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本文首发自新华日报社369融媒创新工作室旗下微信公众号 “ 江苏1号 ”


一场春雪,带来几分寒意。在这个冷风呼啸的日子,1号君想和您分享一些平凡温暖的故事。

01

汪勇,一位生长于武汉的80后快递小哥。这次疫情,无意中使他成为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外围打辅助的“带头大哥”。

从大年三十开始,汪勇一直在为金银潭医院做志愿服务。他说,“一天接送一个医护人员可以节省4个小时,接送100个就是400小时,400个小时,医护人员能救多少人,怎么算我都是赚的。”

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穿戴防护服的汪勇

汪勇说,“我是一个没有任何资源的人……大家都在为这个事情努力,我只是一个组局的人。”

总要有人挺身而出,总会有人挺身而出,成为那个“组局”的人,哪怕“局”里只有一个人。这便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可爱之处。

独助不如众人助,汪勇不仅自己做起了志愿者,还组局拉起了一支几十人志愿团队;光解决出行还不行,汪勇还想尽一切办法联系餐厅,再利用车队搞起了志愿送餐服务;这些还不够,他还帮忙联系、协调、调运医用物资……

一个平凡人尽了全力之后,迸发出来的力量竟然有些不可思议。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英雄,有的只是平凡人用决心和毅力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汪勇及其志愿团队,都是再平凡不过的快递小哥、理发师、网约车司机等,他们分布在这个社会的各行各业,凭着爱心,借着勇气,凑到一起,一起做成了一件又一件助力疫情防控的事。

汪勇说,自己第一天连续接送了近三十个医护人员往返金银潭医院。一天下来,开车的腿抖个不停,他也怕,怕自己被传染。他的内心也曾打起退堂鼓,但每当有护士发单,他还是忍不住接单。

忍不住,那便不忍。纵有千万风险,我想去,那便去,汪勇选择了追随本心,也就成了一个发光的人。

每个认真活着的人都畏惧死亡,这是自然而又正常的情绪。但正是因为一些人无比热爱生活,无比想好好活着,他们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维护美好生活的工作中去。

他们努力活着的样子,其实就是一个个平凡人追求稳稳幸福的样子。

02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句话:

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若不是生活不易,谁甘愿置身风险。哪有人不懂得享受安逸,不过是无能为力。

有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以前平时以卖鸡蛋为生,每天骑着三轮车在集会上零售,好一点一天能卖出去十几斤。年前她进了好几百斤的鸡蛋,准备卖给年后串亲戚的。可是现在疫情严重,没人走亲戚了,鸡蛋也卖不出去,只能在家放着。鸡蛋是生鲜产品,保鲜日期有限。

这个春节,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过是失去了自由,不能出去逛街聚会而已。但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些人却计划着依靠着过年时挣的钱,维持一年的开销。他们屯了多少货,就抱着多大的希望。可如今,所有的希望,都变成了深深的绝望。

有网友说,受委屈最大的,其实是没什么声音的人。你跟他们讲隔离讲防疫,但你没法帮他们交房租水电、一日三餐。他们不是什么少数人,就是身边一个个活生生的普通人。

有些人仅仅是活着,就已经花光了所有力气。

我们在跑步前进的同时,是不是可以看看那些被撞倒的人们。看到他们的无能无力,看到他们的无可奈何。像弱者一样去感受这个世界,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多一点扶持,多一点关爱呢?

03

对南京顺丰速递的快递员谢兆平来说,今年的节后返岗来之不易。

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春节后疫情加剧,因南京秦淮区光华路网点负责的35个单元区内人手紧缺,市民们购买的生活防护物资不能及时送出。正在180公里外的泰兴老家过年的谢兆平,得知这个情况,在家里坐不住了。他密切关注着汽车站的动态,却发现“没有车子往外开了,公共交通完全关闭了。”

一咬牙,他决定靠自己的双腿走出去。

1月28日9点,他背了一个轻便的背包,就从家里出发了。一路顺着乡间小道、跟着手机导航走。第一天晚上到达江都市斯马镇,找小旅馆住了一晚上,第二天6点钟又起床上路了。饿了就吃自己背包里的馒头,尽量不去小吃店,减少与人接触。

终于,在第三天傍晚,谢兆平来到了南京长江大桥。过了大桥,他在大桥南路找了辆共享单车,骑车到南京站,在那里坐上59路公交车。

1月30日晚上9点钟,他终于到达了自己的宿舍:位于石杨路的银龙花园小区。

1月31日一早,谢兆平出现在快递网点,准时上岗。

在这一场疫情中,还有很多像谢兆平这样的快递员,为了让大家安心“宅家”,他们每日在大街小巷奔走。

04

“雪中情,雪中景,身在卡关两边行,夜深千盏灯。风不闲,人不闲,奋战一线不畏难,医者风雪中。”

短文加上风雪中坚守防控疫情一线的图片,2月16日,微信朋友圈里这样一则动态引来了不断点赞。

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发出这条朋友圈的是南京市高淳区古柏中心卫生院院长邢光玉,短文和照片记录了古柏中心卫生院袁新明、黄益鹏两位医生和交警在溧芜高速高淳新区收费站联合防控疫情值守卡口风雪中的坚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古柏中心卫生院上下齐动员,加强了各部门人员防控意识的教育,提高了医院预检分诊能力的建设。

根据高淳区防控疫情指挥部的决定,古柏中心卫生院抽调医护人员到溧芜高速公路新区出入口检查站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一起开展疫情卡点防控工作,负责来往人员的卫生检疫,对传染患者,疑似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实施临时隔离和留验工作。

该院30多名医护人员每天24小时轮换上疫情卡点防控岗,他们中有“夫妻拍档”4对,有村医8名,还有“半边天”医护人员15名。

为指导企业做好在复工复产中疫情防控工作,古柏中心卫生院又派出经验丰富的防疫医技人员与街道复工复产指导组一道,对申请复工复产的企业进行验视和指导,促进街道企业复工复产按序进行。

这个卫生院的13名村医在为病人诊疗的同时,还投身于所在村、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他们的身影出现在防控疫情知识宣传普及、居家人员隔离“四包一”访视、外来人员信息核对等工作中,为最基层一线的防控工默默作出贡献。

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英雄,有的只是平凡人用决心和毅力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致敬每一个努力活着,并努力帮助他人好好活着的平凡人。他们也许普通,却有着扑通扑通跳动的心,虽默默无语,却滚烫有力。

疫情下,所有努力奔跑的人们,拥抱的不只是真实残酷的生活,更是火热的、充满希望的人间。

记者:吴琼

头条号关注“新华日报经济新闻部”,您的关注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