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防聯控江西在行動##抗疫一線江西黨員勇爭先#一線觀察

早春二月,萬物勃發。

贛鄱大地,湧動著發展的新活力;萬千村莊,講述著“三農”的新故事。

#聯防聯控江西在行動##抗疫一線江西黨員勇爭先#一線觀察 | 贛鄱沃野書華章

國內外經濟形勢錯綜複雜、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過去的一年,面對重重困難和挑戰,全省農業戰線深入貫徹習近平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對標對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三農”領域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全力決戰脫貧攻堅,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全省農業農村工作持續健康發展,農業“穩定器”“壓艙石”作用日益凸顯,一幅現代農業強省宏偉畫卷正徐徐鋪展,贛鄱萬頃田疇孕育一派生機。

江西農業“穩定器”沉穩有力,“壓艙石”作用明顯

當前,全省各地各部門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農業農村經濟平穩健康有序發展。

農為邦之本,本固則邦寧。回顧全省2019年“三農”工作,農業對全省經濟社會發揮的“穩定器””壓艙石”作用凸顯——

全年糧食產量達431.5億斤,連續七年穩定在430億斤以上,為中國飯碗貢獻了更多“江西好糧”;

全省生豬出欄2546.8萬頭、存欄1006.3萬頭,生豬調出量達到1186萬頭,為全國生豬市場供應作出了“江西貢獻”;

成功舉辦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和首屆江西“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博覽會,為世人奉獻了一場農業領域的“嘉年華”;

北京世園會江西室內園、室外園分獲特等獎和金獎,向世界充分展示江西綠色生態名片;

全省啟動36個美麗宜居試點縣建設,全省村莊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到97.6%,有59個縣(市、區)實現了城鄉環衛“全域一體化”第三方治理;

全省近21.2萬個農村集體完成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核實資產994億餘元,村集體年經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佔比達到79%左右,我省被列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省;

脫貧質量怎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取決於“三農”工作成效。去年,我省貧困發生率降至0.27%,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2%;

……

發展的活力、豐碩的果實和喜人的成就,在贛鄱大地繪就出一幅“氣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的美麗畫卷。

緊抓糧食生產,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凸顯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解決好4600萬人的吃飯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第一重大問題。

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強調,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夯實糧食生產基礎,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431.5億斤!成績來之不易。”說起去年的糧食總產量,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委書記江枝英感慨道,2019年,我省遭遇了春夏洪澇和伏秋連旱的極端罕見天氣,對農業生產十分不利。但是,通過開展“春季穩糧”“秋糧擴種”“單產提升”“防災減災”四大行動,糧食生產再奪豐收——431.5億斤。

一年來,我省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堅持做強優勢特色農業,大力實施農業結構調整,農業效益顯著增強:

“7+2”稻米區域公用品牌銷售收入達48億元,同比增長28%;“四綠一紅”茶葉品牌總價值109.6億元、首破百億元大關,增長15%;贛南臍橙品牌價值達到675.4億元,列全國區域品牌第7位和水果類產品的第1位;全年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銷售收入5942億元,同比增長6.9%;全年新增12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總數達到52家;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00強榜單中,我省有34家龍頭企業上榜,同比增加12家。

向綠色、生態要效益。去年以來,我省綠色農業實現新突破,2019年全省農產品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是全國唯一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示範基地試點省。

農民種田的效益不斷提高,農業已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打造美麗鄉村,讓農村成為“夢裡老家”

美麗江西,先美農村。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曾經簡陋髒亂的廁所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絆腳石。去年以來,我省使用水衝式衛生廁所農戶達到771萬戶,佔農戶總數的89.8%。

鄉村振興,最直觀的變化,就是要讓農村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去年以來,我省堅持以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示範,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讓農村由“一處美”向“處處美”“一時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內在美”轉變。

依山傍水,一排排新建的樓房錯落有致;田間山坳,一片片生機盎然的花卉苗木綠意蔥蘢。走進走近寧都縣小布鎮小布村,詩情畫意的景色讓人陶醉。

如今,像小布村這樣既美“顏值”又提“氣質”的村莊越來越多。不少村莊依託自然風光,保留傳統風貌,讓人們看到了“夢裡老家”的樣子,看到了美麗鄉村的未來。

抓改革葆生機,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日前,餘江區平定鄉藍田村宋家小組的宋小寶賬戶上收到村裡的分紅8000元。宋小寶說,這是他連續第5年得到的分紅,而且一年比一年多。

餘江區推行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只是我省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一個縮影。將“沉睡”的集體資產激活,百姓從改革中獲得的利益看得見、摸得著,幸福感顯著增強。

推進鄉村振興,必須破解制約城鄉發展的制度障礙。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統籌推進農村產權、土地、金融、戶籍等制度改革,基本構建起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城鄉生產要素平等交換。

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去年以來,我省圍繞鄉村振興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農村改革。年度16項重點改革舉措進展順利,25項改革臺賬均按照時間節點完成銷號。一系列強有力的農村改革措施,讓江西鄉村不斷釋放新活力。

目標近在眼前,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江西兒女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向人民交上一份無愧於歷史的答卷。

來源:江西新聞客戶端訊(江西日報記者鍾金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