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靈藥》:以主人公的感情發展,解析“愛情”這味靈藥

“戀愛者不想像人們佔有一個物件那樣佔有被愛者;他祈求一種特殊類型的化歸己有。他想佔有一個作為自由的自由。”——薩特《存在與虛無》

《愛情與靈藥》是由安妮·海瑟薇和傑克·吉倫哈爾聯袂出演的一部愛情電影。講述安妮·海瑟薇飾演身患帕金森病的角色瑪姬,本來想在病重之前“瀟灑”過完一生,但卻遇見了販賣偉哥的藥品販子傑米,二人之間發生了許多搞笑又溫情的事情,讓人在輕鬆觀影的同時感受到愛情的美好與珍貴。

影片以1997年美國醫藥行業的變革為背景。那一年,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批准了醫藥公司可以在電視上做廣告,藥物搖身一變,成為了消費品。人們對於藥物的需求不再是醫生告訴你應該吃什麼,而是我向醫生說明我想要什麼。這種醫藥行業商業模式的變革,刺激了廣大醫藥公司對於廣告宣傳方面的大規模投入,顯示了一種激進,浮躁的社會氛圍。而導演力圖在這種利益至上的商業環境下,通過逐利心態下的陰暗面和情感下的柔弱面的對比,體現強烈的情感衝擊力,讓人對“愛情”這味靈藥有更深刻的理解。

下面,我將以影片中瑪姬和傑米的感情發展

為依據,從兩位主人公的角度,結合現實情況,談一談如何發揮“愛情”這味靈藥的最大效用。


《愛情與靈藥》:以主人公的感情發展,解析“愛情”這味靈藥


1.接受吉米前的瑪姬:拒絕自憐,接受現實,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瑪姬患上帕金森症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抖的雙手使從事喜愛的攝影工作變得困難重重,因為得病被有婦之夫特雷伊無情拋棄。帕金森症無孔不入地影響著生活,一點一點地侵蝕著自尊。她認為自己不配擁有愛情,特別是在病情發作時,她狂躁地質問吉米:“你為什麼要和我在一起 , 是因為你要證明什麼麼 ? 證明你不是自大狂 ? 證明你首次忠於某個事情 ? 證明你的同情心或者你是一個好人 , 而和一個生病的女孩在一起。“瑪姬的不自信既是對自己的折磨,也讓吉米在付出變得小心翼翼。熱戀中,我們有時會迷失自己,將自身的缺點放大化,把對方的不足合理化。尤其是當我們自身有明顯的缺陷時,面對愛情會變得更加謹慎和猶豫,甚至不惜以一種對立的姿態來拒絕任何好意,既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對方。

瑪姬的轉變發生在偶然參加帕金森患者聚會時,聽著病友們的各種自嘲,在大笑中放鬆下來,逐漸接受了自己作為帕金森患者的現實,她走在街上,無所畏懼地笑著對吉米說“我愛你,我愛你!“,愛情的幸福真正降臨。接受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的不完美,相信自己有能力承擔這份沉甸甸的愛,

是一種自我價值的覺醒,也是自我目標實現的開端。

瑪姬這一人物正像千千萬萬正身處愛情中我們,需要銘記,面對自己的不足,任何顧影自憐都不會求得幸福的垂青,正視自我,積極面對,唯有自信的人才能讓愛情成為苦難的靈藥。


《愛情與靈藥》:以主人公的感情發展,解析“愛情”這味靈藥


2.收到瑪姬回應前的吉米:勇敢付出,是收穫愛情的前提條件

吉米是一個花花公子,但當他對瑪姬一見鍾情後,便開始了執著的追求與付出。面對瑪姬的惡語中傷,自我嘲諷,吉米全盤接受,全身心地陪伴在瑪姬身邊,一步步地向瑪姬靠近,使她逐漸打開心扉,勇敢地接受了這份愛情,吉米自身也脫離了遊戲人生,碌碌無為的生活狀態,當他顫抖著向瑪姬說出“我愛你”時,他也得到了心靈的安定與滿足。勇敢付出,才有可能使愛情在彼此間萌芽;勇敢付出,才有可能跨過猶豫和隔閡;勇敢付出,才可以即使在愛情中落敗後,也可以坦坦蕩蕩,不留遺憾。我們常常會懷念學生時代純碎真摯的戀愛,其實也是懷念當時愛情中一往無前,昂首挺胸的自己。

