反复查看与疫情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反复测量体温,反复洗涤、洗手、消毒等强迫行为;开始吸烟、酗酒;冲动易怒,常发脾气等。

公众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不适情绪,主要来自于对“被感染”的担忧。要调适自己的心态,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过滤信息,注意防范。自媒体时代,各种微信公众号、小视频、网帖等传播的所谓“内部消息”层出不穷,要学会甄别,选择阅读有事实依据或官方公布的权威资讯,运用科学的防护方式,如佩戴口罩、勤洗手、居家消毒等。同时,尽量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远离负性情绪。

保持正念,相信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关注事实数据,保持正确的认知思维习惯,根据事实判断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例如,每日的发病率、治愈率、生物制剂的新进展等。只要我们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就是在为防治疫情做贡献。

适量运动,减少精神上的紧张。通常缓解焦虑的最有效方式是转移注意力。因此,如果把注意力分散到运动、放松、健身、亲子游戏等上面,对于焦虑、恐惧的体验就会变弱。从事这些活动,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提高自信心,促进脑部多巴胺的分泌,让我们产生愉悦感。

若以上方法均无效,依然无法控制地过分担忧、心慌、出现睡眠觉醒障碍、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并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到精神科医院进行心理评估,了解自己的心理动态。尤其是精神分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癔症患者,在面对疫情时一定要密切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多与自己的精神科医生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叩扉


这个武汉疫情到来的时候,每个人都有,焦虑,疑虑,困惑,总会有感觉自己会被传染,或是自己有没有发烧了,咳嗽了,咽痛了。别说是农民兄弟,成年的国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和心情,这个非常正常😊,我要说的是,自己要调整好心态,密切关注官方的报道,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不出门或少出门,出门了戴好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注意自己个人卫生,这个是阶段性的,任何事情都有规律,最怕的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调整好心态,多看看抖音的搞笑视频,做到理解包容,忍让,并学会开到身边的亲人,这一切都会过去,你相信了,就会产生力量,打败疫情,战胜自己。


丽娟日记vlog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致使大多数靠外出打工赚钱的农民没法及时出去干活,不像职场中的我们即使假期延长了还有工资,他们都是干一天活给一天工钱,不干活就没有收入,这样一直在家里闲着,肯定是心里发慌,干着急使不上劲,而且现在还没到农忙的时候,地里也没有太多的活,无非就是地里旱了,浇浇麦子,其他的也没什么可做的。一大家子还需要养活,可没法出去,即使出来了,工地和工厂也没有复工,所以他们心里是发愁的苦闷的。

但现在发生了疫情,没有办法去挣钱,这是谁也不愿意发生的事情。疫情已经给国家,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困难摆在面前,唯有等疫情过去,大家才能出去干活挣钱。如果现在大家出去了,一是给以疫情防控带来麻烦,好不容易疫情情况有了好转,现在是防控最关键的时候,还请大家再坚持一段时间,相信国家的防控措施,相信一线的医护人员,疫情会很快过去的。而是即使现在出来了,也是干不了活,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在家待着,以前常年在外干活,在家里也待不了几天,趁这个机会不妨在家多陪陪家人。钱是永远挣不完的,只要有一个好身体,就有时间去挣钱。这是保川的一些观点,还请参考一下。


王保川


今年回农村老家过年,现在在村里自我隔离中,所以对您的问题有一些感触。

这次的新冠肺炎来势汹汹,传染性极强,爆发的时间节点特殊,导致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受到了影响。人们对此次疫情高传染性的恐慌、口罩消毒液等医疗物资的缺乏、长时间居家自我隔离产生的焦虑情绪等,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居民,都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不过,相比城市来说,由于农村人口少,特殊的住宿环境(独栋、有院子,活动空间大)、居住密度低,村委会好管控,村子一封,人员流动性很低,村干部对各家情况基本都很了解,挨家挨户排查记录外出打工返乡回来的人员。因此,只要没有出现有人刻意隐瞒湖北接触史的情况,村子里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人们的焦虑程度要比城市低很多。

但是也正因如此,很多农民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也就变差,尤其是老年人。因此,对于这类型的农民,村委会和应该加强疫情真实情况和防疫知识的科普,引起他们思想上的重视。

最后,由于农村特殊的风俗习惯,邻里关系是农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人际交往途径之一,长时间的居家隔离会让他们比娱乐方式丰富的年轻人更加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因此,子女们在这段时间应该花更多地时间和精力去安抚和陪伴父母,比如,在父母身边的,可以多跟父母聊聊天,一起研究一下美食等,丰富他们的空余时间,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如果不在身边的,可以多抽时间陪他们视频电话聊天,教给他们一些缓解情绪的方法等。



苏谧心约


个人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衣、食、住、行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疫情当前,不说“行”了,一、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做好人民日常生活消耗品供应,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出售和哄抬物价的行为,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他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让他们心里踏实;二、针对性地加强对人民这次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让他们觉得疫情并不可怕,只要按要求去做好预防就是安全的;三、把党和政府应对疫情的措施、效果、进展的实时情况及时反馈给他们,增强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