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孩子“作死”5大行為,你家孩子中幾個?

關於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讓很多人在家基本上不出門,現在全國都進入了最安靜的時期,不出門就是為社會做貢獻。在家這段時間剛好是學生們的假期,對於學生來說,不開學才是最爽的吧?

寒假孩子“作死”5大行為,你家孩子中幾個?

儘管各個地方都要求延長開學時間,這都是面對疫情的無奈。不過趁這段時間家長朋友們可以注意一下,不能出門,也許是養成孩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在假期裡家長朋友要注意一下這5大事項,一定要讓孩子遠離這些錯誤舉動。

寒假孩子“作死”5大行為,你家孩子中幾個?

人越是在舒適的區域裡越容易變得懶散,長時間習慣這樣懶惰的行為,假期結束之後孩子們也會出現以下這些錯誤的舉動,這一下就可能讓孩子成績下滑到底。

寒假孩子“作死”5大行為,你家孩子中幾個?

1、中午才起床

父母這句吃飯了不知喊多少次,孩子全當聽不見。一直到中午快12點才起床,剛回家沒幾天生活作息全亂,頭也不洗、門也不出,長時間這種行為會導致孩子越來越懶惰。

2、凌晨入睡

很多孩子都想著反正自己明天不上學,晚點睡就晚點睡,每天晚睡晚起,也顧不得身體健康。有些孩子不斷地打遊戲,作業總是一拖再拖。

3、手機不離手

俗話說魚離開水不能存活,有些孩子離開手機就要了命一樣。其實生活當中很多大人也是如此,畢竟現在是網絡信息時代。其實孩子可以玩手機,但家長要控制孩子的時間,讓他養成自律的行為習慣。

4、無所事事

一些學生不完成作業,也不去做老師佈置的任務,每天吃飯、睡覺、打遊戲,開口就是一點都沒有意思。其實就算是自己沒有事情做也不願意去學習,你在這一段時間恐嚇的知識,或許早就被別的孩子輕而易舉的追上。

5、超過24小時不寫作業

從放假開始很多孩子的內心是先玩一段時間,後面還有那麼長的假期,有的是時間寫作業。不過假期學過越少就顯得作業越堆越多,這時候輔導孩子們寫作業的家長早就開始暴躁。

寒假孩子“作死”5大行為,你家孩子中幾個?

如果你們家孩子有以上5種壞習慣,那時候家長朋友們應該注意了,及時的督促孩子進行假期作業,不要等假期越來越少的時候才想起來做作業,這時候家裡面就會“雞飛狗跳”,畢竟有些家長一輔導孩子寫作業就要暴躁。

寒假孩子“作死”5大行為,你家孩子中幾個?

不過有些孩子剛開始進入假期的時候想著先寫完作業再玩,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家長朋友們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又吼又叫,孩子一臉無辜,面對這麼簡單的問題孩子不會,你說氣不氣?其實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第一次接觸這種問題是要用學習的心態解題,在大人眼裡面這些題很簡單,在孩子的眼裡,這些都是難題。

寒假孩子“作死”5大行為,你家孩子中幾個?

那麼家長如何做到陪伴孩子快樂的寫作業?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暴躁脾氣,還有就是趁著假期培養孩子,這絕對是孩子學習最好的時期,如何讓孩子擁有好習慣?從業16年家庭教育的郭榕老師把家長面臨的難題融合成11堂精品課,60分鐘讓你成為合格家長,一步步化解熊孩子的各種小狀況,用這段假期穩穩奔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