想旅行就別揹負太多行李,想戀愛就別怕聽見心碎的聲音。做一個身體和心靈都勇敢的人,趁著身體未老,心靈還透明,迎著風,走著,愛著,哪怕這不是你的方向,但別讓自己停在原地,感嘆青春短暫,人生無常。


《愛情與靈藥》:以主人公的感情發展,解析“愛情”這味靈藥


3.瑪姬與吉米分手:愛情中的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

在影片的三分之二部分,當瑪姬終於邁出自己這一步,勇敢地接受吉米對自己的陪伴與愛護時,吉米猶豫了,在與同樣是帕金森患者家屬交流後,他陷入了自我矛盾。一方面,他是真的愛著現在的瑪姬,另一方面,他無法接受未來瑪姬會發生的變化,“這個病會帶走你所愛的她的一切,她的身體,她的笑容,她的頭腦,這不是病,這簡直是一部俄羅斯小說。”吉米不得不從美好愛情的理想中抽離出來,面對帕金森症帶來的未知,他逃避現實,徒勞地帶著瑪姬四處求醫。但是,當瑪姬大聲說道:“你這麼想把我治好是因為你不願意接受要照顧我一輩子的事實。”時,兩人愛情間現實與理想的衝突完完整整地表露出來。

就像“愛情與麵包”是長久以來討論的話題,它暗含了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衝突。選擇“愛情”還是“麵包”,其實進行選擇的過程本身就會令人心力憔悴,我們都渴望著能夠同時擁有兩者,就像吉米希望能夠擁有瑪姬的愛,但希望瑪姬是健康的瑪姬,世上之事總難兩全,我們在每一次選擇中掙扎,兜兜轉轉,徘徊又徘徊

畢業季,分手季。在信息大爆炸時代,看多了各種飛黃騰達後拋妻棄子的醜聞,再加上自我意識的覺醒,我們選擇面對現實,成為愛情中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為了各自的前途結束一段感情。選擇無關對錯,只是多年後,我們是否會懷念這段無疾而終的愛情,是否會依然念念不捨藏在揹包照片裡的那個人?


《愛情與靈藥》:以主人公的感情發展,解析“愛情”這味靈藥


4.瑪姬與吉米複合:對於經營愛情的兩點思考

①.愛情中的天平始終平等

瑪姬離開,吉米升職,但他並不快樂,在看到瑪姬的錄像帶後,他明白了自己的內心,飛奔出去尋找瑪姬並深刻告白,不是“我愛你”而是“我需要你”,二人深情相擁。真正的愛情,一定是共同付出,共同獲得,二人彼此需要,一起成長。同時瑪姬給了吉米被需要的感受,認為他足夠好,認為他值得在乎。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被愛的人需要,努力瞬間變得有了意義。愛情中的天平始終平等。

②.是愛不是佔有,我希望得到自由的你

瑪姬悲傷地說:“我需要你比你需要我的多。”瑪姬渴望的是自由的吉米,而不是被責任捆綁著的吉米。她需要沒有任何愧疚,踏實又安穩地接受吉米的愛。當吉米表示即使你終究會先我離開,我也會坦然地跟你告別,瑪姬才拋去一切顧慮,坦然並磊落地接受這份愛。可以說,以單純的責任感去經營一份愛情,對彼此來說,都是痛苦的,

我需要的是成為你的愛人,而不是你遵循公序良俗,道德倫理所要揹負的生活的包袱,我不想佔有你,只想在這段平等的關係中,得到擁有自由的愛的自由的你。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作者林奕含在婚禮上致辭:“跟B在一起這幾年,教我最大的一件事情其實只有兩個字,就是平等。跟B在一起的時候,我是他女朋友,但不是他“的”女朋友。我是他未婚妻,但是不是他“的”未婚妻。我願意成為他老婆,但我不是他“的”老婆。我坐享他的愛,但是我不會把他視為理所當然。


《愛情與靈藥》:以主人公的感情發展,解析“愛情”這味靈藥


影片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作為一部愛情電影也許會顯得有些俗套,但是,希望每位觀影者都能夠從瑪姬和吉米的感情中獲得關於自己的心靈的慰藉。希望大家更加有勇氣,更加自信,更加身心從容地去經營或去迎接一份戀愛。最後,將影片結尾的一段話送給大家:

蘭德說 , 曾無數次想象長大之後會成了誰 , 一些事你最想要的卻從未發生 , 但一些從未期待過的事情卻發生了 . 你遇見 1000 個人也不一定有一個能打動你 , 但有一天 , 你遇到一個人卻可以改變你的一生 .(And then you meet that one person and your life is changed. Forev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